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付東流:
七月十五。
商王帝辛立女媧神像,感動圣母,娘娘人間顯圣。
此后這一天,成為祭奠人族圣母,祭奠人族先祖的節日。
世稱秋祭日。
此后數日,大商立起數百丈女媧神像的消息就傳遍了人間各地。
數百丈高!
有多高?
他們不需要親臨,只需要看著眼前的聳入云霄的高山,
就能想象那座神像有多么巍峨壯觀!
堪稱人間神跡!
大王曾說過,你們不曾見過神明,卻親手建造神跡。
這座矗立在大商國土正中的女媧神像,正是人族親手筑造的神跡。
不知為何,他們提到女媧神像,語氣都高了,
腰板也挺直了,
臉上帶著一副驕傲自豪的表情。
雖然這神跡與他們無關。
人族建造神跡,
人人足以自傲。
這是一種流淌在人族血脈之中的共鳴。
西岐城。
幾百名士兵嚴防死守著四方城門,進出之人都要受到極其嚴苛的盤問。
此時,西岐城內某個不起眼的街道角落,圍著一群人,響起一番對話。
“你們不曾見過神明,卻親手建造神跡。以后這句話……不能說了。”
“為什么?”
“因為,我們已經見過了神明了啊。”
“是啊,娘娘人前顯圣了!先生,那今后應該怎么說?”
“今后可說,
我們以凡人之軀,用雙手建造神跡。”
“高,
實在是高!”
“不愧是大商說書人!”
“不好,
西岐士兵來了!”
“快躲。”
“先生,
明日再見!”
“先生,
我等早晚有一日,要去大商看一眼這驚天動地的奇觀,
去親自朝拜女媧圣像。”
接著披甲帶刀的腳步聲重重響起。
眾人隱入周圍的房舍之中,消失不見。
九間殿。
子受端坐在王座之上,金階之下,
文武百官正吵個不停,正在爭論北海移民。
子受知道此事不可急于一時,便讓他們吵。
畢竟,九州四海之外的地圖,他還沒拿到手。
子受看著手中的“大商注音字符”第一式,嘴角微翹。
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這句話在大部分時候還是適用的。
子允和子致二人,在文字尚未普及、音律還未徹底統一的封神時代,只用了一個月便做出了一套可以通行天下的大商注音字符。
這個注音字符的靈感來自于繩結記事和折棍算數,將子受提及的“聲母二十四,韻母十四”,用棍和節組合而成,也就是橫豎加點。
拉丁字母?
子受想都沒想過。
橫平豎直,天圓地方,乃是九州人族的精神之所在!
三皇之時,倉頡大帝見白龜浮水,蛟龍出海,心有所感,
于是究天地之變,觀星辰大勢,
俯察龜文鳥跡山川之靈,指掌而創文字,造為六書。
文字造成之日,天地皆驚,四方生靈均怕人族泄露天下機密,從此天道不寧。
倉頡因此被天下生靈嫉恨,因果纏身,早衰而死。
甲骨文字乃人字!
子受將手中大商注音字符交給了子允,目光看向六位內閣大臣,道:
“楊任,你的差事辦得怎么樣了?”
當初,他在后宮自暴自棄七天,最終決定對抗封神之后,先后推廣了第一個農業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個工業五年啟蒙計劃,第一個文化五年推廣計劃。
其中,商容負責負責的第一個農業五年發展計劃,只用了半年就全部完工。
第一個文化五年推廣計劃,又稱掃盲計劃,負責在大商境內所有鄉邑建造鄉庠,教化民眾識字。
鄉庠即鄉學。
因此計劃龐大復雜,至今尚未完成。
掃盲計劃負責人,正是內閣大臣之一的楊任。
楊任。
封神榜中唯一死了兩次的人。
被封甲子太歲。
封神定數中,他誓死諫言,被帝辛挖去雙目,拋尸荒野。
他死后被清虛道德真君撿尸,清虛將兩枚玉虛金丹放在他的眼中,使其眼窩中長手,手中長眼,上可看天庭,下可觀地府,中可看人間百態。
不過……
現在清虛道德這個老陰貨,應該是蹲不到楊任的尸體了。
楊任聞言,走上前來,道:
“稟告大王,朝歌周圍千里內的每一處鄉邑,都已建成鄉學兩座,一為稚童,一為長者。”
“今年九月初一,秋收之后,這些鄉邑即可招收第一批學員。”
“不過……大商境內鄉邑數萬,鄉學若要全部建成,還需一年時間。”
子受點了點頭。
他即位之初,定下了國事不可擾農桑的國策。
民以食為天的概念,強勢推廣到了九州各地。
因此古代的徭役之法,暫不可用。
大商現在推廣的各種計劃,執行的主要勞力,是他繼位六年以來,用以工代賑的辦法聚攏的五十萬流民。
這五十萬流民經過六年的打磨,已經成為一支無往不利的建造軍團。
這支龐大的建造軍團,在組建六年時間里,建造了大商直道,挖通了萬里運河……
最終形成了六大工種,被天下稱之為王之六工!
