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空霸權!朱老師:還沒完?又要擔心了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空霸權!朱老師:還沒完?又要擔心了啊!

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空霸權!朱老師:還沒完?又要擔心了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不吃小南瓜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控制室。

朱啟強報告說道,“高度10300米,速度每秒207米,加速度趨近于0,已經非常平穩。”

王浩聽罷點點頭,“兩百米,也差不多了。”

光壓發動機每秒兩百米的速度已經很快了,他們的測試最高速度是每秒鐘300米,但只是橫向飛行的速度,垂直上升階段最高速度就是210米。

這個速度并不快,只是和民航飛機相當而已,但考慮處在垂直上升的過程中,也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光壓發動機已經處在萬米高空。

從正常起飛一直到現在,實際上,也只有不到五分鐘而已,五分鐘的時間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光壓發動機如此大的塊頭,能夠在五分鐘上升超過萬米高空,也能給人足夠震撼的感覺了。

觀看測試直播的人,都還在談論的‘大亮點’問題,從地面直播的視角來看,光壓發動機已經變成了大亮點,天空中就像多出了一個太陽,讓人感到非常震撼。

控制室內的人員可沒心情感嘆什么大亮點,又或者是拿光壓發動機和太陽去做對比,他們每個人都精神緊繃著,仔細查看著電腦中的數據、畫面,唯恐上升過程中出現什么問題。

當發動機上升超過一萬兩千米,監測人員匯報就確定要開始進行減速。

減速,也就是降低功率。

降低功率,就是降低光壓推力,那么在地球引力的拉扯之下,光壓發動機上升的速度就會降低。

在控制系統的功率調配之下,內部程序一直在不斷做計算,只是功率控制牽扯的因素,就包括速度、高度帶來的空氣密度變化、時刻變化的引力等等。

如此多的因素牽扯在一起,自然就會有非常復雜的計算,控制系統需要快速計算出結果,并及時對于中子通道的寬度進行微調。

這樣才能保證發動機穩定的加速或減速。

在不斷減速的過程中,光壓發動機一口氣上升到了兩萬米高空,速度也慢慢的歸零,就平穩的懸浮在高空中。

這時,地面依舊能很清晰的看到亮點,只不過因為發動機高度的變化導致亮點變小了而已。

“現在看過去好像比太陽小了。”

“應該是高度的關系,剛才上升階段高度低,現在有多高了?”

主持人也適當的介紹道,“航天飛船工業公司公開的測試資料上顯示,光壓發動機會上升到超過一萬米,但具體會上升到多高,并沒有詳細的介紹。”

“不過我們的衛星計算顯示,現在光壓發動機的高度在兩萬米左右……”

主控制里。

朱老師得知上升階段結束,光壓發動機正在高空懸浮,也輕呼了一口氣,他馬上問下向乾生,“下一步測試是什么?”

“橫向飛行!”

向乾生馬上說道。

“有風險嗎?”朱老師有些擔心的追問了一句。

向乾生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既然是做測試肯定是存在危險,他可不敢百分百保證會成功,最后也只能說道,“下一步要進行很多的測試,我們還是很有信心。”

下一步是進行橫向飛行。

光壓發動機在高空的飛行和宇宙中是不一樣的,宇宙中沒有大引力存在,發動機就可以直接旋轉90度,讓主噴口處在行駛方向的對向,就能最大化加速飛行能力。

現在的環境只是高空,而不是太空,高空會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為了保證光壓發動機運行平穩,其主噴口還是要正對地面,才能保證發動機平穩的在同一高度上橫向飛行,那么加速所用就是邊側中央的幾個小型激發推進器了。

小型推進器,功率相對是比較低的。

單向的小型推進器只能夠讓光壓發動機每秒最高八米的加速,現在的測試不可能開啟高功率,發動機進行橫向飛行時,加速度每秒也只有三米。

同時,發動機的速度越快,受到的空氣阻力就會越大,加速度就會越小,直到小型激發噴口推力和空氣阻力達到平衡。

“這時,發動機速度大概是每秒140到160米。”

“我們在速度平穩以后還會增大推力再進行加速,讓發動機的速度最高達到每秒鐘300米。”

