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一百二十九章 打造金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打造金州

第一百二十九章 打造金州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07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小說:、、、、、、、、、、、、

金州和鎮江之主,兩地治下六十萬民。

二十一歲的唐清安很年輕,但是沒有人敢在他面前妄言,哪怕史鼐和他的信里,也十分的客氣。

張友士先把癥狀說了一通,和秦氏的病情一模一樣,喜的金釧兒和晴雯皆稱先生說的如神。

“此病其實并無多厲害,

可怕于慣會偽裝,因此尋常人都會誤診,索性我來的早,此病還未耽擱,尚有七分可治。”

“可是夫人還有月余即將臨盆,就怕……”

周氏一臉的擔憂。

“無礙,

此病只要對癥下藥,

去的也快,唯一有一點可慮。”

“先生請直言,

需要什么盡管開口,不管多么麻煩的藥材,我定然能辦到。”

唐清安認真說道。

聞言,張友士笑道。

“并不是這,而是我看夫人面相,是個心性高強聰明不過的人,聰明忒過,則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則思慮太過。此病是憂慮傷脾,肝木忒旺……”

“我開個方子,

且夫人以養心為輔,

雙管齊下可無礙。”

周吉請了張友士去外面開藥方,筆墨早已備好,才寫完后,

周吉立刻讓人去備藥。

“從來大夫不像這位先生說的這么痛快,想必用的藥也不錯。”

聽到周氏的話,唐清安點點頭。

既然敢在他面前說有七分可治,那就是有十足的把握了,少一成都不敢如此說。

“你也聽到了,不知道你平時胡思亂想些什么,我又不拘著你的性子,真是自己把自己悶出病來。”

秦可卿聽到夫君的埋怨,雖然渾身無力,卻內心甜蜜,還是忍不住說道。

“我平日里又不管什么事,哪里有什么心思。”

“哼。”

唐清安不愿和秦氏爭辯,哼了一聲,又上前摸了摸她的額頭,緊了緊她的絲被。

“不把身子養好,再多的心思不也是白用了。”

一句話道穿了秦可卿,秦可卿閉上眼。

人是會隨著環境而變的,誰都會如此。

林黛玉從傲嬌的小女孩,變成多愁善感,學會察言觀色的少女,

同樣秦可卿也再變。

唐清安輕嘆一口氣。

清官難斷家務事,因為家務事真的理不清。

三弟信中說賈府的三小姐,

隨王夫人經常走動京城世家,為大哥積攢了好多人情。

賈府又動用了多少關系,為大哥擋住了京城這兩年里漸多的風聲風語。

“等你病好了,再平安的生下個大胖小子,我也不管你,你也別鬧得太過分。”

秦可卿睜開眼,唐清安點點頭,遂轉身走了出去。

他知道神武將軍的公子馮紫英也來了金州,原先他是著急的忘記了這茬,如今想了起來。

馮紫英和自己并無交情,為何這般為自己的事情上心,一路千里來金州,這份人情可不小。

神武將軍……是太上皇的人。

日后馮家比賈府還慘。

“馮公子辛苦了。”

唐清安請了馮紫英去了大廳,認真的感謝馮紫英,不管他的來意如何,到底這回幫了他的大忙。

馮紫英笑道。

“也是機緣巧合,正好我先生來京,順手之舉,不值當將軍如此客氣。”

“神武將軍最近可好?”

“家父都好,多謝將軍掛念,我回去后會向父親轉告將軍對他的問候。”馮紫英起身回道。

唐清安罷了擺手,示意他坐下說話。

“前番金州之戰,雖然打退了蠻族大軍,也傷亡不少,我準備向朝廷上疏,請一些得力人才來金州。”

在以往,各家子弟的去處不少,最好的一處就是王子騰處,不但容易立功,且沒有多大的危險。

至于遼東,并沒有人愿意來。

現在金州不同以往了。

以前都是順風仗,如今實打實的打退了老奴,在別人的眼中,才算是徹底站穩了腳跟。

金州,也是一個去處了。

雖然比陜西山西要危險不少,但是立功升職又快了許多,至于同樣是遼東的錦州史鼐和北鎮李達祖處,則沒人愿意去。

唐清安以前是樂意這些家族的子弟不來的,更利于他施展拳腳。

如今又不同。

出海至今將近兩年,金州軍由他一手建立,軍中大小將領,絕大多數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

前番不用他出面,一封調令就能令趙緱用乖乖的回金州,可見威信已經無人能及。

現在的金州更缺少人才。

像馮紫英這種,從小學習家傳本事,練就一身本領,只要在軍中打磨一番,很快就能獨當一面。

更重要的是,這能獲得世家更多的支持,而且也是對朝廷的一個交代。

金州軍里不只是唐清安的人了,還有其余世家的子弟。

不過這些人他只會安置在金州,而鎮江堡則不會,至少三年內不會。

“我聽聞你從小磨練武藝,可見也是有報效沙場的志向,愿意來我金州投效嗎?”

