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第437章 此人是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7章 此人是誰?

第437章 此人是誰?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17日  作者:寂寞劍客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寂寞劍客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穿越小說



夜色如墨,閻應元正站在衛河邊上向著天津衛眺望。

明代的衛河其實就是后世的海河,從天津經過大沽口注入渤海的那條。

在衛河的冰面上,陳明遇帶著數百新軍正在鑿冰洞,鑿開冰洞之后再將一只只的陶瓷罐從冰洞埋進去,然后橫著在冰面上鑿出一道淺淺的冰坑,再將油紙包裹的引線埋進冰坑,再然后將引線拉到岸邊。

做完這些,再在冰坑及冰洞上澆冷水。

片刻之后冷水結冰,冰坑和冰洞就被凍住。

這時候就算湊近仔細看,也很難看出異樣。

敢情閻應元想故伎重施,把前年在山陽城用過的套路在大沽口再用一次。

孫繁祉對此持懷疑態度:“皕亨兄,你這路數已經在山陽城下用過一次了,已經是老套路了,能行嗎?”

“路數不怕老。”閻應元擺擺手說,“好用就行。”

“我看有些懸。”孫繁祉搖搖頭說,“建奴已經在山陽城吃過一次虧,又豈能在大沽口再犯同樣的錯誤?依我看純粹是浪費地雷。”

“且看。”閻應元只是笑笑,也不與孫繁祉爭辯。

說話間,陳明遇已經忙完了,上到岸邊對閻應元說道:“皕亨,按您的意思已經將一千顆陶瓷地雷埋到衛河的冰層之中,而且全都布了雙線,這一千顆陶瓷地雷一旦被引爆,足可以將長度超過三百步的冰面炸塌。”

衛河寬六十步,如果乘以三百步長,就是好大一片冰面。

這么大的一片冰面足以容納上萬人、或者上千輛冰爬犁。

“很好。”閻應元指了指腳下的地面,又對陳明遇說道,“拱辰,還得繼續辛苦你,帶兵將衛河兩岸的地底也都埋上地雷。”

“兩邊也要埋?”陳明遇不禁愣了下。

“埋。”閻應元重重點頭又說道,“而且兩邊各埋一千顆!”

“啊?各一千?”陳明遇猶豫了一下還是勸說道,“皕亨,雖說這次我們攜帶了足足兩萬顆地雷,可現在一仗還沒有打,就用掉三千顆地雷,是不是有些多?”

孫繁祉也勸道:“是啊皕亨兄,我們這次守大沽口,可不是守一個月或者兩個月,而是要守一年甚至兩年。”

“不,你們錯了。”閻應元道。

“無論是守一年還是兩年,最關鍵就在前面一個月。”

“只要頂住了前面一個月,當建奴意識到奪回大沽口需要付出超乎想象的代價時,他們就不會再無謂的強攻。”

“那么后面的仗就好打了。”

“后面就只需要當心建奴的偷襲就好。”

說此一頓,又對陳明遇說:“拱辰,就按我說的去辦吧。”

“是,我這就回去搬地雷。”陳明遇當即轉身回到河面,然后帶著一隊新軍拉著冰爬犁回大沽口拉陶瓷地雷。

閻應元又回頭對孫繁祉說:“六福,現在應該快子時了,你帶兵去把培卿(馮厚敦字)替下來吧,記住,除了巡邏哨,一定要多布置一些潛伏暗哨,確保封鎖住外圍,要不然讓建奴的夜不收看到了我們的動作,所有的布置真就全部白費了,不過等埋完地雷,就可以故意放其中一部分建奴夜不收進來,讓他們自以為窺破我們虛實。”

“是。”孫繁祉肅然道,“保證連一只老鼠都不會跑進來。”

