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五百三十九章 宇宙飛船才能目標!直流研發暫停以及男人的約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九章 宇宙飛船才能目標!直流研發暫停以及男人的約定!

第五百三十九章 宇宙飛船才能目標!直流研發暫停以及男人的約定!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不吃小南瓜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航天局。

登月計劃技術總結會議。

朱老師帶著復雜的心情參加了會議,他期待技術工作會議上,能聽到一些新的東西。

這次會議不只是對技術的總結,對于登月計劃整體的總結,也是對于下一步計劃的探討與展望。

在完成登月計劃以后,航天局成為了備受關注的焦點。

他們用了幾十年時間,一步步建造了空間站、完成了登月,那下一步會不會有其他大的計劃?

比如,探索其他星球,或者是登陸火星?

之前航天局對外發布的信息,說明他們會利用反重力技術來做一些航天上的研發,并制定了長期目標——

研制載貨飛船!

這只是技術研發的目標,載貨飛船用于做什么呢?是建造月球基地,還是干什么?

航天局內部對于下一步計劃也是不明確的。

會議上。

在完成了技術總結內容以后,好多人也開始不斷的討論并發表自己的意見,很多人都聚焦建立月球基地上,也有的則認為應該準備登陸火星,又或者發表意見認為,應該增加對外太陽系外的探索。

等等。

各種想法都是有的。

朱老師對這些不感興趣,因為各個目標暫時只是‘說大話’,既然定下了目標也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案。

那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和積累才能完成。

等會議全部結束以后,朱老師召集了航天局的核心人物,又召開了一個內部的小會議,他是想問一下載貨飛船的目標,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實現。

這個問題不能在會議上討論,因為沒有人敢立下軍令狀說時間,說出來沒有實現就成了笑話。

好多人都看見了陳佳禾。

內部小會參與的人員中,陳佳禾就根本排不上名了,他只是一個部門的副司長,在座有好幾個重要部門的司長,還有航天局的前幾號負責人。

但是,大家都看向了陳佳禾。

航天局有意培養陳佳禾,是看待他還非常的年輕,而且做事能力很強,應該下一個目標兒以后,絕大部分人都肯定無法在職見證了。

陳佳禾可以,甚至有希望成為直接負責人。

這就是年齡的優勢。

當一個科研計劃需要的時間,跨度達到十幾年、幾十年,就肯定要年輕人挑起重擔。

當然大家看向陳佳禾是因為他去了西海大學,和王浩有過一番面對面的交流,也是他邀請反重力中心的小組來航天局進行反重力技術的指導。

陳佳禾沒有立刻開口說什么,而是想了想王浩對自己說的,下定決心說道,“我不贊成把長期的技術研發目標定在載貨飛船上!”

這句話說出口,頓時驚了整個辦公室。

陳佳禾鼓起勇氣繼續道,“國內已經有了空間飛碟,已經是很大型的飛行器了,只要在空艦飛碟的基礎上進行航天上的改造,并把其體積再擴大一些,用于載貨根本不是問題。”

他說起了技術問題,“空艦飛碟可以做到動力上的自己自足,只要再增大電力,最高可以升到五萬米高空。”

“如果我們再安裝霍爾推進器,就可以推動其進入外太空,唯一的問題就是電力,但我們可以加裝太陽能電池板……”

“當然,能源上肯定還是有缺失,冷卻系統的持續性是個大問題。”

“但這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陳佳禾連續說了很多。

其他人耐心的消化了好半天。

電子系統部門的司長張紅慶開口問道,“你的意思是說,以空艦飛碟為基礎,載貨飛船的制造難度并不高,對吧?”

陳佳禾點頭。

張紅慶繼續問道,“那你覺得我們的長期技術研發目標,應該是什么?”

“超大型航天器!”

陳佳禾肯定的說完,隨后解釋道,“我們應該把目光定在制造那種超大型的航天器上,它能夠載人、載物,并可以做到往返月球、往返火星……”

“或者可以叫做宇宙飛船?”

張紅慶接了一句以后,都不由得噴笑出聲,他指著陳佳禾說道,“小陳啊,我沒想到,你還真是有幽默細胞啊!”

