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大俗人第65章,決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寒門大俗人 >>寒門大俗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章,決定

第65章,決定


更新時間:2022年09月10日  作者:畫筆敲敲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畫筆敲敲 | 寒門大俗人 


畫筆敲敲:、、、、、、、、、

時老夫人獨自在屋里呆了大半天,然后起身去了時正坤住的懿文院。

看到老夫人過來,時正坤的正妻曾雨薇和四個孩子都滿臉意外。

“母親,您怎么來了?”

時老夫人看了看曾雨薇,微微有些失神。

當初為了幫正坤娶到曾家嫡女,她是真的舍下了臉面,去求了曾經的好友永安侯夫人做媒,更是將三分之一的嫁妝拿了出來做聘禮,才成了這門親事。

對于正坤,她是真的用心在教養,盡心在為他謀劃前程。

可是一想到李家那般苛待自己的兒子,讓兒子為李家賣命,她的心就堵得喘不過氣來。

見時老夫人看自己的眼神不對,曾雨薇有些忐忑。

她這婆婆是個很好相與的,平日里也很好說話,也不輕易為難人,可她卻不敢有任何不敬。

她不止聽過一個人說過,她這婆婆是個很有手腕的人。

“有兩天沒看到正坤了,就想過來看看。”

曾雨薇一聽是這事,連忙笑道:“母親見諒,這些天翰林院的事情比較多,相公回來的時候天都黑透了,擔心打擾父親母親休息,就沒去請安。”

時老夫人點了點頭:“差事重要,但也不能忽視身體,生活上你可得好生照料著。”

曾雨薇忙不迭的應下。

時老夫人在院子里走了走:“我到正坤的書房去坐坐吧。”

曾雨薇愣了一下,見時老夫人已經朝著書房走去了,便連忙跟了上去。

時正坤的書房很大,一明兩暗三間屋子打通,一排排書架上擺滿了書籍,墻上也掛了好些名畫名墨。

時家是武將出身,這些書籍是時家幾代人的收集,除了少部分給了嫡七子時正業,其他的全部都在了時正坤這里。

時老夫人沒有亂動時正坤的東西,只是站在書案前,翻看著他小時候練字的字帖。

時正坤開蒙前,練字,是她手把手教的;讀書是她一篇篇不厭其煩的讀給他聽的

以前回想起這些,只覺得溫馨,可如今

時老夫人捂著抽疼的胸口,非常的難受。

她想,如果李家有好好待她的兒子,哪怕孩子抱錯了,她也不會這般難受、痛苦,以及深深的自責和愧疚。

時老夫人一直在時正坤的書房呆到了天黑才離開,曾雨薇親自將人送回了懿祥堂,重新返回懿文院時,就看到了才剛回來的時正坤。

“相公,你可算是回來了。”

時正坤看著妻子:“怎么了?”

曾雨薇:“母親下午過來了,一直在書房里等你,我剛剛才送回去。”

時正坤面露意外:“母親可是有什么事?”

曾雨薇搖了搖頭:“估計是想你了,這些天你每天都這么晚才回來,母親沒見到你,可就不惦記上了。下午在你書房,一直在翻看你小時候的字帖呢。”

聞言,時正坤當即笑了:“我的字是母親教的。”這一點可是大哥和七弟都沒有的待遇。

“我現在就去給母親請安。”

時正坤去了懿祥院,可是卻沒見到人。

“四爺,老夫人已經睡下了,她讓你安心辦差,等空閑下來了,再過來請安。”

時正坤疑惑的看了看還亮著燈的臥房,妻子說剛送母親回來,按理說母親不該這么快就睡下啊。

想到剛剛過來的時候,看到的父親身邊的小廝,時正坤就釋然了,應該是父親回來,母親想和父親說說話,這才沒空見他的吧。

想通之后,時正坤就笑著離開了。

與此同時,臥房里,時老夫人和時老太爺分別坐在臨窗的炕上,一個透過窗戶看著時正坤越走越遠的身影,一個拿著信劇烈的喘著粗氣。

“怎么會這樣?!”

