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她皺眉看向同樣被這白光晃到眼睛的午林。
“你怎么做個這么亮的啊。”
這個屬實有些太亮了。
午林低頭翻動書本,解釋:“書上就是這樣的。”
趙元樂:“以后做小點的。”
午林點點頭。
他知道,強光對眼睛不太好,而且白光確實很刺眼,以后他還得做個暖黃色的罩子來保護眼睛。
而家里其他人,看著這個燈,還是呆呆的樣子。
趙二成:“以后晚上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
蠟燭那點光,跟這個簡直沒得比,這燈一開,就跟白天似的。
趙元樂:“快看啊,看完了我要關燈了。”
眾人聞言,趕忙抬頭認真看了起來,幺兒更是瞇著眼睛看一下,又揉揉眼睛。
趙元樂噗嗤笑出了聲,啪的一聲關上了沼氣燈。
“你們傻啊,這個燈對著看肯定傷眼睛啊,以后可別這么看啊。”
聞言,幺兒兩只小手狠狠的揉了自己眼睛。
“哎呀,好黑了啊。”
何菊贊嘆。
“這個燈好用,晚上做針線活,就不用擔心眼睛熬壞了。”
趙元樂:“堂屋里放大的燈,屋檐下也可以放大的燈。
我讓午林再做小燈,以后每個房間啊,茅廁啊,豬圈啊,都可以有一個,多方便啊。”
趙元蘭開心的拍手。
“真厲害啊,原來豬糞還能這么用。”
趙元樂:“牛糞人糞都可以,這個叫做廢物利用。”
一旁的午林拿著書,哼了一聲。
都是他的功勞,這個就是知識的力量,等他學會了恩語,以后看更多的書,還能做出來更多厲害的東西。
幺兒聽著午林的哼聲,轉頭看了過去,眼中除了崇拜再找不出其他的東西。
而家中其他人,驚訝過后,已經開始排隊給沼氣灶打火,開關沼氣燈了。
趙二成與趙三成還很是默契的一個開一個關,看樣子是玩的不亦樂乎。
趙元樂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提醒一下這兩人。
“老是開關,這個開關會用不久的,玩一會兒就算了。”
聞言,何菊沒好氣的瞪了趙三成一眼。
“好了,別玩了,剛弄好的東西呢。”
趙三成意猶未盡,與趙二成最后開關一次后,停下了。
而何菊,笑著走到了沼氣灶面前,生疏的打開沼氣灶,將一把鍋放到了藍白色的火焰上。
“哎呀,我今天早點做飯吃。”
趙元蘭咋舌。
“這離中午還有好久呢,娘,你就是想第一個用這個灶吧。”
何菊狠狠咳嗽一聲,給了趙元蘭一個大白眼,而后繼續用沼氣灶做飯。
比往常更快的,何菊做好了今天中午的飯菜。
眾人吃了后,紛紛表示,這個菜要比柴火燒的好吃多了,比平常都多吃了不少,就連幺兒都多吃了一碗飯。
趙元樂拿著筷子,見趙家人的樣子,忍不住笑了。
她記得,在現代的時候,很多人都是覺得柴火飯菜更好吃,比燃氣火炒出來的味道好多了。
現在,倒是物以稀為貴了,趙家人竟然覺得沼氣灶炒的菜更好吃。
何菊一邊吃著飯,一邊說著這個沼氣灶的方便。
“這個好啊,火說來就來,還可以調大小,新手炒菜都可以曉得火候了,也不用分心去加柴啥的了,這是真的好啊。”
趙元蘭自告奮勇:“晚上我來炒菜吃!”
何菊:“好,你來。”
趙三成一旁感慨。
“真好啊。”
這些新鮮玩意兒,他居然也能用上。
他現在是覺出來午林的好了。
這一雙手多靈巧多厲害啊。
趙二成吃著飯,問起了關于那邊洼地養豬的事情。
“到那邊,是不是也要修沼氣池,東西還夠不夠啊?”
趙元樂:“沒事兒,等哪天我去縣里了,跟醫院小李他們打聲招呼,讓他們再帶些回來就是了,應該趕得上。”
趙二成贊同點頭。
“這個要是弄了,就太好了,方便好多啊,這個夏天煮飯都舒服多了。”
趙元蘭:“還有燒水洗澡也簡單多了。”
聞言,趙元樂的眼神又瞟向了午林。
她想讓午林試著弄個沼氣熱水器,那洗澡洗頭可真是太方便了。
午林警惕的回了趙元樂一個眼神。
“我要累死了。”
趙元樂:“…行吧。”
用桶提水就用桶吧。
午飯過后,午休時間,一家人還在那里說著沼氣灶和沼氣燈的事情。
他們的眼中,都是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和興奮。
想了想,趙元樂還是給他們潑了下冷水。
“這種東西都是西洋那邊弄的,人家那邊都把方法寫書了呢。”
趙二成一聽這話,感嘆出聲:“這些西洋人是有點厲害啊。”
幺兒反問:“為什么不是我們這邊的人弄出來的?”
趙元樂:“為什么一定得是?”
幺兒:“我們早千年就養這些家畜就,就能蓄肥了,為什么我們沒有先弄出來呢?”
趙元樂:“因為就算偶然發現了,我們這邊的都不清楚到底是為什么,都不清楚怎么回事,又怎么弄出來新的東西呢?”
幺兒小小眉頭皺了起來。
“我們也應該學這些,弄清楚道理。”
趙元樂摸摸幺兒的腦袋瓜。
“你可以自己讀書了去弄這些,你看午林,看書就自己學會了,以后有什么不會的就問他。”
幺兒乖巧點頭,看向午林的目光堅定許多。
午林:“…”
他有點想恢復那種自己一個人的狀態了。
可看看那邊的趙元樂,午林垂眸。
算了吧…感覺跑掉會被趙元樂抓回來打到毀容。
午休過后,幺兒便開始了認真的學些,斗志昂揚。
趙元樂抽空去豬圈看自己這兩頭豬。
她想小白母豬快懷上,因為她很想獲得豬神的獎勵。
當她鼓勵了一番這一對,再出去時,看到了村長上門,和趙二成與趙三成說起一件事情。
趙元樂仔細聽了聽,清楚了。
原來,是修鐵路的事情。
村長:“上面的人是下了命令的,每個村子,每戶人家,起碼要去一個。
我就是來通知你們,到時候選一個來。”
說著,村長苦口婆心的勸說:“修鐵路是為了子孫后代好啊,是大好事,這次還有錢拿,你們一定要來啊,要好好干。”
小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