馮紫英起身抱拳。

“愿為將軍提刀牽馬,萬死不辭。”

“此事先不急,你回去和馮老將軍溝通一番,等我的奏疏發往朝廷,如此才妥當。”

唐清安送走了馮紫英,留下了張友士,請他等夫人臨盆之后再回京城,他會有重謝。

張友士如此只能乖乖留在金州,但憑將軍驅使,馮紫英也寬慰了先生,他回京城后,也會為世兄之事奔走。

果不其然,才半月余,秦可卿臉色就有了紅潤,且有了胃口進食,唐清安這才徹底放心了。

開始把精力放在金州事務上,前番大戰,犧牲將領不少,不光要善后,還要照功提拔功士。

還有新金。

徐壽福守新金殉城,老奴攻打金州失利,退的也干脆,連新金也不要了。

此地留人多了物資難以遠轉,留少了不足以抗拒金州軍,老奴索性直接棄掉。

可見老奴也是懂存人失地,存地失人的道理。

這一回不需要像上回一般大動干戈,因為他的威信不需要這些表面的形式了。

“調,賀寬為新金守將。”

“升,王恩義為新金副將。”

“調,陳銳為金州副將。”

“升,趙勝為金州千總。”

“升,廖榮克為金州千總。”

“調,王玉功為黑山二十里堡守備。”

“升,湯平為親衛哨官。”

“升,李道信為親衛哨官。”

“升,萬三為親衛哨官”

“調,李成才為黃骨島堡守備。”

“調,趙赫為莊河守備。”

“調,周德興為東溝守備。”

隨著一長串的調令下來,金州軍,包括鎮江軍都開始了大變動。

不光如此,唐清安把從金州往鎮江,整個長白山脈以東,分成了十處。

遼左太大了,人口卻不足。

長白山脈以西的平原,才是人口和城鎮主要的聚集的地區,而長白山脈以東,還沒有開發出來。

連衛所都沒有多少,如今唐清安準備在這一帶大力屯田,后世這一帶田畝可不少。

這一帶如果開發好,可以抵得上四分之一的遼左西部。

“升,戴國偉為十井分巡道道官。”

“升,陳恒為長山分巡道道官。”

“升,鄭國良為北井分巡道道官。”

“升,王昊為濱海分巡道道官。”

“升,張達基為西洼分巡道道官。”

“升,汪海龍為東洼分巡道道官。”

“升,姚國普為小旬分巡道道官。”

“升,錢英科為大旬分巡道道官。

“升,張吉甫為菩薩廟分巡道道官。”

“升,鄭雒為英那河分巡道道官。”

很多地方都沒有正式的官名,因此唐清安根據俗稱而任命。

至于設立分巡道需要山東布政司的任命,唐清安并不以為意,先且這么用著,慢慢再和山東布政司磨吧。

自己可送了不少好處給蘇觀,他如今是山東布政司右布政使,想必也不會太為難自己。

反正金州目前的糧資,除了兵餉其余皆無,左右還不是需要他花錢養著。

“馮兄,顧兄,金州兵備道僉事,旅順兵備道僉事,二位可有推薦?”唐清安在名冊上花了圈,放下筆笑道。

金州鎮江,如今遼民六十萬,需要統籌的官員,而朝廷并無制度,所以馮勝之,顧應時,如今有品無官。

雖然如此,兩人的權利卻更大了。

一個負責金州全境的民事,一個負責鎮江全境的民事。

李成賢,王宣,方士珍等人則安靜的坐在一旁,他們一樣如此,根據將軍的安排,他們會負責兩地的糧事,工事等。

金州現在缺人才,同時也有了不少的人才。

這一回,舉人秀才不往內地跑了,眼巴巴的看著總兵府,希望能得個一官半職。

畢竟謝友成,馮勝之,顧應時這些舉人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舉人能成為從五品的文官,放在關內想都不要想。

哪怕現在只是將軍私自任命,不過那幾個前輩先前不也是如此,先把事情做起來,等水到渠成還怕跑了不成。

“將軍做主即是,此兩地非同小可,我等不敢擅專。”

唐清安點點頭。

“那就朱文和顧道初吧。”

這兩人也都是遼左的生員,在總兵府做書吏,才干驚艷任勞任怨,早就被唐清安看在眼里。

又是總兵府出身,他十分的信任。

至于烏忠,烏順兩位堂兄,還需要磨練一番,缺了幾分的火候。

“這一地千里,我希望能到明年播種之前,能開墾出三十萬畝良田,這就是明面上的功夫了,誰做得好一目了然。”

唐清安笑道。

“將軍還會擴軍嗎?”

馮勝之關心的問道。

“馮兄有和高見?”

“將軍說未來幾年蠻族都無力進攻金州,既然如此,我希望不要再擴軍了。”

唐清安點點頭。

不管他是報八萬也好,報十萬也好,這幾個月來,登州只給了四萬兵的兵餉。

而前番的撫恤至今沒有下文。

也就是說,超過四萬兵的兵餉,需要金州自給自足。

這對目前的金州來說,是一個負擔,畢竟鎮江堡現在成了一個無底洞。

原先海州暗置在大小長山島的積累,肉眼可見的跌下去,支撐不了許久了。

除非放棄養遼民。

唐清安笑了笑。

“兩年里我不會擴軍,第三年則計劃擴軍至八萬,諸位朝這個方向努力吧。”

眾人起身。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