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魏第七百零一章 名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爭魏 >>爭魏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零一章 名士

第七百零一章 名士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21日  作者:蒼穹之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蒼穹之魚 | 爭魏 


正事談完,眾人退去,趙阿七才悄悄的進來。

臉色有些難看。

反正每次見到趙阿七和龐青都有事,而且是壞事多過好事。

趙阿七將一捧白色粉末放在桉幾之上,白中略帶黃色。

“五石散?”楊崢眉頭一豎,趙阿七把這玩意兒呈上來,意思再清楚不過。

“正是。”

“從哪里搜到的?”以前楊崢禁止過,沒有太堅決,但這東西無孔不入,只要是“名士”都磕過。

當年何晏耽聲好色,帶頭食用,體力轉強,夜御數女而不知疲倦。

京師翕然,官宦子弟爭相服用,并逐漸成為“名士”們的風尚。

皇甫謐年輕時,家道中落,過繼給叔父,遷居洛陽附近的新安,受這股風潮的影響,也開始服用,由此而落下風痹之癥,身有殘疾,但也因此潛心讀書學醫,遂成一代圣手。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祁、祁王府!”趙阿七擦了擦臉上的冷汗。

楊崢“唰”的一下從軟榻上站起,“楊宏?”

“是!”趙阿七拱手。

楊崢一屁股坐回軟榻。

錦衣衛的消息很少出錯,每個送到楊崢面前的消息,都有連帶責任。

誤報、誣賴都是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千算萬算,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漏風了。

不過這太正常了。

楊宏這兩年混到了“名士”頭銜,所謂名士不過就是互相吹捧、互相題表而已。

中原現在名頭最響亮的名士王戎、裴楷正是如此。

裴楷吹噓王戎“戎眼爛爛,如巖下電”。

王戎吹捧裴楷“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吹過來吹過去,名聲就這么起來了。

這么多年,楊崢總結過,魏晉三個累積治政資本的方法,要么當名士,要么當孝子,要么長得帥……

當然,也不是所有名士都浪得虛名,嵇康、阮籍等人的確有其過人之處。

前代的夏侯玄、諸葛誕還算對得起“名士”二字。

但與夏侯玄、諸葛誕并列八聰的鄧飏、何晏之流就名過其實了。

司馬氏篡為之后,名士的水分也越來越大。

拜司馬炎大封士族豪強所致,新一代的名士越來越多。

連王乂剛滿十歲的兒子王衍,也因擅玄學清談而成為“名士”。

這不是搞笑嗎?

五石散只是一個開端,“名士”的歪風邪氣在秦國悄然滋長。

“有多少人服用這玩意兒?”楊崢作為皇帝,就要通過現象看本質了。

“前將軍劉珩之子劉不易、劉不疑,張斅之子張固,杜中郎之子杜斌……”趙阿七既然把事情捅上來,肯定是都摸清楚了。

“杜斌?”聽到最后一個名字,楊崢一口氣差點沒喘上來。

杜斌這廝……居然又蹦出來了。

“杜斌任頗巖折沖都尉,政績卓然,去年考評,升為尚書水部郎……”

“如此說來,他們就是我大秦新一代的名士了?”

“正是……”

“朕知道了。”楊崢沒有過多的表現憤怒或者失望等等情緒。

保持威嚴,其實就是控制情緒。

隨著大秦的蒸蒸日上,這些東西遲早會出現的。

楊宏原本是姜阿憐所生,當年夏侯止無出,交給她撫養。

后來夏侯止生楊旭,心思自然就全部撲在親生嫡子身上,對楊宏管教不嚴。

楊宏是個特別容易癡迷之人,當年沉迷天文、數術等等,后跟著嵇康,交游廣闊,沾染這些東西一點都不奇怪。

不過五石散并不是什么戒不掉的東西,一切都可以挽救。

從趙阿七的匯報來看,也只是剛剛興起而已。

關鍵在于,怎么遏制這股風氣。

楊崢對“名士”的印象并不好。

夏侯玄、諸葛誕都可以算作名士,但能力也就那樣。

王戎、王衍兩兄弟一言難盡,尤其是王衍,歷史上跪在石勒面前求饒,為了活命,節操散落一地,還是被人活埋。

名士就是九品中正制結出的果子。

當然,一棒子打死說不過去,畢竟有些人是有真本事的。

明帝曹叡為了遏制這股妖風邪氣,興浮華桉,夏侯玄、司馬師、諸葛誕、鄧飏等人全都被罷黜。

難道大秦也要大興牢獄?

思索再三,只能第二日問一問魯芝、衛瓘。

魯芝是寒門出身,經歷過苦難,實心為百姓做事,在楊崢心中才算是真正的士人,而不是嗑五石散、吟風弄月、附庸風雅得來的“名士”。

一念及此,楊崢心中一動,忽然就有了主意。

名士、士人的評定權在士族豪強自己手中。

如果收歸朝廷,豈不又是一次削弱士族的契機?

為何隋唐之后“名士”就銷聲匿跡了?

因為科舉的大規模興起。

簡而言之,你要當名士可以,要有真才實學,無論是詩詞歌賦,還是音律丹青,抑或文韜武略,要有真東西,不能混為一談,不能“兩眼爛爛、玉山照人”,空口白牙的清談就成為名士。

往深層想,若能控制名士的評定權,也就能重塑士人的精神面貌。

春秋戰國時代的“士”和魏晉時代的“士”絕對是兩個東西。

“哈哈,陛下心如電發,所思所想,曠古絕今!”聽完楊崢的想法,魯芝捻須笑了起來。

“伯父謬贊了,就先由五石散開始?”

“合該如此,五石散害人不淺,絕不可在大秦泛濫。”魯芝神情嚴肅道。

若秦國的下一代下兩代全都沉迷這玩意兒,跟歷史上的司馬家也就沒什么區別了。

秦國不產五石散,這東西從洛陽販運而來,本身價值不菲。

以前吸食也就算了,沒有將其列入秦法之中。

現在楊崢將禁止服用五十散列入秦法之中,一經查實,無論身居何位,一概罷免,民間食用,罰沒一半家產!

至于劉珩、楊宏、杜斌、張斅等人,則被楊崢狠狠申斥了一番。

這一次是申斥,下一次就要按秦法來辦。

連祁王都被申斥了,嗅到風聲的官吏們知道皇帝動真格的了。

其后,楊崢宣布明年春闈之后,舉行殿試。

由皇帝本人會同諸平尚書事一同審閱試卷,除了欽定三甲之外,還會欽點“名士”!

皇帝承認的名士自然比鄉野吹捧的名士要有權威。

一石激起千層浪,半個月間,消息傳遍大江南北。

中原和江東的寒門庶族也紛紛向長安趕來。

已為您緩存好所有章節,下載APP查看


上一章  |  爭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