時老太爺和時老夫人的反應差不多,都難以接受孩子被抱錯的事。

最讓兩人接受不了的是,李家對李長森的苛待。

“十三歲就替父當了墩軍李家這是早就知道兒子不是親生的?”

時老太爺的聲音有些抖。

當年妻子生產,他守在破廟外,是他心生不忍,將那軍戶的妻子放進了廟里,讓家里的丫鬟、婆子幫忙接生的。

若追究孩子被抱錯的責任,那他就是罪魁禍首!

“那婦人是故意調換的孩子!”

時老夫人肯定的說道:“可是我想不通,她是怎么做到的?就算我昏迷了過去,還有丫鬟、婆子在呀。”

時老太爺又怒又氣:“你生下孩子是在深夜,丫鬟、婆子先是受了北燕突襲戎城的驚嚇,后又奔波了幾十里路,再幫你接生,估計是累得睡著了,這才給了那婦人掉包的機會。”

時老夫人難受得閉上了眼睛,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得把孩子接回來。”

時老太爺認同的點了點頭:“這是自然,時家的血脈不能流落在外。”

說完這話,兩人又沉默了。

過了半晌,時老太爺先打破沉默:“正坤那里怎么辦?”

養了三十多年的孩子,又是精心教養,又是幫著娶妻生子,要說沒有感情,那一定是騙人的。

除了感情,還有時家投放在時正坤身上的心血和資源。

可以說,除了長子時正茂,時正坤得到時家資源比其他子女的都要多。

這些都是難以說割舍就能割舍下的。

時老夫人面色十分的糾結:“雖說錯不在正坤,可一想到這一切全是因他親生爹娘而起,咱們的孩子又在李家受了那么多的罪,我這心里就堵得不行,見到他,我都不知該如何面對了。”

時老太爺嘆了口氣,他此刻的心情又何嘗不是如此的復雜,他比時老夫人還多了幾分自責。

“早知道,我就不該讓她進廟和你一起生產的。”

就在老兩口難過頭疼之時,丫鬟站在門簾外小聲通報:“老太爺、老夫人,大老爺和大夫人過來了。”

時老夫人此刻不想見人,揮手示意丫鬟讓長子長媳離開。

可時老太爺卻開口了:“讓他們進來吧。”見時老夫人看過來,說道,“這事得讓老大兩口子知道,畢竟日后時家得由他們來撐著,也聽聽他們的想法。”

時正茂和時大夫人滿臉擔憂的進了臥房。

看到時老太爺和時老夫人臉色都異常的難看,時正茂焦急的問道:“父親、母親,可是大舅舅出事了?”

時老夫人知道早上的失態讓大兒媳誤會了,當即道:“你大舅舅沒事,蔣家也沒事。”

時正茂困惑了,不解的看著都一臉遭受打擊模樣的爹娘:“那你們這是?”

時老太爺看了看時老夫人,將手中的信遞給了時正茂:“你自己看吧?”

然后時大夫人就看到丈夫和婆婆一樣,面上浮現出震驚、難以置信等神色,心中頓時好奇了起來。

“到底出什么事了?”

時正茂看完信后,連連搖著頭一副不相信的樣子,求證的看向時老太爺和時老夫人,從他們眼神中得到確認后,愣愣的將信遞給了時大夫人。

時大夫人早就被勾起了好奇,拿過信就看了起來,然后眼睛瞪圓了,嘴巴也因太過驚訝而張開了:“怎么會發生這樣的?!”

四弟時正坤竟不是丈夫的親弟弟,只是邊關一軍戶的兒子!

天啦,只有在話本里才會出現的狗血事情居然發生在了他們家里!

