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第695章 總司令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5章 總司令部

第695章 總司令部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08日  作者:寂寞劍客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寂寞劍客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顯而易見,張慎言也已經預見到了內務府的隱憂。份

如果將內務府的地位提升到可以與內閣分庭抗禮的程度,再加上內務府手握著兵權以及財權,要是再出一個能力手腕出眾而且威望也很卓著的人物,很容易就能重演宋太祖黃袍加身的陳橋故事。

“張閣老,有心了。”

崇禎說道:“本來朕還想過幾天再跟內閣提這個事,不過既然今天張閣老提到了,朕就不妨先說幾句。”

“統兵士子分出去之后就與內務府再沒有半點關系。”

“再還有,內務府諸科給事中的品級可定為正七品,內務府主事的品級也可參考六部主事定為正六品,下次大朝會,這兩點可以寫入皇明祖訓。”

“啊?這!”張慎言和孟兆祥等三人頓時間面面相覷。

崇禎這一表態屬實有些出乎他們的預料,這真沒想到。份

當下劉理順小聲的問道:“圣上,內務府兵科的三千多個給事中全部調走?”

“那不會,應該會留下一千多個給事中,負責北直、南直(徐州)、湖廣以及云南等鎮臺的鎮兵訓練。”

“就是說,調走兩千多給事中?”

“對,要調走兩千多個給事中,如此一來內務府就只剩下三千多個給事中。”

說到這一頓,崇禎又將目光轉向張慎言:“張閣老,文華殿的文官和武英殿的武臣數量最好能保持平衡,現在朕已經給武英殿瘦身兩千多員額,文華殿是否也該裁員?”

“該當如此。”張慎言慨然說道,“老臣回頭就讓吏部對京官展開一次考察,貪、酷、無為、不謹、年老、有疾、浮躁、才弱者盡數裁汰,而且裁汰數量一定向武英殿看齊,確保文華殿與武英殿之員額保持平衡。”

其實,當初路振飛擴充文官員額,張慎言就曾反對。份

但是路振飛是首輔,再加上擴充文官員額這種美事肯定更受底下官員歡迎,所以這一提議在內閣中很順利通過。

現在張慎言成了內閣首輔,就算崇禎不提裁員這茬,張慎言執政之后的第一刀也會砍向向冗官庸官貪官。

“好,首揆就該有此擔當!”

張慎言的這番表態,讓崇禎感到很滿意。

這比路振飛的老好人作風可是強太多了。

說完,崇禎又回頭一招手,盧九德當即帶著幾個小太監提溜進來幾個食盒,又從食盒里邊拿出不少酒菜,擺到桌案上。

“軍中簡陋,只有劣酒粗飯。”份

“還望幾位閣老不要嫌棄,呵呵。”

笑了笑又道:“朕剛才在武英殿那邊吃的也是這個。”

“圣上吃得,臣等如何就吃不得?”張慎言說著就端起碗扒了一大口米飯,嗯,口感確實不咋滴,而且沒有篩掉沙子,咯牙。

孟兆祥三人也趕緊跟著端起飯碗。

“幾位閣老慢慢用,朕先走一步。”

崇禎笑了笑,顧自轉身返回武英殿。

再回到武英殿之時,江天一、徐應偉等已經吃完飯。份

“江天一,你過來。”崇禎招手示意江天一上前說話,又問道,“軍銜評定的事,參謀科辦得怎么樣了?”

江天一道:“將官、校官和尉官的評定已經基本完成,不過士官數量實在太多,還需要幾天時間才能完成評定。”

“名單呢?”崇禎伸手說道,“拿來看看。”

江天一當即從袖口取出一個小本本遞過來。

崇禎翻開到第一頁,寫的就是將官的名單。

數了數,一共22人,分別是徐應偉、閻應元、江天一、王家勤、張夢錫、董志寧、毛聚奎、徐復儀、林志遠、盧象同、許琰、韓詩、陳成策、王夫之、管嗣裘、夏汝弼、陸宇鼎、華夏、李道昌、張元鎮、李鐘庚,鄭森。

每個人后面還羅列了評定將官的理由。份

要么是大沽口之戰,要么是渾河大戰,不過更多的則是八里橋之戰,以上這22人在這三次大戰當中,大多都是擔任總鎮的職務。

也有擔任旅帥評定為將官的,那是因為戰功卓著。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鄭森,他既不是總鎮,也不是旅帥。

崇禎當即將鄭森的名字劃掉,哼聲說:“鄭森就算了,頂多評個上校。”

一邊說,崇禎一邊還轉過頭,若有深意的看著鄭森,鄭森一張俊臉頓時羞成猴屁股,恨不得找條地縫鉆進去,丟死人了。

不過在鄭森內心,卻暗暗發誓在下次大戰中定要一鳴驚人。

崇禎又在徐應偉、閻應元、江天一、王夫之、盧象同、華夏這六個名字下面各畫了一道杠,又說道:“這六人,少晉中。”份

江天一便有些羞愧的說道:“圣上,有貞、皕亨他們五個評為中將可謂是實至名歸,但是臣就算了,臣不過在參謀科出謀劃策,實無尺寸之微功。”

“實無尺寸之微功?”崇禎調侃道,“那你憑什么評為少將?”

