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明星畫風不對第326章 票房反超,《千與千尋》的強大后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個明星畫風不對 >>這個明星畫風不對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6章 票房反超,《千與千尋》的強大后勁

第326章 票房反超,《千與千尋》的強大后勁


更新時間:2023年01月12日  作者:劍走偏鋒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劍走偏鋒 | 這個明星畫風不對 


企鵝影業高層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商議《戰神傳》和《千與千尋》的排片問題。

《千與千尋》第二天的上座率78,已經展現出了強大的潛力。

增加排片是必然的,但兩部電影的排片如何分配,就是一個需要商議的話題。

如果可以,張長峰當然是希望兩部電影都能拿到高排片。

問題是,其他電影發行公司也是這么想的。

《搖滾探桉2》和《俠之大者》的票房都不低,特別是《搖滾探桉2》第二天的票房已經逼近《戰神傳》。

在這種情況下,《搖滾探桉2》的發行公司,也在積極爭取排片。

《搖滾探桉2》第三天的排片不漲就算不錯了,想壓它的排片,根本不可能。

因此,《千與千尋》的排片,只能從其他地方擠。

而最先被擠壓排片的,就是《戰神傳》。

從第二天的票房數據來看,《俠之大者》的排片會略微下降,但下降幅度肯定不會太大。

因此,《千與千尋》想要大幅度提高排片,必然會擠壓到《戰神傳》。

對企鵝影業來說,兩部電影都是他們發行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很難取舍。

更何況,《戰神傳》已經拿了兩天的日票房冠軍,現在降低排片,就相當于把十一檔期的票房冠軍讓出去了。

對一個電影發行公司來說,能拿到一個重要檔期的票房冠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戰神傳》的演員陣容很頂,企鵝影業為了拿下《戰神傳》的發行權,投入了很多資源,不可能隨便放棄。

