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魏第七十六章 烈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爭魏 >>爭魏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六章 烈日

第七十六章 烈日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06日  作者:蒼穹之魚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蒼穹之魚 | 爭魏 


蒼穹之魚:、、、、、、、、、

“將軍身荷三軍之重,豈可好勇斗狠,爭勝于梁軍陣前?”

董厥一直與句安、霍戈等將待在前線,包圍夏侯霸,視察諸營士氣,一回到中軍,就聽說姜維孟浪之舉,頗為不滿。

此戰雖以姜維為主將,但董厥的地位并不低。

自諸葛武侯開府以來,歷任丞相令史、丞相主簿、尚書仆射,每有參贊,均合時宜,被武侯稱為“良士”。

此番蜀軍三路北伐,若無董厥在其中斡旋,姜維斷難成事。

姜維笑道:“一時見獵心喜,前去會一會魏賊人物,龔襲勿怪,我素知羌人秉性,身畔有六百虎騎,兩廂各有埋伏,羌人能奈我何?只可惜我多番激將挑釁,他卻無動于衷。”

“哦?莫非他窺破伯約之謀?”

“與此人對語,頗有幾分志氣,伏兵誘敵之計不難猜破。”

“如此看來羌人偃旗息鼓也是因為他了?我們從去年開始就策劃羌人起事,趁駱谷之敗,橫掃隴右,如今看來徒耗心力。”

“迷當膽小如鼠,見魏賊破高句麗,不敢舉兵。”姜維也有些惱怒。

董厥幽幽一嘆,言有所指,““當日駱谷戰敗,魏賊威嚴掃地,雍涼諸夷蠢蠢欲動,誰曾想毌丘儉以區區萬余兵力,短短數月大破高句麗,橫掃遼東,鮮卑破膽,匈奴雌伏,迷當亦不敢妄動,由此看來,魏賊命數未盡。”

姜維知道他是在暗勸退兵,沉眉不語。

董厥繼續道:“大將軍軍令今日已經送達,令北進三軍悉數退還。”

姜維眉頭一皺,“何以如此倉促?”

“自去年起,大司馬病情轉重,侍中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成都風云變幻,我等不可久在外地。”董厥對朝中形勢的嗅覺自然強于姜維。

魏國有世家老臣與新興勛貴爭權。

蜀國也不是風平浪靜。

大司馬蔣琬荊州零陵人,大將軍費祎荊州江夏人,侍中董允荊州南郡人。

就連董厥也是荊州義陽人。

姜維雖是天水人,但與諸葛武侯情同師徒。

也可算作荊襄系。

蜀中早有流言:豫州入蜀,荊楚人貴。

朝中軍政大權,半數掌握在荊襄一系人手中。

“今伯約敗郭淮、夏侯霸,聲名揚于隴上,足以還朝,當適可而止,以待將來。”董厥語重心長道。

姜維正色道:“龔襲良言,羌人不起,我軍在此徒勞無益,然,即便要撤軍,也要魏賊付出代價,不出所料,郭淮也該來了!”

對峙兩日。

蜀軍忽然大動,開始搶割洮水兩岸青麥。

楊崢自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

率騎兵前去爭奪,但對方早已陣列森然。

除了三百武衛營有斗志,羌騎全都不敢正視蜀軍。

這樣的仗自然打不起來。

楊崢看著波浪起伏的麥浪,實在有些心疼,再過十幾天,這些麥子就差不多成熟了。

既然敵人割,自己也不能無動于衷,下令羌眾們也搶割。

羌人們打仗不行,干這些倒是內行。

楊崢不去騷擾蜀軍,蜀軍也不管楊崢。

麥田太多,根本就搶不完。

幾騎斥候匆忙返回營中。

“報將軍,蜀軍正在拔營。”

“報將軍,蜀軍正在猛攻沨中!”

