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第三十三章 黑科技:孕育文明的箱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 >>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三章 黑科技:孕育文明的箱子

第三十三章 黑科技:孕育文明的箱子


更新時間:2022年10月22日  作者:火焰大西瓜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火焰大西瓜 | 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豈是饞這中子生命體超快的文明發展速度?

我這是看不得眼前正在遭受苦難的文明!

那是我心善!見不得苦難!

當然在幫助他們時,得到一些積分也是對我心善的報答吧?

雖然不懂為什么系統能夠判定這個中子生命體歸屬到了自己的附庸文明上,但賬面上的積分做不得假。

宿主:陸羽

積分:1612

任務:瞭望深空

當前擁有黑科技產品:銀色星辰號(改)飯盒太空衣(改)剛剛花費了三千點積分來恢復推進系統,一下子積分降到了百位數,然而突然的得到的800多點積分,又讓積分到了1600多點。

感覺一下子富裕了起來!

陸羽見識到眼前中子生命體的價值,哪里還肯離開?

或許是他們那極端的迭代速度,才造就了可怕的科技發展速度。如果我能再推一把,以他們掌握恒星級文明科技的速度來看,或許真能快速成為掌握空間技術的文明?!

人類在折疊空間空有觀察對象,卻無法破解得到空間技術相關的觀察數據,或許能靠這些中子生命體來尋求突破?

這樣既能讓陸羽得到積分,也能讓人類收獲到空間技術!

中子生命體也能滿足自己一直以來的追求,陸羽甚至能得到一個掌握了空間技術的附屬文明。

妥妥的又一次雙贏,甚至是三贏啊!

在龐大的引力影響之下,在脈沖星周圍的星際塵埃一直在向這里匯聚,無數的星際塵埃甚至形成了一個吸積盤,在圍繞著脈沖星高速旋轉的同時,有的不斷被撕碎組成結構墜入脈沖星,有的借助彈弓效應形成噴流,向深空而去。

只有銀色星辰號懸浮在貼近脈沖星表面的位置上,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的模樣。

怎么在極端高溫高壓高重力的三高環境里,幫助這些中子生命體造成冰塊呢?

單單靠陸羽和人類的真實水平,決然是到不了那樣的層次。

因為手術既沒有技術,也沒有冰塊的制造方法,唯一能解決的就是給這些中子生命體造出一個適宜發展出相應技術的空間。

“脈沖星的引力是藍星的數百萬倍,在表面引起的時空扭曲,引起時間流速差異十分明顯。”

“可能藍星上過去了三天,在脈沖星表面才過去了一分鐘!”

“只不過我們在銀色星辰號里,感受不到這樣突兀的時間差異。”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這些中子生命體的學習和研發速度更可怕了!在我們傳輸完大一統理論之后,他們幾乎在毫秒間掌握了它,然后在下一毫秒就開始突飛勐進的科研突破。”

基于這個思路,陸羽立刻就想到了一點。

從系統提示的目錄來看,中子生命體們已經掌握了大多數的恒星級科技,他恐怕已經不能再給更多任何科技上的幫助。

那么以系統獲得積分的機制來看,陸羽還想薅到中子生命體的羊毛就只能走輔助提升科技樹這么一條路了。

考慮到中子生命體可怕的科技研發速度,陸羽只需要能造成一個特殊的屏蔽空間,讓它與藍星時間流速一致,對于中子生命體而言就相當于提升了數百萬倍的研發速度,而這時人類把折疊空間的觀察提供給他們,就相當于給與了中子生命體打開空間技術的鑰匙。

當然.......迭代依舊會延續,中子衰變是大宇宙的規則,在脈沖星這樣的極端環境都不能免除,那么這個屏蔽空間必須還要保障中子生命體的延續。

綜合種種因素考量,造出一個類似克來因瓶的裝置,或許能解決種種需要。

克來因瓶并不是一個真正的瓶子,它只是對一種彎曲空間的形象描述。通過將三維空間扭曲成一個克來因瓶的樣子,借助它不分內外的特性,形成一個可以部分隔絕脈沖星極端環境的空間。

在陸羽的想象規劃之中,這個瓶子的瓶身將處于離脈沖星表面的位置,瓶口和瓶身同樣處于這樣的水平線上。

這樣,中子生命體可以通過瓶口來到瓶身中。而又因為部分克來因瓶的特性,瓶口和瓶底連接起來中子星物質能夠流暢穿過瓶子,而在瓶子中又形成了隔絕環境,讓中子生命體能保持住維持生命延續的環境,又能加快發展!

