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唐兒歸第848章 信長之決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瀚海唐兒歸 >>瀚海唐兒歸最新章節列表 >> 第848章 信長之決斷

第848章 信長之決斷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人到中年紙老虎  分類: 歷史 | 五代十國 | 人到中年紙老虎 | 瀚海唐兒歸 


大周紹明七年,公元952年,平城京,殘陽如血。

不過比這殘陽更紅更血腥的,是城外真正的血河!

拿下了平城京應該怎么樣?當然是要屠城啊!難道還能出安民告示,約法三章么?

慕容信長帶上了昔日跟張鉊剿滅關中賀川亂軍時,佩戴的金剛面甲,這算是一種心里暗示了。

每當慕容信長帶上這個面甲的時候,那個義薄云天、鋤強扶弱的慕容白袍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冷酷的君王。

一位自張周建國以來,為國討平契丹、高麗、倭國這種百萬人口級別大國,擁有皇子身份的無敵統帥和冷酷君王。

而慕容信長之所以這么狠毒的下達屠城命令,其實跟張鉊沒什么關系。

好大兒不知道歷史上發生的那些,此時的倭國,也還是中原身邊的一個小透明,沒什么劣跡。

之所以要大開殺戒,完全就是因為他和張鉊制定的策略。

要將倭國完全納入中原文化的核心區,在他們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時,最好用的辦法,那就是殺人!

且這次,還不同于昔年隋唐攻打高句麗。

昔日平壤被破時,高句麗已經被隋唐兩代連續數十年放血,等到平壤失守,昔日帶甲十萬的高句麗,已經被殺的男丁十不存一,完全失去了抵抗意志和絕大部分的傳承。

即便這樣,薛仁貴在平壤城中,都還是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屠殺。

而到了慕容信長這,倭國是在三場大戰中迅速被打垮的,前后只有半年多,現在他們只是暫時失去了武力,可不是已經完全臣服,更別提還要清洗倭國已經開始出現的自我文化。

就算是為了暫時站穩腳跟,那也需要一個能震懾所有潛在反抗者的大恐怖降臨!

在這種情況下,慕容信長下達了冷酷的命令,先是向訓率五百甲士沖入平城宮大內,將大內所有的武士、侍從、內官全部處死。

再將已經被嚇瘋的朱雀法皇,以及太后穩子,村上天皇、歷代天皇的中宮、女御、右大臣藤原師輔、大納言藤原顯忠、中納言源高明等公卿貴族百余人全部拘押出來。

隨后就在朱雀門外,用裹了鐵皮的大棓,將之如同豬狗一般全部錘殺。

隨后,大軍進城,按坊市開始搜捕,平城京中的官員,自從七位下掃部少允、內藏佑、正親佑以上百官,不管是實任官還是虛品,一律全部捕殺。

再之后,平城京中所有擅長使用假名之人,包括所謂的和歌歌仙,抄寫的書吏,也全部逮捕處死。

在進行殘酷殺戮的同時,陳思讓、王廷義兩將還各引兩千騎兵,在城外展開拉網式搜捕,不準哪怕一條狗一只貓從平城京中跑出去。

煙火四起,哀嚎遍城,從申末(下午五點)開始的搜捕與殺戮一直持續到了深夜。

到了第二日早晨,休息了一晚的趙思綰與乞活郎進城。

如果說昨天是用梳子梳了一遍的話,這就是要用篦子再仔仔細細的篩一遍了。

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就是如此。

此時平城京中由于難民逃難,差不多有接近二十五萬人,慕容信長給趙思綰的任務,就是將城中所有有姓氏者。

不管他是藤原家的、源家的,平家的,還是山名、大江、小野等名家,或者是一些小家小姓,也全部找出來處死。

哼,平城京內很多人還以為慕容信長會需要他們這些可以說是倭國中的文化階層的配合,從而好掌控倭國呢。

但他們想錯了,張鉊和慕容信長的計劃,從來都是將這批人殺光,管他有多少人,反正全部殺光就對了。

如何湮滅一個已經開始有自己特色的文明?很簡單,誰開始變得有特色,不!誰有文化,殺誰就行了。

把所有能認識字,寫字,有民族意識的全部殺光,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這就是張鉊為慕容信長精心配了幾十萬屬民的原因。

