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第715章 藝術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5章 藝術家

第715章 藝術家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9日  作者:武文弄沫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武文弄沫 |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小說:、、、、、、、、、、、、

“這個月鴻途客車又交付了3臺,市里2兩臺,冀省府辦1臺。”

夏中全陪著李學武轉看了科技研究院的汽車工程實驗室,一路上邊走邊說。

“還有兩個好消息,”他微笑著介紹道:“法國外事館訂了一臺,英國外事館也訂了1臺。”

“確實是好事,”李學武點點頭,看著車研所的工作情況,說道:“外事館有車輛進關條件的,能選擇咱們的汽車,證明咱們做的好啊。”

“具體什么情況我還沒有了解,但是……”

夏中全遲疑了一下,這才講道:“國際上的形勢也很復雜啊,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不止咱們。”

“法國的情況我了解一些。”李學武并不驚訝和意外夏中全了解國際形勢,人民大報都有刊登。

當然了,刊登出來的一定是廣泛的評論,核心矛盾還需要自己思考。

“學術思想的變革是有代價的,”他想起了瑪姬的介紹,講道:“不過也不用太過于在意。”

“你應該知道,法國人熱衷于把問題正治化,通過廣泛的群眾活動來迫使管理者解決問題。”

李學武淡淡地說道:“習以為常就好,他們那都當吃飯這么簡單,大街上經常有群眾活動。”

“一言不合就都去舉牌子,表達訴求的方式和方法很直接,也很生硬。”

“變革老區了,呵呵——”

夏中全輕笑著點點頭,說道:“圣塔雅集團這一次合作,不會是最后一次吧?”

“我們都在擔心已經簽署的合作協議能不能落地,畢竟那些技術還在封鎖的范圍內啊。”

“我也不相信合同,但我相信利益。”李學武回過頭看了他一眼,繼續往前走著,“無需擔憂,無論是圣塔雅集團還是法國人,都不會放棄東南亞的利益。”

“舊有的殖民體系已經不符合時代的發展了,終究會被淘汰掉,新的經濟剝削體系正在建立。”

他緩緩點頭道:“我雖然并不看好他們在東南亞的商業布局,但不得不說效果出奇的好。”

“你說的是哪方面?”夏中全挑了挑眉毛,道:“過去一年里,圣塔雅集團完成了超過兩千萬元的訂單貿易量,輸出的方向就是東南亞。”

“你可能想不到,最受歡迎的產品竟然是它。”

李學武翻開手里的筆記本,掏出了一張相片遞給了夏中全,說道:“雖然我早有預料,可還是低估了東南亞的市場需要啊。”

“彗星摩托車啊——”

夏中全親自參與了設計和規劃的產品,如何能不認識。

看到照片的那一刻,他便知道李學武說的是什么了,尤其是照片的背景。

“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圣塔雅集團采購了超過10萬臺彗星摩托車。”

李學武長出了一口氣講道:“他們掌握了出口量的70,在東南亞的市場份額占比很高。”

彗星摩托車是流水線產品,三班倒的情況下日產能達到了600臺更多,年產量超過22萬臺。

一年半的時間能賣出去超過10萬臺,已經很能證明這臺彗星的市場能力了。

“確實,我還真忽略了出口占比,”夏中全仔細打量著手里的照片道:“這是做了改裝?”

“配件,加大了車筐,”李學武點了點他手里的照片說道:“因地制宜,適者生存嘛。”

“東南亞有很多狹窄路段,這種摩托車既能作為交通工具,也能作為運輸工具。”

李學武介紹道:“剛剛簽署的合作協議中,圣塔雅集團又增加了彗星摩托車,以及換代之后的采購訂單。”

“看到這一點,你還擔心他們不做貿易了?”

“是我疏忽了,”夏中全點點頭,說道:“我只看了一眼年銷售量,沒關注銷售方向。”

他將照片還給了李學武,好奇地問道:“這算是傾銷了吧,當地不會限制嗎?”

