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五百六十二章 航天飛船的巨大影響力,新的S+難度研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六十二章 航天飛船的巨大影響力,新的S+難度研究!

第五百六十二章 航天飛船的巨大影響力,新的S+難度研究!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不吃小南瓜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五百六十二章航天飛船的巨大影響力,新的S難度研究!

第五百六十二章航天飛船的巨大影響力,新的S難度研究!

同樣是爆炸事故所屬研究項目的負責人,布朗普利爾成為了為科研事業犧牲生命的英雄人物,蘭加葛賓科拉納正好截然相反,他被定義為科研騙子,成為了阿邁瑞肯的罪人。

這是因為布朗普利爾的死亡是真正的事故,不摻雜任何的人為因素,事故發生前沒有人想到會發生爆炸。

蘭加葛賓科拉納則不同,爆炸是因為研發方向是錯的,他就一意孤行的堅持做實驗。

在研究項目開始前,王浩團隊就已經發布了相關的理論成果。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蘭加葛賓科拉納沒有在爆炸事故中身亡,反倒是其他的科研人員把生命留在了事故中。

所以,蘭加葛賓科拉納成了罪人。

阿邁瑞肯記者們回想起來,都感覺非常的氣憤,他們把問題歸在了蘭加葛賓科拉納身上。

同時也有記者認為,問題和一號決策人有關。

畢竟,一號決策人支持科拉納,才讓印度人有機會執掌大項目,很明顯一號決策人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在記者們消化著信息的時候,王浩以平淡的語氣公開了另一個消息,“以湮滅粒子技術為核心,我們的初期目光是研發一種高端的航空發動機,這項技術叫做光壓發動機。”

“我相信光壓發動機技術,可以讓航天飛船擁有足夠的加速度和動力,同時,也能讓飛船實現在太陽系內的自由航行,并擁有進行系外探索的能力……”

王浩針對光壓發動機計劃說了一些內容,大部分都是對于光壓發動機研發成功后的暢想。

臺下記者們認真聽著。

會場的反應相對平淡的多。

好多記者在臉上明顯有些迷茫,他們不了解光壓發動機技術,好多人甚至連‘光壓’的概念都沒有。

等王浩全部說完以后,會場響起了嘈雜聲,偶爾也會出現一聲驚呼,但反應遠沒有剛才強烈。

這還是因為了解技術概念的人很少,湮滅粒子理論以及相關的技術,被全世界各個國家媒體報道,不了解的人后來也了解了,知道是和反物質制造能量強度處在一個級別的技術。

光壓發動機,知道的人數就太少了。

即便有人進行了簡單的科普,他們心里的概念也只是,“一種遠超現有科技水平的太空發動機技術。”

然后,就沒有了。

王浩說完把話語權交給了其他人,曹東明、王學文分別科普了一些光壓發動機的研究,重新調用了記者們的情緒。

等進入到提問環節的時候,好多記者都圍繞光壓發動機技術展開提問,“我們找到的資料是,光壓發動機技術是以正負粒子抵消為基礎,就能制造大量純正的光源,那么是否表示,湮滅粒子同樣會制造強光源?”

“光壓發動機技術研究到哪一步了?是否已經論證可行?”

“資料上顯示,想制造強光壓需要五萬攝氏度以上高溫,請問,你們怎么解決溫度需求?”

“能對技術具體談談嗎?”

一些記者的提問都圍繞技術展開,他們還是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技術信息。

只要是技術就牽扯到保密問題,被提問的人只回答和項目有關的問題,更核心的技術連只言片語都不會談及。

即便如此,記者們得到的信息也足夠勁爆了。

新聞發布會結束

大量采訪的記者第一時間就把內容發了回去,很快航空飛船工業公司的發布會內容就成了國際輿論焦點。

輿論還是圍繞兩個技術,一個是湮滅粒子技術,另一個是光壓發動機技術。

王浩宣布掌握了湮滅粒子技術,就已經足夠成為最驚人的消息,光壓發動機的研發信息,更多是在科技圈引起了轟動。

湮滅粒子技術,已經有公開理論支持。

光壓發動機,之前只是概念性的內容,發布會不止說起會研究,還確定會進入到制造實驗階段,就讓很多對航天有認識的科技人士不明白了。

光壓發動機,理論要求太高了。

高溫、超強光源……

這兩個需求遠超人類現在掌握的科技水平,研發光壓發動機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好多科技人士都參與了討論,“即便是掌握了湮滅粒子技術,也遠遠達不到研究光壓發動機的程度。”

