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昀從弘暉身后伸出小腦袋來,好奇地打量著面前的弘昉。
弘昉的額娘是魏氏,其實和顧幺幺算是交好的,但是把弘昉往四貝勒府里帶的次數并不多。
都是小時候的事了。
孩子每長大幾年,面貌的變化都很快,所以弘昀覺得陌生也是正常。
弘暉把弘昉介紹了一下,弘昉笑著就對弘昀道:“快喊哥哥!”
一聽這話,
弘暉又不樂意了。
他跟保護著小雞仔的老母雞似的,把剛剛從自己身后拉出來的弘昀又一次擋了起來:“這是我弟弟,你嗓門小點!”
他見不得弘昉這樣倚老賣老的樣子。
弘昀弟弟是康熙四十二年生的,而弘昐只比他大了一歲。
不過是弘昉個頭躥的比較猛,加上塊頭也大,看上去就跟大孩子似的。
說起來,
進了上書房也不過才剛剛一年呢。
到了上書房里,
弘昀滿心以為會或許還會見到皇爺爺,但是很快他就發現是自己想多了。
周圍的皇子皇孫們——大家搖頭晃腦的,
亂哄哄的,還有人趴著睡覺都打呼嚕了。
跟他事先以為的高大上一點都搭不上邊!
弘昀想起了另一件事,目光在四下里搜尋了一下:弘昐哥哥也不在。
大人們都說弘昐哥哥生了慢性病,不能繼續在圓明園里住下去,需要到莊子上。
但是,小小的弘昀沒有想明白——既然是生了病的病人,不是更需要留在府里才好被照顧嗎?
天光一點一點地大亮起來,學生們自習了快一個時辰之后,師傅才過來。
因為今日有了新學生,師傅于是也特地選了一篇新文章來講,昨天說好的考問學問,這時候也暫時被延后了。
周圍幾個學渣小皇子都露出了慶幸的表情——要是上書房里天天有新學生進來就好了!
弘昀坐在下面,一雙明凈的眸子睜得圓圓的,
弘暉坐在他的旁邊。
聽著先生說了一會兒課之后,
弘暉只覺得眼皮越來越沉重,
腦袋也不住地往下點。
就在他快要睡著的時候,
弘暉忽然想到了旁邊還坐著的弘昀弟弟。
真是……
他好歹也是做兄長的,
就算裝也要裝出個樣子來。
于是弘暉強撐著困意,雙手捧住了下巴,將手肘撐在桌面上,做出一副充滿了興趣的樣子盯著師傅。
聽了一會兒課之后,弘暉不經意的轉頭看了一眼弟弟,就看弘昀一張可愛的小胖臉上只差沒用筆墨寫上四個字了:求知若渴。
這真的那么有意思?
弘暉皺了皺眉毛,努力地繼續聽先生講的課。
而此刻,在小弘昀的心上,簡直猶如掀起了一番驚濤駭浪——上書房師傅所教授的內容,仿佛在他眼前開辟了一番色彩斑斕的畫卷。
他這才發現:阿瑪雖然懂得也很多,但是阿瑪講的多枯燥啊!
果然師傅就是師傅,所謂深入淺出,大概就是這樣吧?
言論的內容深刻,使用的語言卻淺顯易懂——這才是小孩子學習學問的正確打開方式!
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膳房已經把給皇子皇孫們準備的膳食都抬了過來。
每個人的面前都有小幾案,弘暉一邊吃著,一邊還跟個小大人似的,轉頭看看弘昀弟弟,摸摸他的小腦袋:“多吃點嗷!”
弘昀正好打了一個飽嗝,快樂地拍了拍自己的小肚肚給哥哥看:“哥哥,
我吃飽啦!”
弘暉看他嘴邊還沾著米飯粒,
于是跟個小父親似的,拿帕子給他擦了擦。
這一幕正好被旁邊的弘昉給看見了。
弘昉“噗嗤”一聲就笑出來了。
笑死人了——弘暉可別是個傻子吧!
都知道顧側福晉得四叔的寵,這弘昀又是顧側福晉的兒子,年齡也和弘暉差不了幾歲。
要是換了在別的皇子府里,嫡子就算是傻子,也該明白——這是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一個隱藏的危機,沒準什么時候就會炸雷。
隨著時間的推移,四福晉烏拉那拉氏漸漸地對弘昀進上書房這件事的態度有了改變。
本來她很是不痛快,但是漸漸地就發現:弘昀已經代替了從前二格格的作用。
二格格是女孩子不好進上書房讀書,因此,弘暉在沒有二格格陪伴的幾年里,功課不大上得去;但是如今,因為帶著小弘昀一起上課。
他得做出哥哥的樣子,有個學習的表率——畢竟弘昀弟弟有什么不懂的,回來的路上會問他,回府了會問阿瑪。
為了不要在弟弟面前太丟人,弘暉被倒逼著開啟了主動學習模式。
這是第一點。
第二就是:四福晉也發現,弘昀實際上比伴讀有用。
因為伴讀說到底畢竟還是奴才,是奔著“伺候小主子”這個目標去的。
但弘昀和他們不一樣,弘昀是上書房里的學生,是四阿哥的兒子,是弘暉同父異母的弟弟。
他們的身份基本上是差距不大的,所以兩個孩子在一起討論學習問題也很自然。
再加上弘昀天生聰慧,上課又認真,有時候弘暉上課沒記下的問題,弘昀還能復述出來。
這就好像給弘暉多添了一雙耳朵,多添了一雙眼睛。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有弘昀弟弟陪著進上書房半年之后,弘暉的學業終于追了上來。
雖然還不至于太拔尖,但是已經比之前好了太多太多。
就連四阿哥胤禛都在福晉面前感慨了幾句,說是到底是孩子大了,如今懂事了,也知道自己上進了。
烏拉那拉氏又驚又喜,等到四阿哥走了,她緊緊地摟著兒子就激動得差點流眼淚了。
畢竟凡事總是要權衡利弊——兩害相權取其輕,既然弘昀進了上書房,能夠對自己兒子有這么大的幫助,她也就不那么介意顧氏的兒子能夠跟著念書了。
弘昀進上書房是夏天里的事情,這時候已經冬雪飄飄,孩子們出門去上課,一個個都披得厚厚的。
眼看著康熙四十八年也要過去了。
到了過年的時候了。
福晉的身體終于恢復有了起色,她想從四阿哥手中把之前分給顧氏的權力給拿回來,但是四阿哥卻始終只說福晉身子不好,需要多調養調養,千萬不要急于一時。
有側福晉幫著分憂,其實是她的福氣才是——要不然的話,這一年來的各種大小事兒還不知道堆成幾座山呢。
相關
__其他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