“限制政策一定會有,但作用不大。”李學武收起了照片,解釋道:“再怎么限制,咱們的生產成本疊加運輸成本也比他們的低。”

“這是工業基礎和集成化生產決定的。”

“彗星的銷售做得這么好,羚羊呢?”夏中全看著李學武問道:“羚羊沒理由做不好的。”

“也還行,汽車的貿易總量你是了解的,羚羊的限制條件還是在油耗上,不比雙子座賣的好。”

李學武介紹道:“港城市場反饋回來的意見是,加大科研力度,降低羚羊汽車的油耗。”

“雙子座所使用的發動機就表現出了一定的競爭優勢,價格戰不會是未來的主要競爭手段。”

他看了夏中全提醒道:“咱們要賺錢的。”

“這方面也是急不得,”夏中全抬手示意了動力研究中心,介紹了發動機的研發情況,“從技術到材料,甚至是加工精度,我們都在逐步推進。”

“羚羊二代的發動機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解釋道:“我們的目標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以一年為期限,突破一個小換代,以三年為期限,突破一個技術代。”

夏中全提了一口氣,講道:“我們在汽車工業上投入了更多的心血,我也知道這是支柱產業。”

“更省油、更強勁、更輕量,是動力發展的核心方向,”他強調道:“有了更多高知識、高技術人才的加入,再加上國外技術的引進,我想這個目標必定會實現。”

“我是不想給任何人壓力啊,呵呵——”

李學武輕笑著說道:“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做企業的,做生產工作的,也要與時俱進吶。”

“你剛剛提到了英國,我給你介紹一個情況,”他點了點夏中全說道:“你的印象中英國人應該是刻板保守的存在吧?”

“但英國新一代的年輕人更主張反潮流和個人解放,大街上穿著迷你裙的姑娘隨處可見。”

李學武認真地介紹道:“穿著喇叭褲的英國小伙子和穿著人字拖的英國女孩在街頭和諧相處。”

“我說的這些你都懂吧?”

“迷你裙?那是什么裙?”

夏中全還是有點迷茫,愣愣地看著李學武問道:“喇叭褲和人字拖又是什么東西?”

“睜眼看世界啊,我的同志!”

李學武感慨地拍了拍夏中全的胳膊,帶著他一起往前走去。

“現在是六八年,六十年代基本上已經過去,回首望,世界風云變幻,時代浪潮洶涌。”

他點了點面前的虛處,講道:“企業不懂時代,工業設計和發展就會表現出迷茫,個人不上時代的腳步,你就是流氓。”

“我——我怎么還成流氓了?”

夏中全好笑地瞅了他一眼,道:“我可是正經人啊,你秘書長不能開這種玩笑的。”

“誰跟你開玩笑了?”李學武看了他一眼,道:“有點文化好吧,夏中全同志。”

“無業謂之流,無房謂之氓。”

他點了點夏中全講道:“我是說咱們個人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就會甩下去,淘汰掉。”

“我嚴重懷疑你是在借題發揮,”夏中全也是有文化的人,瞥了李學武一眼,道:“但我沒有證據。”

“呵呵呵——”李學武沒在意他的敏感,輕笑著說道:“我是在給你講即將過去的六十年代。”

“這是一個仿佛被瘋狂所依附,是一個變革和叛逆的時代,咱們這一代深有感觸吧?”

李學武用手碰了碰他的胳膊,道:“我要講這是一個破舊立新的時代,就像春雷的興奮和一切的復興一樣。”

“最明顯的表現是中西青年在時代浪潮中焦躁不安。他們就像雄鷹展翅,準備在天空中戰斗。”

他微微瞇著眼睛,就用兩個人能聽到的聲音講出了對時代的理解,對形勢的領悟。

“更為直接的,西方青年顛覆了傳統的審美觀念,他們的叛逆就像一場猛烈的風暴席卷了整個世界。”

“審美不用我跟你講,破碎和建立是一個時代變遷的重要分水嶺,你應該能理解。”

李學武點了點手指,繼續說道:“西方傳統的優雅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嬉皮風格”的興起。”

“與此同時,在你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原本多元的服飾文化一夜之間消失殆盡,旗袍、西服淪為了“棄兒”。”

他的手指握成了拳頭,嚴肅地講道:“整個中國似乎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團結在一起,變成了一個綠、藍、灰的世界。”

“先且不論東西方文化如何變化,更不講這種審美觀點的進步或者退步,只說這種文化屬性。”

李學武看著夏中全的眼睛問道:“你能切中時代的脈搏,掌握這種文化潮流的方向嗎?”

