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六百零九章 強S波,黑洞技術?徐老師、趙老師:太可怕,必須阻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九章 強S波,黑洞技術?徐老師、趙老師:太可怕,必須阻止!

第六百零九章 強S波,黑洞技術?徐老師、趙老師:太可怕,必須阻止!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不吃小南瓜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反重力場被穿透了!”

顏靜說著臉上都充滿了震驚。

引力場區域和反重力場區是有一部分重疊的,而這一部分重疊區域,本該的存在的引力場作用并沒有出現,而出現了正對反重力場的外部,就好像反重力場被穿透了,也可以理解為引力場被分割成兩個部分。

顏靜就在白板上畫了一個場力分布圖,并做出了詳細的講解,“我們做出了詳細的測定。”

“雖然測定數據不是百分百精確,但從整體數據來看,兩個場力區域都沒有明顯的減小。”

“反重力場就像是一個單側受力的氣球,一側被擠壓,其他位置則發生了膨脹。”

“引力場則穿透了反重力場,跨過反重力場區域出現了另一側……”

“場力覆蓋體積,粗略計算是一致的。”

這個結果很不可思議。

同時,每個人都知道會是個大發現,甚至是全新的物理發現。

在經過一番討論以后,王浩做出了簡單的總結,“首先,引力場對反重力場的擠壓,驗證了我們的想法,也就是,湮滅力和S波具有極大相關性。”

“第二個發現……”

“我們可以繼續研究,相信這會是一個探索湮滅力以及引力場、S波的重大發現。”

第二個發現,也就是引力場穿透了反重力場,可以發散想象的地方就太多了。

常規環境相對于反重力場就是強湮滅力場,那么換做是制造出強s波會發生什么呢?

按照理論來說,強s波,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帶方向的強湮滅力場,制造出來面對的就是常規湮滅力環境,也等同于引力場面對反重力場。

這時候的‘反重力場’,可就不是固定一小片區域,而是無限大的區域。

整個宇宙,到處都是這樣的‘反重力場’。

那么,會發生什么呢?

王浩和保羅菲爾瓊斯討論分析著,“可能會制造不出來?或者受壓擠壓,只能制造出一小片場力?”

“‘場力穿透現象’,會存在距離限制,‘穿透’達到極限的時候,就會在某個遠距離區域會出現?”

“又或者……”

他們連續分析了幾種可能。

保羅菲爾瓊斯跟著思考著,隨后猛地一瞪眼,眼神里閃出了一種狂熱的色彩,“蟲洞技術?”

“蟲洞?”

“是啊!”

保羅菲爾瓊斯激動的點頭,“就是蟲洞技術。王浩,你剛才說的那種可能達到一定距離以后就會出現,不就等于跨過了空間?”

“這里出現一片黑漆漆的定向強湮滅力場,跨過超越距離又出現一片同樣的區域……”

“不就是蟲洞技術嗎?”

“強S波,穿透了空間抵達超遠距離外的區域……”

“額”

王浩仔細想了想,覺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們所說的情況似乎和蟲洞很相似。

他還是搖搖頭,“確實和蟲洞技術類似,但也只是情況類似而已,強S波能穿透,不代表物質能穿透。”

“目前還差的太遠了,就連基礎都沒有,比如,我們還制造不出強S波。”

“那就去研究啊!”

當面對充滿科幻色彩的研究時,保羅菲爾瓊斯總是表現的非常狂熱,他已經迫不及待開始下一步的研究了。

在下一步研究開始之前,研究組還是要針對實驗情況進行總結,也包括繼續完善理論部分。

這能幫助他們分析出很多問題。

比如說,很明確的一點,常規環境制造的引力場必定是常規強度S波。

即便沒有明確的證明,還是能夠判斷出來。

比如,實驗中的引力場,也就是定向常規S波,并沒有能進入到反重力場,而是穿透了反重力場。

當然也存在一種可能是,制造出的反重力場有‘隔絕S波的表層’,但也同樣很不一般,因為物質或粒子都能夠很輕易的進入反重力場,S波卻被阻攔在外,本身就已經表現出了不同。

“一定要注意……”

“常規的波粒子以及物質都可以進入到反重力場,但是s波卻被阻隔在外。”