而且,在影片后背,還有更多復雜的關系網。

《戰神傳》所代表的,不止是這部電影本身,還包括背后的制片公司。

《戰神傳》是映像傳媒出品的大制作,投資3個億。

映像傳媒是電影行業的巨頭公司,在電影圈能排進前五,幾乎每年都會投資大制作上映。

企鵝影業和映像傳媒是深度合作關系,現在砍《戰神傳》的排片,映像傳媒肯定會有意見。

如果處理不好,甚至會影響到兩個公司未來的合作。

因此,《戰神傳》所代表的是映像傳媒的臉面。

事情遠沒有表面那么簡單。

不僅如此,《戰神傳》的投資方不止一家公司,而是十幾家影視公司。

企鵝影業也投了《戰神傳》。

也就是說,《戰神傳》是企鵝影業的親兒子。

《戰神傳》賺得越多,企鵝影業可以分到更多利潤。

《千與千尋》主要的投資方是方舟文化,企鵝影業只能拿到發行分成。

而且,企鵝影業一開始和方醒簽的是保底2000萬5的發行代理費。

看現在《千與千尋》的勢頭,票房輕松超5億。

按照合同,4.5億票房的分成,就超過保底了。

也就是說,企鵝影業最終只能從《千與千尋》這個項目里,拿到5的發行分成。

就算《千與千尋》票房能到10億,企鵝影業能拿到的分賬不會超過5000萬。

因此,企鵝影業在《千與千尋》身上,賺不了多少。

其實,看到《千與千尋》第二天票房數據的時候,張長峰是有些后悔的。

一開始就應該簽10分成的代理合同,那樣的話,在《千與千尋》上至少能賺一個億。

甚至,如果當初談合同的時候,企鵝影業愿意墊付一個億的宣發費用,完全可以把發行分成談到15。

只可惜,當時企鵝影業的審片部,對《千與千尋》的票房預估都不高,能到兩三億就算是黑馬。

畢竟動畫電影想要高票房,難度很大,而且還是2d動畫。

沒能想到《千與千尋》的勢頭這么勐,第一天76的上座率,第二天增加排片后,上座率不降反升,到了78。

這讓企鵝影業內部分歧很大。

張長峰也不能怪別人,怪只怪自己眼光還不夠準。

商業經營就是這樣,高回報必然附帶著高風險。

企鵝影業不愿意承擔一個億的宣發費用,自然拿不到《千與千尋》的高回報。

對于一個電影發行公司來說,賺錢才是第一目標。

《戰神傳》票房高,企鵝影業能夠拿更多,所以高層還是更傾向于保《戰神傳》。

而且,拿下十一檔期票房冠軍,對公司來說更重要。

另一邊。

方醒也在公司里和員工開會。

和企鵝影業的沉悶氛圍不太一樣,方舟文化的員工都很興奮,工作動力十足。

看到《千與千尋》第二天的票房數據,方醒已經不著急了。

在《千與千尋》還沒上映之前,這部動畫電影的命運還不好說。

畢竟院線電影,要有排片才能有票房。

如果沒有排片,影片質量再高,票房也高不到哪去。

方醒前期所做的一切,砸一個億的宣發,提前點映,所有的一切都是給《千與千尋》一個好的開頭。

只要第一天的排片別太低,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擔心了。

方醒在沒有任何助力的情況下,為《千與千尋》爭取到了5的排片。

這個排片不算高,但放在十一檔期,排片量已經排在第四,這個排片量不算高,但至少不會被淹沒在院線電影的排片里。

《千與千尋》的票房表現也很喜人。

第二天78的上座率,砍下了8200萬的票房。

方醒已經不需要擔心,國慶檔已經沒有人能攔住它了。

在各方資本、人脈的拉扯下。

10月3號的排片出來,《千與千尋》的排片占比幾乎翻了一倍,從8增長到了15。

企鵝影業為了穩住《戰神傳》的票房冠軍位置,開始增加宣發費用,并且進行觀影優惠活動。

影院放映《戰神傳》,企鵝影業會進行票價補貼,從而讓電影票的價格降下來。

對于很多無所謂看什么的觀眾來說,票價也是左右他們想法的一大因素。

看到《戰神傳》有優惠活動,票價打7折,自然吸引了很多觀眾購票觀影。

只不過,這7折的票價,少掉的那3折,影院不可能買單,只能企鵝影業自己補貼。

只可惜,企鵝影業搞的優惠活動,并沒能拯救《戰神傳》。

10月3號票房數據出來之后,《戰神傳》沒能穩住日票房冠軍,只拿下了1.2億的票房。

《搖滾探桉2》則拿到了1.25億票房。

10月3號的票房大盤,呈現出了下降的趨勢。

這是國慶檔票房變化的正常現象。

國慶檔的票房,通常都是第一天票房最高,然后日票房從第二天開始慢慢下降。

七天長假結束之后,日票房直接腰斬,等到周末兩天,會回暖兩天,到了工作日再次腰斬。

這就是票房大盤的規律,不過《搖滾探桉2》的票房不降反升,不僅跑贏了大盤,還反超了《戰神傳》,拿下了日票房冠軍。

《俠之大者》的后勁則稍微差一些,票房降到了7800萬。

而且,《俠之大者》已經不是日票房第三。

因為日票房第三名,已經換成了《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第三天的票房漲到了1.1億,甚至和前兩名的《戰神傳》《搖滾探桉2》差距都不大了。

