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魏第八百六十二章 優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爭魏 >>爭魏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六十二章 優勢

第八百六十二章 優勢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22日  作者:蒼穹之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蒼穹之魚 | 爭魏 


濡須的對峙仍在繼續。

但隨著天氣晴朗,吳軍的優勢在一點一點喪失。

越來越多的吳軍逃散,向秦軍投降。

杜預將降軍集中起來,每人二十畝淮南良田,承諾若是滅吳,每人增加百畝,立功者再賞!

六七十年的對峙,漢時富甲一方的淮南變成了無人區。

大片的沃土等著人去開墾。

杜預承諾封賞此地,既填補了淮南人口,又不觸及任何勢力的利益。

二十畝良田能讓一家五口吃喝不愁,一百二十畝,直接成為地主……

三國時代,普遍推行世兵制,意即朝廷給一塊土地耕種,家屬集中管理,形成軍戶,父死子替,兄終弟及,世代為兵,父子三代同在一軍者比比皆是,年老之后也不能退役,繼續充當輜重兵,直至被榨干最后一絲力氣,地位比奴仆高不了多少,尋常百姓都不愿與之通婚。

幾次合肥之戰,魏軍奮力守城,曹魏的賞賜僅僅是免除部分有功將士的世兵制……

所以分田的誘惑對江東士卒有多大可想而知。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之前還如霜打茄子一般的降軍,吃上兩頓飽飯之后,一個個如野狼般兩眼放光。

巢湖中的水軍規模越來越大。

丁溫不愧是丁奉之子,訓練水軍頗有成效,迅速編練出一支六千人規模的水軍,士氣極其高昂。

不過最大的問題還是戰船不足。

盧欽在淮水打造的戰船,無法跟吳軍的樓船、艨艟相提并論。

一條合格的戰船也不是短時間就能造出的。

“無論我軍如何趕制戰船,都無法跟吳軍相比。”楊旭在巢湖觀察水軍后得出了結論。

杜預點點頭,“現在水面上擊敗吳軍的確很難,殿下有何良策?”

“大船耗時耗力,何不用小船?”年輕人的思維總要活躍一些,楊旭身邊聚集的青年才俊皆是一時之選,集思廣益,總能有點不同的東西。

換源app

“哦?”杜預來了興趣。

“我軍只打造木筏竹排即可,選擅水將士,上覆勐火油,直接撞擊江東大船,再以走舸清理戰場!”

勐火油遇水還能浮在水面燃燒,簡直是水戰利器。

杜預大笑,“殿下才智,非常人也!”

原本沒抱多大希望,沒想到楊旭的獻策,讓人眼前一亮。

“杜公謬贊,此乃太子舍人張軌、文濟之策。”楊旭沒有貪功。

這讓杜預更高看他一眼,心中感慨老楊家后繼有人。

謙和、明慧,這樣的太子讓人充滿期待。

杜預是個謹慎之人,破敵之策有了,但可實施性還要驗證一番。

巢湖之人,十條大木筏上站滿了草人,中間放著干柴、油罐。

杜預一聲令下,草人中間的六名水軍快速滑動,木筏如離弦之箭一般射出,從四面八方撞向湖中央。

“轟”的一聲,烈焰騰空,黑煙滾滾,湖面散布著火焰,流到哪里就燒到哪里。

威力巨大。

觀看的將左一陣驚嘆。

丁溫失神道:“此物一出,再無水軍矣!”

船越大,勐火油的威力便越勐。

杜預搖頭道:“此物雖然厲害,但絕非無懈可擊,木筏尚未靠近,敵軍以火箭射之,便可破解,凡戰者,不可拘于一格。”

“都督所言甚是。”丁溫臉色這才好看一些。

破敵的東西有了,就看什么時候用了。

濡須城。

城墻上掛著一顆顆人頭。

盡管如此,逃跑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白天,鐘會裝模作樣的鼓勵士氣,也承諾戰勝之后分二十畝田,士卒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幾個老卒拍著胸脯指著大江發誓:“必為越公效死!”

“他秦軍也是一個腦袋,何懼之有?”

士卒們老實憨厚,發起誓來全情投入,唾沫飛濺,一副要跟秦人不死不休的架勢。

鐘會非常滿意,也非常放心,還當場賞賜了酒肉。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一個營寨的人全跑光了,只剩下看門的瘸腿老黃狗沖鐘會叫喚……

濡須城現在最大的作用不是抵擋秦軍,而是把吳軍關在里面,避免他們投敵……

鐘會面紅耳赤,一輩子賭咒發誓,沒想到被一群莽夫給騙了。

這其實也不能怪吳軍士卒,鐘會初入江東,一副圣人姿態,江東士民對他充滿了期待,鐘會也畫了不少大餅,然而這么多年過去了,江東還是那個江東,甚至比以前更惡化了,朝野上下幾次內斗,百姓生活困苦,鐘會的大餅越畫越大。

進封越公之后,潁川子弟雞犬升天,成為騎在江東百姓頭上的新階層,從士族豪強嘴中奪食。

如此這般,江東士民怎么可能對他有信心?

某種程度上是他先欺騙了江東士民。

有司馬家的成例在前,再也沒人相信他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武侯。

士卒們跟著鐘會,九死一生,不知道能不能得到他口頭上的二十畝地,江東的田就這么多,哪里還拿得出來二十畝田賞賜士卒?

人都不傻,一人二十畝,一萬人就是二十萬畝,十五萬人就是三百萬畝……

整個江東才多少田?

而投降秦軍,立刻在淮南有一塊良田,滅吳后能分一百畝。

兩邊誰更可信一些,一目了然。

中原處處缺人,有的是田,淮南、淮北、淮西、荊州……

滅吳之后,還會清理更多的田地。

在這一方面,無人質疑秦國的決心,當年司馬家還有占田制對抗大秦的均田制,江東什么都沒有……

不得已,鐘會只能固守濡須。

雖然兵力上占據巨大優勢,但鐘會不敢保證,十多萬大軍拉出去之后,會不會臨陣倒戈……

“也罷,只需守住濡須即可!”鐘會的信心一次次被動搖。

他想不明白,自己的家世、才智冠絕天下,卻始終斗不過別人。

蔣斌似笑非笑道:“天下大勢,如這大江之水,不可逆也。”

鐘會斜著眼有氣無力道:“二弟啊,未到最后,焉知鹿死誰手?”

至今為止,秦軍死死被擋在東吳國境之外。

“逃走的人,不值得惋惜,留下來反而是禍患,孫仲謀七萬吳軍能擋曹孟德四十萬步騎,某何懼杜預之有?”鐘會笑了笑,“何為天下大勢?不過是兵強馬壯而已!”

支撐鐘會信心的,是追隨他南征北戰,流亡至江東的精銳,現在剩下三萬人。

只需守住濡須即可,這是他最后的底線了。

相關


上一章  |  爭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