“這說明s波的特殊性,它并不能以波或粒子來理解,我們甚至無法確定s波具有速度屬性,還是要做實驗研究來進行檢測。”

理論研究的焦點就在于s波。

實驗研究的主方向則在于如何制造出強s波,常規s波或引力場,相對于反重力場是強s波,但他們要制造的是相對于常規力場的強s波。

那么就肯定要聯系到強湮滅力場。

在提出了強S波概念以后,再結合實驗發現,理論組就做出判定——反重力場可以理解為‘不具方向的弱s波區域’,強湮滅力場可以理解為‘不具方向的強s波區域’。

現在要制造出強s波,就肯定要聯系到強湮滅力場,就必須要讓湮滅力場實驗組參與。

在理論研究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王浩就決定建立一個大型團隊,專門來針對強S波進行研究。

這個大型團隊包含引力場研究組、湮滅力場實驗組、理論組,還有反重力組做配合。

錢宏宇都被掉了過來。

湮滅力場實驗組則有王強、薛濤、張俊磊幾員大將參與研究。

反重力組的代表是肖新宇和顏靜。

另外,還有超導材料研究中心的謝君麗教授,專門做一階輻射波研究的沈會明。

等等。

在進行一番討論以后,王浩決定把研究基地設定在湮滅力場實驗基地,又寫了一份項目報告提交到了科技部門。

湮滅力場實驗組、反重力中心早就成為‘最有錢’的科研機構,內部所進行的研究項目都是機構提供經費,向科技部門打報告也只是做‘工作報告’而已。

也可以簡單理解為,說一下正在研究什么技術,做什么項目,讓主管的科技部門有了解。

僅此而已。

當然必定的流程還是要走的,科技部門也有權進行項目審批,有科技部門的簽字以后,就等于有了官方的人證,可以放開手腳去研究了。

王浩發來的項目申請,都會在第一時間送來給徐老師進行批閱。

徐老師掃了一眼項目申請報告,頓時滿臉都寫著疑惑,“強s波?什么意思?”

“S波還有強弱的分別?”

“還有……制造定向的強湮滅力場,什么意思?強湮滅力場還能和S波聯系在一起?”

徐老師馬上把文件發給了薛建平院士。

薛建平是出身軍方科研部門的院士,在科學基金會工作個三年時間,才剛被聘用為科技部門的顧問,他頂替的是鄧懷真的工作。

鄧懷真院士,已經離開科技部門,重新回到所屬大學發揮余熱從事教學工作了。

薛建平也同樣是發揮余熱。

他才剛剛擔任科技部門的顧問,也希望自己能夠有所表現,上任以后,惡補了很多前沿科技相關內容。

比如,湮滅力場技術、湮滅粒子技術、S波、引力場技術等等。

雖然不知道具體的原理,不知道底層的數學邏輯,但也對于技術本身有一定的了解。

薛建平收到了徐老師發來的文件,仔細看了好半天,就去了徐老師的辦公室,說道,“我看了您剛才發過來的東西,強S波,應該可以理解為強引力場吧?”

“我看過具體的文件,之前制造的引力場倍率最高不超過2.5倍地球引力。”

“現在是強s波,應該是強度非常高的引力場,可能是幾十倍、上百倍?”

他說完贊嘆道,“不愧是王浩院士啊!到他這里技術仿佛就是沒有上限,沒有瓶頸!”

“這才剛過多久,就開始研究強引力場了!”

徐老師理解的點頭,他看向薛建平的眼神充滿欣慰。

之前鄧懷真擔任科技部門的時候,真可以用一問三不知來形容,每當王浩發來報告的時候,鄧懷真知道的甚至都不比自己多。

現在換成了薛建平,就直接理解了新項目研究內容。

這很好啊!

“還是薛建平的水平更高啊!”

徐老師帶著感慨批復了項目,然后看了一下時間,就準備去參加高層會議。

下午的時候,徐老師見到了趙老師,就順帶說起了王浩新申請的項目,“是個大項目,研究幾十、幾百倍的引力場,很厲害呀!”