“這個……”江天一頓時無言以對,心下卻暗道,當然是憑渾河血戰。

“行了,朕說中將便是中將。”崇禎笑了笑,又招手示意徐應偉等人圍過來,然后接著說道,“有個事情跟你們說一下。”

二十多個軍頭很快聚集到一起,都一臉期待。

他們還以為崇禎現在就要授銜,雖說倉促些,但也是喜事。

崇禎卻說道:“之前北伐未捷、京師未復,為了行事方便、減少中間的扯皮推諉,所以才將新軍置于內務府之下,但是現在北伐已經取得勝利,建奴也已經被剿滅,內務府和新軍分家就勢在必行。”份

閻應元、江天一等人聞言一愣。

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但凡有點政治頭腦的都能想得到。

他們現在唯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去向,是留在內務府呢,還是去新軍?

這兩者只能說各有各的好處,留在內務府雖然品級不高,但薪俸優厚,致仕之后還有一大筆養老錢,去新軍則可以帶兵,有仗打,可以再接著立功,再接著晉升,就有機會晉升上將甚至元帥,據說在上將與大元帥之間可能增設少帥、元帥。

頓了頓,崇禎又接著說:“朕的意見是,你們這些評了將官的全都去朕的總司令部,相當于就是朕幕下的統兵武將。”

說到這,又對鄭森說道:“鄭森你也去。”

“總司令部?”鄭森道,“就是圣上的大元帥幕府?”份

“對,就是朕的大元帥幕府。”崇禎道,“總司令部下設總參謀科、陸軍科、海軍科,還有空軍科,總參謀科負責制定總體戰略規劃,空軍科不說了,海軍科負責統帥各支艦隊,陸軍科則負責統帥各個架子師。”

“架子師?”二十多個軍頭都是一臉懵。

“對,架子師。”崇禎道,“所謂架子師,顧名思義就是師的骨架,也就是軍官隊伍,上到師長下到連排班長全配齊。”

“但是士兵就先不配備齊全。”

“只有遇到有作戰任務之時,才會配齊。”

“其中第1師對應北直鎮臺,兵員將從北直鎮臺抽調。”

“第2師對應南直鎮臺,兵員從南直鎮臺也就是徐州鎮臺中抽調。”份

“第3師對應湖廣鎮臺,第4師對應云南鎮臺,第5師對應四川鎮臺,只有騎兵軍團暫時不設對應的鎮臺。”

騎兵軍團還在草創階段,顯然沒有辦法正規化。

海空軍也只是搭個架子,只有陸軍必須正規化。

原因也很簡單,大明陸軍已經具備正規化的條件。

當然,將來不排除增設新的鎮臺,就還會有第6、第7甚至于第8師。

緊接著崇禎就開始點將:“江天一,你任總參謀長,相當于就是朕身邊的幕僚長。”

“徐應偉,第1師師長;閻應元,第2師師長;盧象同,第3師師長,王夫之,第4師師長,華夏,第5師師長。”份

江天一道:“圣上,5個師的陸軍會不會太少了?”

“這正是朕要說的。”崇禎道,“5個架子師的每個位置都要有備份人員,這樣遇到緊急情況時,5個架子師瞬間就可以擴充為10個架子師,再補充進足夠的鎮兵,立刻就是10個滿編師,有10個滿編師肯定就夠用了。”

江天一頓時就不再吭聲,10個師肯定是夠用了。

八里橋大戰也不過動用了7個陸軍師加騎兵師。

稍稍一頓,崇禎又說道:“再一個,朕也知道你們肯定很關心薪水待遇,離開內務府后還能不能領到給事中的薪水?還有年老退役之后有沒有致仕金?朕現在就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們,這個擔心是多余的。”

“總司令部將官、校官的薪水、年終分紅及致仕金比照內務府六品主事,校官、士官比照內務府諸科之七品給事中,此外根據軍銜高低軍齡長短還有不同額度補貼,遇到有作戰任務時還有補助,打了勝仗還有獎金,總之就一句話,朕絕不會虧待有功將士,名譽、地位以及金錢、美女,你們想要的都會有。”

周圍的二十幾個軍頭頓時輕笑出聲。份

崇禎卻忽然一板臉又接著說道:“但是有一句話,是當年太祖爺送淮西勛貴的,朕今天也把這句話送給你們,金樽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閻應元等廿余人頓時神情肅然。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