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程家兩張圓桌坐滿。
除了不認識招娣的后進程家的人和孩子們,其余人都歡迎招娣回來。
招娣站起身,端起自己面前的杯子,對程家人愿意接納她表示感謝。
程老爺子抬手向下壓,“坐坐,坐下說話,別見外,當年要不是你家人要回你,我們是打算收養你的。
這十一年,你算是問心無愧報答了他們的生養之恩,把以前的事情翻篇,美好的未來在向你招手。”
“嗯嗯,謝謝程爺爺。”
招娣仰頭喝了杯中的汽水,坐下。
“啪啪啪。”
程莉給爺爺鼓掌,爺爺說話越來越會激勵人心了。
“啪啪啪啪。”
程莉一帶頭,這一輩的大大小小的都鼓掌。
程老爺子呵呵笑,“小四和招娣回來了,那就準備兩天,大后天辦升學宴。
文安文宗,把你們該請的想請的老師和同學們,都邀請一下,我們就在家里辦。
地方大,也能熱鬧一下。”
程莉掃了眼四個墻角的落地扇,“爺爺,裝空調吧?”
程老爺子為難,“好是好,就是好難買啊!”
程文安看了眼小妹,“自己制冰,用冰盆。”
程莉同意,“也行,再做個冰棒箱子,批發冰棒回來降暑。”
程文安附和,“嗯嗯,這個可以有,正好叫招娣姐縫小被子,多縫兩個,蓋厚點。”
程文宗出主意,“不如再把箱子包被窩里。”
程莉兄妹倆都點頭,“包你被窩里。”
“行啊!反正我不蓋,用過再曬曬。”
題跑了,依然聊得熱鬧。
兩個堂弟要辦升學宴了。
程文南帶著兩個弟弟過來掌廚。
程老爺子不放心,“飯館不開了?”
“開著呢,咱家誰不會炒菜?不要緊的,兩頭飯館各留了一個人。”
既然這樣,程老爺子也就不客氣了,叫侄孫子按照每桌二十個菜的標準預算。
六涼六炒兩甜四燒兩湯。
程文南很快列出了擺譜。
程老爺子看了很滿意,“就按照這個采買,量要大。”
程文南點頭,“嗯嗯,碗筷盤盆桌凳都從飯館拉過來。后天,飯店關張,都過來幫忙,上菜傳菜的人就都有了,三叔爺不用安排人了。”
“那哪行呢?關一天得多少錢啊?”
“錢再多,也比不上兩個堂弟考上大學來的重要,這年頭,有幾個大學生?文安文宗就是我們程家的驕傲。”
程老爺子的嘴咧到了耳朵根,“好好好,都來都來,熱熱鬧鬧的。”
“三叔爺準備請多少人?”
“至少按照二十桌準備,再多備三桌菜,用不完的,咱自家人晚上吃。”
“好。”
程老爺子給拿了二兒媳和三兒媳各給的三千塊錢,“別怕花錢。”
“嗯嗯,三叔爺放心。”
雖說程家遠了點,可是這年頭的大學生那就是金字招牌。
接到邀請的,表示會準時到。
沒接到邀請的,頭一天跑來程家說一聲,表示他們也來。
頭一天,朱海龍夫妻倆也帶來了全宿舍人的口信,整個宿舍16家都來。
帶了口信,夫妻倆直接就在程家住下了。
三年前,大兒子朱年志出去闖蕩去了。
一年前,小兒子朱年和考上京城大學了。
夫妻倆,一個上班,一個下崗閑在家里做家務。
鄭家蘭請了兩天假,夫妻倆干脆住下來幫忙。
做事的人是多,可是各種瑣碎的事情也多,忙又亂。
鄭家蘭跟在程老太身邊幫忙。
朱海龍陪在程國田身邊逗著小文寧。
他看了眼雖然也胖,但就是沒有曾經的乖閨女可愛的雅雅,感嘆道:“轉眼孩子們都長大了。”
“誰說不是呢?”
程國田顛了顛腿上的文寧,“這個幾乎在我腿上長大的,現在還愿意在我腿上待著,再過半年,就待不住嘍。
想想我都回來十年了,日子過的太快了。”
“日子好過,才覺得快。人多又熱鬧,一天天不知覺的就過去了。”
朱海龍這話,讓程國田想到了他癱瘓在床的日子。不過,他知道朱海龍說的是什么?
“孩子大了,都往外走,我們做長輩的,在家給他們守著家,他們在外面飛累了,回來有個奔頭。”
“唉!”朱海龍嘆氣,“以前,總覺得孩子長得慢,一天天的勞累著,教訓著。
這都出去了,猛然間,又覺得還是那時候的日子歡樂。”
“呵呵呵。”程國田大笑出聲,“你是想念揍年志的日子吧?”
“對啊!”
朱海龍承認,“沒孩子給我揍了,心里空落落的。
特別是年志離開后,我整天打不起精神。年和自己又知道努力,不用我操心。
再加上下崗了,我覺得我已經進入七老八十的狀態了。”
程國田覺得朱海龍這樣,就是小四說的退休焦慮癥,“找點事情做。”
朱海龍搖頭,“有點懶,不想動。”
這問題好像有些大,得找小四來解決。
程莉也沒辦法,這種焦慮癥很難引導,她也不是小孩子了,能動用小孩子的依賴,去安撫大爸的失落感。
唯有轉移目標,“大爸,您給志哥和哥寫信,催他們交女朋友,催他們結婚生子,您能幫他們帶孩子。”
朱海龍來了精神,“對呀,以前他們嫌我啰嗦,以為躲出去了,我就啰嗦不到他們了嗎?我還得啰嗦啰嗦他們。”
鵬城工地搬磚的朱年志,連連打個幾個噴嚏。
京城利用暑假做家教的朱年和,莫名覺得有些涼,難道學生家的空調開的太冷了嗎?
升學宴當天,程家早早的忙碌起來。
桌椅板凳,鍋碗瓢盆,由張希慶的新車江淮輕卡,一趟趟拉進程家。
張希慶的變化最大,以前看著和黃俊仁沒多少差別。
現在,黃俊仁身上的官威愈甚,張希慶的沉默憂郁越重。
就算程莉原諒了他,他也沒原諒自己,在黃俊仁和程嫻的婚禮上,張希慶差點失態。
與黃俊仁的友情,也因此斷了,而程家有事,他從來沒落下過。
卸完貨,程莉給張希慶拿了根冰棒。
張希慶接了道謝,“謝謝。”
程莉在他身邊坐下,“明天,你帶我去當年那座小山一趟吧?”
“好。”
客人陸陸續續來了。
除了程文安程文宗兩人的老師同學有些陌生。
其他的都是熟人。
黃家和三大姑,及那位黃姑奶奶。
張家兩家。
土產宿舍16家。
物資回收公司10人。
木匠師徒5人。
何家一家人。
還有東林村的村長和支書。
程家雖不屬于東林村,可是住在東林村。
一下子出了兩個大學生,他們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