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第613章 第一回合:調虎離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13章 第一回合:調虎離山

第613章 第一回合:調虎離山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11日  作者:寂寞劍客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寂寞劍客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正文卷

正文卷

與此同時,閻應元正在巡視陳官屯的防御工事。闌

這次與閻應元搭檔的就不再是馮厚敦和陳明遇。

大沽口之戰結束之后沒有多久,馮厚敦和陳明遇就被調回國子監任教,事實證明,馮厚敦和陳明遇還是教書育人更加適合。

只有閻應元仍留在大沽口帶兵。

閻應元就是天生為了軍事而生。

北伐之前,閻應元被調回南京。

這次閻應元又被崇禎委以重任,副將叫解元才。

解元才也是士子營的士子之一,山西朔州人氏,少有的北方士子之一。闌

“皕亨兄,守陳官屯怕是使不上什么計謀了吧。”解元才一邊跟在閻應元身后巡視陳官屯的防御工事,一邊說道,“陳官屯畢竟不是山陽城,也不是大沽口,沒有那么多的軍械供皕亨兄你使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的便是此間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閻應元哂然一笑,說道,“誰說我們沒米?”

“呃,啊?”解元才愣了一下,隨即瞪大眼睛說,“不知皕亨兄在此間又能想出何等高招?小弟謹在此拭目以待。”

閻應元卻只是笑了笑,沒有多說。

解元才試探性的問道:“皕亨兄欲炸運河之冰層乎?”

“炸運河冰層肯定不行。”閻應元擺擺手說,“正所謂事不過三,此前我們已經連著通過炸冰層讓建奴吃了兩次大虧,建奴絕無可能第三次上當。”

“不是炸冰,那是火攻?”解元才道,“可也不行啊,咱們收集的麥秸數量并不多,用來點燃篝火照明是綽有余裕,但若是用來火攻則遠遠不夠。”闌

說到這一頓,又接著問:“總不能用火藥來實施火攻吧?”

“火藥珍貴,豈能浪費。”閻應元笑道,“麥秸也要省著用。”

“不是火攻,那是什么?”解元才這下真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閻應元笑道:“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曰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天底下殺敵的手段不知凡幾,豈止火攻、冰攻數策而已?”

“愿聞其詳。”解元才長揖到地。

“到時自知。”閻應元笑而不答。

閻應元不說,解元才也是無可奈何。闌

總不能直接扒開閻應元的腦袋一探究竟吧。

再環顧四周,解元才發現明軍正在對運河東岸的那五十多座銃臺進行改造,具體就是拆除西側也就是面向著運河那一側的護墻。

但是運河西岸的銃臺并未進行改造。

此外民夫正往運河西岸搬運生石灰。

這些生石灰卻是從建奴手中繳獲的。

次日,也就是1月26日。闌

一隊百余人的民夫正從馬棚口據點向著甜水井據點轉運給養。

從大沽口到陳官屯大約一百五十里,明軍修建了十一座據點,除了陳官屯這座大型據點之外,中間還有一座中型據點,駐扎了一個步兵營。

這個中型據點就是甜水井據點,馬棚口據點則位于甜水井據點東邊十五里。

明軍轉運軍需的方式就是這種螞蟻搬家的方式,就是動用大量的民夫以及騾馬在兩個據點之間來回輸送。

建奴沒來襲擾時,就一直轉運,一直轉運……

建奴一旦來襲擾,民夫騾馬就趕緊撤退到據點。

每個據點的明軍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加上民夫也有五六百人,但是這種方式究竟能不能扛住建奴的襲擾,還有待實戰考驗。闌

然后今天,實戰考驗終于降臨在了馬棚口據點。

一隊百余人的民夫駕馭著騾馬大車離開馬棚口據點走到一半,據點內的瞭望塔上突然間就響起了軍號,這是示警的警戒號。

聽到號聲,民夫便趕緊往回撤。

片刻之后,北邊的地平線上就出現了一支騎兵。

保守估計,殺過來的建奴騎兵也至少有上千騎。

建奴騎兵來得很快,但是好在民夫走得也不慢,因為這里的道路條件非常好,而且地勢平坦,因此得以趕在建奴騎兵到達之前撤回到據點。

片刻之后,建奴騎兵殺到了馬棚口據點的外圍。闌

然而等著建奴的卻是一排排槍,瞬間撂倒數騎。

建奴騎兵見狀便趕緊分成兩股,從據點兩側迂回過去。

結果馬棚口據點內又響起炮聲,卻是里邊的虎蹲炮次第開火。

密集如暴雨般的鉛子傾瀉而下,當即又有數騎建奴騎兵翻身落馬。

迭遭打擊之下,建奴騎兵趕緊遠離馬棚口據點,再不敢迫得太近。

但是建奴騎兵也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守在五百步開外遠遠的監視。

據點內的明軍和民夫卻也不急,只是守住據點,靜等著建奴撤兵。闌

來自八旗蒙古的戰報很快就呈送到洪承疇跟前。

“部堂大人。”孟學禮沉聲說道,“分兵出擊的八旗蒙古已經陸續有戰報傳回來,不過都不是什么好消息,總共萬余八旗蒙古,分11路出擊,竟無一路騎兵搶到明軍輜重,奪取沿途的明軍營壘更是癡心妄想。”

