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第587章 時不我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7章 時不我待

第587章 時不我待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28日  作者:寂寞劍客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寂寞劍客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徐應偉與閻應元之間的較量持續了足足六天,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之外,剩下的時間所有人都呆在彝倫堂內欣賞這場矛與盾之間的較量。

最終的結果也是不負眾望,精彩但是慘烈到極致。

閻應元指揮的“清軍”在北京城內步步為營,處處設防。

徐應偉指揮的“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但是最終,“明軍”仍舊憑借強大的綜合實力戰勝了“清軍”。

標志就是“清軍”的主力部隊全部遭到殲滅,剩余的練勇雖然數量眾多,卻已經不足以扭轉整個戰局。

兵棋推演結束之后一清點,明軍傷亡居然超過十五萬人。

而清軍的傷亡數字更夸張,竟然高達三十萬,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綠營以及外藩蒙古的仆從軍近乎全滅。

最夸張的則是戰役持續時間。

沙盤推演的時間就持續了六天。

而“實際”的時間則長達六個月。

換句話說,徐應偉指揮的“明軍”花了足足六個月時間,付出了死傷十五萬人的沉重代價,才終于殲滅掉建奴的三十萬主力。

這個結果,讓在場的一眾士子都有些心情沉重。

因為崇禎說的是最極端條件下的推演,可徐應偉與閻應元之間的這場兵棋推演,不能算最極端的條件,因為偽順并沒有參與進來。

如果偽順軍參與進來,結果就會不同。

也就是說,這次北伐還是有失敗的可能。

然而,崇禎看到這一結果之后卻反而松了一口氣。

“看來此次北伐,我大明想輸都難啊。”崇禎微笑著說道。

見許多士子一臉茫然,崇禎便扭頭對朱慈烺說道:“太子,你來說說其中的原因,朕為何說此次北伐我大明必勝。”

朱慈烺應了聲是,說:“其中道理很簡單,同等條件之下,明軍真有徐應偉指揮,然清軍卻沒有閻應元指揮,不要說建奴的那些武將,便是換成士子營當中的其他統兵士子,面對徐應偉能打出這等結果嗎?”

“這還只是其一,還有其二、其三。”

頓了頓,又說道:“其二,建奴縱然有閻應元指揮,也絕做不到兵棋推演中這般,無論是八旗漢軍、八旗蒙古還是八旗滿洲都做不到這等悍勇,孤絕不相信建奴的任意一支部隊都可以做到戰至最后一卒仍誓死不退。”

再一頓,又加重語氣說道:“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那就是建奴的組織性以及紀律性絕對不可能跟大明新軍一個水準!所以,縱然建奴也有一個閻應元,縱然建奴真能做到戰至最后一卒仍然誓死不退,也打不出兵棋推演中的這個結果。”

“所以根本用不了六個月,大明天兵就能滅掉建奴!”

朱慈烺的這番分析可謂有理有據,在場的官員士子無不認可。

但其實,除了這三點之外,還有第四點有利因素,而且第四點因素的重要性甚至于還在朱慈烺所說的第三點原因之上。

只不過,前三點因素都是軍事層面的。

而第四點因素則是政治層面上的因素。

那就是,大明的政治穩定性遠遠勝過建奴。

現如今,大明朝堂的政局簡直不要太穩定,政務那一攤崇禎完全交給內閣處理,但是軍事及工商業這兩攤則是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崇禎現在手里握著槍桿子還有錢袋子,內務府的人事任免也完全由他一言而決,內閣那邊也很識相,路振飛自從當上首輔之后還從未與崇禎鬧過不愉快。

所以完全可以預見,北伐戰端一開,大明朝堂肯定是上下一心。

但是建奴那邊恐怕就不是這個局面,首先多爾袞與布木布泰母子間就存在隱憂。

隨著順治年歲漸長,權力欲望也必然隨之膨脹,還有隨著順治接受儒家禮法熏陶的時間越長,布木布泰被迫與多爾袞私通帶給他的恥辱感也會越發的強烈,所以多爾袞與順治的皇權之爭隨時有可能暴發。

再一個,八旗貴族現在對多爾袞也是諸多不滿。

由于大明切斷了與建奴的貿易通道,使得八旗貴族再也無法獲得絲綢、茶葉、卷煙、明酒等奢侈品,從而造成八旗貴族的生活品質的下降,于是這些八旗貴族就毫無例外的將矛頭對準多爾袞,認為是多爾袞的無能才導致生活變差。

第三點,多爾袞開始大量起用甚至于重用漢臣。

對于多爾袞的苦衷,崇禎其實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因為滿人不僅貪婪,而且因循守舊,言必稱老汗祖制,反對一切形式的變革,重用這些滿人就別想從騎射時代進化到火器時代。