“這種太空發動機,理論上的需求根本不是現在能實現的。”

“光壓發動機,超出現有航天水平上千年。”

“也許,航天飛船工業公司也只是找了個噱頭?他們把光壓發動機作為未來的方向,而不會馬上去制造……”

“這是有可能的。”

光壓發動機只是被公開‘在進行研究’,湮滅粒子技術則確定被掌握,影響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在新聞發布會結束當天,國際能源市場迅速經歷恐怖的下跌,不管是石油,天然氣還是其他能源以及相關的能源公司,股價都可以用‘飛流直下三千尺’來形容。

上一次能源市場的暴跌,出現在‘核聚變核心裝置’穩定運行時,有了控制核聚變技術以后,化學能源的需求自然會大大降低,也就引起了金融行業對于能源股的拋售。

這一次就跌的更厲害了。

好多所謂的專家都站出來表示,“在不久的將來,化石能源一定會退出歷史的。”

“伴隨著湮滅粒子技術的出現,湮滅粒子技術和核聚變技術,會成為人類能源的核心,這兩項技術不止效率要高的多,而且還是純粹的清潔能源。”

“湮滅粒子技術,還要遠遠強于核聚變技術。”

“從這個角度來說,核聚變相關的研究是有些尷尬的,種花家已經建造了第一臺核聚變大型電站,結果他們又掌握了更具效率的能源技術……”

“不管怎么說,種花家的航天科技馬上要迎來騰飛,這還是要歸功于王浩,他是真正率領人類走向科技時代的英雄。”

在談論湮滅粒子技術、航天飛船工業公司同時,還是要提到光壓發動機,因為新聞發布會中,航天飛船工業公司定下的研發目標,就是制造出可使用的光壓發動機。

那么光壓發動機真能被制造出來嗎?

無論是媒體輿論,還是站出來的科技圈大佬,幾乎都持有悲觀意見,主要就是因為,光壓發動機的需求太高了。

“那根本不是現在人類科技能達到的水平!”

“研究目標,就只是目標而已,他們或許為了這個目標要努力上100年,也許會更久。”

“即便有湮滅粒子技術,想圍繞其制造大型航天飛船,也是非常有難度的,其中牽扯到很多無法攻克的技術難題……”

“發動機技術只是其中一種而已。”

“發動機技術也很關鍵,大型航天飛船的質量很大,使用霍爾推進器的效率太低,那么航天飛船在太空中也會很笨重,超大的體積會成為致命危險,也許碰到一顆失控的衛星,就會徹底報廢……”

大量的媒體以及專家學者進行分析,都不看好相關的研究,也不看航天飛船工業公司的未來。

但是,金融市場簡直是用腳投票。

當天太空探索公司的股價比能源公司跌的更厲害,他們一口氣跌去了近百分之二十,3000億美元的市值一口氣下降到了2400億美元。

這是很可怕的跌幅。

一天時間就跌了20,后續很可能會持續下跌。

于此同時。

一號決策人的辦公室坐了一大群人,但每個人都顯得很沉默,他們面對最新的新聞內容,都有些不知所措。

“這比我們想象的更糟糕。”

一號決策人苦澀的說道,“我們之前討論還認為他們只是在研究,結果他們已經掌握了。”

他補充一句,“新聞發布會有王浩出席,應該是沒有問題了。”

好多人跟著點頭。

如果說王浩沒有出席新聞發布會,他們還會在公告的基礎上進行猜測,或者去想,航天飛船工業公司也只是造了個煙霧彈,把一個目標當成了已完成的成果,用來宣傳公司擴大影響力而已。

王浩出席就不一樣了。

全世界都知道,王浩本人不可能參與科技信息的造假,他公開表態確定掌握湮滅粒子技術,那么九成九以上確實掌握了。

一號決策人說完,問道,“你們對光壓發動機怎么看?他們能研究出來嗎?”