“這已經是現階段最高速度了。”

“如果再高,就會產生音爆,可能會對發動機造成很大的影響。”

朱老師點頭說道,“確實,安全最重要,出現音爆太危險了。”

這主要是因為光壓發動機是個大塊頭。

像是一些速度快的戰斗機,出現了音爆影響也不大,但是光壓發動機太大了,出現音爆引起的震顫,可能就會造成未知的風險。

電視直播鏡頭中。

當很多人還在討論第二個太陽的問題時,他們就發現第二個太陽開始了橫向移動。

剛才的垂直上升就只是光點變小而已,而現在的橫向飛行就能清晰的看到光點移動,而且移動的速度越來越快,光點也就變得越來越小。

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光點已經完全看不見了。

直播主持人說道,“,剛才進行的是加速飛行,光壓發動機距離我們越來越遠。”

“資料上說,測試會飛行1000公里以上,正常需要兩個小時左右……”

現場已經看不到光點了。

那些看直播的人也只能發動機返回,再繼續看后續的測試畫面。

當光壓發動機進行橫向飛行的時候,高空中的各項測試就開始。

發動機飛出百公里左右,測試內容就從橫向飛行變成了斜向加速和轉彎,中途也在對于平衡性系統進行測試,同時測試的還有運轉平衡體系,也就是不斷的增大、降低功率,測試內部能源供給和輸出是否能保持平衡。

其中就牽扯到非常復雜的控制系統調配控制,若是控制系統誤差大一些,就會出現輸出功率過大或過小的問題,導致系統對于發動機的控制不精準,就可能變成大問題了。

這一部分內容,最有難度的還是內部計算。

當牽扯到很多變量的時候,要讓輸出數值處在誤差范圍之內,就必須要有更精妙的近似計算方法,系統的計算是由保羅菲爾瓊斯帶領的理論組配合數學組來完成的。

因為計算問題非常的關鍵,王浩也參與了工作中,而現在的測試也是對于系統內計算體系的檢測。

王浩、保羅菲爾瓊斯等人,也變得非常的認真。

于此同時。

在發動機進行各項高空測試的過程中,多數的電視直播已經沒有了畫面,因為他們都是在距離項目基地30公里的小鎮周邊拍攝的,而光壓發動機已經飛出了幾百公里。

有些電視直播還是有畫面的。

他們采用了衛星觀測手段,從衛星的視角上,看到依然是一個亮點,只不過畫面非常的模糊,亮點的作用也只是給發動機標注位置而已。

當然也有機構能看的很清楚,因為他們使用的是軍方的高端衛星,還能順時利用幾個衛星畫面,進行非常精準的計算并輸出圖像。

此時六角大樓的一個辦公室,就十幾個高層人員正看著衛星視角的畫面,相比電視直播的衛星畫面,他們所看的畫面分辨率很高,也就顯得非常的清晰,唯一的問題是,畫面并不是連續的,而是能看到一個個圖像的跳轉。

