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魏第八百六十六章 破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爭魏 >>爭魏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六十六章 破吳

第八百六十六章 破吳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24日  作者:蒼穹之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蒼穹之魚 | 爭魏 


對秦軍而言,大戰的契機已經到來。

王濬順江而下,撕開了江東堅固的外殼。

整個戰場,優勢已經徹底轉向秦軍。

無論天下大勢如何,都要在戰場上體現,現在東吳離滅國就差一場大戰了。

江東的水軍優勢已經悄然被化解。

杜預和王濬一北一西,各自占據上游。

水戰,誰在上游誰就有決定性的優勢。

當年孫氏父子以下游攻打上游,黃祖扼守江夏十七年,多次擊退吳軍,射殺了孫堅、凌操、徐琨等將。

“將軍,杜都督軍令!”范通呈上杜預的軍令。

王濬打開,不出意料,是一同進攻濡須的命令。

上面說的很清楚,杜預大軍圍攻濡須城,吸引江東水軍,王濬速取濡須洲,然后同力絞殺北岸的鐘會軍。

王濬的心思卻在離去多日羅尚身上。

這支偏師進展頗為順利。

秦軍所至,吳軍紛紛開城投降,據斥候消息,兩日之前便兵不血刃拿下涇縣,算算時間,今日應該抵達宛陵。

宛陵之北便是建業。

羅尚進軍太順利了,吳軍望風而降,以至于王濬有些懷疑自己的判斷。

吳國早就是爛透了的果子,等著人去摘取。

功勞若被杜預、羅憲、羊祜拿去了,王濬也就認了,偏偏是羅尚這么一個人,怎會令人心服?

仿佛吃了一只蒼蠅般惡心。

王濬年紀大,功名欲也大。

當然,這也是因為以前沒機會,歲月蹉跎中,不知不已經快六十了,此次如果沒有把握好機會,以后就只能庸碌的老去……

“將軍?”范通聲音稍大,這才將王濬拉回現實。

“傳令全軍,進攻中洲!”

中洲是濡須洲的另一種叫法。

“全軍出動!”

傳令兵一聲大過一聲,稍頃,戰鼓聲響起,各種令旗揮動。

江面上的千余艘戰船仿佛蘇醒了一般,一張張船帆掛起,舵手、槳手開始劃動戰船。

大江之上,風起云涌。

陣陣江風襲來,吹散了王濬心中的不快。

一日行軍,濡須洲遙遙可見。

鐘會也跟陸抗一樣,鑄造了三重鐵索,橫在江心。

江水之中還設有鐵錐,堆積了礁石、木樁。

這便是鐘會所謂的“銅墻鐵壁”。

“鐘會二十多年聲名赫赫,徒有虛名,不過如此,遠不及荊州陸抗。”王濬對鐘會的評價大大降低。

范通回道:“鐘會乃北人,不習水戰也是理所當然。”

“此人何止是不習水戰,亦不明天下大勢,許昌一戰裹足不前,錯失良機,足見其庸,鐘會一世聲名就要葬送在此了!”王濬揮手,船首令旗揮動。

江面上白帆依次降下,槳手停歇,只有幾艘吃水深一些的重船向下游沖去。

水下的鐵錐、木樁被拔起,繼續向鐵索沖去。

然后一陣火箭射出,重船上烈焰騰空,仿佛整個江面都被點燃了。

“擂鼓助威!”

鼓聲伴隨著吼聲響起,聲勢震天。

濡須洲上的吳軍驚愕的看著江面,無動于衷。

不到半個時辰,三道鐵索便被燒斷,濡須洲仿佛狂風中的落葉。

這本就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

王濬拔劍而起,“出擊!”

此刻濡須水也是烈焰滔天。

王濬看不上老上司鐘會,其實鐘會也不怎么看得上老部下王濬,他的眼中只有楊崢、陸抗、杜預區區數人而已,所以水軍自然朝向杜預大軍。

就算江面上的銅墻鐵壁被攻破,洲上還有五千精銳,兩萬吳軍憑城固守。

只要守上兩日,鐘會就能先擊敗杜預,再挾大勝之勢,滅了王濬。

不過天不遂人愿。

江東最引以為傲的水軍,在杜預的木筏竹排面前,全都成了活靶子,船越大,目標越大,越容易著火。

一團團烈焰升起,吳軍戰船陷入火海之中。

紅黃色的火焰如跗骨之蛆一般,只要沾上,就很難被撲滅。

吳軍慘叫著跳入江水,才勉強躲過一劫。

但迎面而來的是秦軍的繩索和木棍。

為了活命,很多人也顧不得那么多,紛紛向秦軍投降。

也有不少人永遠的沉入冰冷的河水之下。

濡須水本就狹窄,前面幾艘大船燒起來,失去控制,反向后面的戰船撞去,火焰瘋狂舞動,逐漸吞噬了“吳”字牙旗,明亮的火焰照亮了整個戰場。

兩岸上,秦軍鐵騎宛如兩條惡龍,奔襲吳軍側后。

一見到騎兵的氣勢,吳軍連出城救援的膽量都沒有,眼睜睜看著水軍被一口一口吃掉。

沈瑩望著燃燒的牙旗,心中一嘆,想要揮劍自刎,卻被司馬攔住了,“秦滅吳乃是天意,何必為鐘會殉葬?將軍不為自己著想,難道不為子嗣考慮?”

沈瑩收回長劍,“傳令全軍,不必頑抗了,投降!”

不用他下令,早就有戰船一艘接著一艘的向秦軍投降。

水中的吳軍也被秦軍撈起。

不過浮尸還是鋪滿了江面。

楊旭望著江水中飄動的扭曲焦尸,燒的面目全非,忽然覺得全身發冷,自幼生長在大興的他,所見所聞從無如此驚悚,對他心理沖擊可想而知。

以往對戰爭的熱切消散不少。

兵法中描述再多,也不及親眼看一次。

“兵者,兇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杜預輕聲安慰道。

楊旭吐出一口心頭的寒氣,“天下大勢已定,鐘會為一人之私欲,捐萬人之性命,此人可殺也!”

“漢末大亂以來,死傷何止千萬?只有一統天下,方能還百姓以太平,殿下可知肩上擔負之重?”杜預對楊旭的悲天憫人頗為贊許。

只有知道戰爭的可怖,才不會輕言大戰。

三國混戰至今,太需要這樣的君主了。

大秦能馬上取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若是大秦二代君主也像楊崢一樣南征北戰,只怕未必能長久。

“天下大勢,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分久必合,是第一重大勢,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則是第二重大勢,殿下身上的責任不低于陛下。”杜預眼中充滿了期待。

楊旭向杜預拱手,神情前所未有的嚴,“孤知矣,多謝杜公教誨!”

杜預點點頭,望著遠處的濡須城,“接來下,就該結束這場大戰了。”

相關


上一章  |  爭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