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繼續播放。
很快又有一人站出來,先是肯定英王功勞,大贊一番,而后話鋒一轉,提及多府旱情,江南水患,天災頻頻,列舉去年歲收比豐年之不足,再有賑災等各項支出,在他口中,國庫已經不是空,而是倒欠滿朝臣工。
“……陛下心系邊關,已竭力調度錢糧,以供關州,然受災各府亦不能不顧,英王殿下平息邊禍叛亂功不止在止戈,待西州所繳歸于國庫,更是解朝廷之難,活黎民無數!”
馬上就有好幾個人站出來附和。
話里話外將西州之繳獲安排的明明白白。
閆玉是真服氣。
“這些人真不是張嘴白要錢,明目立的好,用度算得清,有輕重緩急,這里幾萬,那里幾萬的,縮減開支那叫一個努力。
又大義凜然高風亮節,說今年的俸祿可以先不發欠著他們,但民夫勞工的不能拖欠,哪怕少給些,再窮不能窮百姓……一個字,絕!
這是演到王爺跟前了,明擺著要錢!”
“西州之財太過豐厚,遭人惦記也不意外。”李雪梅說道。
閆玉捏著小拳頭,“王爺可要挺住啊!”
“陛下,西州戰事未結,尚不知繳獲何數。”英王表現的很沉穩,對上恭敬不失,對下應對有度:“按慣例,應先犒賞浴血奮戰之將士,死傷殘者優撫,軍功卓異者厚賞,恤戰亂波及之民,助其重建家園,復其民生。”
“關州府乃臣封邑之地,樂山府亦在臣之轄下,西州已有數城歸降,境內百姓多不知反王所為,甚無辜,臣既得陛下信重,統三府,當平戰亂,復生息,日日謹記,片刻不忘。”
“反王囤積,乃壓榨百姓之財,理應取之于民,還之于民,余下不義之財,待臣下厘清,即運送入京。”
馬上又有兩人站出來,喊英王高義,英王愛民之類的。
李雪梅沒忍住笑了。
“這兩人站的這么遠,真難為他們能聽清前頭人說話。”
閆玉嘿嘿笑道:“一看就是咱自己人,雖然人微言輕,但好歹能站進來給王爺搖旗助威,很不錯啦。”
“臣有一事不解,請教諸公。”英王還在繼續輸出。
“齊山府去歲大旱,旱情延至今年,朝廷邸報上賑災款項數度京出,又兼從南調糧,何以齊山府百姓還是逃難出鄉,境內十室九空?”
“糧食何在?銀錢何在?落于百姓頭上幾何?”
英王掃視眾人,聲音震耳,氣場全開。
“樂山齊山兩府相鄰,更有齊山府百姓跨府逃落于關州,臣聞此事,倍感蹊蹺,然連番戰事,無暇顧之,此番進京途中,便派人稍加打探,所聞所見,觸目驚心!”
英王從袖中掏出一個奏折來,“陛下,此本上之人,皆臣疑者,或貪腐瀆職,或怠政無能,或草菅人命,或以權謀私以至成禍。
天災可怕,尚可救之,迭之人禍,當真讓百姓苦不堪言,生不如死。
臣懇請陛下,徹查之!”
英王手中的奏折剛遞到皇帝面前,便又有人跳出來。
“陛下,英王殿下只一字疑之,無有實證,便奏請徹查,實在太過兒戲!
若陛下開此先例,允準查之,他日有人如例效仿,相疑便奏請查之,人無完人,孰能不錯,更可能被人吹毛求疵,刻意栽贓,眾臣工豈不人人自危,心不安定何以做事?”
“陛下,不可開此先例!”
“英王并不實證,臣祈陛下當堂駁之。”
吳王韓王皆出列,“望陛下三思。”
許多朝臣附和:“望陛下三思。”
英王一個人獨自開炮:“地方官員豈有膽貪墨這般巨款,其上定有護官罩保命傘,本王好心提醒,堂上諸位謹慎言行,爾等之袒護,很容易讓人誤會,令人生疑!”
“我等只是以理論之。”
“英王殿下空口白牙污人清白!”
“英王慎言。”
“陛下,臣等冤吶!”
“好啦!”老皇帝緩緩開口道:“此事,朕自有計較,禮部修繕如何?”
“回陛下,考場修繕已完工數日,只待學子應考。”
“英王。”
“臣在。”
“朕看你著甲多年,氣躁的很,正值秋闈舉試,你去沾一沾文氣。”
閆玉的小肉臉上寫著懵。
她哎呦一聲,“娘,咱王爺進禮部了?”
“諸皇子進六部觀政,學著做事,融入朝堂,走到這一步,英王算是在京中在朝中有了立足之地。”李雪梅犀利點評。
“王爺當上監考啦!”閆玉驚喜后又嘆氣:“可惜爹沾不上這個光。”
得避嫌不說,閆老二已經當上了武官,再去科考,就有點不好看了。
英王接了秋闈監考的差事后,朝堂上的風向瞬間變了。
前頭議論的全都翻篇。
大朝會后半段基本上在各地報災報修,戶部重復的沒錢沒錢沒錢中結束。
閆玉第一次,直觀的認識到本朝國庫之空虛。
就戶部那死沒錢的架勢,怕是賊不小心掉進去國庫,都得哆哆嗦嗦的扔下兩個銅板再走。
畫面開始亂晃。
九霄的爪子出鏡。
正在用心的挪動瓦片補窟窿。
補的時候還謹慎的張著翅膀遮擋陽光,免得有光透出來。
閆玉欣慰的表揚道:“九霄棒棒噠,咱下回再往這邊挪幾步哈,鏡頭有點偏。”
九霄乖乖點頭。
李雪梅無語:“你還看上癮了?”
“多有意思啊!這不跟新聞聯播似的,以后不但要看,還次次不能落下,關注朝堂,緊跟時事。”閆玉揮舞著小拳頭,一臉興奮。
主要吧,她愛看大人們對線。
李雪梅:“剩下的明晚再看,不早了,趕緊睡會,明天還有的忙。”
閆玉:“嗯嗯。”
扯下白布收好,娘倆沾枕頭就著。
第二日,英王府洗三。
世子妃正式請托李雪梅出面主持。
李雪梅推都推不出去。
實在是王府內實在找不出合適的人來,長平趙家來人本是英王的母家親眷,奈何英王一向不喜,世子妃是做兒媳的,自當以公公的好惡為先。
薛家夫人倒也合適,乃是世子母家長輩。
奈何這舅母,多了一個表字,便遠了些。
最重要的是,世子妃信任閆家人。
幾番救命之恩啊!
世子妃生產當日的兇險,閆家秋香小娘子的開腹接生之術,已被傳得滿城皆知,神乎其神。
又修了好幾回,真受夠了自己這個強迫癥
奈何就是改不了,有一點覺得不對,我就發不出去啊啊啊啊
日更又被打斷了,嚶嚶嚶
前面的忘掉忘掉,從今天開始,日更,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