這些圖像是好幾臺軍用衛星從不同視角拍攝,再通過計算機的復雜計算輸出的畫面。

每個人都很認真。

這里的人都是高層人物,他們非常清楚光壓發動機有多重要。

光壓發動機,可不僅僅是一項航天推進技術,而是一項非常有戰略意義的軍事科技手段,若是能以此制造出空天母艦,將會讓種花家擁有太空霸權。

太空霸權,是一個近十年來的新詞匯。

在前沿科技興起之前,阿邁瑞肯的航天技術具有統治地位,他們擁有最多的軍用衛星,擁有最完善的空間監測體系,同時擁有最先進的衛星跟蹤技術,等等。

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敢說擁有太空霸權。

相對于地面來說,太空實在是太龐大了,而且各項牽扯到航天的技術都非常的復雜,同時又非常昂貴,每一項研究都會耗費很多經費。

他們一直希望贏下太空爭奪,從而掌握太空霸權,也就掌握了未來的主動。

太空霸權的意義太大了。

當有了太空霸權以后,也就意味著在太空中擁有絕對優勢地位,太空霸權能帶來一系列的威懾力以及源源不斷的利益,并能夠以此直接阻礙其他競爭對手的發展。

但是想擁有太空霸權太難了,至少要擁有獨一無二的太空攻擊和防御能力,否則霸權根本就無從談起。

空天母艦就可以實現。

光壓發動機支持制造的空天母艦,艦體非常龐大的同時,也可以在能源上實現自己自足,并提供大量的能源給其他裝置,換句話說,就可以支持安裝武器系統。

雖然人類還沒有掌握完善的太空武器技術,但有了能源支持以后就已經有了基礎,可以進行相應領域的研究,未來是可以實現的。

光壓發動機讓人直觀的感受到了‘太空威脅’,六角大樓的高層感到非常的震驚,同時也感到很無奈,因為他們對其研究制造沒有任何辦法。

所以,他們自然希望研究失敗。

如果在測試過程中引發重大事故,研究肯定會被暫停很多年,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的好消息。

如果研究非常順利,他們也必須要了解具體情況。

現在他們就通過觀看測試過程來進行了解,“看起來他們是在進行橫向飛行測試,剛才發動機高度快速下滑,也進行了其他的飛行測試。”

“看起來很平穩,沒什么問題。”

“飛行過程中,發動機一直保持主噴口向下,看來橫向飛行就是這個大家伙的弱點,它需要一直保持正對地表的姿態,才能保持平衡。”

“還有,這個大家伙的兩側都有推進噴口,但功率并不高,加速度很小……”

“也就是很笨重?”

“對。”

“從技術角度來講,這個大家伙放在太空中才會很靈活,在地球表面飛行,空氣帶來的影響太大了。”

“能不能打下來?”

“如果是在三萬米以下,可以用大導彈試試,也要看他們的攔截體系,升到十萬米以上就沒機會了,它會變得更加靈活,而且,太高了……”

“所以說,它的弱點有兩個,一個是自身沒有防護能力,另一個是塊頭太大,太笨重。”

“在太空中或許更容易,比如,利用衛星撞擊?這個大塊頭,即便很靈活,太空中想躲避也不容易吧?”

“這個倒是個好主意。”

“當然,只是想一想,不說是否能做到,那樣做的唯一后果就是引發人類滅絕的大戰……”

兩個多小時,光壓發動機完成了一系列的高空測試,也已經重新回到了基地的上方。

那些直播測試的節目,收視率終于重新有了上漲,因為地面視角下又能重新看到兩個太陽,有一個還是正午的太陽,刺眼的陽光照射,再加上發動機正不斷的下落,兩個太陽顯得更加明亮了。

項目團隊根本不在意畫面效果,他們只關注下一步的測試,一個是快速下落測試,另一個是應急系統測試。

再然后,就是第二次降落測試。

快速下落測試完成的很快,發動機從一萬米高度垂直快速下落到五千米,隨后才慢慢變得平穩,而高度也已經下降到二千米左右了。

這時,就是慢慢降落了。

應急系統測試是在降落過程中進行,測試時發動機距離地面也只有幾十米。

朱老師也終于可以長呼一口氣,到了這個階段就不用擔心出現大的事故了,最多也就有小的問題讓發動機出現損壞,只要不出現大的事故,也就不會有大的追責問題。

他終于能安心了。

“當然,最好什么問題都沒有,一切順利……”

“希望吧!”

“好像過程中確實沒有出現問題,這個應急測試也應該沒有問題,還是要相信王院士啊!”

他仔細想著,面帶笑容的對向乾生說道,“看來沒問題了。”

“果然,和我想的一樣!”

“昨天我就說,什么問題都不會有,徐老師和趙老師,那兩個家伙還擔心……”

向乾生忽然道,“還沒結束呢,馬上要進行應急測試,會關閉發電裝置,那才是風險最大的時候。”

朱老師聽的一愣,“會發生什么?”

“如果出現問題,可能會直接墜落?”向乾生思考著說道,“當然,也不用太擔心。”

朱老師忽然想到發動機上面有飛行員,萬一出現墜落的情況肯定會造成人員傷亡。

他又開始擔心了。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