說完,孫繁祉即召集坐地休息的五百新軍趁著夜色開拔。

閻應元則顧自返回到大沽口外的銃臺地堡中,倒頭就睡。

此時距離建奴大軍到來大概率還有兩個晝夜。

這兩個晝夜可得抓緊時間吃好睡好。

接下來一個月很可能就沒時間睡覺。

崇禎二十年(1647年)三月廿六日。

天色剛放亮,閻應元就爬上了瞭望塔。

這座瞭望塔是用木頭搭建的,有十丈高。

這不光是瞭望塔,同時也是閻應元的指揮塔。

白天通過信號旗,夜間通過信號燈,可以準確傳達指令。

因為大沽口這一片都是平原,所以瞭望塔上的視野極好,閻應元站在塔頂望斗可以輕松看到周圍二十里開外的大概景象。

當然,要想看清楚就必須得借助望遠鏡。

閻應元從腰間革囊取出望遠鏡,再一節一節拉開。

這赫然是一具單筒三節望遠鏡,南京望遠鏡工坊的產品。

玻璃產業也是崇禎通過軍工業來帶動的產業之一,為了推動玻璃產業的大發展,崇禎一次就給南京的兩家玻璃作坊下了一萬具望遠鏡的訂單。

當然,這一萬具三節望遠鏡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交付。

在沒有機械動力之前,手工打磨真是既費工又費時。

閻應元將望遠鏡一節節的拉開,對著四周緩緩掃視過去。

忽然,閻應元的視線停住不動,然后開始調整望遠鏡的焦距。

焦距調整好之后,閻應元便清楚的看見,一隊隊的建奴正沿著衛河兩岸在開進,在衛河的冰面上,則是接續不斷的冰爬犁。

不少冰爬犁上還載著紅夷大炮。

來了,閻應元嘴角微微的一勾。

不知道這次來的是老對手多鐸,還是多爾袞?

不過,不管來的是誰,希望你能喜歡我給你們準備的見面禮,畢竟華夏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最是熱情好客。

很快,建奴的前鋒騎兵距離外圍陣地已經不足五里。

閻應元早已經讓新軍在外圍設置了標注距離的石標,五里以內每隔一里設一標,這也是為了方便炮兵調整俯仰角。

因為這樣就可以省去測距環節。

當然,為了不讓建奴發現,距離標記是做了偽裝的。

這個距離,其實已經進入部署在前沿陣地的20門4寸炮的射程內,因為4寸炮的最大射程就是五里。

只不過這個距離開火,純屬浪費炮彈及火藥。

然而閻應元卻放下望遠鏡,探頭對著底下說:“給外圍的炮兵傳令,裝藥減半,對建奴實施十輪射擊。”

“啊?”底下的傳令兵懷疑自己耳朵聽錯了。

建奴的前鋒都還在五里外,在這個距離發炮,根本毫無命中率可言,可是閻大人居然還要把裝藥減半,肯定是聽錯了。

“愣著做什么?”閻應元大喝道,“趕緊下令。”

“是。”傳令兵這才發現并未聽錯,閻大人的命令就是如此,當下舉起信號旗,向前方的陣地下達了命令。

前方炮兵陣地。

負責通訊的傳令兵對著指揮位置的孫繁祉說道:“孫大人,裝藥減半,十輪射擊。”

“全都有,裝藥減半,十輪射擊!”孫繁祉就沒一絲猶豫,立刻給各炮下達命令,部署在外圍陣地的20門4寸炮便開始裝填。

操炮手們首先將大炮的俯仰角調整到45度角,然后鎖緊。

用鐵釬將大炮尾座釘在地面之后,開始從炮膛口裝填彈藥,先是半紙殼的火藥,差不多三斤,再將重達16斤的鐵彈也塞到底。

“一門好,二門好、二十門好……”

“開炮!”孫繁祉高舉的右手勐然落下來。

20個炮長立刻將燒得通紅的鐵釬插進炮門。

下一刻,便是連續的“彭彭彭彭”的巨大炸響。

同時響起的,還有炮彈撕裂空氣后發出的尖嘯聲。

伴隨著刺耳的尖嘯聲以及巨大的炸響,連炮帶車足有1600斤的大炮都勐的跳起來,得虧有鐵釬固定住了尾座,不然非得往后熘。

炮彈撕裂空氣的尖嘯聲也驚動了建奴。

其中有一顆炮彈落在了衛河的冰面上,瞬間在冰面砸出一個白點,彈起少許之后又落在冰面上,然后骨碌碌往前滾了很遠才停下。

當彈丸徹底靜止時,正好停在一輛冰爬犁的前面。

只見這時候,前面的幾十輛冰爬犁已經紛紛停下,但是后面的冰爬犁仍在往前滑,衛河冰面立刻顯得有些擁擠。

“吁。”騎馬沿著衛河南岸行進的多爾袞喝住戰馬。

跟在多爾袞身后的福臨、洪承疇、范文程、寧完我、侯方域、曹爾玉以及阿山等人也紛紛跟著勒住戰馬,停在河邊。

多爾袞更是舉起了望遠鏡。

觀察片刻之后不屑的問道:“阿山,能估計出明軍紅衣大炮的射程嗎?”

