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1371 財為軍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朝帝業 >>北朝帝業最新章節列表 >> 1371 財為軍用

1371 財為軍用


更新時間:2024年11月20日  作者:衣冠正倫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衣冠正倫 | 北朝帝業 


自西魏大統年間獨孤信平定涼州叛亂、打通河西走廊以來,關中政權與西域之間的商貿交流便再次展開并迅速的發展起來。地處天水境內的四方城,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起來的。

李泰創建四方城的初衷,也只是想在絲路貿易中分一杯羹,并且借此將隴右豪強與他之間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加強彼此間的聯系。

在日后的歲月里,四方城也充分發揮出了這樣的作用,這座商城變得越來越繁榮熱鬧,以至于成為隴右規模最大、也最重要的商貿中心。

至于李泰與隴右豪強們的關系自然也是非常的密切,當年他在隴右帶走數千隴右健兒,這些人一直都是他麾下最為核心精銳的武裝力量,到如今大部分都已經成長為中下層的兵長將官,成為了府兵體系中的中堅力量,少部分更是直接成為了坐鎮州郡的一地方伯。

四方城是公私兼管的模式,一般由天水太守擔任城主,郡府長史與民間推舉的兩名鄉義首領擔任副城主以負責商城的日常管理。這還是李泰當年所創建的管理模式,一直運行到了如今。

現任的天水太守名為閻正,乃是當年李泰來到隴右時從寺廟中解救出來的,之后便收為門生,如今已經是三十多歲的年紀,官職也屢經轉遷,從當年一個無依無靠的寺奴一躍成為作牧本鄉的天水太守。

閻正心知至尊到來必然要認真了解一番四方城的經營現狀,因此也是花費了一番力氣將相關的資料全都整理匯總一番,入奏時更是攜帶著滿滿幾大箱的書籍圖冊,有些不好意思的垂首道:“四方城買賣凡所錢貨出入皆需留簿書計,仆雖共佐員幾經整理,但籍簿數量仍然無減多少。這還只是大宗歸檔,具體細則仍需入庫檢閱。”

四方城涉及大量的錢貨買賣,每一樁交易以及錢貨出入庫房等事都要有所記錄,累積下來自然就形成了龐大的文山卷海,單單每年消耗的紙張便有數千斤之多。為此四方城中還專門準備了數座庫房用以存儲相關的文檔,但也僅僅只能保留最近兩到三年的書文資料,剩下的只能在核定無誤之后集中進行銷毀。

盡管四方城每一季度都會向朝廷奏報經營概況,但具體的經營狀況終究還是要經過實地的考察才能直觀可見。李泰示意閻正等人且坐席中,他自己先拿起一份總述細閱起來。

四方城是一座綜合性的商貿大城,集倉儲、物流、買賣以及金融等等功能于一身,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商市或物流港。

這座城池的經營獲利渠道也非常多,租賃、運輸、信息買賣和放貸等等,隨著隴右商貿日漸繁榮,四方城的利潤也在逐年增長,眼下才只進入今年第三個季度,四方城的各項利潤累加起來已經達到了一百八十余萬緡之巨。

一緡錢即一千錢,以時下物價來說,一匹絹直三百五到四百錢之間,一石糧食也不過兩百余錢,當然這是在關中的物價,在隴右物價要更高一些,而且很多物資根本就不支持如此大宗的兌換,強要兌換的話單單交易所產生的折耗就是一個非常夸張的比例。

但就算是將不同地區的物價差異考慮進來,這一筆收入也著實的可觀。須知在歷史上中晚唐一年的茶稅不過二三十萬緡錢而已,如今僅僅四方城一座商城大半年利潤便有一百八十余萬緡,全年利潤更是可望三百余萬緡,抵得上十年茶稅,可見利潤之高,說之是一個生蛋的金雞都不為過。

這三百萬緡的年利潤,其中大約六分之一都要用來上繳官府,作為過往商品的埭程商稅與交易稅費。剩余的兩百五十多萬緡,則就按照官民三七比例進行分配,其中的三成上繳隴右諸州郡,剩下的七成則就由參與經營的民眾們共同分享。

