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五十五章 鳥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五章 鳥銃

第五十五章 鳥銃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07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正文卷

正文卷

薩爾滸之敗,明軍精銳光戰死者就有四萬五千多名,至于受傷被俘,被包圍最后投降的士兵不計其數。

為了保住沈陽,內帑徹底掏空了,拿出了三十九萬六千一百七十三兩撫恤,仍然遠遠不夠。

這兩年里,遼東重新募兵十八萬,戰馬九萬匹,每兵歲支銀十八兩,合計三百二十四萬兩。

每月給本色米五斗,合計一百八十萬石。

馬匹日給豆三升,合計九十七萬兩千石,日給草一束,計兩千六十萬束。

本折色銀子,一年總計用銀五百萬兩銀子。

這就是打了敗仗的后果。

遼餉三次加派,已經加銀到九里,去年得銀五百二十萬兩,導致內地流民無數。

實際上多少銀子到了遼東呢?又實際發下去了多少?

唐清安門清。

王子騰來遼東前,并不是不知曉遼東形勢,但是眼前的人,說的很決然。

這份堅定的態度,感染了王子騰。

也更加堅定了不能來遼東,要和忠順親王爭陜西山西,遼東的局面,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個大坑。

流民可剿可撫,而遼東無可制。

“朝廷中,有御史建議放棄遼東,撤守山海關,看來是有些道理,每年各項開支合計八百萬兩銀子用在遼東,恐怕國將不國。”

聽到王子騰的言論,唐清安默不作聲。

這件事情,他人微言輕,就算反對也沒資格。

“你說的以海制蠻,這個策略是否仍然認為可行?”

“可行。”

唐清安態度堅定。

他不敢露出一絲的猶豫,用堅定的態度回答王子騰,他的信心十足。

“蠻族不事生產,全民皆兵,以戰養戰,連番勝仗下,所以能做到自給自足,等沈遼失陷后,他雖然占據了土地,卻落入了困境。”

唐清安詳細的解釋了自己的看法。

遼左現在因為失去了撫順等重鎮,才無法倚靠地勢抵抗蠻族,蠻族能隨意出擊各處,防不勝防。

遼左太大了,就是現在守住的疆域,仍然是遼西的三倍之多。

處處防守則處處被動。

當蠻族占領了遼左,朝廷軍隊撤回北鎮,廣寧之后,反而收縮了拳頭,重新倚靠地形,更加的有利。

就像前世的歷史上,殘存的軍隊收縮廣寧后,蠻族無法把遼東東境的戰術復制到狹窄的遼西,數次攻城反而損兵折將,最后連老奴都受傷病亡。

撤退可以,但絕對不是大踏步直接撤回山海關,使蠻族順利的消化遼左。

“前線謹守要塞,我則率人在蠻族后方襲擾,我方糧餉更加容易供應,對方則形勢日下,無法組織生產,形勢發生變化,只需要堅守數年,則蠻族自然經濟崩潰。”

唐清安并不是胡言。

歷史上如果不是袁崇煥的魯莽行為,以及崇禎后來的騷操作,那幾年的確是蠻族最危險的時候。

袁崇煥解決了蠻族的后顧之憂,給了蠻族底氣,敢繞路幾千里從蒙古進入大明,重新以戰養戰獲得補給恢復實力。

隨后崇禎解決了蠻族啃不掉的廣寧,從此蠻族可以不受打擾的消化整個遼東。

要是廣寧不失,東江鎮不失。

蠻族如何敢跨度幾千里出征,還敢這么做,老家都不想要了。

“你的確是一等人才。”

王子騰終于放心,愿意支持此人了。

“你靠自己的能力,幾個月就升為備御,看來你不光眼光獨到,本事也很強,你目前可有什么困難嗎?”

唐清安大喜。

朝中有人好做官,好辦事。

“我現在缺軍備,因為新成立的營所,遼東鎮送來的都是軍中淘汰的舊貨,很多都無法使用。

我以前在金陵,見到過更為好用的鳥銃,希望統制能出面,撥千桿鳥銃給我。”

“鳥銃。”

王子騰想到了此物。

南方有御史上言此物射的遠,射的準,威力大,建議大規模制造,在軍中推廣。

不過沒有獲得九邊將領的支持,都認為此物難以訓練,而且北方風大,不適合用此物。

聽到王子騰的疑惑,唐清安笑了。

當年戚繼光在北方推廣鳥銃,也是這些理由,反正最后用起來是真香。

只能說,人是最不愿意變動的。

想要人變動,只能強制。

見唐清安堅持,王子騰點了點頭,不過千桿鳥銃而已,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問題。

“還有什么困難嗎?”

對于王子騰的熱情,唐清安也沒有意外。

他們這等勛貴,籠絡人起來,一定會把人情做到最足的地方。

就像賈政。

既然要幫賈雨村,面子里子都給的十足。

至于最后賈府落魄,賈雨村恩將仇報,這不就是官場上的常態嗎,墻倒眾人推。

你不推,是個什么意思?

“目前沒有了。”

唐清安其實還想要弗朗機炮,但是就東海堡的那些漁船,或者山東的那些漕船,根本無法在船上用炮。

一炮下去,敵人還沒打到,船先散架了。

至于陸地上。

短期內,唐清安并沒有計劃,在陸地上和蠻族硬碰硬。

“我知道了,你回去吧,用心做事,放手做事,早日建功立業,為國立功。”

得到王子騰的支持,唐清安心滿意足的離開,順道去了鎮遠堡。

鎮遠堡駐守的士兵也是五百人,不過丁源還兼管其余幾處的堡子,職務上也比唐清安高一級。

再次見到唐清安,丁源不禁感嘆。

此子十八歲就已經是一名備御,而自己在軍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才只是守備。

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人和人不能比。

越發熱情的招待了唐清安,不在以長輩自居。

“李兄他們可有什么消息傳回來?”

“他們幾個找了熟人引路,又是去談生意,應該沒什么大礙,既然想要利益,冒點風險也是應該的。”

丁源倒是不太擔心,兩邊多年不怎么打仗了,如今關系又比較緩和,談的又是雙方有利的生意,不至于鬧出生命危險。

草原部落對待商人,向來都很寬厚。

“既然如此,我就回去了,這件事情交給丁叔了,萬一有什么困難,請派人通知我。”

“嗯,你放心吧。”

丁源聽到唐清安的大口氣,并沒有質疑,連九省統制都單獨見了此人,加上他在遼東當地的關系,整個遼東此人可以橫著走了。

唐清安回到了東海堡,雖然軍士手中都是破銅爛鐵,不過有了火藥,可以安排人們操練熟悉。

等王子騰答應的一千桿鳥銃送來了,可以做到人人一把,很快適應火器,如果日后擴張隊伍同樣有富余。

果然,王子騰才離開遼東不到一個月,從金陵走水路就運來了一千桿火器。

隨船而來的,還送來了兩艘沙船,讓東海營防守海盜。

這真是意外之喜。

至于海盜。

這里多年沒有什么海盜了。

新書、、、、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