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第418章 搶占遼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8章 搶占遼東

第418章 搶占遼東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11日  作者:寂寞劍客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寂寞劍客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正文卷

正文卷

“第二個北元?”

閻應元聞言也是一愣。

他還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徐應偉點點頭,又接著說:“蒙古發端于斡難河畔,原本不過一蠻夷部落,最終卻在機緣巧合下入主中原。”

“致使漢家衣冠淪喪,神州陸沉。”

“幸有我太祖高皇帝,力挽狂瀾救儒家宗廟于危難。”

“然而,蒙元敗走漠北老巢之后,奮太祖成祖二世之威烈卻未能一朝擊滅。”

“是以臣不能不擔心,待他日建奴被我大明天兵逐出京師之后,是否也會敗走遼東乃至于赫圖阿拉?是否也會如北元般為禍數百年仍難以剿滅?”

聽到這,閻應元還有朱慈烺、朱慈炯三人都陷入沉思。

只有崇禎知道,北元的故事絕對不會在建奴身上重演,因為建奴不是北元,他崇禎也不是永樂大帝,但是徐應偉的這等戰略遠見卻是很值得稱道。

因為徐應偉跟他想一塊去了,那就是抄截建奴的后路!

即便是將來有朝一日建奴逃回了遼東,甚至逃竄進了赫圖阿拉的深山老林,崇禎也有信心將其剿滅,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如果有機會將建奴殲滅在關內,為什么不呢?在關內殲滅建奴總要比跑到白山黑水間跟建奴打游擊要輕松容易得多。

閻應元無疑是一個戰術鬼才,徐應偉則更具戰略眼光。

當下崇禎問道:“所以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消除這一隱憂?”

“圣上,只有一個辦法。”徐應偉道,“那就是搶占遼東!”

“搶占遼東?”朱慈炯說道,“這怕是不行吧,遼東可是建奴老巢。”

徐應偉說道:“遼東雖然是建奴老巢,但是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情報,建奴的此次入關可以說是傾巢出動……”

“傾巢出動?”朱慈炯說道,“沒有這回事吧?”

朱慈烺也道:“三弟說的沒錯,我們根本就沒有來自遼東的情報源。”

“太子,定王,此事無需來自遼東的情報源。”徐應偉笑了笑又道,“只需要京師的情報源就可以推斷出來。”

朱慈炯問道:“此事如何推斷?”

徐應偉說道:“臣翻過萬歷年間的魚鱗圖冊,在建奴崛起之前遼東都司的總口數大約在兩百萬左右,此后老奴肆虐數十年,遼東都司之總口數銳減至不足百萬,再然后有將近五十萬遼民內遷,所以遼東之漢民口數在五十萬左右。”

頓了頓,又道:“這五十萬漢民大多淪為包衣。”

朱慈炯點頭道:“嗯,你的這個推斷還是可信的。”

徐應偉又說道:“崇禎十七年春,建奴從偽順手中奪得京師之后,建奴偽帝順治率領三十萬滿人及五十萬包衣大舉遷入關內,這也是可查的。”

“偽帝順治率滿漢八十萬人進關,這個倒是事實。”朱慈烺點頭道,“這么說,建奴在關外確實沒什么人了,因為滿人的總口數也就三十萬人。”

“還真是這樣。”朱慈炯恍然說道,“遼東豈不是成了一片不毛之地?”

“不毛之地還不至于。”徐應偉搖了搖頭,又說道,“不過沒多少人卻是事實,此時以一路偏師擊之,猶如鐵削泥!”

“然而這仍只是推測。”朱慈烺道。

“萬一情報有誤,滿人的總口數不止三十萬人呢?”

“情報應該屬實。”徐應偉擺手說,“因為從建奴的牛錄數可以倒推出總口數,建奴共有三百多牛錄,九萬多壯丁,算上老幼婦孺最多三十萬。”

“烺兒,有貞的分析沒問題,滿人的總口數最多三十萬。”崇禎道,“此時的遼東幾乎就是不毛之地,頂多也就是一兩萬披甲人。”

崇禎知道遼東的實情,但是并不是通過李若璉的情報網。

崇禎隱約記得,建奴大舉入關之后,遼東人口從之前的將近百萬斷崖式的銳減到了不足兩萬,盛京也就是沈陽都只有五千多口。

像蓋州、海州這樣的衛城更只有幾百口。

注意了,是幾百口人,而不是幾百守軍!

