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一百三十五章 薛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五章 薛家

第一百三十五章 薛家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07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小說:、、、、、、、、、、、、

“有一名朝鮮人來拜訪,說是林忠的侄子,叫做林之遠。”

聽到下人的話,謝友成茫然的看向陶杰,沒聽過這號人物啊,不知道陶杰清不清楚。

“林忠是誰?”

“林忠是新任朝鮮國主身邊大宦官,是朝鮮國主從小身邊的老人,

深得他的信任。”

陶杰滿臉深意地露出笑容。

“陶兄為何發笑?”

“謝兄何必明知故問!”

“哈哈哈。”

兩人相視而笑。

將軍事務繁忙,因此他談大事。而他們這些人,就為將軍談一些細碎的瑣事了。

林丁娃從進門后,神情就畏畏縮縮的。

作為代表朝鮮國主的人,表現如此的不堪,卻不是陶杰預料到的,

謝友成不以為意,

請了對方坐。

林丁娃祖上世代普通農戶,不然他的叔叔也不會因為貧窮,去勢到綾陽君身邊服侍。

哪怕有一絲的關系,或者能借點錢賄賂,也能去王宮里辦差,而不是發配到綾陽君府里。

那時候,沒人能想到綾陽君會成為朝鮮國主,綾陽君的父兄先后被李琿所害,綾陽君也朝不保夕。

連他們鄉下人,都說自己叔叔完蛋了。

時也命也。

林丁娃突然被叔叔叫來漢城,取名林之遠,他即興奮又惶恐,和老爺們打交道,

他該怎么說話?

如何做才能不讓人小瞧?高高在上的老爺,會不會看不起他?更擔心會把叔叔所交代的事辦砸了。

陶杰面露鄙視,

懶得理會這愚人,這也是他明明一身才華,卻屈居謝友成之下的原因。

林丁娃旁的不懂,

倒是最會觀老爺們神色,

發現陶杰露出了和以往高高在上老爺們一樣的神情。

“噗通。”

林丁娃竟然跪下了。

“兩位大老爺安,我……我是林丁娃。”

激動之下,把自己的原名都說了出來。

“誒,這如何使得,快快請起。”謝友成連忙起身,親自把他扶起來。

幫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又拉著他坐下,還親切的遞茶給他。

林丁娃很感動。

上朝的老爺對人真好。

陶杰低下頭憋著笑,不如此,他怕笑出聲。

把自己的底子透了個干凈,在謝友成的親送下,滿心愉悅的回去向自己的叔叔復命。

“青布一匹三錢一匹,白布兩錢一匹,鐵鍬五把一套一錢銀子,大米一兩一石,活雞兩分銀一只,羊……耕牛六兩一頭。”

林忠看向侄子。

這定下的物價離譜,數量也離譜,

朝鮮完全是虧本販賣。

例如耕牛,

朝鮮因為三十年前的戰亂,

耕牛嚴重不足,價格最高到百兩一頭,如今也才跌回到十六兩一頭。

“上朝國泰平安,難道還缺耕牛嗎?”

“謝先生說金州初創,需要的缺口大,上朝那邊上京耕牛雖然只八兩一頭,南方貴些,要十余兩一頭,主要是很難滿足金州所需,有價無市,所以才請求我國相助。”

看到得意洋洋的侄兒,林忠無可奈何,他一開始也沒打算侄兒能把事情辦的多好,不過是雙方的一口傳聲筒罷了。

可是卻沒想到他能辦的這么糙。

“一年一千頭牛也就算了,怎么這人參也要這么多,價格還定這么低?才一錢五分一斤。”

見侄子說不出所以然來,李忠有點氣惱了。

“叔,這個數。”

林定遠神秘兮兮的,伸出了一個巴掌。

林忠無語。

“五百兩就把你打發了?”

“五千兩啊,叔。”

林定遠夸張的語氣,一臉的得意。

“謝先生說了,是每年五千兩,而且他……他還說。”林定遠有些不好意思說了。

五千兩。

林忠呼吸也開始沉重了,這老太監,從調到綾陽君府上起就沒有過過好日子。

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主上綾陽君身邊的人都跑了,他窮光蛋一個,在府里還能吃口飯,所以留在了府里。

這一舉動可感動死了綾陽君,把林忠視作忠仆,才跟他取名林忠。

“還說了什么?”

“說如果朝鮮國主需要,可以調五百鎮江精兵,駐扎在漢城外,隨時聽候國主的調派。

還說……還說必須要用親信的人才行,推薦侄兒去做那鎮江兵之主將,上朝將領做侄兒的副將。”