“你不能,從你所管理的部門設計單位拿出來的意見稿就能看得出來,審美觀已經被腐蝕影響,完全介入不到時代發展的潮流和方向。”

他按住了夏中全要說話時抬起的胳膊,強調道:“如果按照你們的初稿做彗星摩托車,單從外觀上講,你覺得能賣的這么好?”

“我不是在標榜自己的設計能力,咱們倆站在這坦誠地講,我的設計能力不值一提。”

“但是,在審美上,我能吊打你們所有人。”

李學武看著他嚴肅地講道:“為什么?告訴我?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你完全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掌握研發和設計部門的你們還生活在過去的三五年時間里,”他言辭懇切地說道:“技術上的進步可不等于產品的進步啊,我的總工程師同志。”

“這一點我要請你三思。”

李學武點了點皺眉思索的夏中全,而后繼續講起了國際上和國內的文化發展思路。

“在我們所處的60年代,是社會運動的高發時期,包括民權、反戰、環保等等。”

他緩緩點頭道:“咱們剛剛討論的法國學術文化變革,也是一種社會活動。”

“我們要看到這些運動積極的一面,它們就像驚濤拍岸一樣,推動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

“較為保守的,內地的文化活動正處于混亂和低密的狀態,但你也不能否認新芽的發生,對吧?”

李學武認真地講道:“全世界的音樂、電影、時尚、藝術等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可能不知道的,像披頭士、滾石這樣的音樂以及一些樂隊的崛起已經成為了時代的標志。”

“為什么?為什么以音樂為代表的文化崛起對時代的發展影響力這么大,這么深遠?”

他按住了夏中全講道:“你可能無法想象,一首歌曲就能讓一種產品成為暢銷品。”

“一首歌?”夏中全更迷茫了,皺眉問道:“什么樣的歌?”

“引起年輕人關注,響應時代共鳴的歌曲。”

李學武介紹道:“咱們的代理商在國外銷售紅星廠產品的時候,都會做一定的宣傳。”

“電視廣告已經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宣傳手段,一段產品介紹影像,附加一段膾炙人心朗朗上口的音樂,就能將產品深深地植入到客戶的心中。”

“有點模糊,但我能理解你說的話,”夏中全點點頭,說道:“廣而告之,你是說廣告吧?”

“沒錯,就是廣告,這在全世界發達國家已經是一種產業了,一種文化傳媒產業。”

李學武點頭確定道:“在歐洲,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代表了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安南的戰爭引發了全世界各地的反對和抵抗,這是一種新思想的表現,反戰思維,和平思維,這也是我們做產品、做企業必須感受的。”

“每一次戰爭都會伴隨著科技變革的爆發,”他微微瞇著眼睛講道:“世界科技格局正在快速演變,阿美莉卡正在準備人類登月計劃你知道嗎?”

他看了看已經傻眼了的夏中全,輕笑道:“咱們剛剛搞到手的先進計算機正在普及,連接全世界計算機的網絡正在建設,阿帕網,你不懂吧。”

“不懂沒有關系,我也不懂,這恰恰是我們需要學習的理由,”李學武背著手漫步走在通往辦公區的路上,說道:“遠的不看,咱們就看港城。”

“每個月都會有資料運過來,科學研究院要組織研究員閱讀學習,掌握時代先進科技信息。”

“為什么要看港城?那里不僅僅是咱們通往世界和看世界的一個窗口,更是信號塔。”

李學武給他解釋道:“港城與英國的信息基本能達到同步交流,這是最關鍵的。”

“在這個時代,你想要看清世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英國,”他強調道:“英國的社會變革可以說是世界社會變革的一個縮影。”

“我剛剛也講到了,這個時代充滿了叛逆和創新的精神。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新的文化、音樂和藝術形式,如搖滾音樂、迷幻文化和時尚革命。”

李學武點點頭,講道:“在這一系列的變革中,英國成為許多文化和反建制活動的中心。”

“這也導致了一些重要的正治和社會變革,例如英國于1965年禁止種族歧視。”