時大夫人瞠目結舌的看完信,此刻她完全明白早上婆婆為何會那般失態了。

要是她如珠似寶的養了別人的兒子幾十年,而自己的親身兒子卻被別人奴役了幾十年,她肯定要崩潰的。

時老夫人默默的將信放回了公婆炕上的炕幾上,瞅著公爹難看的臉色,心里有些同情。

堂堂一個伯爺,竟被邊關一對軍戶夫婦戲耍了幾十年,這口氣堵在心里應該很難受的吧。

時正茂和時大夫人此刻都不知該說什么好了,默默的坐在椅子上,不敢隨意發表意見。

時老夫人看了看兩人:“你弟弟受了這么多苦,必須接回家來。”

“接,肯定得接回來。”

時正茂秒回,雖然從未見過面,可到底有血緣聯系著,他心里對于那個被抱錯的弟弟真的是滿心的同情。

好好的一個伯府公子,成了軍戶的兒子,本來可以錦衣玉食,卻只能在邊關掙扎過活,一想到這兩者的區別,時正茂就忍不住心生憐憫。

他那弟弟太可憐了,也太倒霉了!

時大夫人也跟著點頭。

對于公婆的親生兒子被抱錯,說實在話,除了覺得這事太過離奇,她其實并沒有太過其他的感受。

接不接回來,她都無所謂。

不過丈夫表態了,她一定得支持。

見公婆沉默,丈夫滿臉同情,時大夫人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問道:“正坤那邊要怎么說呀?”

聽到妻子提起時正坤,時正茂才想起他:“是啊,正坤那邊該怎么辦呢?”

時老太爺開口了,看著時正茂:“老大,你怎么想的?”

時正茂想了想道:“父親、母親,我同意接李長森回家,可是正坤那邊我們也不能不顧及。”

說著,瞅了瞅爹娘的臉色。

“這事一旦鬧開,正坤那邊就有些難堪了,他如今正在翰林院任職,要是別人知道他不是時家的兒子,怕是要承受諸多流言蜚語的。”

時老夫人皺了皺眉頭:“那你說怎么辦?不接回你弟弟嗎?”

時正茂見母氣生氣,趕緊搖頭:“我沒有這個意思,我就是覺得不能鬧得太難堪,正坤雖不是時家的兒子,可時家養了他三十多年,不是親子勝似親子。”

“再說了,這些年正坤花費了父親、母親多少心力,難道就要這么把他趕出家門,那之前的付出豈不是打水漂了?”

時老夫人不說話了。

時大夫人看了看公婆,開口道:“其實也有折中的辦法,這事咱們自家人知道就是了,不用往外宣傳,鬧得人人皆知不就好了。”

時老夫人皺眉:“把人接回來了,肯定得有個說法,外人如何能不知?”

時大夫人猶豫了一下:“李長森是爹娘的兒子,接回來了,難道就非得說正坤不是爹娘的兒子嗎?親生的,從小拉扯大的,都是兒子。”

聞言,時老夫人和時老太爺對視了一眼,都沒有說話。

時正茂雙手一拍:“這個辦法好,不管是正坤,還是李長森,都是父親、母氣的兒子,都是我的弟弟,我們只要說李長森是養在外面的不就可以了嗎?”

“我們再想想,你們回去休息吧。”

從懿祥院出來,時正茂夸了夸時大夫人:“還是夫人腦子靈活,正坤是時家精心養大的,而李長森又是親生的,都不能隨意割舍,二選一是最笨的辦法,兩個都要才是最好的。”

時大夫人淡淡一笑:“哪里是我聰明了,你以為婆婆和公爹就想不到呀,只不過他們是為人父母的,有些話不好開口罷了。”

接回李長森幾乎是板上釘釘的,為什么還要征求他們的意見?

無非是時家舍不得丟開時正茂,有感情是其一,最主要的是時正茂是時家花費了大量資源培養出來的。

翰林學士,而且還是曾家的姑爺,這些才是時家丟不開的。


上一章  |  寒門大俗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