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為您緩存好所有章節,下載APP查看
一鍵聽書
政策受到冷遇的原因很簡單,在很多公司眼中,研發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事。
試驗未必能成功,課本上還說愛迪生發明燈泡都花了好幾年,實驗了上千種材料呢。
當然事實上燈泡真正的發明者另有其人。
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說明了試驗的不容易。
成功率低,就算成功了也未必能有用,就算有用了也未必能賺錢。
就算能賺錢也未必能覆蓋研發資金,就算能覆蓋資金,也未必能賺大錢,說不定還浪費了人力物力。
總而言之,因為科研的不確定性,愿意投入的公司實在太少了。
大部分的人還是更喜歡看看國外有什么好的技術或者產品,能抄就抄,抄不了就買專利。
至少這些都是經過市場檢驗的成熟技術,不會出太多差錯。
別說這些當老板的現實,畢竟這個世界就是這么現實。
大部分私立企業最開始都是個體戶干出來的。
個體戶以前被人看不起,只有沒工作的盲流或者沒本事的人才愿意做。
當初冒著被人戳嵴梁骨的風險當個體戶,不就是為了賺錢嗎?
這些人粘上毛都成猴了,自然不愿意冒風險。
政策下來兩個月的時間里,幾乎沒有多少家響應。
算下來兩只手都能數得清。
倒是也有些小的公司嘗試著投了申請,相關部門拿來一看,傻眼了。
“研究怎么把產品賣的更好?”
“煎餅果子怎么做是最好吃的?”
這……
也不能說沒有價值吧,但和一開始的期望簡直南北不挨著啊。
國家很生氣,在官報上發了好幾篇文章。
讓大家警惕單一的“拿來主義”,不能只專注于當西方國家的下游產業,要走“創造主義”路線,積極進行科學研究。
雖說這種科研需要時間和金錢來支撐,不太可能彎道超車。
但發奮追趕走能做得到吧?
很可惜,文章發是發了,沒濺起多少水花,只在百姓間引起熱議。
老百姓都說咱們上到原子彈,下到圓珠筆都不能落下,開公司當老板的咋就不能搞研究呢?
當老板的說你們站著說話挺不腰疼啊,這要是虧本了公司倒閉了,我這幾十幾百號人的飯碗你們管啊?
情況頓時僵住了。
各方都有各方的道理,國家也很頭疼。
這些人不見兔子不撒鷹啊,這下可怎么辦。
甚至還有領導和龍云公司請教的,想問問他們當初怎么就想著第一個響應呢。
小云寶打電話回答:“因為我們嘗到了自主研發的好處了呀,市場上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但是其他人沒體驗過這些。”
那邊明白了,說到底還是利益唄。
行,那咱就千金買馬骨,給所有人做個示范。
很快國家推出政策的補充條款,積極響應號召,提出有價值的并且一定投資規模的公司將減免稅款,三年起步。
第一個遞投名狀的龍云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將減免五年內50的稅款。
這可是一個太誘人的條件了!
頓時申請的公司一個比一個多,簡直如過江之鯽。
相關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