“竟有此事?”洪承疇臉色微沉。

侯方域的眉頭也是擰成一個疙瘩。

洪承疇和侯方域兩人其實很清楚,要想在平原上截斷明軍的糧道很難,但是會難到這個程度卻讓他們有些始料未及。

萬余八旗蒙古分為11路大舉出擊,闌

竟然連一粒糧食都沒搶到?屬實有些夸張。

孟學禮接著說道:“遍布在明軍糧道之上的營壘顯然是經過精心計算的,每兩座營壘之間的距離約為十五里,所以轉運糧草的民夫只需要跑七里路就能逃回營壘內,但是營壘中的瞭望哨卻可以借助望遠鏡看到二十里外,換言之,我大清兵距離明軍營壘還有二十里之遙時就會驚動明軍瞭望哨,哨卒就能及時向民夫示警,民夫就能及時撤回營壘內。”

“竟然如此狡猾!”耿繼茂恨聲說道,“這下,想要搶奪明軍糧草卻是難了。”

孟學禮點點頭說:“除非肯投入重兵不惜代價的發起勐攻,奪得一兩座營壘,否則怕是很難搶到明軍的糧草。”

“不行,強攻這些小型營壘沒有意義。”洪承疇斷然說道,“能搶到的糧草有限不說,付出的代價卻超乎想象,我們大清兵耗不起。”

“要打,就打陳官屯這樣的大型營壘。”

頓了頓,又說道:“不僅營壘里囤積的糧草多,而且拿下陳官屯大營之后,還能一勞永逸徹底切斷明軍糧道。”闌

耿仲明當即說道:“那咱就趕緊動手吧。”

“此事不能著急。”洪承疇一擺手說道,“還是讓那11路八旗蒙古繼續對明軍糧道之上的小型營壘發動襲擾,或許能把陳官屯大營內的明軍調走亦未可知,真要如此,奪取陳官屯大營時就會容易得多。”

“甜水井、馬棚口等11座據點均遭建奴騎兵襲擾,所幸民夫馬隊皆及時撤入就近據點之內,因而軍需給養并未造成損失。”解元才黑著臉道,“但是建奴騎兵仍在各據點附近窺探游走,建奴囂張至此,不如由小弟率一旅步兵驅逐之?”

“這不過是建奴的調虎離山計。”閻應元哂然說道,“不必理會。”

解元才皺眉說道:“皕亨兄,建奴騎兵若遷延不走,軍需的轉運就停止了。”

“此事不必擔心,建奴騎兵堅持不了幾天。”閻應元一擺手說道,“不出三天,建奴騎兵發現無機可趁,就必然退兵而走。”闌

事實證明,閻應元的判斷是對的。

不多不少,正好三天,建奴騎兵就撤退了。

建奴一走,躲在據點內的民夫就再次出動,猶如螞蟻搬家似的、片刻不停的向著陳官屯方向轉運軍需。

“這么說,陳官屯的明軍沒派出一兵一卒?”

洪承疇對閻應元終于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不得不說,這家伙是真沉得住氣,萬余八旗蒙古對甜水井、馬棚口等明軍營壘襲擾了三日,閻應元竟沒有派出哪怕一兵一卒,他對沿途的明軍營壘是真有信心哪。

耿繼茂道:“八旗蒙古沒有對沿途的明軍營壘構成實質性威脅,陳官屯大營以及大沽口大營的明軍自然不會在意,所以說啊,就應該打下一兩座營壘示威,到時再看陳官屯的明軍還能否如現在般沉得住氣?”闌

洪承疇沒有理會耿繼茂這個嘴炮。

尚可喜道:“洪部堂,明軍主力調集了近千門紅衣大炮,正日夜轟擊朝陽門,皇父攝政王雖然什么話都沒有說,但是他的內心肯定也是盼著我們能夠早日切斷明軍糧道,畢竟這樣耗下去對大清并非好事。”

尚可喜的分量就非耿繼茂能比。

“侯參軍。”洪承疇問侯方域,“你的意思呢?”

侯方域道:“洪部堂已有定計,何必多此一問。”

洪承疇當即下了決心,沉聲道:“也罷,既然這些表面文章迷惑不了閻應元,那就只能手底下見真章,傳我將令,即刻發兵陳官屯!”

一聲令下,靜海縣城內的清軍便立刻動了起來。闌

號角聲中,10萬八旗漢軍以及4萬練營次第開出城外。

在城外排好隊列之后,便立刻向著陳官屯勐撲了過來。

新書、、、、


上一章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