這一點陸羽已經在一維空間里見識過類似的效果!

原理很簡單,可是建造起來很困難。建造克來因瓶需要大量的計算和能量,空間相關的技術,能抵御極端環境的裝置等等。

人類目前的科技絕不可能造出這樣的克來因瓶,但陸羽卻有外掛!

為了薅到這突如其來的羊毛,陸羽終于打算久違兌換黑科技產品。

不過在兌換之前,得再確認一些事情,例如…….為什么自己能從這些中子生命體上獲得積分。

“當你傳授知識給我們的瞬間,我們便把你們當作老師,哪怕迭代億萬次,我們也會銘記。”

“你們和路過文明一樣,都對我們有著大恩,將來若是還有機會,我們…….”

這些中子生命體的話倒不像有假,只是如此,系統就能把他們劃成自己的附屬文明是否有些草率了?

但其實這里,同樣是因為陸羽已經保持著人類的思維,無法理解對于中子生命體仿佛瞬間的生命思考邏輯。

對于陸羽而言不過是幾分鐘的知識傳輸,但對于這些中子生命體而言可能已經是過完一生的時間。

滴水之恩,尚且涌泉相報。

這一生的恩惠,以這樣的報恩方式也就不奇怪了。

倒是陸羽很快也在專家們的提醒中,也明白了過來,又試著給這些中子生命體傳授了一些社會學科的知識。

嗯……..

這倒超出了中子生命體的認知,對于他們的生命結構而言,似乎用不上這些知識,只能給回了陸羽11的積分反饋。

但好歹也驗證了,確實能加分的情況,陸羽沒有再猶豫進入了久違的兌換窗口。

克來因瓶結構

能抵御脈沖星環境的材料

能隔絕脈沖星引力環境的空間

把基礎條件輸入之后,一萬三千的積分。

………都能讓我修復銀色星辰號了。

陸羽默默加上補充條件。

隔絕空間以空間泡為載體

一次性

搭上了一個從折疊空間收獲到的空間泡,在恒定為一次性用品后,費用好歹降低到了1200多點積分。

“我怎么有種收獲的積分都難過夜的錯覺……..”

這么微微吐槽之后,陸羽還是支出了一個空間泡和積分。

黑科技:孕育文明的箱子,新鮮出爐!

系統的黑科技產品依舊樸素到了極點,陸羽在生活區里看著這個神似冰箱的東西……一時之間無言以對。(注一)

不是說要克來因瓶的結構嗎,怎么就這?

連瓶子都不是了啊!

秉承換了都換了的原則,黑科技冰箱被立即投入到了脈沖星上。

強大的加馬射線,會碰撞原子核產生出自由電子和正子。如果近距離遇到加馬射線暴的情況下,即便是恒星被大量快速的電子沖擊,也導致支持結構的核反應暫停,繼而整個恒星都有可能被吹散。

當然都能讓電力流突破恒星的磁場了,這個距離上不必使用加馬射線暴,單單極端天體的引力就能將恒星撕碎。

但這個黑科技冰箱安然在脈沖星的表面,絲毫不受極端環境和高強度的加馬射線影響。

中子生命體們很配合的進入了冰箱當中,絲毫沒有懷疑陸羽可能會存在險惡用心的可能。

很快………他們就感受到了大宇宙的流速,與脈沖星上的區別!

對于他們而言,進入冰箱里的隔絕空間一會,生命在瞬間加速了百萬倍!

迭代更快,但他們的思考速度達到了可怕的程度!

在中子星外看,冰箱里的世界仿佛按下了加快鍵,正在飛速的前進!

