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五百四十九章 這不是在做夢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四十九章 這不是在做夢吧!

第五百四十九章 這不是在做夢吧!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不吃小南瓜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陳佳禾找到科技部門,是希望能減少人員調配的名額,得知王浩團隊研發光壓發動機,而且已經進入設計階段,自然就只能帶著失望而回。

等回到了航天局以后,心情就更郁悶了。

鄭主任負責人員調配工作,他對陳佳禾抱怨說,“湮滅科技司的那個保密項目,好多人都報名了,還包括孔主任。”

他緊接著跟了一句,“不過也對,換做是我……也報名,那可是王浩院士的項目,過去什么鍍個金也好。”

“上一個大項目是核聚變,有參與人類第一臺控制核聚變裝置研發的經歷,說出去都很厲害……”

陳佳禾聽罷就更加郁悶了。

孔立斌是航天材料研發的負責人,也是航天局的材料院士,就連他都厚著臉皮報名,可以想象其他人有多踴躍了。

直白來說,每個人都想去。

其中有資格去的肯定是航天材料部門的頂尖學者,最少也要擔任研究員五年以上,項目對于人員的要求還有年紀,最高也不能超過五十歲。

這樣的研究員,每一個都是航天材料領域的中流砥柱。

比如,孔立斌。

他恰好擦著五十歲。但是航天材料絕對是小眾中的小

每個人都想去,有資格去的,可都是航天材料大佬。

航天材料的專家,稀有。

材料學是個科研大類,航天材料則是小眾中的小眾,主要還是應用非常受限,只有衛星、火箭、空間站等太空項目,才能用的到航天材料。

正因為是小類,頂尖的人才也是非常稀少的。

“這些人手調配過去,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鄭主任說著直搖頭,“會影響到我們接下來的工作吧?”

“這個不好說。”

陳佳禾很被朱老師看好,但實際上,他也只是航天局旗下部門的負責人,沒有權利插手其他工作。

他只能去找朱老師。

朱老師聽到陳佳禾的匯報,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光壓發動機項目,已經進入到設計階段了?”

他確實非常驚訝。

朱老師是知道湮滅粒子技術的,也聽過‘光壓發動機’的說法,當然也包括盛傳的‘空天母艦’。

本來以為都是對于未來技術發展的暢想,完全沒有想到最核心的發動機技術,都已經進入到設計階段。

陳佳禾則是道,“我也覺得不可思議。光壓發動機?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朱老師并沒有跟著否定,而是問道,“我們的研究呢?下一步是改進空艦飛碟,制造出超越航天飛機性能的航天器,對吧?”

“這個研究有準備嗎?什么時候進入設計制造階段?”

陳佳禾張了張開嘴,半天都沒有說話。

“你說啊?”朱老師催促了一句。

“這個……”

陳佳禾猶豫著說道,“設計制造還太早了。我們現在就是在做準備,正在和空艦制造工廠以及研發部進行溝通。”

“后續,會對于主要技術進行分析、研究。”

“很多人會參與,我們必須先掌握橫向反重力以及超導電池技術,兩個技術是一體的。”

“之后才會準備論證……”

朱老師知道正常流程是這樣,他們做研究的基礎,使用的是其他部門的技術,肯定要先消化一下技術內容。

但是,心里感受還是很郁悶。

同樣是做航天方向的研究,王浩團隊研發‘科幻一般’的光壓發動機,并且已經進入到了設計階段。

他們只是在空艦飛碟的基礎上,進行航天方向的改進,大的技術就是擴大空間、添加霍爾推進器,結果他們的研究要進入到論證階段,還需要不知道多久的時間。

雙方的差距也太大了。

當天航天局召開內部會議,朱老師在會議上讓各部門匯報工作,最后大發了一頓脾氣,“還在準備!還在溝通!”

“你們這是什么工作效率?”

“我們是缺經費,還是缺人手?怎么需要溝通這么長時間,連人家的技術都看不懂?”

“你們都是混日子的吧!”

“如果誰不想干了,就趕緊主動卸任退休,讓更有精力的年輕人上來,別站著茅坑不拉屎了!”

參加會議的眾人被訓斥的很郁悶。

朱老師也很郁悶。

他是非常欣賞王浩的,認為王浩是最頂級的天才,做湮滅物理相關的研究,讓種花家實現前沿科技的遙遙領先,直接扭轉了頂尖科技上的劣勢,做研究的速度還非常快。

再過百年,他相信王浩會成為‘圣人’般的人物。

當進行同一領域的研究,朱老師就感覺很郁悶了,他們還不能說是競爭對手,王浩給予的壓力還是很大,讓他都感覺航天局可以解散了。

他們做的研究,都可以歸在‘二流科技’上,似乎根本沒有多大意義。

如果是競爭對手,那會有多可怕?

不可想象啊!