所以多爾袞重用漢臣完全是出于無奈。

但是重用漢臣也給建奴留下了巨大隱患。

因為投效建奴的這些漢臣毫無忠誠可言,洪承疇、吳三桂他們能夠背棄大明,就一樣能夠背棄建奴,一旦建奴給不了他們利益且喪失了威懾,這些貳臣就會像扔垃圾一樣扔掉多爾袞或者順治,甚至于就連弒君也不是不可能。

總之一句話,此時的大明是上下一心、眾志成城。

然而建奴則是內憂外患矛盾重重,君臣日見離心,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問題,可一旦雙方陷入僵持,建奴的內部矛盾就會快速激化。

所以說,建奴根本沒有能力支撐六個月。

想到這,崇禎當即問說:“還有誰自信能勝過徐應偉,能拿出更好的方案嗎?”

彝倫堂內一片寂靜,開玩笑,徐應偉都已經打到這個程度了,誰能比他更好?這要是換成別人上去,只怕早被閻應元逆風翻盤了吧。

“那好。”崇禎喝道,“趕緊回去好好休息。”

“后天早上卯正時分到金川門外校場集合,隨朕北伐!”

“什么?”聽到這話,在場的官員還有士子頓時間全懵掉。

一個是吃驚后天就要北伐,再一個是吃驚崇禎竟要御架親征。

“萬歲爺。”高起潛小聲勸道,“再過幾天就是除夕了,要不然等過了除夕再北伐?除夕畢竟是一個大團圓的日子。”

“不等了。”崇禎斷然道,“有一句話叫時不我待,為了此次北伐,朕已經等待了足足四年時間,現在一刻都不想多等,后天一早就誓師北伐!”

這時候徐應偉勸道:“圣上,您乃萬金之軀,不可輕赴險地,不如由臣率師北伐,臣若是不勝,您再御駕親征也是不遲。”

“不,此戰朕不想假手他人,朕必須親手滅掉建奴。”

說此一頓,崇禎又接著說道:“當然,指揮還是有貞你來指揮,朕絕不干預分毫。”

看到朱慈烺和馬鳴騄等人還想再勸,崇禎當即喝道:“朕意已決,諸卿休要再勸,今日之御前會議就到此為止,都回吧。”

馬鳴騄等人便只好怏怏不樂的離去。

內務府的官員和士子營的士子很快就離開。

但是江天一和參謀科的十幾個參謀卻仍舊沒有離開,因為他們還得搶在后天出征之前把還沒有完成的工作抓緊時間做完。

“圣上,現有的燧發槍只夠裝備五個鎮臺,怎么辦?”

“那就先裝備五個鎮臺好了,若不出意外,北伐第一階段并不會暴發大規模野戰,最大可能就是連續不斷的攻堅、攻堅,仍然是攻堅。”

“所以,有五個鎮臺就足夠,剩下的六個鎮臺等兵工廠把燧發槍造出來后再整編,然后再調來京師助戰就可以了。”

“好的,那蓋州衛的駐軍呢?”

蓋州衛一直駐扎著三個步兵旅、三個炮兵營外加五千朝鮮軍。

“蓋州的軍隊先等著,等定王率領朝鮮軍趕到之后,里應外合首先擊破遼東建奴,然后經由遼西走廊直撲山海關。”

說實話,崇禎其實也很擔心建奴逃回遼東。

這些女真人進關之后,由于受到了花花世界的腐蝕,戰斗力直線下降。

可他們一旦回到關外,過上一陣刀頭舔血的苦日子,立刻又會成為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悍匪,所以還是別讓他們回到白山黑水間的好。

實在不行,哪怕讓他們逃往蒙古也比逃回遼東的好。

所以,由朱慈炯率領遼東軍以及朝鮮軍堵住山海關,是一步必走的棋。

“明白了。”江天一點點頭,又問道,“眼下正值寒冬,北海已經封凍,水師艦船最多只能到登州港口,之后是沿著陸路往北進軍,還是踏冰進攻?”

對于紙上談兵的統帥來說,這兩者似乎并沒有什么區別。

但是對于江天一這個參謀科的都給事中來說,區別卻大了。

如果明軍準備在登州上岸,然后沿陸路進軍,那就要通知輜重科準備馬車,各個鎮臺的輜重營也要裝備馬車、平板車。

如果是踏冰進攻,那就要事先準備好冰爬犁。

但是好在,輜重科早就準備好了充足的車輛。

不論是馬車、牛車、平板車,又或者冰爬犁,輜重科一概不缺,至少裝備11個鎮臺的輜重部隊那是綽綽有余。

崇禎略一沉吟后說:“先都備著吧,到時再定。”

跪求月票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