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莉無仙:、、、、、、、、
朝云翻找著小閨女的衣服,除了她奶給做了兩套顏色深的,也就被拐那天那套紅色的和花被面衣服。
對那套紅色的,朝云心里膈應,可總不能穿深色的吧?
無法做出選擇,朝云只能問小閨女。
程莉擺手,“媽,不帶太多東西,待會兒我就換上那套紅色的,穿上黑皮鞋,你給我準備一套秋衣褲和兩三條內褲就行,
再帶上兩雙襪子和牙刷毛巾,我和爺爺用一個牙膏和杯子。”
朝云驚訝,“就這些?”
“對!就這些,衣服塞進我的書包里,毛巾和牙刷拿給爺爺。”
朝云沒出過遠門,更沒坐過火車,丈夫也一樣,不,整個程家都一樣,真的不知道該帶哪些東西。
待她拿著小閨女的毛巾和牙刷去南東屋時,發現婆婆把公公的行李也整理的亂七八糟。
“媽,你還是問一下公公和小四吧。”
程莉一來,立刻把程老太準備的大包袱變成了小包袱。
再看看那直接用布打成的包袱,程莉皺眉,“奶,你趕緊打開縫紉機,給我爺爺做個包。”
在程莉的口述下,一個大容量的橄欖形狀的布包就做出來了。
布包像中間開了一條口的橫著的面袋子,兩頭來回往返折疊多層后,只縫制一道縫線。
當然這道縫線也來回多次縫紉,免得承受不住裝進去的物品重量。
在包口左右兩邊各縫合一根長背帶,背帶兩頭與那縫線處縫合,承受力度時,不會扯爛布。
兩根背帶可以一起背單肩,也可以分開背雙肩。
就是背雙肩時,像是背著一個豎著的面袋子在后背上。
程老爺子試著背了雙肩后,表示比布料打的包袱簡單好看又實用。
程老太也表示好看,比布包袱省布,還比布包袱能裝東西。
就是暗扣不穩妥,她又在包口兩邊對稱的縫了幾根繩子,系上繩子,不怕暗扣被撐開后掉落東西下來。
爺孫倆東西整理好后,就只是這么一個袋子背包,和程莉的小書包。
朝云還追問小閨女帶了木魚沒有,木魚可是小閨女的武器。
程莉拍拍自己的書包,“我塞進去了。”
朝云疑惑,她塞了小閨女的衣服后,書包就快滿了啊?
程尚河拉住媳婦,對于小閨女的話,程尚河是深信不疑的,小閨女說帶了就是帶了,“你去給小四帶上點錢。”
“不要不要,”程莉忙擺手,“爺爺帶了,花爺爺的。”
“對,花我的。”程老爺子附和。
帶上一堆舊票子,裝哪兒?
朝云還是不放心,一會兒問小閨女這個帶了沒有,一會兒問要不要帶上那個。
然后,又去準備吃食,這年頭出門在外最方便的就是炒面了。
茶葉蛋是昨晚煮好了的,給熱熱,覺得不夠,又煮上一些咸雞蛋,收拾了兩個手拎布袋子。
午飯后,朱海龍背著一個包袱來了,看到程老爺子的袋子包,還有些羨慕。
送他們去市里的車來了。
司機當然是認識朱海龍的,“龍哥,能走了嗎?”
“走吧!”
綠色的軍用大卡車,一看就是武裝部的。
兩個多小時后,到達了市火車站,司機要送他們進站,朱海龍沒讓。
他叫司機趕快回去,雪天路滑,最好趕在天黑前到家。
司機沒再繼續客套,調轉車頭離開了。
大卡車一離開,三人就看到了對面背著個包袱的男孩。
“年志?”
“朱年志!”
“志哥?”
朱年志笑呵呵的跑過來,“小四,我跟你們一起去,我保證聽話不添亂。”
能不帶嗎?
已經不可能了,大卡車司機走了,沒有能看住朱年志的人了。
程莉扯扯已經氣得臉色鐵青的大爸衣袖,“帶上吧?要不然,還不知道會想什么辦法跟著呢?”
那一臉的凍紅,肯定是爬進了大卡車的車廂里跟來的。
程老爺子也同意,“帶上吧!好不容易出去一次,就帶他去看看天安門。”
朱海龍深吸了一口氣,冷聲道:“朱年志,我已經放棄約束你了,你卻自己送上門。既然你做了保證,就不準失信于人。”
“是!”朱年志立定敬了個禮。
“你用小四的火車票,但是,臥鋪是小四的。”
“好!”
朱年志彎腰抱起程莉,“小四,我做你的保鏢。”
程莉扭頭,哼!弱雞保鏢。
朱年志不管程莉是什么態度,這次去京城,也許是他這輩子的唯一一次,連他爸都是第一次去。
他要去看天安門故宮,要去長城,要去頤和園。
沒在火車站看到公用電話,朱年志又說他留了紙條了,朱海龍只能到京城再往家打電話了。
候車室人不多,改革開放初期,還有很多人不敢亂動,何況這還是過年期間。
檢票進站了,站在冷颼颼的站臺上,朱年志稀奇的東張西望。
嗚嗚嗚……哐當哐當的聲音傳來,程莉拍拍朱年志,“火車來了,背上我。”
朱海龍聽到這話,立刻轉身把手上的行李放在地上,拎起程莉放在兒子背上,“背好了,跟在我們身后。”
看到滑過去的硬座車廂里還有空座,程莉放心了,只要不擠就好。
四個人很輕松的上了火車,找到臥鋪號,包袱放上了行李架。
三張火車票是上中下鋪,程老爺子睡下鋪,朱海龍睡中鋪,程莉和朱年志睡上鋪,朱海龍能兼顧上下兩鋪。
程老爺子把手提包交到朱海龍手上,由朱海龍看管比較安全,“花費都從我這里走,要是糧票不夠,就從你那里用點。”
朱海龍點頭同意了,程家現在不缺錢。
一上火車,朱年志就坐不穩了,把整節車廂看完了,車廂兩頭也看過了,才回來坐下。
乘務員拎著熱水瓶來送開水,見他們有老人有孩子,干脆給他們留下了一個熱水瓶。
兩個小時后,火車停靠的第二站是符離集站。
朱海龍帶著兒子在站臺買了五只燒雞上來。
他們四個人,他和他兒子都是能吃的,燒雞不要票,可以多買點。
抱著一捧牛皮紙袋,朱年志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小四,能吃晚飯了吧?還是熱乎的。”
剛才,他喊餓,小胖妞不準他吃,說等火車靠站就下車買好吃的。
“吃吧!”
程莉坐在下鋪的小桌板邊上,等著爺爺給拿吃的。
媽媽給煮了五十個茶葉蛋和五十個咸雞蛋,簡直是掉進了雞蛋窩里。
得了允許,朱年志就不客氣了,抱起一只雞就啃了起來。
朱海龍板著臉扯了一只雞腿給乖閨女。
朱年志一看他爸這臉色,立刻從自己啃了一口的雞身上扯下一只腿,遞給程莉,“小四,這個給你。”
然后又扯下另一只,遞給程老爺子,“程爺爺,這個給你,雞腿肉嫩。”
見他爸的臉色緩和不少,朱年志松了口氣。
程莉也松了口氣,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也許出一趟遠門,朱年志的心理會變得成熟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