朱老師說出了恩波利庫博的心聲。

有了新決策人的支持以后,格魯姆湖計劃組織重新投入到直流湮滅力場方向的研究。

研究組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希望能夠在直流方向有所突破。

結果也還不錯。

他們的研究取得了進展,利用高溫超導材料制造出了直流反重力場,只不過強度有點可憐。

“百分之0.21。”

庫博說起這個數字都有點想哭,但也是他們近來唯一的進展了。

第一次技術突破是非常重要的,等于是實現了零的突破,但制造的場力強度低到根本無法說出去。

這個成果發表出去,也根本不會有多少人關注,甚至還會引來一大堆的嘲諷。

主要是因為,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公開的成果,很確定制造出超過20倍率的湮滅力場。

0.21的反重力場和20倍率以上的湮滅力場,差距不能以道理計。

“高溫混合材料做研究實在是太貴了。”

科羅特詹姆斯也感嘆道,“我們的研究方向肯定是沒有問題,但是每一次實驗耗費太多的經費。”

“到現在,已經超過10億美元。”

“如果想研究出可觀的成果,剩余的經費肯定不夠,必須要更多的投入才行。”

庫博撇撇嘴,“你覺得短時間內,新決策人會給拉經費嗎?550億美元……計劃可以說已經失敗了。”

科羅特詹姆斯搖著頭轉了個話題,“還是支持太少了,我們沒有太多可用的金屬超導材料。”

“是啊!”

庫博也跟著感嘆。

其實他們最希望使用含有一階銀的金屬超導材料,一階銀也是唯一能大批量買到的‘β元素材料’。

β元素材料,就有希望制造出高強度湮滅力場。

這是學術領域的共識。

但是,超導材料可不是能隨便用的,尤其是新研究出來的超導材料,他們大多只能依靠自己的研究組來研發。

所有人都知道超導技術是未來。

好多大型材料企業,都在用一階銀研發新型超導材料,但他們不會無條件的給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使用。

其中牽扯到所有權問題。

格魯姆湖計劃是能源部直屬的研究,也不可能強取豪奪其他科研機構、私人企業的研發成果,當然,強取豪奪也根本不可能做到,法律會保護那些科研機構、私人企業的利益。

他們想要更多種類的超導材料,就需要和材料所屬機構進行談判。

談判,自然不是免費的。

每一個含有一階銀的超導材料,都是用真金白銀砸出來的,他們還需要耗費大量的經費進行采購。

其耗費加在一起,可不比用高溫超導材料的成本低了。

另外,也不一定有用。

“一百個超導材料中,也只有五、六種擁有反重力特性,也許只有一種擁有直流反重力特性,特性具體強度,還需要實驗來驗證。”

“也就是說,哪怕我們選中了一百種中的一種,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經費進行實驗……”

“時間成本、直接成本都非常高。”

“如果沒有選中,就都是在浪費精力、浪費經費、浪費時間……”庫博說著都感到絕望,“我真是搞不懂,王浩的團隊,到底是怎么研究的?”

“他們很早就實現了大批量一階材料、磁化材料的制造,更是制造出了二十倍率以上的力場。”

“那些媒體和不知情的民眾,總是希望我們能夠快速趕超王浩團隊的技術,但是,根本不可能啊。”

“差距太大了。”

“這樣研究下去,即便是經費充足,在我有生之年也不可能達到他們現在的程度……”

另一邊,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感受倒是還好,他們根本沒有把王浩團隊當做競爭對手。

他們的競爭方就只有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

按照比爾布萊恩的說法,“只要我們的進度不比庫博差,就能一直得到經費支持。”

“還好,我們一直在研究……”

“而他們,在反物質方向上,浪費了太多時間!”

“現在我們已經用金屬超導材料,制造出了微弱的反重力場,后續就是繼續研究,一點點的提升……”

尤尼爾諾沃提尼對于研究持有保留態度,“一點點的提升?從實驗結果來看,我們每一次都是從頭開始做研究。”

“直流反重力技術,比交流復雜的多,研究和材料直接相關,結果則是概率問題……”

他說著用力搖頭。

現在大部分工作都是超導材料研發,而不是直流反重力技術的研究,他們要用超導材料不斷做實驗,每一次更換超導材料都等于是重新開始。

這種研究,真是令人絕望。

比爾布萊恩當然也知道情況,他對此沒有什么好辦法,也只能往好的方面去想。

他搖著頭忽然說道,“或許可以這樣,我們聯系種花家的科技部門,購買他們的材料和技術?”

“購買?”