不錯,四方城所產生的利潤當中,民間是要拿取利益的大頭。這看起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只要看一看持股比例那就明了,因為四方城的大股東乃是當今至尊,在扣除各種開支后的剩余利潤當中,歸屬至尊的利潤便有五成。

按照如今四方城的盈利規模,那就是每年李泰可以由此收取九十余萬緡的分紅存入自己的小金庫中,剩余的那些則由其他的股東分享。

這樣一個利益分配模式,早在大統年間四方城剛剛創建的時候便確立起來,一直延續到了如今。盡管當中持股的比例有所改變,但大部分參與其中的人都是獲利頗豐,遠遠超過了之前所進行的投入,甚至不乏人因此而發家暴富。

李泰當年制定這樣一個分配模式,那是為了繞開來自地方官府的干擾。畢竟在四方城創建之后沒過多久,宇文導便代替獨孤信出鎮隴右,李泰的利益在隴右官方也不再受到庇護,甚至還會遭受針對與打壓,所以在那時候將四方城的利益分配繞過官府的監管也有利于保全他在隴右的利益與影響力。

早年間他還沒有入主關中時,在山南與霸府的矛盾也日漸凸顯出來,當時坐鎮隴右的宇文導主要便用來制衡他。

當時李泰進一步降低了自己在四方城的持股比例,將自己所占有的一半加上其他隴右豪強份額湊足五成讓出給宇文導,使得自己在當中的存在感更加隱蔽,也保證了宇文導沒有干擾四方城的運作,使得這座商城一路順利的發展到如今。

當然宇文導對四方城的不作干涉也讓其后人獲益匪淺,盡管隨著其人去世加上宇文氏霸府被顛覆,其家持股比例一再降低,但至今每年都能從四方城獲得多達數萬緡的分紅,也是一筆非常豐厚的收入。

過往幾年,也曾有人就此向李泰提議不如將宇文導后人踢出四方城的股東序列,不過都被李泰拒絕了,沒有必要為此破壞一個穩定運行多年的規矩。而且宇文導后人也比較恭良低調,這一份先人遺澤也不妨稍微保留一下。

不過這一次李泰來到隴右,則是打算對四方城進行一番徹底的整改,從運作模式到利益分配都做出系統性的改變。

一則四方城的利益分配本來就有問題,李泰作為這一套規矩的制定者,心里對此自然門兒清。之前是為了繞開官府的監視管控,如今則就不存在這樣的需求,反而需要官府進行更加強力的引導與管控。

與他而言,百十萬緡分紅也就那么回事,不值得為此影響自己的決策判斷,反而將這些利益進行更加合理的引導運用,要遠比簡單的聚斂財貨重要得多。

二則如今四方城在隴右商貿環境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也使得這座城池具有了非凡的戰略價值,如果運用得宜,對隴右軍政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不再只局限于商貿獲利。

“近期將四方城人事盤點整理一番,以待朝中遣使入此交接。以后四方城事專使督辦,郡府無需再為監管。”

李泰在將計簿翻看一番后,便又開口對在場眾人說道。

閻正等人聽到這話后臉色俱是一變,他先恭聲應是,然后才又忍不住垂首說道:“莫非是仆處事不利,所以主上才要專遣使員入此來治?”

四方城商貿越來越發達,以至于如今整個天水郡相關政事都圍繞這座商城在展開,一旦被收走了管理權,那么郡府也不剩下什么,無論是事權還是財權都將銳減。

“舊年之所以設置此城,是為了助益鄉人、促進商事,希望凡所過境都能由此獲益,家國得以兩便。而今此城運持卻唯利是圖、大悖本意,凡所參事群徒一無所覺,所見唯貨利而已,實在讓人失望!”

