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把酒黃昏后第十一章 忠臣之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東籬把酒黃昏后 >>東籬把酒黃昏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忠臣之后

第十一章 忠臣之后


更新時間:2022年07月24日  作者:星星的泡沫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星星的泡沫 | 東籬把酒黃昏后 


星星的泡沫:、、、、、、、、

越是涉及到與自己關系親近之人的案子,姜文遠越是慎重。

如果是一般的權貴,審一審也無妨,刑部是什么地方,有于老尚書在,容不得人在他的地盤上撒野。然這廣安伯府三房卻有些不一樣。

三房唯一的兒子曾若海,是個大大的忠臣、功臣,一條命都為救皇帝舍去了。且其母三次拒了官家推恩,寡居在家,也一直能讓官家念念不忘。

姜文遠私以為,廣安伯府真真是有大智慧的,為人低調,一直在勛貴圈里名聲不顯,就算出了個官家的救命恩人,全家誰也沒有挾恩以報的意思。

雖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府里其余男丁政治才能平平,武藝技術平平,沒有再像曾若海一般,能給官家再當個御前侍衛的能人,所以才韜光養晦的。

但是任哪個人家,面對官家心甘情愿獎賞的潑天富貴,也很難保持頭腦清醒。至少姜文遠覺得自己就做不到。

此次那羅龐氏,告的就是曾若海留下的遺孀,戚氏,言之鑿鑿,當年就是她派人,不遠千里從安慶府買走了自己的大兒子!

曾若海與戚氏成親九載,膝下只有唯一一個孩子。戚氏是孤女,父母早亡,與廣安伯府門不當戶不對,也不知為何曾若海就跟鬼迷心竅一般,非要娶她為妻。歷盡千辛萬苦,才達到目的。

成親后近四年,戚氏才生下一個兒子,曾若海一直頂著家里的壓力未曾納妾,只一心一意對戚氏,還惹得婆母陸氏發怒,狠狠收拾過她。

后來曾若海在官家微服時,攔下瘋馬以身殉職,婆母便越發不待見戚氏了,要不是有皇恩顧著,又有其他幾房壓著,戚氏差點就被逼生殉去了。

自此,三房沉寂,戚氏守著兒子,尚能安穩度日,她一個寡婦,幾年都沒大出過門,行事相當低調,看她能幾年如一日地為兒子守著,陸氏對她的態度也日趨緩和,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了。

誰能想到,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這么個性子綿軟,深居簡出的寡居之婦,也能平白惹來場官司。官差上門時,陸氏第一個跳出來維護兒媳,將人給打將出去。

“爹,那孩子不是五歲多了嗎?難不成直接問還問不出來?伯府公子與貧家子弟,差別應該很明顯吧?”

“唉,要是如此簡單,爹爹我豈會如此頭疼?廣安伯府三房的小公子,是個聾啞兒。”

“總不能羅家的大孫子也不會說話吧?”姜久盈囧囧有神地問道,說來奇怪,她來古代這么多年了,見過的殘疾兒童還真屈指可數,就連濟善堂里的孩子,也沒有啥明顯身體缺陷,這不科學。

古代可沒有產檢,而且還有近親結婚,低齡生育,按理來說,缺陷兒童應該更多才是。

“正是。小的時候還哭得挺大聲的,一歲左右生了場大病,高燒不退,送醫太晚,等勉強保住性命后,羅家人才發現,孩子聽不見了,等長大,也就再也沒學會說話,畢竟十聾九啞嘛。”

不然好好的大孫子,也不至于這么容易見錢眼開,就給賣了。

得姜久盈無話可說,這么神奇的事都趕上了。她開始覺得羅龐氏也許真沒找錯人,這得多低的概率。

“戚氏得多沒腦子,才會表明了身份,大老遠買個孩子回來。”姜久盈又問:“羅龐氏是如何尋到廣安伯府來的?”

戚氏如果久不出門,羅龐氏如何找到此人的?還一堵一個準,在那么偏僻的小巷子里將人堵個正著。

“據羅龐氏所言,她是打聽了哪家府里有聾啞兒,又一直躲在廣安伯府不遠處,親眼看到了戚氏身邊帶著的孩兒就是她兒子,這才上前要人的。”

這番解釋,姜文遠有些不大相信,要不是前幾天正趕上曾若海的忌日,戚氏親自領著兒子燒香,她下次再出來,估計得等三個月后,先考生忌之時再出來。

怎么這么碰巧一年中為數不多的出門日子,就讓羅龐氏撞上了呢?要知道,她才剛剛到京城十余日,正常人連買日用品的店鋪可能都沒找到呢,她倒直接摸上廣安伯府的大門了。

羅龐氏到底是不是在撒謊,姜文遠已經著安慶府繼任通判查明上報了,相信不日就會有消息。

眼下,最主要的事,便是確定現在廣安伯府的三房小公子,到底是誰的孩子。

“為父是想過用滴血認親的,但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得輕易損傷,就怕廣安伯府的人不愿意的。”

得又是一個最最常識的問題了。

“爹爹審案這么些年,您覺得滴血認親靠譜嗎?”

“老祖宗傳下來的方法,仵作們不是一直在用嗎?”

姜久盈也不想費力解釋什么血型啊之類超越這個時代的知識,吩咐張媽媽出府一趟,雞鴨魚肉都可著新鮮的買來,又找來位外院的仆從,各取幾滴血,分別兩兩放在不同的清水碗里。

然后就剩下姜文遠看著一碗碗或早或晚都溶到一起的血陷入了沉思。

事實勝于雄辯,總不至于這些雞鴨魚肉與仆從有血緣關系吧?

姜文遠覺得自己的整個三觀都被重新塑造了,一直到給父親請完安,昏昏沉沉地回了屋,都沒緩過勁來。

姜久盈沒有打擾父親,讓他靜靜思考。給了那個仆從塊碎銀子,后者喜滋滋走了。

她讓張媽媽把剩下的食材帶走,寧氏已經把小廚房的用具采買得差不多了,要不今兒就開個火吧,她已經挺長時間沒有吃過張媽媽做的菜了,甚是想念。

當天的哺食,他們三房五口人是一起用的,一家人終于整整齊齊,對著幾盤張媽媽的拿手菜大快朵頤,就連平素對吃不講究,給啥吃啥的大哥,都不由自主添了兩次飯,最后吃撐了。

飯畢,換上清茶,一家人圍坐聊天,姜文遠剛從偽科學帶來的震撼中清醒過來,不由心有戚戚,只要想想,歷史的長河中不知道多少人將滴血認親奉為圭臬,這其中的冤假錯案......

不敢想,不能想。


上一章  |  東籬把酒黃昏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