有個科技顧問開口道,“從公開信息來看,他們確實要進行相關的研究,而且已經完成了設計。”

“但是完成設計,不代表就會投入到制造,投入到真正的實驗。”

“光壓發動機的需求太高了,現有的材料技術根本支持不了,即便是一階材料、一階合金也不可能。”

“但是,存在有一種可能,他們對發動機的設計,并不依照原來的理論,而是運用了一些新技術。”

“比如,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

一下子,話題回來了。

一號決策人聽到這個詞匯都感覺頭疼,他知道召開會議也不可能有結果,干脆就讓人聯系了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

等視頻接通了以后,他甚至直接出現在鏡頭前,要和恩波利庫博當面談談,“庫博先生,我已經看到了你們的最新成果,很棒。”

“我已經批復了30億美元,對伱們繼續進行支撐,你可以放心,后續還會有大筆的資金。”

恩波利庫博聽罷頓時露出了笑容,“謝謝您的信任。”

一號決策人笑著點頭,繼續道,“我希望你們能夠繼續努力,能夠盡快的研究出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

庫博的表情頓時變成了呆愣,好半天才說道,“我們會努力的。”

“你覺得需要多久?”

一號決策人面帶笑容的詢問,卻讓庫博變得十分慌亂,他好半天都沒有說出個時間。

一號決策人則是繼續道,“一年吧,我給你們一年時間,在一年時間內,我會對你們進行全力的支持,不管是資金、技術或者其他什么,我只要求一點……你懂的。”

庫博深吸了一口氣,帶著強咧的笑掛了通訊。

他馬上轉頭看向科羅特詹姆斯。

詹姆斯聳肩說道,“所以我說,無論有什么成果、進展有多快,意義都不大,因為比較對象是王浩團隊。”

“你知道技術差距,我們根本不可能追上。”

“所以我早就勸你不要接手項目。”他說著還哀嘆了一聲,補充道,“現在怎么樣?”

他露出了幸災樂禍的表情。

庫博郁悶道,“現在可不是說這個的時候,還是仔細想想,該怎么制造出那個該死的場力吧!”

詹姆斯用力抿抿嘴。

他認真分析道,“我們已經論證了很久了。反重力和強湮滅力是兩個方向,但從理論上來說,我們的材料能制造出直流反重力場,也可以制造出區域性強湮滅力場,只是強度大小的區別。”

“兩個力場的底層邏輯是不一樣的。”

“我們之所以沒有任何發現,是因為我們總是用反重力場的底層構架方式,去思考區域性強湮滅力場。”

“或許,我們可以暫時性忘掉反重力場,用一個全新的邏輯方式,以基礎半拓撲理論的角度,去讓釋放的場力高密度重疊……”

“這樣一來……”

詹姆斯說了很多研究方向的問題,他在理論研究以及實驗方向上還是有很多想法的。

庫博聽著詹姆斯的話,也重新有了一點信心。

雖然他自己不擅長研究,但詹姆斯是個靠譜的家伙,有詹姆斯的幫助,也許一年內就能成功呢?

西海大學。

王浩回到了梅森數科學實驗室,找到了研究組的幾個人,詢問了一下理論研究進度。

結果,幾乎沒有進展。

他同時還得到了實驗消息,是丁志強報告過來的,說實驗并沒有能制造出F射線。

“我們進行了詳細的討論、設計。”

“但最后,只發現能量不斷堆積,也只制造出了場力延伸,并沒有制造出F射線……”

“我們已經進行了五次實驗。”

“一無所獲!”

這是個非常糟糕的消息。

因為沒有底層的理論支持,實驗也只是有個大體框架,也就是制造承載能量強度上限的強湮滅力場,并以磁干涉的方式進行F射線釋放。

如果無法制造出F射線,后續就不知道該怎么實驗了。

王浩仔細看了實驗報告,發現實驗的設計和自己的想法一樣,但卻沒有任何結果。

他干脆建立了個任務

任務二

研究項目名稱:區域性強湮滅力釋放F射線(難度:S)。

靈感值:0。

王浩看著任務難度沉默了好一會兒,他本來覺得實驗難度并不高,就讓丁志強直接過去了。

結果……

之前也有幾個S的任務,但基本都出現在理論研究上。

實驗研究,S難度就極為少見了。

S,并非不可完成,或者說,只要能建立任務,就肯定是可以完成的,只不過需要的時間不確定。

“F射線釋放實驗,竟然也要S的難度……”

“或者,可以理解為‘研究的條件嚴重不足’?是現有的理論基礎不足,還是實驗數據不足……”

王浩仔細思考著。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