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魏第三百一十九章 死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爭魏 >>爭魏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九章 死局

第三百一十九章 死局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06日  作者:蒼穹之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蒼穹之魚 | 爭魏 


蒼穹之魚:、、、、、、、、、

諸葛恪再怎么剛愎自用,也知到了生死攸關之時。

司馬孚、毌丘儉引二十萬眾自北而來,文欽引萬余精銳抄略其后。

吳軍傷卒、病卒,被棄于道,或死于溝壑之間,或被魏軍俘獲。

文欽引軍突擊之,大破其眾,攻殺萬人。

吳人慘嚎哀痛,諸葛恪卻不聞不問,安然自若,自知無顏見江東父老,屯兵于江渚,后又欲避潯陽而屯墾。

建業詔書一封接一封的來,召其還朝,諸葛恪這才不慌不忙的領兵返回。

經此一戰,諸葛恪的聲望從巔峰跌落谷底,士卒生恨,百姓生怨。

然而諸葛恪還朝之后,不愿主動承擔錯誤,召來中書令孫嘿,斥責其濫發詔書。

諸葛恪為數不多的盟友孫嘿噤若寒蟬,惶懼退出,告病辭官。

其后,諸葛恪威福自用,檢點出戰將吏名錄,一律罷免,重新選任,以塞朝野悠悠之口。

原本忠于諸葛恪之人,亦遭排擠。

不出旬月,再度下令,讓士卒整裝待發,準備從海路進攻青徐。

恪愈失人心。

嘉平五年的吳蜀一同北伐,聲勢浩大,卻僅僅持續半年,便草草收場。

這也是吳蜀最后一次主動反抗。

三國前后出戰的兵力相加幾近五十萬,早已超過赤壁之戰的規模。

漢末至今幾十年下來,中原實力大為恢復。

司馬師坐鎮洛陽,運籌帷幄,積極采納眾人意見,擊退吳蜀兩國進犯,在魏國聲望一時無二。

這兩場大戰都未對西平造成任何影響。

而楊崢感覺姜維此番出兵,僅僅是為了策應諸葛恪。

稍遇挫折便退了。

“同為權臣,司馬師引咎歸己,諸葛恪怪責他人,高下立判,經此一敗,諸葛恪命不久矣,早年諸葛瑾便有言在先,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魯芝不勝唏噓道。

“諸葛恪有浮才,而無沉略,其敗咎由自取。”衛瓘輕笑道。

新城之戰的結果,楊崢早有預料。

三千魏軍擋二十萬吳軍,再次刷新了楊崢對這時代戰爭的看法。

“即便諸葛恪能攻取新城,其敗亦是必然。”杜預道。

新城難打,新城背后的壽春更加難打,被曹魏經營幾十年,還有二十萬余萬大軍,司馬孚穩的像頭烏龜,毌丘儉一時名將,文欽驍勇善戰,諸葛恪見好就收也就罷了,偏偏這么浪,北伐這一步是走對了,但也太急躁輕浮,繼續打下去,吳軍大敗也就在情理之中。

“如今司馬師得志,一定會向前一步。”楊崢更擔心的是后面。

某種程度上,司馬懿留下的是個爛攤子,洛水之誓,不僅讓司馬家的信用破產,也拉低了漢魏以來的道德水準。

很多服司馬懿怕司馬懿的人,未必怕司馬師。

經過東興之戰與新城之戰,淮南被削弱的無以復加,而司馬師的聲望如日中天。

比起司馬懿,司馬師的進取心更強。

“司馬師一定試探。”杜預沉聲道。

衛瓘卻低頭不語。

楊崢知道司馬師的下一步將會是什么。

如今的曹魏的只剩夏侯玄一根梁柱頂著……

無論楊崢與夏侯芷怎么規勸,夏侯玄就是不為所動,連送出一個血脈都不愿。

他要慷慨赴死也就罷了,還把三族一起送上去。

魯芝咳嗽一聲,“日中則昃,月盈則虧,天下事誰人能盡知?中原之事,不要輕易涉足,經營好西平,不失為一方基業。”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

問題在于,就算與夏侯玄的這層關系,司馬氏也是楊崢名義上的殺父仇人。

“秋收在即,今年不出所料,又是一個豐收之年!”杜預總算說出一個能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西平三年兩豐收,讓楊崢未來幾年內暫時沒有餓肚子的憂患。

就在楊崢與三人商議西平的發展時,孟觀在堂外輕聲道:“將軍,洛陽來人!”

楊崢以為又是來勸自己動手的使者。

魯芝、杜預、衛瓘三人拱手道別。

孟觀這才把人引進來。

“斗木獬拜見主人!”一見到楊崢,眼中忍不住淚光點點。

“怎么回事?”

“皇帝密召夏侯公,夏侯府火起,虛日鼠擔心夏侯公安危,前去打探,正遇司馬師死士,二人惡斗,司馬師引兵入府,虛日鼠主動前去拖住司馬師,屬下與壁水等趁亂將夏侯公長孫劫出府,事后全城戒嚴,挨家挨戶搜索,細作傷亡慘重……”

“你們……逃出多少人?”

洛陽簡直成了龍潭虎穴。

二十八星宿自成立之初,洛陽城中傷亡最大。

“被捉拿者十一人,不愿被捉拿自刎者三十一人,力戰而亡者二十九人,殺出城者十七人……”

洛陽的細作網,幾乎被拔除了……

楊崢心中一嘆,司馬師到底是干這個的行家里手。

而洛陽本就是他的大本營,實力不成正比。

不過此事要怪就怪夏侯玄,沒有知會一聲就貿然動身,以至于連累到細作。

“凡陣亡、被捕者,每戶賞錢一萬,帛十匹,糧食十石,家眷子弟皆由軍府撫養。”

“謝將軍,這是兄弟們冒死取回的夏侯公密信。”斗木獬掏出一封縑帛。

那上面沾染了不少細作的鮮血。

楊崢接過,上面有夏侯玄端正的字跡,就如他的人一樣,“興云吾婿,人各有志,不必再勸,大魏有今日之厄,蓋在人心淪喪,而非天命不允,吾愿以身殉道,以振天下之公義,事成,則死而無憾,事不成,亦青史留名,無怨無悔……”

“愚不可及!”楊崢惱火的將縑帛扔在地上。

這還是幾年來,楊崢唯一一次在屬下面前大動肝火。

重振曹魏的辦法有很多,夏侯玄偏偏選了一條最愚蠢的方式,拿自己的腦袋去撞司馬師的刀。

以身殉道,以振天下之公義……

人家司馬懿為了奪權,無所不用其極,一張老臉拉下來,指著洛水放屁……

這天下早就沒有什么公義了。

夏侯玄已經沒救了。

來到這個世界這么久,楊崢終于搞清楚一個道理,不是老天爺要誰死,而是大部分的人自己想死,或者自己作死。

曹爽是如此,諸葛恪是如此,夏侯玄也是一樣。

別人想死,你也拉不住啊。

夏侯霸不想死,提桶跑路,現在不也活的挺好?

斗木獬呆呆的望著楊崢。

楊崢揉了揉額頭,嘆氣道:“這么多年,你們辛苦了,既然回來了,以后就留在西平,先掛任個折沖府長史,好好干兩年,再行提拔。”


上一章  |  爭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