他看了夏中全一眼,繼續講道:“英國也可以說是這一十年的時尚中心。”

“我不敢茍同于英國汽車設計風格和品味,但這并不影響你能看到英國汽車設計上的大膽。”

“總的來說,即將過去的60年代是一個充滿活力、創新和變革的時代。”

李學武感慨著說道:“而在這一時期,時代變革對包括英國在內的全世界文化和社會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你必須得承認,變革就像一幅精彩的歷史畫卷,無論它是美好的還是痛苦的,都讓人銘記。”

“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如此精彩的時代評論,”夏中全緩了好一會兒,這才欽佩地講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我還以為你要說聽君一席話,勝似一席話呢,呵呵呵——”

李學武開了個小玩笑,回過頭看著不遠處的研究院說道:“我希望你們不要拘泥于傳統習俗,不要故步自封于現有觀念,要力求個性和創新。”

“可以大膽引入和學習富有美感的設計理念和文化,要創造屬于紅星鋼鐵集團自己的設計語言。”

他點了點夏中全講道:“無論是汽車也好,電子電器也罷,客戶第一眼看到的永遠是外觀。”

“如果連第一印象都不能給客戶留下美感,你覺得有多少人是為了咱們的技術實力埋單?”

“做企業,做產品,最忌諱自我感動,”他犀利地講給夏中全道:“不要自我感覺良好,口碑和市場的反饋才是評判產品的標準,也是真理。”

“我給你提個建議啊,你自己好好想一想。”

李學武轉過身繼續往前走,道:“你們要成立外觀設計部門,引入產品設計師的概念和崗位。”

“尤其是對外出口的產品,也包括內貿產品,要做品牌文化,要做符合科學規律和人性化的產品設計,千萬不能再出現脫褲子放屁的現象了。”

六月中旬,圣塔雅集團繼續發力,為紅星廠帶來了從丑國和北毛引進的高爐高溫、高壓技術。

這是上一個框架協議的合作內容,是為了紅星廠完成冶金技術變革而實施的分步走計劃。

煉鋼廠在董文學的帶領下,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難,將原有的高爐一個接著一個地關閉。

關閉原有的高爐不是目的,因為生產計劃不能受影響,紅星廠諸多重工業和輕工業的發展不能受影響,但還是要完成技術變革和創新。

所以舊有的高爐在關閉,引進新技術的高爐和生產車間正在建立。

相比于軋鋼廠的完全新建,煉鋼廠更符合經濟需要,一步一步地完成迭代更新。

按照原計劃,明年年底前會完成所有的冶金設備和裝備的技術迭代。

明年再去煉鋼廠,將會看到一個全新的冶金廠,新設備和新廠區向側面做了平移和擴充。

在保證計劃生產用鋼和自有產業用鋼的基礎上,要達成這一目標殊為不易。

董文學堅持留在鋼城,就是為了確保這一發展規劃和目標不會受到人事變革的影響。

李懷德看重他,一步步推他上位,也是看重了他在鋼城的貢獻。

李學武的工作依舊繁忙,不過在完全交接了保衛組工作以后,還是稍稍放松了許多。

明顯能感覺到肩膀上的壓力輕了,實在是安全保衛工作太過于重要,責任也過于重大。

王小琴接班以后,幾乎很少再回衛三團,每個月保持最低限度的會議和辦公需要,平日里都在紅星廠這邊忙。

一部分是三支工作,一份是安全保衛工作。

集團制度變革工作已經開始了,監察、保衛、消防等工作要重新劃分和調整。

僅僅是監察工作就要分出安全監察、紀律監察、工程監察等等多個部門。

保衛系統也是需要重建和調整,訓練和教育部分要劃歸醫療和教育管理局。

原在監察系統的消防監察工作要整合到消防系統中,組建大消防系統。

時隔3年,紅星廠的組織格局適應時代的發展,又一次迎來了變革。

三年前處室整合成為了工作小組,現在小組又重組成為了大部室和小處室。

管委會結構應集團化的發展也將迎來新的變化,專業的業務管理機構還是會慢慢成立。

在各分廠和分公司,已經確定了這種規制。

分廠和分公司不再分立管委會,而是由集團管委會統一管理和領導。

分廠建立廠長負責制,分公司建立總經理負責制,一切又好像回到了從前,又有些不一樣。

李學武同李懷德等人討論和研判,讜組織是一定會恢復的,因為組織生活已經恢復了。

也許就這一兩年,集團組織架構又將調整,讜組織何去何從,如何確定管理關系,是李懷德現在就必須要考慮的實際問題了。

李懷德不可能永遠留在紅星鋼鐵集團,他也不可能永遠兼任總經理和主任(書記)。

當然了,這是李懷德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也是管委會班子成員都將面臨的實際問題。

