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小飯堂第六百五十七章 臭豆腐(十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大理寺小飯堂 >>大理寺小飯堂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七章 臭豆腐(十一)

第六百五十七章 臭豆腐(十一)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2日  作者:漫漫步歸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漫漫步歸 | 大理寺小飯堂 
→、、、、、、、、、、、、、、、、、、、、、、、、、

將軍這話她當然是信的,因為將軍自己就是活閻王。這綽號既是對面的匈奴人取的,也是軍中所有人公認的。

既是活閻王,自然清楚奈何橋在哪里,會以什么形式偽裝變換著出現了。

只是也是因為是活閻王……那閻王手下的牛頭馬面、黑白無常什么的都不曾聽到過有什么空閑與放假之事呢!就似她……這么些年還沒放過什么閑假,好不容易有個假,自然不希望有太多人來打擾自己了。

所以大理寺什么時候能把露娘她們抓了啊!如此,她就能放心的游山玩水,過好這個閑假了。

至于露娘她們在其中做了什么,她不知道。不過事情既然發生在迷途巷,而迷途巷是露娘她們的戲臺。所以,昨日那一出事又怎么可能跟露娘她們沒關系?只是想到露娘她們的種種手腕,素日里鮮少輕易出面,自己這單生意賺的銀錢還是替露娘出面賺到的,如此擅長東躲西藏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她們藏起來的翹尾巴呢!

王小花的愁溫明棠當然不會知道,距離那日吃臭豆腐也已過去好幾天了。直到內務衙門的雜役送來熟悉的粽葉,提醒溫明棠端午快到了。

端午么,每年都是如此,吃粽子、咸蛋,看龍舟比賽,以及佩戴艾草香囊驅邪避災什么的。

“去歲那會兒,咱們還去渭水河上看龍舟比賽了呢!”清洗粽葉的時候,湯圓隨口說道,“我記得那時那個小霸王對溫師傅很是不同……”話說至一半,陡然意識到自己說錯了什么的湯圓一驚,連忙看向周圍,見只有她與溫明棠在這里洗粽葉,眼下是午食過后,眾人都去午睡了,便連鮮少午睡的阿丙因著昨兒沒睡好,被不知哪里來的蚊子擾了大半夜的美夢,也去午睡補眠了。

眼見周圍無人,湯圓這才松了口氣,捂著嘴,對溫明棠賠了個不是,說道,“溫師傅,你眼下與林少卿關系這么好……是我說錯話了!”

溫明棠搖了搖頭,表示不礙事之后,又瞥了眼湯圓,笑道:“也不過一年的光景,湯圓懂了不少!”去歲這個時侯,湯圓同阿丙還沒生出什么不同的情愫來,老袁還在,兩家也不曾商量定親這種事,對男女感情事,兩人都不大懂。

當然,這些在溫明棠這個現代人看來確實早了點,可一想到這是大榮,也明白很多人都是這個年歲開始定親的,史書記載長孫皇后十三歲便嫁給李世民了,就溫明棠所見的很多大榮百姓也是到十五六歲的年紀便開始走成親流程了。

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在大榮不是一句空話,所以很多事都比現代社會來的要早。

“我當然懂了,他那般做派不是刻意引溫師傅注意又是什么?”湯圓撇了撇嘴,說道,“那時他還說了要常來大理寺吃飯來著,結果來著來著便不來了。唔,雖說里頭有林少卿阻止的原因,可這般被林少卿一說就退,想來也沒多少堅持的。還好溫師傅不喜歡他,若不然,這般隨意招惹了女子,當真惹得女子動了心思,自己卻退縮了,如此……又要如何收場?”

“紀采買說他不過是覺得新鮮外加看上溫師傅生的好看罷了,這種單純好美色的喜歡最是單薄了,大一點的風一刮就塌了。先前不曾多想,眼下回想起來卻發現還當真如此,這喜歡單薄的簡直跟紙糊的一般呢!”湯圓說道。

溫明棠點頭笑了笑,沒有說話。

本是隨意想起的一茬,不再繼續這個話題,自也沒什么好聊的了。至少于湯圓而言,李源這個人可遠沒有前幾日發生的那紅白兩事相撞的鬧鬼之事來的有趣。

“聽說姓梁的那個梁公后輩到現在還未找到,家里兩個旁支的族叔已開始商量他的后事了。”湯圓將粽葉按在井水里清洗著,對溫明棠說道,“溫師傅,你說死的那個書生是他嗎?”

這種事溫明棠當然不會知道了。不過一切表面的證據都在指向死的這個書生就是梁衍,種種跡象也都對得上。

可壞就壞在一切都對得上,證據確鑿。不止物證確鑿,人證亦是如此。且還是在三個酒鬼眼皮子底下發生的。

證據確鑿,板上釘釘,只可惜一切發生的太快了,梁衍不會在幾息之間從一個好好的大活人燒成焦炭的。

“既然要裝神弄鬼,那就裝神弄鬼到底,還不如最后直接讓那個書生化作一縷青煙消失不見,什么都不留下的好,”溫明棠說道,“不想裝神弄鬼,要按證據說話的話便不要搗鼓這些神神鬼鬼之事,殺人就殺人,平白多做那么多手腳做什么?”