李泰自知此事關系到朝廷中樞與地方上的權力爭奪,而他作為帝王,當然是希望能夠將事權在不影響地方行政民生的前提下盡量向中樞收攏,所以便沉下臉來冷哼道。

他這么說倒也不是借題發揮,實際上四方城的經營運作的確是出現了不小的問題,雖然商貿興盛使得營收大增,但真正利潤的增長點卻不在商貿的經營上面,而是放貸。

凡所商貿經營,總是免不了會有資金拆借的需求,四方城從一開始就承擔著一定的金融作用,但是隨著商貿的發展,放貸的規模也在與日俱增。

原本承擔這一職能的往往是當地的豪強富戶與寺廟,可四方城的建立就是將這二者糅合在一起,到如今大有壟斷隴右高利貸的趨勢,四方城利潤的三分之一都是由放貸業務所產生,由此可見這行業有多景氣,而這也讓李泰有些始料未及。

雖然利潤的增長很是喜人,但李泰卻深知錢生錢的游戲只是看起來很美好,走到最后只是死路一條。尤其是在中古時代這本來就沒有強大生產力支撐的社會,搞什么脫離實際的金融把戲只會死的更加難看!

在他的設想中,未來四方城應該是要兼顧金融商貿、實業生產與軍事輔助等各項職能的綜合體,說的更直白一點,那就是要用四方城這個綜合體來支持一定的軍事行動,并且不排除通過軍事殖民來獲取利益的選擇。

李泰深知,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新一輪的土地兼并總會無可避免的產生。而隨著這一進程的展開,加上大唐帝國疆域繼續擴張,用兵的范圍更加廣闊,以均田制為基礎的府兵制必然會走向崩潰滅亡,募兵以及胡人雇傭武裝也將會作為更具性價比的方式走上歷史舞臺。

想要盡量延緩這一過程,那就需要在均田制之外給府兵們挖掘獲取新的利益來源,單純的軍事掠奪風險極高而且也并不具備太好的可持續性。

但如果是商貿配合軍事殖民,則就擁有著不小的可嘗試性。尤其是在針對西域的經略中來,傳統立足屯耕與建立羈縻統治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點。而西域作為東西大陸之間的交匯點,本身就有著巨大的商貿利益可供挖掘,而且西域諸多邦國個體實力都不是很強盛,也方便建立一套殖民體系。

李泰此番收回四方城的管理權,除了對四方城經營現狀不滿之外,就是要將此當作進行這一嘗試的一個載體。

四方城并不直接參與軍事行動,但有著出色的物流和物資集散能力,若將此一定程度上轉為軍用,那無疑會大大的增強大唐軍隊的戰爭續航能力,可以在隴右河西乃至西域地區展開規模更大、距離更遠的軍事行動。

而在軍事占領這些區域之后,四方城可以承擔戰利品的分銷、當地資源的開發利用,甚至加入到對征服領地的行政管理。

換一句話說,你如果在大唐國中呆膩了,手里又有點閑錢,想要過一把人上人的癮,那大可以投入一筆資金到四方城的開拓計劃中來。等到大唐軍隊在西域再開辟出一片新的領地,可以分給你一塊綠洲、一部分子民,讓你在西域建立邦國,同時大唐軍隊還會持續的提供武力保護。

到時候,戍邊的府兵們也不必再惦念著關中那幾頃土地今秋失種歉收了,西域這些大大小小的邦國們就成了他們的新莊稼,可以定期的收割保護費。

當然這只是一種非常簡略的模式構想,實際的執行過程也會有各種差異與變數,可能最終的結果與最初的預想大相徑庭,但這都可以在過程中再加以調整。

從李泰的角度而言,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只要能夠加強漢人群體在西域地區的影響力并且將之延續下去,其實就是一種成功。

至于參股四方城經營的這些豪強民戶們,李泰也給了他們兩個選擇。首先四方城未來的經營和利益分配肯定是要收回來的,他們這些人手中所擁有的股份,朝廷會在未來三到五年時間內加以回購。

至于回購的方式,或是直接給予三到五年的分紅,以保障他們的利益擁有一定的延續期。要么就是給予山南、江東等內陸各地的產業投資,還有就是跟隨唐軍的開拓步伐繼續向西域前進。

總之,如果對朝廷未來的政策實施有信心,那就扶穩坐好繼續前進,如果對此乏甚信心,那就買斷下車、就此一刀兩斷。

相關


上一章  |  北朝帝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