“對啊,就像上次,也可以算是交換、商談,總之,我們可以直接用他們的技術,而不是自己無頭腦的研究。”

“當然,我們只是要他們淘汰的技術,只要能制造出區域性力場就可以,那么我們就能以此進行基礎物理實驗。”

“不管是磁化研究,還是光學,又或者其他什么,能制造一片強湮滅力場,研究方向太多了。”

“我覺得按照現在的進度,根本是沒有希望了,還不如去找他們……”

“不需要多高的場力,三倍、四倍場力就可以接受,我們只買材料和技術,尤尼爾,你知道,材料才是最重要的。”

尤尼爾諾沃提尼也覺得有道理。

作為一名頂尖的物理學家,他肯定不甘心放棄研究,但現在來看,研究根本就沒有希望。

既然如此,買技術做基礎實驗就行了。

至于高端的強湮滅力場技術,就讓種花家掌握就好了,他們跟著做一些基礎研究也挺好的。

反正,他們也不去爭第一。

“我覺得,哪怕是王浩團隊淘汰的技術,也足夠庫博研究幾年、十幾年了,甚至,可能幾十年都研究不出來。”

“我們還競爭什么?”

“只要能買到技術,到時候,我們就比格魯姆湖計劃組強,這就足夠了。”

比爾布萊恩越想就越覺得靠譜。

當失去了掌握高端技術的心思以后,一切似乎都變得豁然開朗,他們其實根本不用去競爭的。

別人掌握芯片技術,我們買芯片研發設備就好了。

別人掌握計算機技術,我們買計算機研發軟件就好了。

別人掌握衛星技術,我們直接接入衛星網絡,做個代理商人輕松賺流量錢……它不香嗎?

為什么一定要競爭?

那些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也沒非要和發達國家競爭科技產業啊!

做高端技術的下一級研究,也挺好!

西海市。

城郊軍事管制區南側寫字樓,被劃歸為光壓發動機設計項目組的研發基地。

所有人都到了研發基地。

其中各領域頂尖的專家學者,就有超過五十人,其中有一半都是航空、航天領域的材料和技術專家。

在人員調配的時候,他們就只知道是王浩主導的保密項目,具體研究什么也不清楚。

等來到基地簽訂保密協議以后,才知道是‘光壓發動機’設計項目。

每個人都感到非常震驚。

有些人湊在一起忍不住討論起來,“真的假的?光壓發動機?不是開玩笑吧?”

“王院士還真是不同凡響啊,上一個大項目是核聚變,就已經很驚人了,這次是光壓發動機?”

“我感覺……”

“核聚變比起光壓發動機,根本就不算什么。核聚變是能理解的,也做過很多的研究,光壓發動機……完全沒有基礎啊!”

“這就是一個超越時代的技術!”

“核聚變說是百年內能實現,光壓發動機……千年是否能實現?”

“現在都設計了,肯定用不了千年!”

“有基礎嗎?怎么制造強光源?理論來說,還需要五萬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吧?有什么材料能承受?”

一群人沉默了。

曹東明也在討論的人群中,他也主動申請參與了項目,期待和王浩的新一次合作。

他開口說道,“之前王院士問了材料問題,需要一種承受六千攝氏度以上高溫的涂層,我們剛好有個成果,一種鎢硅合金,熔點高達一萬攝氏度。”

“后來我們送到了西海大學。”

“我估計,王浩院士做這個研究肯定是有基礎的,也可能不用那么高溫度?還有,光源的問題或許已經解決了?”

其他人頓時好奇問道,“還有什么內幕消息嗎?”

“曹院士,你和王浩院士是老相識了,肯定知道一些東西吧?提前和我們說說……”

“對,說說,光源問題怎么解決的?”

“我也好奇這個。”

“還有,溫度問題怎么解決,有什么理論?”

面對一大堆的詢問,曹東民頓時后悔開口了,他知道的消息就這么多,結果就被追著詢問。

他確實和王浩是老相識。

但是,保密性的研究怎么可能知道消息?

最后還是王浩幫忙解了圍。

王浩來了。

當王浩來到了基地辦公樓以后,就有人在樓道里大喊一聲,“王院士來了”,一群人頓時沖了出去。

王浩不是自己來的,還是帶著研究組的其他人。

面對眾人的熱情,他表現的很和善,和每個人一一握手,隨后招呼著大家進入到會議室。

等大家都做好了以后,投屏頓時了擬定的發動機框架圖。

王浩開口道,“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我們這個設計項目的研究內容是光壓發動機。”

“這個研究很超前,但是我們已經有了基礎技術。”

“首先,光源問題,我們已經擁有了湮滅粒子技術,能夠把核反應產生的中子,全部轉化為純凈的光能量。”

“第二,溫度控制問題。”

“我們的研究認為,強湮滅力場作用下,不需要五萬攝氏度的高溫環境,就能制造出強光壓,另外,一階光的光壓高于常規光壓,兩者疊加在一起,我們只需要制造六千攝氏度的穩定環境,就可以制造出強光壓。”

“以上,就是關鍵技術。”

“我們的研究也是以此為基礎進行光壓發動機的設計……”

王浩的話語很平淡,內容卻讓會議室所有人感到震撼,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參加個研究項目,會聽到如此震撼的技術和理論。

“湮滅粒子技術?”

“六千攝氏度制造強光壓?”

“這是真的嗎?不是在做夢吧!”

“呼啦”

在短暫的沉默以后,會場迅速陷入一片嘩然!

相關


上一章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