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把酒黃昏后第十章 生存艱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東籬把酒黃昏后 >>東籬把酒黃昏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生存艱難

第十章 生存艱難


更新時間:2022年07月24日  作者:星星的泡沫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星星的泡沫 | 東籬把酒黃昏后 


星星的泡沫:、、、、、、、、

小男孩瑟瑟發抖,跪在地上連頭都不敢抬,顯然是被姜文遠釋放出的官威嚇得不輕。

然而,他依然死咬著自己沒有說謊:“大人明鑒,小的妹妹真的被那些歹人擄走,生死不明,求大人開恩,大人開恩!”

他身無長物,沒能給這些人什么好處,唯有自己這條命。

“求大人開恩,小的愿意給大人當牛做馬!”十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做不少事了,哪怕明知姜家不缺人使喚。

“且從頭說起,如有半分不實,本官絕不會因你年幼無知而輕饒于你,你可明白?”

“大人明鑒,小的若所言有虛,任憑大人處置!”

此事說來就真的話長了。

小男孩姓孫,原就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父母給他起了個賤名栓子,他還有個小他一歲的妹妹孫荷花。

孫栓子七歲上時,父母染上時疫,一病沒了,兄妹倆便成了孤兒。因家中貧窮,并無恒產,叔伯家自顧不暇,養不起他們兄妹,最后宗族出面,聯系官府,將他二人送去了濟善堂。

濟善堂在民間口碑極佳,畢竟貧苦人家真有可能凍餓而死,到濟善堂至少有碗飯吃,有個地方睡覺。

對于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有個地方能安然活下去,已是極好的去處。

孫栓子帶著小妹,略忐忑略興奮,入了濟善堂。

初期日子并不難熬,可能是安慶府最近多年一直風調雨順,偶有小的天災人禍,無人贍養的老人和孩子也數量不多,濟善堂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才只有二十余人。

兩間破舊的小屋,擠擠夠住。一盆發黑的粗面,省著點也夠吃。

只要在這里安穩呆幾年,等到孫栓子十幾歲有把子力氣,至少能去碼頭扛背包掙幾個銅板,不至于以后都養不起自己和妹妹。

濟善堂里的孩子,出路也就那么幾條。

長得好看順眼的女孩會被人挑走當個童養媳,其他女孩子到了年紀便自謀生路,或嫁人,或打短工,再不濟,也能自賣自身入奴籍,混口飯吃。

年紀小還不記事,身體也沒毛病的男孩會被人收養當兒子,改名換姓,承繼別宗,年紀大些,又不愿意改姓的,大抵都會在十幾歲的時候出去找份短工,或做學徒學門手藝,極少數也有自賣自身的。

總之,以孫栓子的年紀,沒有人會挑他當嗣子,而孫荷花因有親哥哥擋在前面,也逃過了被人挑走當童養媳的命運,兄妹倆過了幾年舒心日子。

可是好景不長,他們身邊的老人不斷死去,孩子也不斷消失,更有甚者,連照顧他們的人都換得極勤。

濟善堂的管事是個黑瘦老頭,人家吃著官府的餉銀,手里頭還有資金流水,日子過得挺滋潤,一年都露不了兩次面,一應具體事物,都由短工處理。

請的短工又因薪酬太低,只有老弱病殘愿意干,別處用不著這樣手慢腳慢的人,濟善堂卻是無妨的,只要能把飯做熟就行。

因此孫栓子到濟善堂最初幾年,幫傭一直都是位姓齊的老媽媽。

齊媽媽身世堪憐,中年喪夫,唯一的兒子不堪忍受家里的貧苦,去邊塞從軍,妄圖掙一份家業,二十年音訊全無,恐怕早就戰死沙場,連骨頭都化成灰了。

宗族并沒有可憐她一個孤身老人,生存艱難,收回了家里的田地,連她的嫁妝都沒有返還,光身子將她趕走,任她自生自滅。

年歲尚可時,還能找到些漿洗活計,再大些,手疼腰疼,衣服也洗不動了,只得來濟善堂做工,想著等老了直接住在這兒等死,至少能有個收尸的地方。

因此她突然離開,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但濟善堂老的老,小的小,也沒有人有能力尋找她,管事的并沒有解釋,只過段時間就換了位幫傭,日子照常。

這是第一位離開濟善堂的,接下來的一年時間,濟善堂便像走馬燈似的,前前后換了十幾位幫傭,甚至老人和孩子的流動速度也比之前快上許多。

對很多老人來說,進了濟善堂就是在等死,雖了無生趣,但勝在日子安穩,比外面無人奉養朝不保夕還強上許多。

能進來的,除非死亡,基本也不會想著出去,外面沒有家產,沒有親眷,也就沒有牽掛。

每年都有人老死,濟善堂不會如何操辦喪禮,一席草席卷了,送到義莊,由義莊負責下葬,從此世上便再無此人。

孫栓子斷斷續續亂七八糟的講述毫無重點,聽得姜家父子三人云里霧里,這不就是濟善堂的日常嗎?

貧窮是原罪,窮苦人家老人想要安享晚年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子女們自己尚且疲于奔命,又哪有時間精力金錢好好奉養老人,濟善堂到底也沒讓老人凍餓而死,何罪之有?

難不成這孫栓子覺得這世上的人都合該長生不老才好?孤兒哪有這么幼稚的!

不是的,不是的。孫栓子知道這三個人一個信他的都沒有,覺得他信口雌黃,胡言亂語。

到底要怎么才能說明這其中的問題呢?

跟孫栓子關系最要好的一位老人,是老孫頭。

因為是同姓,說不得往上翻族譜,五百年前算一家,老孫頭對孫栓子兄妹多了一份慈愛,他只得一子,妻室生子而亡,無錢再續,好容易將兒子養大成人,卻因意外淹死在浚河里。

他家里有兩畝薄田,一個人省吃儉用日子倒也過得,又有侄兒,完全能養老,不至于淪落到濟善堂。

可人算不如天算,等他逐漸老邁,種不得田,兩畝薄田被侄兒霸占,卻一厘口糧都不與他。

他活不下去,索性撕破臉,賣了田,帶著錢住進了濟善堂。

他算是在一眾老者中,經濟很寬裕的,時不時買點細糧給大家改善伙食,孫栓兒因此得了不少好處。

祖孫倆還真有幾分惺惺相惜的意思在,很是過了兩年溫馨日子。

今年三月中,老孫頭一場風寒沒挺過去,離了人世,孫栓子哭得撕心裂肺送走了最像他親爺爺的人。

他偷偷帶著小妹跑出去祭祀,之前早已打聽過老孫頭會被葬在何處,等到了地方,差點沒直接嚇死在當場!


上一章  |  東籬把酒黃昏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