妥了。

林忠最知道主上擔心什么,又為自己侄兒送上門的前程,一年還有五千兩。

上朝果然是上朝,對朝鮮向來大方。

林忠立馬去見了主人。

李倧聞言,頗有些不快。

金州將軍的胃口太大了,這定的物價,根本讓朝鮮無利可圖,賠本的買賣。

最后聽到五百鎮江精兵的時候,還能由自己的人擔任主將,李倧眉頭舒展了。

歷史上,天啟四年朝鮮大旱,無力供養東江鎮軍餉,毛文龍散兵朝鮮境內向朝鮮民戶求食。

不但沒有得到朝鮮國主的怒斥,還催促備邊司,派了管餉使鄭斗源去各地催促籌措。

根據朝鮮史載,當年自春不雨,而關西最甚,兩麥盡枯,民食菜根,餓死者眾。

天啟五年,六年……毛文龍多次自調兵馬,取糧于凌漢山城等地。

朝鮮大臣不滿的很多,而李倧一如既往的支持毛文龍。

其中一個因素,就是李倧是被扶上位的,國內派系當權,他要拉攏在朝鮮背景清白的毛文龍,平衡國內的派系。

在那幾年里,朝鮮隨處可以看到東江鎮的軍隊。

最嚴重的的時候,毛文龍標下二十將,各領三千眾,分駐宜川,郭山,定州,嘉山各地。

六萬大軍駐朝鮮,朝鮮國主竟然能放心,實為怪談,本質就是為了以東江軍制衡朝鮮國內的軍隊。

“五百。”

李倧沉吟了片刻,立馬打定了主意。

上朝對藩國向來示好,從前明至今幾百年了,不像日本和蠻族這等野心極大的國家。

對于上朝來的鎮江兵,李倧是很放心的,不放心的反而是他自己國家的軍隊,同樣更不放心宮殿衛士。

負責漢城防衛的訓練大將李興立,想到這個人,李倧就坐立難安,常從夢中驚醒,夢到此人穿宮內。

雖然有些不滿金州將軍的表態,但是前番入朝覲見,對自己還是畢恭畢敬的。

“去告知金州將軍,廣海余孽殘留極多,寡人深感不安,請金州將軍派一千精兵,分駐漢城,寡人深表感激。”

“主上圣明,上朝兵入我國,不會對我主有危害,反而能聽我主號令。

那訓練大將李興立,我打聽到他最近提拔了好多他的族人,現在駐守漢城軍隊里的將領,都對他言聽計從。

奴婢可是真擔心他對我主不利啊。”

林忠忠心耿耿的說道。

李倧身邊沒有什么親信,原先他父親還在的時候,還有些人可用,都隨著父親被害而受到了清理。

當他的大兄遇害,就更沒有人敢牽扯他了,害怕受到牽連,在被變相圈禁的那些年里,他身邊只有這個老宦官陪伴他。

所以哪怕成為了朝鮮國主,李倧并不知道該相信誰。

至于各個派系的領袖,金瑬,李貴等人,有前車之鑒,他從來也不信任。

“你的侄子我已經見了,雖然行為粗鄙,卻很忠心,只這一等我就愿意用他。

就讓他做鎮江兵主將,你也要好好交代他,讓他多學多看,早日能獨當一面。”

果不其然,當得知國主竟然請援鎮江兵入漢城,漢城所有官員都開始反對。

李倧在其余的事情上都會讓步。

例如他們要求的腰斬李爾瞻,這般行為,讓自己和大北派再也沒有了緩和之地。

例如不允許他輕易處置廣海君李琿。

例如提拔各派系的大臣,提拔各地的將領……

李倧則在調鎮江兵入漢城一事上,毫不松口,沒有退讓的意思。

當一千鎮江兵進入漢城,已經沒了改變的機會,眾人才按下心里的不滿。

朝鮮各派系的官員,悄悄的涌入鎮江。

“朝鮮新定,需要穩定下來,不管是金先生,還是李先生,或者申先生等。

都是朝鮮的大賢,應該受到禮重,朝鮮國主應該重用這些大賢,把國事交給諸賢,則萬事太平。

前朝鮮國主心懷不軌,蛇鼠兩端,大興土木,民不聊生,實乃可惡至極。

新任朝鮮國主人心所向,且心向我朝,極具義禮,如此朝鮮主明臣賢,當有大治。”

獲得了金州將軍的保證,朝鮮國內各派系也開始把精力放在了自己的地盤,搶奪官位。

至此,朝鮮眾正盈朝,上下皆開認真治理朝鮮,以后會迎來朝鮮之最。

李氏朝鮮幾百年來,叛逆,民亂最多的時期。

這些唐清安無所謂,越亂越好,越亂朝鮮國主就越會有求于自己。

其實李倧并沒有錯,相比前任朝鮮國主,他反而很賢明,后來的朝鮮史書上,對他也是正面的評價。

唯一的錯,就是錯在他沒有根基。

驟然被人扶持登上王位,在他竭力治理朝鮮弊端,發展經濟的同時,就會影響其余人的利益。

所以隔三差五有人打著其余宗親的旗號造反,終他一朝連綿不絕。

唐清安笑盈盈的著向東方的朝鮮。

為何堅定的支持李倧,為何在朝鮮用這么多心思,連最重要的金州耳目都派到朝鮮大半年。

無他。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大勢可以借用。

“李成賢,朝鮮百島就交給你了,我希望明年播種之前,能開墾出五十萬畝良田。”

原來金州的管糧通判李成賢,認真的點了點頭。

他腦子至今還有些蒙。

將軍是怎么就這么輕易的,在朝鮮獲得這么多好處的?真是看不懂啊!

“杜松。”

唐清安笑瞇瞇的看向薛家的掌柜。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