既是真鬼神,又怎會懼怕衙門?為什么還要留下個證據給衙門看?說到底,還是懼怕被衙門抓獲的。

既怕被抓獲的,自然不會是什么鬼神,哪怕那一出戲法似的障眼法寫的再精彩,演的再好也沒用。

至少就她所知,這大理寺上下除了關嫂子他們這些看熱鬧的,正經辦案的沒人相信這個,至于關嫂子他們……心底里也是不信的,只是嘴上信罷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梁衍沒有長得相似的兄弟,如果這只是一出配合逃遁的障眼法,他的人還在的話,”溫明棠想了想,說道,“人但凡活在世間,必然會留下痕跡,這長安城內外守城的官兵都已收到消息嚴加盤查了,勢必不會讓他出城的。”

“如果能尋到一個活著的梁衍,那么死的這個便必然不會是他。”雖然只是湯圓的隨口一問,甚至問這話的湯圓對這等還不知道的事情興趣并不大。就似小丫頭看話本子一般,一貫只愛看全部寫完的,而不是看那只寫了一半的。眼下這種未破的案子就是寫了一半的,湯圓興致當然不大。可溫明棠卻是有興致的,全部寫完的話本子有全部寫完的好,叫人看起來酣暢淋漓,那寫了一半的則亦有寫了一半的有趣以及可猜測之處,溫明棠來者不拒,所以回答這個問題也很是認真。

“再者,他嘀嘀咕咕的那些話,高興的說什么反過來了,也不知道在高興什么,又是什么人同他說的能反過來這些事。”溫明棠想了想,說道,“不過聽了皇陵那日之事,我想他對眼下的境遇當是不滿意的,雖然比起很多人來,他的日子過的尚可,可同是開國功臣之后,那郭家兄弟卻能過的這么好,他是不平,嫉恨以及嫉妒的。”

不管日子是不是真的不好過,至少于自己覺得日子不好過之人口中所謂的反過來,當是想過上郭家兄弟那般的日子的。

既如此,先前找了那么多神棍都不曾如愿的梁衍又要用什么辦法過上郭家兄弟那樣的日子?

好日子誰不想過?不想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這等好日子的人所用的方法幾乎都寫在大榮律法里了,照著一本大榮律法仔細翻便是了。

此時的林斐就拿著一本大榮律法在慢慢翻著。

其實很多案子,任它看起來再如何詭譎離奇,情節似話本子一般精彩紛呈,都逃不開一本多數人眼里甚為枯燥的大榮律法的制約的。

因為甚為枯燥,便是辦案的寺丞如劉元、白諸這等人都有些翻不下去了。

“我等是當真看不出這律法條條框框的字之外的事了,”劉元趴在案幾上,眼睛發直,看了會兒枯燥至極的大榮律法叫他想起自己最調皮好動的年歲背最枯燥的課文時的情形了,自己那眼睛也是發直的,因為提不起一點興趣,卻又不得不背,于是就似被強摁著頭喝水的牛一般,眼睛發直的將水往嘴里囫圇吞咽著。

白諸瞥了他一眼,搖了搖頭,看向正低頭認真翻看律法的林斐,卻見林斐正襟危坐,看的很是認真,那本大榮律法看起來都快被翻爛了,顯然看過不止一遍了,卻全然沒有他二人這般眼睛發直看不下去的模樣。

“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閑。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干。”一旁的魏服瞥向自己貼在案幾上的那一行字,念道。

這是坊間流傳的那本西游猴子打妖怪故事話本里,菩提祖師傳道猴子時說的話。劉家村那案子發生那會兒,聽了林少卿與溫師傅提到那老少皆宜的西游話本不過是套了個妖魔鬼怪故事的殼,里頭每一章都有隱喻之后,魏服便找來坊間不少先人的解讀翻看了一番,而后便將那行字貼在自己案頭每日摩挲提醒自己。

“道本就玄乎的很,至人方才看得懂,尋常人也不過常把金丹當作等閑尋常之物罷了。”魏服低頭喃喃,看向那廂認真翻看大榮律法的上峰,想起劉家村那個案子中那些詭譎離奇的狐仙、妖怪之事,嘆了一聲,說道,“一本《山海經》,妖魔鬼怪之錄也不知翻多少遍才能透徹,是我等還不到至人的境界,所以才看不懂,覺得枯燥無味、平平無奇。”

他們坐在這里的這些人都是走的科考那條陽關道過來的,論名次,誰也沒有林少卿的名次靠前,可偏偏是考的最好的林少卿在那里反復翻閱,仿佛沒看懂一般。而他們卻是……完全看不下去。

這真是一件既古怪違和又讓人嘆息之事。

“難怪有先人說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能從科考場里殺出來的,自不是什么蠢人,尤其經由上個劉家村的案子之后,親眼看到那劉家村里供奉的狐仙以及那童大善人的種種做派,便愈發察覺到了什么,好似隱隱摸到了那桎梏自己的隱形邊框的一角一般。