“等有了這種技術,我們……”

徐老師想不出要怎么應用,他說的就干脆卡住了,有些尷尬的摸了摸嘴角。

趙老師疑惑道,“制造這么高倍率的引力場?那不會形成引力塌陷嗎?我對這方面還是有了解的。”

他說道,“就比如一些恒星會坍塌,就是因為中心位置引力太大了。”

“制造非常強的引力,會不會出現什么意外?”

徐老師頓時有些擔心。

他們干脆就找了個物理專家咨詢了一下,了解到高倍率引力技術會產生的作用,就聽到了一大堆的專業說法,最后留在腦子里的是……

超高倍率引力可能制造出黑洞?

“王浩院士不會是在研究制造黑洞的技術吧?”

“難道是他打算把這種技術當成是武器?這也太可怕了,到時候地球可能會被吞噬。”

“我們是不是應該阻止他?”

“那個項目審批了嗎?不能通過呀……已經審批了?要不要一起去看看?這實在太危險了。”

“別是理解錯了?”

“不可能!”徐老師很認真的說道,“薛建平老院士說的還能有假?強S波就是制造超強引力場技術,超強引力場啊,即便不代表制造黑洞,也很危險。”

趙老師也認真起來。

兩人仔細討論了一下,決定抽時間一起去看看,否則總有一種不安心的感覺。

制造黑洞的技術,太可怕了!

王浩可不知道自己的研究,被薛建平、徐老師以及趙老師進行了錯誤的理解。

強S波,可不是強引力場,就只是制造強度高的S波。

從理論上來說,強S波會被常規環境所排斥,根本不會對常規環境造成影響。

湮滅力場實驗基地,所有研究小組都已經到位。

有些人是第一次來到湮滅力場實驗基地,比如,錢宏宇,他參與過反重力的研究,現在負責引力場技術的研究,但沒有參與過強湮滅力場實驗,第一次來實驗基地也感到好奇,還在基地到處參觀了一下。

所有人集合好以后,王浩就召開了研究會議,他們的目標是研究‘強s波’,明確指出了兩個方向。

“一個是以引力場技術為基礎,試驗在強湮滅力場內制造定向S波。”

“當處在強湮滅力場環境內,利用不會被磁化影響的β材料,也許能制造出特殊的S波……”

“第二,就是研究直接制造定向強S波的方法。”

制造定向強S波,就和引力場技術一樣,撇開反重力長(湮滅力場)技術,直接制造出定向強S波。

這種方法的難度很高。

他們能實現掌握引力場技術,還是因為研究材料反重力特性的過程中發現了特殊的引力場。

現在直接制造出強S波,就等于是從無到有的研究出技術,甚至,還不知道制造后的具體表現,就像是王浩和保羅菲爾瓊斯的討論,強S波制造出來會怎么樣?

在受到常規環境的擠壓限制后,強S波是否會表現出來,又或者剛一出現就傳統超遠距離,出現在完全不知道的其他區域,甚至是宇宙空間里?

這都是不確定的。

所以更多的人還是看好,以引力場技術為基礎,試著在強湮滅力場內制造強S波的方向。

“如果強S波出現在強湮滅力場內,很可能會讓強湮滅力場區域大大增加,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強湮滅力場內物質的受力影響。”

“若是能制造出來,就能直接檢測到。”

“在研究正式開始前,我們還是要做另一個實驗,看引力場是否能穿透強湮滅力場。”

王浩對實驗工作進行了交代。

反重力中心的實驗已經發現,引力場可以穿透反重力場,那么引力場是否能穿透強湮滅力場?

誰也沒有確定答案。

但實驗還是很簡單的,和之前的實驗很類似,只不過對象換成了強湮滅力場。

實驗所用的是四倍率弱化強湮滅力場,還是讓引力場設備調轉九十度,兩種場力會產生一定范圍的重疊,隨后就可以開啟設備。

很快,結果就有了。

在實驗會議,顏靜報告說道,“沒有檢測到場力受擠壓現象,強湮滅力場似乎沒有受到引力場作用。”

“也沒有檢測到場力穿透現象。”

“同時,重疊場力區域,引力場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沒有檢測到任何的力,強湮滅力場對物質的磁化特性也沒有受到影響。”

“整體來看,引力場沒有產生任何作用……”

(本章完)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