當然,遼東的人口數量與守軍數量也基本一致。

因為遼東除了披甲人,就是充軍發配來的少數囚奴。

徐應偉并不知道這些,但是他可以基于事實做出判斷。

徐應偉說道:“縱有一兩萬披甲人也守不住偌大一個遼東。”

說到這一頓,徐應偉又指著輿圖講解道:“我軍也不用太過于深入,只需襲占遼東灣右側之蓋州衛即可。”

“蓋州就在北海右岸,可以從海路補給,因此耗費極少。”

“但是建奴需要從京師發兵來攻蓋州兵,則需要經由遼西走廊運糧,路途何止千里?其耗費數十倍于我。”

“所以在蓋州衛與建奴作戰,可以最大程度消耗建奴。”

“建奴的國力遠不如我大明,長此以往只會越發疲弱。”

“則兩年或三年之后,待我大明天兵武器齊備大舉北伐之時,定可以一戰而擊破之。”

“而此時駐守蓋州衛之偏師可趁機北上,襲占海州衛,如此,則關內建奴出奔遼東乃至赫圖阿拉之后路便告斷絕,遂成甕中之鱉矣。”

朱慈烺和朱慈炯有著一等豁然開朗的明悟感。

心說徐應偉這手還真是厲害,直接打在了建奴的七寸。

稍稍的一頓,徐應偉又說道:“當然,這一切還得有個前提,那就是我大明水師必須先行擊破建奴水師,如此方能保證水路暢通。”

崇禎便吩咐高起潛道:“高伴伴,召閩國公前來國子監覲見。”

“老奴領旨。”高起潛也不管現在是除夕,徑直奔著閩國公府而去。

接到圣旨時,鄭芝龍正跟鄭鴻逵等幾個兄弟在院子里邊喝酒,時不時的抬頭看一眼兒子在天上放的煙花,說實話,鄭芝龍是很滿足的。

現在的日子,比起在晉江時可是風光太多了。

回想起以前滿足于做個海防游擊,跟做夢似的。

接到圣旨后,鄭芝龍不敢怠慢,趕緊跟著高起潛前來彝倫堂。

“圣鄭芝龍叩請……”鄭芝龍正要大禮參拜,卻被崇禎制止。

“鄭卿你快過來。”崇禎招手示意鄭芝龍走到北墻的輿圖前,又道,“朕回留都也這么多天了,卻還沒來得及問你水師學堂辦得怎么樣了?”

“回圣上,挺順利的。”鄭芝龍忙道,“臣已經帶著學生們出過海了,甚至跟顧三麻子的海寇打了一仗,擊沉了海寇的十幾艘小船。”

崇禎又道:“龍江造船廠現在的情況怎么樣了?”

航運造船銀號的五千萬兩銀子,就是用于扶植造船業以及打造水師。

航運造船銀號成立后,第一筆銀子就投給了草場門外的龍江造船廠。

鄭芝龍出資五百萬兩入股航運造船銀號之后,便毫不猶豫的將漳州、泉州以及福州的船廠物料以及工人搬來南京,入股大明龍江造船廠。

鄭芝龍道:“回稟圣上,龍江造船廠現在已經可以造兩千料雙層鳥船,下一步目標就是建造五千料超大型三層鳥船。”

注:2000料大約為1000噸

“兩千料?”崇禎對料這個單位沒什么概念,問道,“鄭卿,之前參與徐州大戰的那批鳥船是多少料?”

鄭芝龍道:“回圣上,參與徐州之戰的水師鳥船皆為四百料小型鳥船,每艘船只有戰兵二十至三十人,但是兩千料之雙層大型鳥船每艘船有戰兵四百人,而且船上所裝備的紅夷大炮的口徑更大,射程更遠。”

崇禎又問:“兩千料的鳥船總共造了多少艘了?”

鄭芝龍道:“目前已經造好下水的共計有10艘,還有10艘即將要造好。”

崇禎再問:“憑借著這10艘兩千料鳥船再加上原有的200多艘大小戰船,收拾建奴水師應當沒問題吧?”

“建奴水師?”鄭芝龍臉上神情變得有些古怪。

朱慈烺便立刻關切的問道:“閩國公,建奴水師莫非很難對付?”

“咳咳咳咳,這個嘛。”鄭芝龍有些尷尬的說道,“太子,建奴水師其實就是逆賊孔有德帶去的東江水師,而東江水師是由遼南水師拼湊而成。”

“遼南水師在建奴眼中或許算是水師,但是在臣的眼中那就是土雞瓦犬。”

“由臣率領大明水師去對付建奴水師,那真是欺負他們,便是顧三麻子的海寇都能把建奴水師給收拾了,只不過有一點卻很麻煩。”

說到這一頓,鄭芝龍又道:“此時半個北海都已經冰凍住,建奴水師縮在船塢內,臣的水師再怎么犀利,也是不可能從冰面上滑過去把他們給收拾了。”

“此事無妨,又不是馬上對建奴用兵。”崇禎擺了擺手又道,“鄭卿你只需告訴朕,能不能碾壓建奴水師?”

鄭芝龍便道:“稟圣上,碾壓建奴水師是絕對不存在問題的,即便沒有10艘兩千料大型鳥船都綽綽有余,有了10艘大型雙層鳥船就更沒問題。”

說到這一頓,又說道:“圣上,臣的目標乃是打敗紅夷艦隊!”

崇禎笑著說:“莫要急,早晚有一天你會實現這個宏偉目標。”

(本章完)

新書、、、、


上一章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