張鉊一開始的計劃,就是讓這些屬民去成為倭國的文化階層,用他們來取代原本倭國的文化階層,至于底層百姓,有的是時間來慢慢調教。

欲亡其國,必先滅其文化,這是幾百年后大缺大德的殖民者所驗證過的鐵律。

在趙思綰進行肉體滅亡的時候,慕容信長還下令掌書記韓匡圖,率領各文書參謀們進城。

他們進城后,將平城京中所有書籍,不管是竹簡還是紙張,亦或是木板、獸骨,只要有文字記載的,全部燒毀。

同時,平城京中,所有與大唐形制不相符合的建筑,全部拆除,搗毀。

全城之中,除了鑒真和尚以外,其余所有日籍和尚的碑文、雕塑、經文也全部砸毀、燒毀。

殺戮和甄別,一共持續了足足四天,最開始是用刀捅,后來不耐煩了直接用大棓錘,錘到最后效果還是太慢,最后是直接用火燒。

趙思綰命人直接將萬余被甄別出來的倭國貴族趕到民部省的官衙中,然后澆上桐油放火燒,周圍的士兵只需要將跑出來的人射死就行,效率果然提高了不少。

紹明七年,九月二十,來自朝鮮和中原的補給,先后到達了煥然一新的大坂城。

而在他們到來之前,這個時空中語焉不詳,只能從史書中找到只言片語的血腥大劫,剛剛結束不久。

在這場屬于倭人貴族的劫難中,平安京、平城京、難波京三城及其周邊鄉鎮,至少有十三萬人遭到了屠殺,他們連尸體都沒留下,大多被燒成了灰燼。

而原本在倭國,這三京所在的大阪平原上,生活著超過七十萬百姓,但其中有學識的貴族官員及其旁系支脈,頂破天也就是十萬人左右。

如果考慮到有男有女,其中的丁男,不會超過六萬,而這次所殺的十三萬人中,超過八成都是男丁,那么。

咳咳,這些富戶、百姓也多有從賊者,不殺一些,怎么能震懾人心呢。

九月二十二,慕容信長從幾成鬼蜮的平城京中,退守到海邊的大坂城。

此時被扣押在手中的平城京百姓還有七八萬,加上大坂百姓,一共有十三萬人之多。

他們個個都嚇得要死,以為慕容信長向把他們帶到大坂去淹死在海中。

事情到了這一步,實際上殺戮就不會再繼續了,再殺下去,就該沒人能種地,沒人當奴仆了。

而且說實在的,這個時代的征服與被征服,跟這些百姓的關系,并不是很大。

他們反正是做牛馬,給誰做都一樣。

他們也沒有什么民族意識,能做到照顧一下家人和鄉鄰,都已經是極限,哪來的腦子去思考那么多的東西。

更何況,就算是倭國的官員、武士階層,慕容信長也沒有選擇將他們全部殺光。

留下來的,自然是秦平通父子為首的秦氏一支,大藏春實之子的劉氏一支,還有世代在倭國主要從事文史類工作的西文劉氏一支。

若說半月之前,這三支人還有一些隱隱待價而沽的意思,畢竟當時在他們看來,慕容信長是很需要他們合作的。

但是現在,面對這個半個月就下令殺了十幾萬人,手下的魔鬼能當街將活人劈開生取肝膽泡酒的恐怖存在,哪怕是戰場上下來的大藏春實之子大藏盛,也被嚇得快尿了褲襠。

而慕容信長留下他們,也不是說單純因為他們是渡海漢人的后裔,與大概率是百濟人的天皇和高階公卿不是一回事。

留下他們,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依靠他們去協助控制地方。

摧毀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可以用殺戮的手段,因為人非常集中。

但是下面各個郡國那些連語言都不能與中原人相通的百姓該如何統治,這還是得需要他們協助。

慕容信長的計劃很簡單,在未來繼續擊破倭國的殘余抵抗力量之后,他就會開始大規模的分封。

具體除了大阪平原的三京之地,北九州的大宰府周圍,很明顯有極大開發價值的關東之地,以及名古屋所在的尾濃平原以外,都會封出去。

他慕容信長這個封國和日本歷史上分封大名不一樣,日本歷史上大名的分封是上千年不斷博弈產生的,而現在,慕容信長可以一言而決。

好大兒不準備把日本目前的行政區劃做多大的改動,只需要把郡國降級為府、分郡降級為縣就可以了。

爵位嘛,不妨弄的高一點,大國和上國所在為上府,直接給侯爵。其余中國為中府,下國為下府,就給伯爵。

更低一點的子爵、男爵、巡檢使嘛,這郡國下面還有分郡,以此類推就是了。

比如平安京所在山城國,要是封的話,就可以封個山城侯。