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
其中。
杜元銑帶去東海挑沙填海的是土工。
子啟帶著督造封神臺的木工。
邯山雕刻女媧神像的是石工。
商容帶著走遍大商建造農業設施的隊伍,則六大工種均有。
他但想要同時在大商開展大規模建造計劃,即便有這么龐大的一支建造軍團,也還是不夠。
大商境內,人口五千八百萬,百城萬邑,不可能同時鋪開去建。
楊任只能在一座鄉學建成之后,將這支建造隊伍遷到別處。
子受靠在王座之上,道:“繼續說。”
楊任聞言,繼續說道:
“臣本來想按照大王的吩咐,對入學者進行評考而分天地玄黃四級,但探查之后,發現并無必要……”
“除朝歌之外,識字者不到萬一。”
“只需張貼告示,告明每一級考取的條件,讓他們自薦評考即可。”
子受聞言點了點頭,道:
“可。”
這一點,他的確沒有想到。
楊任應允之后,嘆息道:
“遙想先王在位時,我大商除王室貴族,幾乎無人識字,識字比例不及萬一,甚至這朝上也有許多大字不識的白丁。”
“若非您繼位后,強制官員識字,只怕現在還有人看不懂王旨。”
文武百官后方,身材最高的飛廉和惡來對視一眼,父子二人默默低下頭。
楊任說罷,深深躬下腰,恭敬無比道:
“大王您繼位之后便推廣的邸報,以及城邑藏書閣,已經讓大商識字的比例,提高了數十倍。”
“現在掃盲計劃若是徹底完成,大商境內全民識字,大王您的功德,堪比倉頡大帝。”
楊任話音落下,文武百官趕緊上前一步,齊齊躬身行禮,高呼:
“大王功德,可追倉帝!”
楊任嘴角抽搐,撇了撇嘴,暗罵一群匹夫。
這兩句話他想了一整天,你們竟然吃白食!
子受擺了擺手,道:
“倉頡的功德,豈是后世之人可以相比?”
“他雖然只造了二十八字,但給我九州人族的傳承定下了橫平豎直的精神。”
“只此一點,便是無量功德。”
文武百官聞言退去,只聽子受繼續說道:
“建造學舍不過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鄉學的夫子,要德識兼備才行。”
“楊大夫,你現在已經是內閣老臣了,無事不可出朝歌。”
“汝弟楊修,跟你多年,可以接任此事。”
楊任聞言又驚又喜,急忙拽著旁邊一官員上前跪地行禮。
子受說完,從王座上站起身來,視線落到楊修身上,開口說道:
“楊修,孤命你汝即日起成立太學院,將大商境內所有愿為夫子者,不分貴賤,錄入籍冊!”
“汝負責統籌調動,讓已建成的鄉學,務必在九月初一開辦。”
“這大商注音便是第一課!”
“另外,太學院夫子當有責罰之權,輔以侍衛十人!”
“但若有夫子無德,擅用責罰權利者,斬!”
楊修跪地高呼:“臣遵旨!”
“筆墨紙硯。”
子受話音落下,早有殿前官鋪開錦紙,研墨捧筆。
他拿起御筆潑墨寫下一行大字!
“為大商之崛起而讀書!”
九字一出,被女媧神像鎮住的人間氣運,須臾間暴漲一分!
隨即!
人間氣運不再歸于平靜,竟然開始持續的上漲,雖然漲的極其微弱,但帶著無窮無盡的勢頭。
這個勢頭,勢不可擋!
子受將錦紙扔到楊修手中,道:
“將此一句張貼天下鄉學,汝可憑此九字調兵遣將,守衛天下夫子安危!”
楊修看著手中捧著的九個字,不知為何,身體忍不住顫抖起來,他喃喃自語道:
“為大商之崛起而讀書。”
他念完,跪地高呼:
“臣必不辱王命!”
“不成此事,不以家為!”
子受靜靜看著楊修,如果沒記錯,他的四女兒剛剛出生,楊妃還給送了賀禮。
于是,子受靜靜開口道:“滾。”
此時。
九天之上。
人間氣運之變,讓天下圣人第一次有種坐不穩的感覺。
這種感覺,讓人心中慌亂。
雷音古剎之中。
準提雙眼睜開,凝視著人間氣運,法身金光忽明忽暗。
不知為何,他總覺得冥冥之中,有一位不祥,站在他身后,時時刻刻盯著他,讓他坐立不安。
他已經證道成圣。
竟然還會生出害怕的感覺?
準提眉頭緊皺,開口說道:
“師兄,難道女媧那太素天,還有氣運沒有還回人間?”
“為何,吾總覺的這人間氣運,一直緩緩上漲?”
接引臉色無悲無喜,開口說道:
“把覺得二字去掉。”
準提:……
接引凝起目光,道:
“自從那氣運瀑布消失,再沒有半點氣運從太素天落下。”
“這是人間出了問題。”
“女媧給了帝辛底氣,他開始了。”
接引話音落下,雷音古剎頓時一陣喧嘩,西方諸仙紛紛對視,有日光道人開口問道:
“帝辛,開始什么了?”
接引淡淡道:“開始做他想做的事。”
日光道人眉頭微皺。
“圣人,帝辛不是一直在做他想做的事嗎?”
接引搖了搖頭,道:“不,我總有種感覺,他想做的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