管委會一旦向經營機構和組織機構過渡,所有人都要面臨方向性的選擇。

簡單來說就是當副總經理還是當副書記的問題,這里面的差別可太大了。

有的人自信能兼任兩職,但也要考慮經營機構和組織機構變化中出現增員的現象。

集團企業領導班子絕對不會只有11個人,未來應工作需要還會增員。

增員就等于分權,他們應該怎么選擇?

“真把你留在治安處了?”

李學武抖了抖手里的報紙,看向對面剛剛坐下來的姬毓秀,笑著說道:“高局和鄭局真有魄力。”

“二哥,我是要高興還是失落啊?”姬毓秀有些無奈地說道:“您這話說的讓我好傷心啊。”

“呵呵呵——夸你的。”

李學武輕笑著收了報紙,看著她說道:“恭喜你啊,姬科長,祝你工作順利,事業有成。”

“謝謝——”姬毓秀抿著嘴角笑了笑,說道:“其實也不算進步,還是正科呢。”

“別得了便宜還賣乖了。”

李學武笑著點了點她,道:“治安處治安科科長,用兩個所長也不換啊。”

“段所也說過這樣的話,你們倒是意見一致。”姬毓秀笑著介紹道:“他去交道口了。”

“哦?是這么安排的啊。”

李學武有些了然地點點頭,問道:“邢一春去哪了?進分局了?”

“是,治安大隊,大隊長。”

姬毓秀點點頭,介紹道:“鄭局推薦的,東城各所的人事都有變動,機關下去不少人。”

“我才說他們魄力大啊——”李學武點點頭,講道:“在這個時期敢如此作為,有勇氣啊。”

“我覺得更多的是迫于無奈。”

姬毓秀回頭看了眼門廳,見顧寧走進來,笑著招呼道:“嫂子,您又加班了啊。”

“科室里開會,你下班早啊。”

顧寧淺笑著點點頭,掛了肩膀上的包,換了拖鞋走過來問道:“學才怎么沒跟你一起來。”

“他今晚要值夜班,跟著張院長學習呢。”

姬毓秀笑著指了指屋里跑動玩鬧的李姝和李寧問道:“會不會煩啊,這么鬧騰。”

“有一點,不過習慣了。”

顧寧接了李學武遞過來的茶杯,看了她問道:“今天怎么有空了?工作不忙了?”

“案子基本上告一段落了,專案組正在逐漸撤編,我們這些人要重新安排崗位。”

姬毓秀捧著茶杯說道:“也就是今天有時間,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又得開始忙了。”

“難得,應該聚一聚的。”

顧寧看了李學武問道:“你有時間嗎?周末回四合院啊?”

“時間倒是有,可我不想回去,”李學武苦笑著揉了揉太陽穴,解釋道:“一聽到街坊鄰居叫我秘書長或者領導,我這腦瓜仁就覺得陣陣疼。”

“呵呵——”姬毓秀輕笑道:“您是怕他們求你辦事吧,房子的事?”

“你都聽說了?”李學武看了她一眼,點點頭說道:“最近廠里議論聲音很大,我也是怕了。”

“沒找到你辦公室去吧?”

姬毓秀好笑地說道:“真要有這樣的,我可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暫時還沒有,但有堵我車的,”李學武微微搖頭道:“有現成的文件解釋不聽不看,非要找關系打聽和詢問,這也是一種問題啊。”

“千萬別上綱上線,也許真的有問題呢。”

姬毓秀提醒道:“您要是怕麻煩,還真就別回去了,我知道的,不少鄰居都想等你回去呢。”

“是廠里分房了嗎?”顧寧好奇地問道:“我們單位也在合計這件事呢,說是要分房子。”

“你們單位還能分出房子來?”