下面還有愛宕、葛野等郡,如果要分一個郡出來封個子爵、男爵,就可以直接封為愛宕君子、愛宕君男就可以了。

由于倭國的地名大多跟中原類似,連改名字的力氣都省了。

不過慕容信長不準備封那么多的侯,也就是說,獨立掌握一國,按日本戰國時期標準來說,石高三四十萬以上的不會太多。

大部分應該都是十幾二十萬石的小封建主和一兩萬石的封臣。

而在他們下去統治地方的時候,會允許從現在的軍中,招募一部分功勞達不到封侯級別的兵將作為衛隊。

不然一個伯爵治下往往有數萬乃至十萬人,單槍匹馬去上任,那就不是上任而是去送死。

且因為語言不通,地理不熟,所以慕容心特意留著這些幾姓渡海漢人后裔。

當有勛爵去上任時,就會帶上一些,同時還可以讓他們幫助挑選一些倭人作為伴當一起帶去。

反正這次匯集到平城京的國衙軍中,大部分郡國的人都有,僥幸未死又被嚇成了慫比的,正好可以用。

紹明七年,公約952年,十月初一,隨著趙匡胤的到來,慕容信長麾下的兵馬已經膨脹到了快四萬人,此外還收編了萬余倭人苦力。

且隨著吳越之地糧船到來,光是在大坂,慕容信長就囤積了三十五萬石糧食,完全沒有了后顧之憂。

于是,十月初二,慕容信長任命趙匡胤為關東征討大將軍,率水陸步騎兩萬并民夫數萬,海陸并進。

去征討還在倭人手中控制的甲斐、武藏、上野、下野、上總、下總、常陸、陸奧、出羽等國,差不多就是后世倭國的東京、仙臺這一帶。

同時,他又任命王景為南海征討使,率步騎五千,前去平定屬于南海道的四國島上之土佐、伊予等國。

而慕容信長自己則坐鎮大坂城開始安撫人心,他首先發布田產勘定法,承認自班田制崩潰以后形成的莊園主占有田地為合法。

但是每個莊園限定在上田三千畝,中下田五千畝以下,所有的莊園主必須要在各個郡國規定的時間,趕到大阪城參拜并獻上忠心。

這一招,是相當狠辣的,七八千畝的莊園主,下面應該有幾十近百戶百姓,不至于有多大的影響力,但你讓他舍了這點家業,他肯定也舍不得。

而他們一到大坂,立刻就可以給他們安排一個頂頭上司,或者該叫封君了。

慕容信長的設想,是一個巡檢使統領這樣二十個以上莊園主,帶上一二十人的衛隊,直接押著這樣的莊園主,就可以開始去上任了。

然后一個子爵或男爵下面放十個以上的巡檢使。侯爵、伯爵下面再放五個以上的子爵或者男爵。

用這種辦法,先讓他們有一個從屬關系,等到整體平定后,再來調整。

十月初五,慕容信長再次發布了田畝租稅法,將此時倭國朝廷執行的五公五民恐怖租稅,調整為自耕農三公七民,莊客君一公三、主三民三。

所有的商業租稅,也從直接讓小商販破產的四公六民,調整為二公八民。

其余倭國朝廷設置的耕牛稅、帛布稅等二十余種苛捐雜稅全部取消。

這里的自耕農,就是指由慕容信長這個大王和朝廷直轄的大坂平原、尾濃平原、關東平原、大宰府等土地上耕種的百姓。

這些地方上不設封君,也不留莊園主,因此百姓不管過得好不好,那都是自耕農。實行七成歸自己,三成上繳給朝廷。

莊客則是指有封君的土地上的莊園農民,呃,或者稱呼他們為農奴也是可以的。

他們的收入自己留三成,莊園主得三成,封君得三成,大王得一成。

呃,看起來很慘,辛苦種地才得三成,但實際上,比起原本他們豐年吃野菜,災年直接餓死,已經好了很多。

而且也別看莊園主拿了三成,但是組織生產,觀察天時,馴養耕牛,水利的小修小補都是要莊園主出錢出力的。

總的來說,莊園主的收入下降了不少,但是在這種恐怖亂世保住了家業,基本權力得到了朝廷承認,下面的百姓收入則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這兩份詔令一出,本來如同沸騰滾水的倭國上下,突然就像是被注入了一大盆冷水一樣,變得沒有那么反應劇烈。

底層的百姓們,開始處于了觀望的姿態,不是那么聽某些殘余公卿貴族慫恿了。

隨后,慕容信長開始下詔,分批釋放平安京、平城京、難波京這三京的百姓,讓他們可以和幸存的家人團聚。

同時由于這三京公卿貴族幾乎全部死絕,慕容信長還大度的允許他們自行挑選原本一些低級官員的房舍,算是個小小的補償。

但這一切,又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這三京的市民百姓和農夫,都需要應征去干一件大工程。

