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明儀無奈搖搖頭,做好自己就行。
春梅的改變,是她一生經歷中要走的一段路。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命運,因果路需要自己去淌,旁人只能起到些微引領作用;在引領的過程中,一個不小心會進入別人的因果。
說是引領,不如說是給對方一點能量上的接引;對方有意識改變,自然會跟著能量好的人走,沒意識的話,那就是命了。
為什么人人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跟著正能量,積極向上的人走,自己也會變得正能量,積極向上。
眼看夜幕四合,明儀走出院子,便見侍衛隊的人在幫忙打掃內院的衛生。
“程小娘子。”打掃衛生的兩人看到她,停下手中的活計,恭敬的喊人。
“辛苦你們了。”含笑寬撫,明儀問道:“外院打掃了嗎?”
“隊長安排了人在外院打掃,屬下兄弟二人打掃內院。”這座宅院內院比外院小,他們兩個人加緊干,天黑近之前能打掃完。
明儀的目光掃過清掃干凈的地方,只剩下內院與外院入口那一片還沒打掃;而他們正在掃,一會兒就該弄干凈了。
“程小娘子,您是要出去?”一個侍衛問道。
明儀點頭,“我去大廚房,你們先忙著,忙完了用個膳好生休息。”
“是。”
兩名侍衛目送她走出內院月亮門,低頭繼續灑掃。
大廚房燈火通明。
她來到大廚房外,見到兩名侍衛在附近灑掃;在他們抬頭的時候,朝他們笑了笑,徑直進了廚房。
“主子,您怎么來了?熱水還要等一會兒。”春梅坐在灶臺前里側,看到明儀走進來,忙起身迎了上去。
明儀打量著大廚房,灶臺里側放了一條條劈好的柴禾,及枯枝爛葉;整個灶臺建造的很大,七個灶膛,五口可放大鍋,兩口可放小鍋;另,下面砌了四個可供砂鍋和砂罐的灶膛。
灶臺左邊是長案板,右邊堆放著一些菜,如大白菜、蘿卜等,在西北比較常見的蔬菜。
灶臺對面墻邊安放了一排長長的架子,上面放了些罐子和鍋碗瓢盆,以及囤積的糧食、調料等物,架子側面放了兩排水缸,整個大廚房約莫有一百平左右,除開灶臺和擺設的架子、水缸,供人行走的地方很是寬敞。
“我來給你打打下手,趕了這么久的路,大家都餓了;一邊燒水一邊做飯吧,早點吃了睡覺。”她是真有點困,路上沒吃好沒睡好,身體給出反饋——疲憊。
春梅本心不想她動手,可是,他們在平陽關人手確實很缺;想讓主子早點用上晚膳,她又騰出手來。
“主子,您坐下燒火吧,奴婢來做飯。”春梅指了指灶臺里側坐人的位置。
明儀看了看灶臺里側的長凳,考慮到她做飯手藝太過驚人,默默坐了過去;忙起來時,幫著春梅洗菜切菜,兩個人一起忙活,飯菜做起來就快了。
兩刻鐘左右就做好了一頓簡單的飯食。
剛回來,家里沒肉,做的全是素菜。
“主子,奴婢去跟侍衛隊的人說一聲,讓他們自己過來端飯菜。”
“成。”明儀拿著湯勺,把她和春梅的分量盛出來。
春梅到大廚房外,看到灑掃的人收拾著水桶和毛巾要走,笑了,她不用親自跑一趟去叫于侍衛等人吃晚飯了。
“侍衛大哥,飯菜做好了,今晚將就吃點。”
兩名侍衛面面相覷,互相看了彼此好一會兒,沒能第一時間給出回話。
春梅把話傳完,轉身回廚房,沒管他們回不回應。
等春梅進去之后,偏瘦的侍衛道:“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東邊。”性子冷淡些的侍衛說完兩個字,緘默了。
瘦侍衛哭笑不得,“我說的是這個意思嗎?我是說,春梅姑娘居然給我們做飯了;之前程小娘子也進去了,我們今晚不會吃的是程小娘子做的飯吧?”
“想的挺美。”冷淡侍衛搖頭,無奈道:“你何時見程小娘子下過廚?”
“也是。”瘦侍衛恍然道,“程小娘子敢做,我們不敢吃。”
兩人心知肚明,飯菜是春梅做的,但是,不耽誤他們開開小玩笑。
“快走,找隊長去。”
說說笑笑走開,明儀和春梅端了飯菜回院子吃;侍衛們的飯食怎么分配是他們的事,她們只管吃飽喝足,洗洗好好睡上一覺,把之前缺的覺補回來。
用過晚膳,一主一婢洗漱后,各自回房睡下。
天色微明。
明儀早早起來練武,昨夜睡得早,睡足了自然就起來了。
她練武的功夫,春梅聽見動靜也起來了;見她在練功,便去了大廚房燒水做早膳。
一套劍法和一套拳法打完,重新洗了個澡,然后用早膳。
“主子,今日您打算做些什么?”
明儀執筷沉吟,少頃開口,“你們世子爺應該是上戰場了,我們吃了早膳后去山上走走,看看河渠進度。”
“主子,天有些邪乎,不如等放晴再去?”天空陰沉沉,隨時變天的征兆十分明顯。
明儀感受著空氣的干燥濕度,春梅說的是對的。
“帶上雨傘。”斟酌再三依舊打算上山,“趁著還沒變天,上山看看進度;能干就繼續干,干不了就貓貓冬,做工的人可沒休息。”
她可以選擇休息,可是,做工的那些人要考慮到他們的人身安全。
山里條件本就艱苦,干活得下死力氣,來干活的人多數是后面逃難來的流民;在身體上多有虧損,為了銀錢來做工,養活一家老小,誰家沒個妻兒老小的?真有意外,那就是一個家的悲劇。
她做不到視而不見。
冬天做工比其他季節更危險。
西北一到冬日,地面會變硬,山里的山石一變硬,做工難度直線上升;山里的猛獸、雨雪之后還會有山體滑坡和打滑的危險,若是山里的泥土沙石變得不好撬動,就得歇著了。
春梅溫柔笑了笑,“主子心善仁慈,是他們的福氣。”
“不知這種福氣有沒有人稀罕。”明儀戲謔道。
春梅目光一頓,暗暗思量,那還真不好說,知足常樂、知道感恩的人自然會覺得是福氣;對于貪心欲念多,總是不知足的人而言,那就不是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