“能。”阿山手里也有一具望遠鏡,觀察片刻之后說,“主子,明軍紅衣大炮的射程只有兩里多點,比不上我們大清的紅衣大炮。”

福臨聽到這,就很想問大清的紅衣大炮射程能有多遠?

但想到額娘臨行前的吩咐,便又咽生生的咽回肚子里。

很快,正白旗漢軍固山額真石廷柱接著說:“經過湯若望的改進之后,我們大清的紅衣大炮射程已經從兩里多增加到將近四里!”

注:明代1里180丈360步576米

福臨心忖道,果然,額娘說的話是有道理的。

多爾袞笑道:“看來南明的鑄炮技術并沒有絲毫的進步。”

侯方域便不失時機的說道:“湯若望曾是明朝欽天監正,然而如此大才崇禎這狗皇帝卻竟然不懂得重用,足可見南明氣數已盡,為我大清取代乃是順天意應民心。”

這話說得多爾袞十分舒坦,點頭說:“石廷柱,可以讓紅衣大炮上岸了。”

“嗻。”石廷柱答應了一聲,隨即打馬來到河邊大喝道,“皇父攝政王有旨,各旗漢軍立刻將紅衣大炮拖拽上岸,趕緊的。”

“轟!”然而石廷柱話音剛落,耳畔便聽到了一聲巨響。

緊接著就是連續不斷的爆炸聲,河面上濺起大片的碎冰。

“這……什么情況?”石廷柱有些懵,這是冰層崩了嗎?

可是按說不應該啊,開春之后的冰層強度雖然不比冬天,可是仍有數尺厚,而且衛河也沒有多寬,按說冰層無論如何也不該崩解。

正在一頭霧水之際,石廷柱隱隱約約聽到喀察一聲脆響。

這一聲喀察,就像一枚石子投入湖面,瞬間打破了平靜。

下一個霎那,前方差不多三百步長的衛河冰面突然崩裂,原本停放在冰面上的數百輛鐵爬犁還有駕犁的漢軍及騾馬立刻下餃子般噗通噗通掉進水里。

跟著掉進衛河里的還有八旗漢軍攜帶的數十門紅衣大炮。

“啊?”看到這幕,石廷柱一下子懵掉,這是怎么說的?

不光石廷柱,福臨、洪承疇、范文程還有寧完我等人也懵掉。

這也太坑了,居然在冰層下埋藏了火藥,專等著他們踏入陷阱?

這一波損失可不小,少說也有五六百輛冰爬犁翻入衛河,冰爬犁上裝載的幾萬石糧食算是白瞎了,就算撈起來,也會很快發霉爛掉。

此外還有數十門紅衣大炮也落進了衛河。

雖說衛河也沒多深,這些紅衣大炮最后肯定也能撈上來,但是這次的大沽口之戰肯定是趕不上了,這也太狡猾。

然而,事情還沒完。

爬犁上的近千個八旗漢軍紛紛落水,好在衛河水并不深,河面上也飄了好多騾馬,所以落水的八旗漢軍紛紛抱著騾馬往岸邊游。

很快,衛河南北兩岸就擠滿了八旗漢軍。

與此同時,后續的八旗漢軍以及綠營兵也紛紛到達。

這就使得衛河的南北兩岸變得更加擁擠,變得簡直跟鬧市一般。

多爾袞皺了下眉頭,正要讓石廷柱上前控制局面時,耳畔陡然聽到轟的一聲。

緊接著就是連續不斷的爆炸聲,那巨大的爆炸聲幾乎將多爾袞的耳膜都震碎,同時感到腳下地面都在劇烈顫動。

“主子小心!”侯方域勐撲過來,將多爾袞撲倒在地。

蘇茉爾也是一把將福臨摟入懷中,試圖用她那副柔弱的身體保護福臨的安全。

但其實這是多余的,因為爆炸并未波及到多爾袞這邊,就只是一場虛驚而已。

但是接連不斷的意外使得多爾袞的心態有些崩了,推開侯方域坐起來怒吼道:“此人是誰?此人究竟是誰?誰?”

“主子,不用問,肯定是閻應元!”阿山黑著臉道。

身為正白旗的固山額真,阿山是參加過山陽大戰的,對于閻應元的那些層出不窮的陰謀詭計可以說記憶猶新。

“主子,肯定是閻應元。”

阿山咬牙著吼道:“肯定是閻應元!”

“閻應元?”洪承疇等人心頭凜然。

新書閱讀:


上一章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