十月初八,慕容信長下令,征召三京百姓和農夫十六萬,將大阪平原附近的天皇之墓,公卿藤原家之墓葬群,不管是真的,還是穿鑿附會傳說的,全部搗毀。

同時被搗毀的,還有開始有倭國特色的各大佛門寺廟。

之所以并不大的一些墓葬要征發這么多人,甚至很多農夫只是被押過去登個記,然后推倒了幾塊石頭做個樣子,是因為這不在于他們干多少,而在于干沒干。

這一下子,大部分的市民和農夫,都基本算是幫兇,納了投名狀,慕容信長也能勉強放心他們了。

十月十七,南海道四國的捷報傳來,王景在土佐國的吾川郡擊破四國武士的反抗,陣斬千余級。

倭國原南海道追捕使,伊予國守,土佐國介等大小官將盡皆被殺,四國基本平定。

十一月初九,趙匡胤到達了關東平原,隨即就在下總國豐田郡,與東國開拓武士集團萬人遭遇。

彼時趙匡胤的兩萬大軍大部分還在海邊渡口,麾下的兵將只有騎兵千余,騎馬步兵兩千。

說是遭遇,實際上熟悉地理的東國武士精心謀劃的伏擊戰,但即使面對數倍于己敵軍,趙匡胤絲毫不懼。

開什么玩笑,攻破平城京這么威風的戰斗沒有他的份,打個東國武士,還能慫。

于是,嗷嗷叫的倭人舉著跟他們差不多高的毛抜太刀和比他們高的長矛出陣了,隨后就撞上了銅墻鐵壁。

趙匡胤親率親隨部曲沖鋒在前,三軍用命,大破萬余東國武士,斬首四千余級,幾乎全殲了這股東國武士的主力。

隨后,趙匡胤在原本平將門叛亂時修建的堡壘立足,將兩萬大軍分四部四處出擊。

不過半個月,大軍就在大雪紛飛中,連破東國武士三十余處定居點,再次斬首數千,俘虜數萬。

紹明八年,公元953年,二月。

關東冰雪消融,趙匡胤又親率近萬精銳,一路遠征到了后世仙臺市附近。

此時的蝦夷人還沒被倭人徹底打垮,所以趙匡胤雖然是人生地不熟,但倭人也沒有多少轉圜的余地。

這時候蝦夷人還有十余萬,雖然被快被逼到了北海道,但還是能抽出數千戰士的。

有了他們堵住倭人武士的后路,這些家伙只能絕望的選擇與趙匡胤硬剛。

而趙匡胤也早就知道了蝦夷人的存在,甚至早就聯系好了。

于是這一戰,在有熟悉道路蝦夷人的指引下,絕望的東國武士再次戰敗,數千人被殺,關東地頭蛇平氏家族幾乎被殺的干干凈凈。

嗖嗖冷風中,趙匡胤看著遠處的大地,對身邊的親將張環說道:

“此地開春極早,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比之嶺南、河西要好得多,圣人曾說倭國并不蠻荒,今始知不假。

日后于此處興修水利,開墾荒地,足可承載百萬之民。”

其實,日本除開地震頻繁了點,還是有些好地方的。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東面后世沿海的大坂、名古屋、東京、仙臺等地區。

這里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漁獲豐富,每一地養個百萬人,還是簡簡單單的。

趙匡胤輕輕嘆了口氣,他知道恩兄慕容信長要在倭國實行夏君夷民的封臣制度,慕容信長甚至表示過,只要趙匡胤愿意,他愿意以陸奧和出羽兩國相封。

連名號都想好了,慕容信長以前聽過父皇張圣人稱這塊地方為仙臺,因此表示愿意封趙匡胤為仙臺君侯,轄陸奧、出羽兩府。

趙匡胤很是心動啊!

能不心動嘛,這要是在后世日本戰國時期,這可是一個仙臺藩、會津藩、盛崗藩、米尺藩、弘前藩等加起來的超級大藩國。

石高差不多二百五十萬石,戶口數百萬!

哪怕就是現在,陸奧加出羽,也差不多能有七十萬石左右,百姓應該不會少于二十五萬。

是回到中原去出將入相,還是留在這里,在恩兄照拂下稱孤道寡?

真是讓人難以抉擇啊!一向冷靜有主意的趙匡胤,也開始迷糊了。

而就在此時,麾下兵將來報,蝦夷人二十一大豪酋,已經被請到剛被命名為仙臺的小城中了,他們是來領取幫助擊垮倭人之賞賜的。

趙匡胤看著身邊的羅彥瑰問道:“蝦夷人的勇士都到齊了嗎?”

羅彥瑰嘿嘿一笑,“到齊了,足足四千多人,咱們的人已經帶著肥羊細酒去犒賞了。”

趙匡胤又看向了親信張環問道:“讓汝召集的甲士可準備好了?”

張環笑得更加陰險,“大將軍放心,仆親自去挑選的人,只等大將軍摔杯為號,咱就沖進去把這些個蠻子剁為肉泥!”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瀚海唐兒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