“去歲還不覺得,興許是接觸到的案子之中不曾見過童大善人這等人的緣故。”劉元趴在案幾上感慨道,“直到上個劉家村的案子,林少卿竟是一踏入劉家村便感慨不曾聽聞有童大善人那等人,這一句感慨我等先時聽了還不覺得,只以為那童大善人只是個聰明些、厲害些、手腕更高明的鄉紳罷了,可隨著那案子越查越發深入,便愈發覺得這童大善人是聰明不假,卻又不是我等以為的那等聰明,而是……唔,怎的說呢?或許他那幾年神棍經歷于他而言當真是至關重要的。”心里的話并未全部倒出來,罕見的被一向心直口快的劉元盡數咽回了肚子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林少卿的那一聲感慨初時只叫他覺得上峰看人的眼光真準,可隨著案子的深入,以往見過真相被抽絲剝繭的,可那童大善人這個人卻也像一團迷霧般被人一層一層的抽絲剝繭的剝離開來,每剝開一層,便能想起林少卿當時一踏進劉家村時的那聲感慨,這般剝開一層,回想一次,每一次不同角度的剝開與回想,都讓他打心底里佩服以及心驚上峰那一聲“不曾聽聞”的感慨份量真是極重!

同樣一件稀松平常的事物,偏林少卿早早便能看出不同來,一眼望到了旁人望不到的深處,而旁人要看到林少卿在入口處便看到的景象,需得切切實實的走入其中,深入到底,方才能看懂林少卿在入口處便看得懂的那些人和事。

以往經手過的案子精彩的多的是,卻沒有哪一樁如劉家村這個案子一般,看著簡單,可當他每每回首再看,都能看出一種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之感。

劉家村這個案子就宛如一座清奇陡峭、怪石嶙峋、峰巒疊嶂、延綿不絕的奇山,人立于山下往往無法看清全貌,需得切切實實的將群山盡數走過一遍,方才能明白這看似稀松平常的山巒全貌如何,可林少卿卻是只一眼,就隱隱看透了這奇山的全貌,實在是讓人越想越是心驚。

這案子本身實在是看似再普通尋常不過了,可親身經歷了一遍這個案子之后,再觀這案子中的人和事,卻又讓人覺得這委實是個再罕見不過的復雜離奇的案子了。劉元只覺得經歷了這個案子之后,自己好似隱隱有些明白了老莊那句“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話的真正含義。

當然,不論是天性還是身為大理寺寺丞的劉元骨子里天生就是厭極了惡事的。可在這世間摸爬滾打的越久,也越發明白對于花樣百出的惡事以及惡人,光靠厭惡這等情緒是無法解決這些惡行的,而是要清楚的了解這些惡人,才能解決這些惡事與惡行。

官要抓到賊,自是要比賊更聰明了。

對于似童大善人這等惡人,他們也必須比這等人更聰明,而不能被這等人牽著鼻子走。

所以,那看不見的桎梏必須學著去突破它。

“我眼下倒是有些明白那些話本子里無論是修仙的仙人也好,還是武俠故事里的俠士也罷,為什么都要學會打破桎梏,才能戰勝最終的對手了。”白諸接話道,“眼下再想那些眾所周知的話本子,方才覺得自己先時確實不曾看懂。”

便在這時,聽那廂正在翻大榮律法的林斐開口了,他翻著手里的大榮律法,淡淡道:“佛教禪宗有云,人生的三重境界為‘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這等時候林斐突然說話,自不是隨口而為的。劉元、白諸對視了一眼,看著擺在自己面前令自己看的雙眼發直的大榮律法,說道:“這本大榮律法于我等而言還是‘看山是山’的境界,而那猴子打妖怪的故事因有了先人的指引,我等已到了看山不是山,不只看故事,又懂其中隱喻的境界了。”

“多數人于很多事上總是處于‘看山是山’的境界的,”魏服感慨了一聲,想到劉家村案子之后自己再看《山海經》與那些傳承下來的,眾人耳熟能詳的那些妖魔鬼怪的古怪特性,由此生出的別樣感悟,覺得這些妖魔鬼怪雖說只記于話本之中,卻又仿佛是真實存在于周圍的,他嘆了一聲,說道,“要打破桎梏或靠自己打破,或有人,或經歷事引路,方才能夠突破。”

他們顯然是需要人或事引路,方才能懂這些了。不過好在比起大多數人一輩子也難以接觸到這些人和事,他們身在大理寺,天生離這些事那么近,自是有機會明白這些的。

就譬如眼下這個案子——紅事爭搶奈何橋?白事搶占陽關道?反過來了?是指這紅白事反了?還是僅僅是指那書生口中所謂的反過來了?

他們不懂,不過看林少卿這般鄭重的神情,顯然這個案子或許又是個如劉家村一案那般特殊的案子了。


上一章  |  大理寺小飯堂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