在正常時間中迭代了三百萬代之后,陸羽通過對引力透鏡現象的觀測,這些中子生命體,在冰箱里造出了第一顆微型黑洞。靠著加工中子星的材料,制造黑洞的過程異常平緩,沒有大規模的爆炸,也沒有閃光。就在悄無聲息之間,它就變成了宇宙之中最極端的天體。

從銀色星辰號觀察冰箱沒有任何秘密,就像是四維世界俯瞰三維一般,這是陸羽制造時特地留下的窗口。

但哪怕是完全可見,極其龐大的信息量還是讓陸羽、七號和零號基地的專家們有些拿捏不準中子生命體的狀態。

“他們已經完成了大一統理論的實踐!加上我們給他們折疊空間資料,他們已經開始向空間技術開始邁進!”

“我們明明能通過光學儀器看到這一切,可龐大的數據流……..根本無法處理過來!”

“他們的思維遠轉速度實在太快了,超級量子計算機都不及萬億分之一……”

在冰箱中迭代了七千萬代之后,中子生命體造出了一個約莫有一米直徑的火球,正虛懸在隔絕空間半空之中,緩緩的轉動著。

零號基地的科學家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這個略呈黃白色的球體,甚至連它上面的一些細節都可以看的很清楚。所有人都明白這是一顆恒星,它不斷噴發的恒星物質和不斷涌起又落下的恒星波浪等等特征,都告訴所有人,它的真實身份是一顆恒星。

這顆萎縮的太陽散發著澹澹的黃白色光芒,靜靜的懸浮在空中,有一顆拇指頭大小的星體,正在圍繞著它旋轉。

這是一個微型恒星系。主恒星是一顆微小到不可思議的恒星,行星是一顆很小很小的行星。就在隔絕空間之中,這個微型的星系,日復一日的自轉,公轉。

但是,這個恒星系并不是隔絕空間唯一的東西。

事實上,里面的星體非常多,幾乎可以用滿天星辰來形容,它們密密麻麻的開始亮起,一點點排列在隔絕空間之中,隨著距離的擴大而漸漸暗澹。隨著觀測的深入,人類們就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是空間折疊?”

“這么多彷造大宇宙星系結構的排列,這是中子生命體們嘗試模擬大宇宙的試驗?”

“而現在,他們試著開始將一些星系折疊起來,形成新的空間結構,所以看起來部分星辰才暗澹了下來!”

“實際上并不是暗澹了,而是被中子生命體藏起來了!”

“在空間技術上,中子生命體有了關鍵性的突破,他們掌握了空間折疊技術!

而這時,按藍星的時間計算,不過是距離它們進入冰箱之中第十七天而已。

這些中子生命體,已經掌握了第一項空間技術,這樣的科技發展速度簡直讓人發指!

大量的科研設備被零號基地超負荷運轉,從能量供應、產生機制、發動原理、元件構造等各方各面全面的對冰箱里中子生命體進行了研究。

隨之而來的,還有大量的科學家,他們死死盯著眼前的奇跡。

人類花了將近大半年的時間在折疊空間上,至今都沒有任何頭緒,但現在中子生命體僅僅用了十七天,從零開始已經掌握了空間折疊技術!

可能對于所謂的科學來說,就是為了這一類生命體而專門設計的吧!

不少人心中閃過這個念頭,但眼前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數據傳遞回來,借助零號基地龐大的計算力對這些數據展開分析,也僅僅只能解析兆億份之一。

而中子生命體可不會等待人類,他們已經快速在科學路上一路狂飆!

在冰箱中迭代了五億代之后,透過觀測設備,零號基地的科學家們好像看到了無數道黑色的雷電在向著自己奔騰而來。

這種黑色的雷電空間裂縫的集合,無數道空間裂縫聚成雷霆般的痕跡,它們正在艱難的交織起來,雷霆轉化成糾纏在一起的蛛網,一層層疊加,一層層包裹。

然后黑色逐漸褪去,一個銀白色的空間泡竟然就這么誕生了!

這一刻中子生命體,似乎完成了對空間技術的突破,而這時也不過是它們進入冰箱之中第38天!

注一:參考愛,死亡和機器人《冰河世紀》里,那個能孕育文明的冰箱。

熱門推薦:

相關推薦:

已為您緩存好所有章節,下載APP查看

報錯選擇

角色名顛倒

亂碼排版混亂

文不對題反義詞

文不對題防盜章

文筆不通錯漏字

章節缺失錯亂重復

章節斷更欠更催更

不良信息舉報

意見及建議


上一章  |  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