票房數據出來,整個電影圈都感到了驚訝。

《千與千尋》表現出的勢頭,有點兇勐。

靠著15的排片占比,票房第二的《戰神傳》已經相差無幾。

差距僅僅只有1000萬,排片卻相差將近一倍。

10月3號的票房數據出來之后,企鵝影業高層開始慌了。

《戰神傳》進行了優惠活動,結果日票房冠軍,還是被《搖滾探桉2》奪走。

不僅如此,《戰神傳》在豆芽網上的評分,下降得很厲害。

觀眾對《戰神傳》的評價普遍不高。

大部分觀眾都表示:如果為了看特效,《戰神傳》還是可以看的,但劇情就不怎么樣了。

《戰神傳》的票房從第二天開始,跌到7分以下,只有6.8分。

而且,這還是上映初期,隨著時間推移,這個評分會越來越低,最終可能只有6.2、6.3分。

這個分數就是在及格線上徘回,爛片算不上,但也跟優秀扯不上關系。

觀眾對《戰神傳》的評價一般,也導致了這部電影的后勁不行。

所以第三天即便有優惠活動,也沒能保住日票房冠軍,被《搖滾探桉2》反超。

張長峰看到《戰神傳》沒能保住日票房冠軍,在看到公司收集回來的觀眾反饋,已經預感到,《戰神傳》大概率保不住國慶檔票房冠軍的寶座了。

《搖滾探桉2》的發行公司,還是企鵝影業的直接競爭者。

讓對手拿下國慶檔票房冠軍,這對企鵝影業來說,其實是一次商業競爭的失利。

會對以后競爭熱門電影發行權,產生負面影響。

而且,《戰神傳》票房下跌,出品方映像傳媒非常不滿。

10月4號上午。

張長峰看著前一天的票房數據報告,表情十分凝重。

在這一行做了這么多年,他很清楚,不管心里多么不甘心,但《戰神傳》確實不行了,口碑起不來,后勁不行,很難干過《搖滾探桉2》了。

重要檔期的電影票房就這樣,一旦日票房被超過,基本就沒機會反超了。

而且,根據《搖滾探桉2》的票房、上座率走勢,發行方肯定會爭取更多的排片。

《戰神傳》的票房和上座率都在下跌,院線肯定會砍排片。

《戰神傳》的排片,會被其他電影分食,后續票房會繼續下跌。

不過,看數據,《戰神傳》的最終票房,不會低于《俠之大者》。

問題是,《戰神傳》打不過《搖滾探桉2》,也就意味著企鵝影業已經沒有能力競爭國慶檔票房冠軍了。

張長峰表情十分凝重,盯著3號的票房數據出神。

片刻之后。

他的注意力開始投注到《千與千尋》上面。

15的排片,拿到了1.1億票房,只比《戰神傳》少1000萬,比《搖滾探桉2》少1500萬。

不僅如此,豆芽網上,《千與千尋》的評分更是高得離譜。

絕大部分觀眾都給了5星評價,使得評分高達9.2分,基本上摸到了電影評分的天花板。

以這樣的數據表現。

如果繼續提高排片……

張長峰深吸一口氣,當機立斷做了決定,通知公司高層開會。

“修改宣發策略,從今天……不,從現在開始,全力推《千與千尋》,把所有的資源、排片,都給《千與千尋》。只要《千與千尋》的上座率沒有暴跌,國慶檔的票房冠軍,還是我們的!”

張長峰說出這番話,力排眾議,作了決定。

事實上。

企鵝影業內部,有不少管理層是反對把資源給《千與千尋》的。

因為,企鵝影業的高層里面,有很多和映像傳媒關系密切。

在資源分配方面,這部分高層,自然更傾向于映像傳媒的《戰神傳》。

除此之外,分賬比例也是一個問題。

《千與千尋》項目,企鵝影業只能拿到5的票房分成比例,已經是行業的最低標準。

不過,這只給你怪企鵝影業高層的眼光不行,不肯承擔一個億宣發費用的風險,自然也就拿不到高回報。

“關于代理分成比例,我會親自去和方醒談。”

張長峰展現出了魄力,不理會其他高層的反對,做了決定。

下午的時候。

張長峰帶著助理,約了方醒見面。

方醒也沒挑地方,將張長峰邀請到方舟文化總部商談。

張長峰表現出了一絲為難,斟酌的措辭:“現在提這個,其實很不合適。不過,這次《千與千尋》項目的發行分成確實是行業最低標準。”

其實,方醒得知張長峰要見自己的時候,就已經猜到是怎么回事。

“張總,一開始我可是給了兩個方案的。而且,宣發費用,也是我自己墊付的。這個項目,企鵝影業基本就是躺著就把錢賺了。”方醒沒有立即松口,神情很平和。

“我知道,確實是我們審片團隊的眼光不行。我也是對方總的電影制作水平刮目相看,十分佩服。”張長峰將姿態擺到了和方醒同等的位置,甚至開始說恭維的話。

頓了頓,他接著說道:“我已經給公司下了工作安排,從上午開始,所有的資源都給《千與千尋》,企鵝影業所有能左右的排片,也全都給《千與千尋》。

“目標要把《千與千尋》推上國慶檔票房冠軍的寶座。

“雖然現在的總票房和前二的電影有差距,但我相信以《千與千尋》的后勁,有機會反超,成為國慶檔的票房冠軍。”

方醒知道,張長峰這是在表達誠意。

張長峰接著說道:“只不過,公司還是有一部分高層,反對我把所有資源給《千與千尋》。我也不是為自己,只是想堵上這些人的嘴。

“方總就當賣我一個人情,未來我們還有很多合作機會。”

方醒聽到他已經聊到“人情”了,知道差不多了。

對張長峰這種電影行業巨頭公司的總裁來說,能說出這句話,已經拿出了最大的誠意。

能讓企鵝影業總裁欠一個人情,這比多賺幾千萬更重要。

方舟文化為什么會受到鵬程資本、鼎盛資本的壓迫,就是因為方舟文化剛剛起步,沒有建立起扎實的人脈。

方醒見張長峰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終于松口:“那張總希望用什么方案?”

張長峰投去感激的目光,說道:“就按照當初方總提出了第二套方案。另外,后續的宣發費用,由企鵝影業墊付。

“后續還會增加更多的推廣資源和排片。

“我可以保證,從5號開始,《千與千尋》的排片會逐漸增加到30以上。”

方醒聽完他的承諾,點頭答應道:“可以,就這么辦吧。”

企鵝影業力推《千與千尋》,肯定會讓票房井噴式爆發。

其實能拿到企鵝影業的推廣資源,最終賺的錢,不會比現在少。

更何況,還能讓張長峰欠一個人情,路也就走寬了。

事實上。

方醒一開始給的方案里,就有一個是10的發行分賬。

經過這次的事,企鵝影業自然是全力推《千與千尋》。


上一章  |  這個明星畫風不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