李學武詫異地看了顧寧,問道:“這都多少年了,哪里還有房子可分了。”

“說是有,我沒問,”顧寧喝了一口茶,淡淡地說道:“咱們家又不缺房子住,何必惹人嫌。”

“是這個道理,房子就是用來住的,”李學武點點頭,看向姬毓秀問道:“分局沒有分房計劃吧?”

“我就甭想了,都還沒結婚,不少結了婚的都還沒分到房子呢,分局可不比你們廠。”

姬毓秀羨慕地說道:“今天我還聽機關里說呢,紅星廠經濟效益好,建了那么多住宅樓。”

“效益好是一方面,福利待遇要同企業發展共同進步才是工人新村建設的初衷。”

李學武解釋道:“紅星廠的河畔新村住宅區也不都是分房政策,還有商品房和公寓房。”

“這也是職工反應最為多的問題,他們還是固有思維,覺得廠里就應該保證住房分配。”

“沒有分配的房屋指標嗎?”

姬毓秀好奇地問道:“現在哪個廠不管職工住房啊,你們廠這么做一定會引起議論的。”

“哪個廠敢說全職工住房福利覆蓋啊?”

李學武看了她講道:“都是部分職工按工齡和其他限制條件排隊等分房,比如限制已婚等等。”

“有的廠區還限制雙職工才能分房,都達不到完全住房福利覆蓋,我們廠這么做也是一種嘗試,至少給出了一定的福利住房指標。”

他介紹道:“首先要保證單身職工的公寓宿舍樓建設,高密度、高集中的生活住宅體系建設。”

“其次要保證先進技術人才的住房福利,然后才是困難職工家庭保障住房的分配和置換政策。”

李學武喝了一口熱茶,道:“為了滿足工程建設需要,也為了豐富住宅區建設資金來源,特別建設了高品質的住宅區,用于置換和限制商品房。”

“廠職工憑借身份就能完成現有住房的改善置換,以及貸款或者全款購置合適面積的住宅。”

他解釋道:“這一部分商品住宅是包含了產權和使用權的,廠里會協調提供產權證件,用于權利保障。”

“只要是紅星廠的職工就能購買?”

姬毓秀看著李學武問道:“那你能購買嗎?”

“身份夠了,條件不夠。”

李學武微微搖頭道:“首先是副處級以上的干部不允許參與河畔新村住宅區的置換和購置。”

“其次,住宅優先供給住房困難職工,也就是家庭人數多、住宅條件差、生活環境差的職工。”

他介紹道:“像我這樣擁有三套房屋的,要么排隊走商品房置換,但不知道要排到哪年哪月了。”

“要么是變更房屋所有人,等待廠里統一的干部小區分房,那個倒是不用排隊,但沒有產權。”

李學武輕笑道:“我們廠機關都在議論這件事,說副處級以上的干部還不如職工吃香呢。”

“這個政策是為了什么?”

姬毓秀好奇地問道:“干部有更多的資金用來購買房屋,也應該有權利購買房屋啊。”

“不,廠里并不限制他們購買房屋,只是限制他們在這個時期購買房屋。”

李學武認真地講道:“河畔新村一期會在今年年底建成交付,但完全滿足不了需要。”

“消化矛盾的必要手段就是限制一些人的入場,優先保證真正需要住房的職工或買或分到房屋。”

他點點頭,講道:“至少從目前普遍情況來看,廠干部的住宅情況還是良好的,不急于這一兩年就改善,等河畔新村建設的差不多了再說。”

“也會開放商品房政策?”

姬毓秀挑了挑眉毛,似有所悟地說道:“這是有針對地就某些人群進行細化供需要求吧?”

她想越通透,眼睛亮亮地說道:“等你們廠的工人新村房屋分完了,賣完了,就該建新房了?”

“呵呵呵——”李學武輕笑了一聲,并沒有回答她的問題,而是對著秦京茹問道:“好飯了?”