“既然拔營,為何要猛攻沨中?”姜伐野不解道。

難道蜀軍真的要退走?所以才準備一波帶走夏侯霸,增加軍功。

“伐野兄留在營中堅守,我帶一千騎兵前去查看。”楊崢還是決定親自去一趟。

如果蜀軍真在攻打夏侯霸,說不定后方就有破綻。

姜伐野點頭,“把所有戰馬都帶上。”

一千騎兵,兩千戰馬,就算打不贏,也可從容退走。

楊崢知道姜伐野是好意。

如今兩人也算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白石神谷這么一鬧,迷當肯定不容他。

姜伐野只能徹底倒向楊崢。

點齊一千騎兵,剛奔出營壘,遠遠就有蜀軍斥候吊著。

楊崢派出幾騎去追殺他們,又讓屯長段達率兩百余羌騎去洮水查看,自領大隊人馬奔蜀營而去。

蜀營設在沨中各山口險要,擂木堆積如山,在烈日下被曬的發干。

半山腰上連綿著很多麥稈,也被烈日曬的焦黃。

幾輛新造的投石車不停的拋射石頭。

虎步軍結陣往里面推進。

喊殺聲震動山野。

百余魏軍沖出山口,但轉眼被虎步軍強弩射翻在地。

鮮血如同溪流緩緩流淌。

虎步軍結陣向里面推進,以大盾強弩開道,五十步內,透穿魏軍甲胄。

此刻的蜀軍如同農人正在收割成熟的麥子。

山道兩側還有各有數千蜀軍枕戈而待。

一支騎兵駐扎在高地上,對楊崢虎視眈眈。

這么大的動靜,看來是玩真的了。

楊崢不禁心中有些著急。

夏侯霸被圍困近時日,縱然不缺水,必然缺糧。

“速回營壘,令姜伐野盡起羌眾,不計代價,多置疑兵,虛張聲勢!”楊崢對身邊親兵道,縱然羌人崩潰,也顧不得那么多了。

形勢已然岌岌可危。

親兵應命而去。

回望身邊三百余騎,絕大多數目光中都透著堅毅。

而羌騎受昨日影響,今日又是如此大戰,眼神中有些許畏懼。

楊崢引著騎兵在陣前來回馳騁,一千騎兵宛如群狼奔進,但凡蜀軍列陣不及時,便如餓狼一般撲入。

望見蜀騎前來支援,轉身就走,絕不戀戰。

蜀騎都是精騎,人披鐵甲,馬前身罩著半身鎧,又提著長矛,有些笨重,轉身騰挪沒有楊崢的輕騎靈活。

所以楊崢能撕開一道道缺口。

武衛營脫胎自名震天下的虎豹騎,馬上功夫不差,這半年在隴西,基本上每天不離馬,騎術突飛猛進。

而河西羌部的騎術更不會差,那是他們看家的東西。

雖然沒有馬鞍、馬鐙,但只要有韁繩,就能在馬上轉動如靈猴。

盡管他們之前面對蜀軍有懼意,但在楊崢的帶領下,幾次擊破蜀軍小陣列,信心也就回來了。

羌人的勇猛性格逐漸發揮出來。

提著環首刀,不顧性命的撞入蜀軍步陣之中。

如此拉扯,楊崢麾下倒下百多騎,折損四五百匹戰馬,多死于弩箭。

但蜀軍傷亡更多,而且陣腳也被挫動了。

被包圍的魏軍聽到動靜,自然知道援軍到來,歡欣鼓舞,殺聲震天。

楊崢望著土丘上飄揚的蜀軍牙旗,暗道上次你給了我一個下馬威,今天給你還回來。

數千蜀軍聚攏在土丘周邊,對逐漸白熱化的戰場無動于衷。

過不多時,后方煙塵滾滾,草木搖動,驚鳥避空,漫山遍野似有無數人馬到來。

喊殺聲震動天野。

姜伐野已經領會到了楊崢的意思。

不過土丘前的數千蜀軍依舊不動,丘上令旗招展,攻擊夏侯霸的蜀軍也逐漸退出。

形勢似乎漸漸倒向魏軍一面。

相關


上一章  |  爭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