晚飯姬毓秀就留在家里吃了,李姝很喜歡三嬸,在飯桌上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甚至她還把自己的餐椅擺在了三嬸的身邊,表現的非常親近。

“我喜歡三嬸,不喜歡小姑。”

她在家膽子可大了,這種話在大院那邊如何都不敢說的,很怕她小姑收拾她。

李雪可不慣著她,堪稱大魔王的心理陰影。

“咔——”李寧見小姐姐說的歡,也跟著湊熱鬧,手里攥著雞蛋餅遞給了三嬸,可大方了。

“你不怕我回去告訴你小姑,你說她壞話了啊?”

姬毓秀逗著李姝說道:“再遇到她,看她不捏你屁股的。”

“三嬸最好了——”

李姝學會撒嬌了,甜膩膩的,“我喜歡三嬸。”

“呵呵呵——”姬毓秀被她逗的沒辦法,舉手投降了,“那你跟三嬸叫媽媽吧,給我當閨女。”

“那不行——”李姝看了媽媽,笑著說道:“我也喜歡我媽媽,我媽媽也喜歡我——”

“瞧你這機靈勁兒的,隨了誰呢!”

姬毓秀點了點她的腦門,又捏了捏李寧的大胖臉,說道:“我可不要你當閨女,鬧騰我都受不了。”

“嘻嘻——”李姝也知道三嬸是在說她呢,嬉笑著搖頭晃腦地說道:“我乖著呢——”

“呵呵,我真是信了你。”

姬毓秀抬起頭看向李學武和顧寧問道:“下半年就送她去幼兒園,會不會太早了?”

“同事家孩子基本上都是這般大就上幼兒園的,”顧寧解釋道:“京茹一個人帶不動她了。”

“下半年要把李寧送到他奶奶家,老太太和媽要照顧不過來,所以還是送她去幼兒園吧。”

“前些日子我們廠聯合工業學校的干部還來問我了,要不要送李姝去廠幼兒園呢。”

李學武提起這一茬兒了,講道:“基本上都是李姝這個年齡,小孩子湊在一起邊玩邊長大了。”

“去你們廠太遠了,要是在那邊住還成。”

姬毓秀建議道:“我還是覺得在家多玩幾年合適,老太太又沒說照看不過來。”

“李姝太活潑了,需要一個合適的成長環境,”李學武看了閨女,溫和地說道:“她也應該盡快交往到一些小朋友,有利于她的成長。”

姬毓秀看了大侄女一眼,這才理解了二哥的話。

李姝畢竟是特殊的,外貌上就異于普通孩子,這么小湊在一起生活還不會有什么心理影響。

一起長大,就也習慣了李姝,李姝也習慣了同學,減少了一些排斥和隔閡。

“我沒想著送李姝去廠幼兒園,但她給了我一個建議,”李學武看著閨女說道:“三歲可以學習一些樂器,或者文藝類的才藝了。”

“學鋼琴啊?”姬毓秀知道二哥家里擺著一架鋼琴,二嫂也是多才多藝的,“讓二嫂教她?”

“小寧恐怕沒有時間,”李學武看了顧寧一眼,微微一笑道:“我看看找個合適的老師上門教給她,往后學習其他樂器也是可以的。”

“學習樂器可以,書法就太辛苦了,繪畫也是一樣,”姬毓秀羨慕地看著李姝說道:“我小時候學的就是書法和繪畫,現在都不敢想有多辛苦。”

“我喜歡畫畫——”李姝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呢,聽見小嬸兒說了,便急忙強調道:“我會畫狐貍,還會畫小雞和花朵。”

“是嘛!真厲害啊!”

姬毓秀笑著贊了,看向李學武說道:“好好培養吧,或許未來你們家要出一位藝術家了。”

不要過于敏感,就算是在這個時代,也是有藝術和文化生存的,即便是畸形的,但也有藝術家。

你當這個時候就沒有歌曲了?沒有電影、沒有歌劇、沒有話劇了?

其實還是有的,只不過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了。

“如果真能成長為一名藝術家,我倒也是愿意的,”李學武自信地看著閨女說道:“我愿意她成為任何她想要成為的人,從事她喜歡的職業。”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有一首散文詩《論孩子》我特別的喜歡。”

他看著兒女,看著妻子和弟妹以及好奇的秦京茹說道:“他說,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于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