其他好幾個人也跟著笑了。

陳佳禾據理力爭道,“我并不是在開玩笑。最近幾年的情況大家都能看到,前沿科技的發展速度這么快,好多的技術我們都沒有應用。”

“反重力技術、湮滅力場技術,也包括那些一階材料、超導材料,這些新的領域上,我們應用的很少很少。”

“現在又有了核聚變技術,如何能使用核聚變技術,我們就能夠有足夠多的動力,好多科幻電影中宇宙飛船的動力都是核聚變,我們要定一個長遠的目標,為什么不能是大型飛船呢?”

其他人依舊笑著,有人接茬說道,“當然幾十年的目標啊,怎么不能是宇宙飛船?”

“給我們幾十年時間,連蟲洞都造的出來!”

“上次NSA不是公開了一個消息嗎?說100多光年以外,有一個和地球非常類似的星球,我覺得我們可以把目標定在登上那座星球,實現地球人類移民上……”

“這個好、這個好!”

一大堆玩笑的聲音,無疑是對于陳佳禾的否定。

在航天局的功勛老人們看來,以往返地月、地火的宇宙飛船為目標純粹就是一個玩笑。

陳佳禾憋紅了臉,也不知道該怎么辯駁了。

這個時候,朱老師忽然嚴肅的開口了,他一開口就是一頓訓斥,“笑什么笑!嚴肅一點兒!”

“陳佳禾同志說的有什么問題嗎?”

“我看你們這群人就是思想僵化了!現在都已經什么時代了?飛碟造出來了、核聚變已經實現了,你們連大型載人航天器都不敢想嗎?”

“外面的科技翻天覆地,航天局也應該與時俱進!”

“我們確實完成了登月,那又怎么樣?幾十年前,阿邁瑞肯就已經完成了登月,我們是落后的一方。再看看前沿科技領域,湮滅力場、超導、材料,新型的電子科技等等,都已經反超了!”

“我們還落后呢!”

“現在你們還在這里笑,一個目標連想都不敢想,怎么能做得出來呢?我表個態,我支持陳佳禾同志!”

朱老師一拍桌子坐了下來。

其他人都不敢說話了,他們都沒有想到,幾句閑聊竟然會讓朱老師發這么大的火。

一群人都看見了陳佳禾。

朱老師明確支持陳佳禾的想法,那么下一步就可能定個大目標,難道真的要研制載人、載物往返的大型航天器?

這……

有點不敢想象啊!

好多人不由得審視了一下自己的年紀,都想著已經完成了登月計劃,是不是該考慮退休了?

梅森數實驗室。

保羅菲爾瓊斯、丁志強、陳蒙檬以及海倫,都在不斷研究光壓發動機的理論設計問題,他們的重點就是光壓的超高溫環境控制技術。

在超高溫環境控制上,保羅菲爾瓊斯認為湮滅力場環境下,產生光壓的溫度需求不同,但即便是溫度需求有所降低,也肯定不是幾百、幾千攝氏度,他們能做的就是進行溫度控制的設計,以便于讓溫度需求繼續降低。

這樣到研究的時候才會具有可行性。

如果讓物理界的學者們知道,保羅、陳蒙檬等人在研究發動機技術,肯定會覺得大材小用。

發動機,只是科技應用而已。

技術的研究處在學術鄙視鏈的底層,幾個最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去研究技術,實在是太浪費他們的才能了。

如果他們知道是光壓發動機,感官肯定就不一樣了。

瘋了吧!

光壓發動機根本不是現在人類能夠掌握的技術,絕對不是這個時代能夠擁有的技術。

科技基礎差距太大了。

即便是擁有了湮滅粒子技術,但高溫控制是擺在面前的大問題,產生光壓的需求最低是五萬攝氏度,而現有材料所能承受的最高溫度極限為7600攝氏度,還是科學院材料所最新的研究成果——

全新的一階鎢鈦合金。

這里說的溫度不是指的粒子活躍度,而是純粹的‘傳導溫度’,也就是傳輸到容器邊緣的溫度。

保羅菲爾瓊斯、丁志強等人,把目標定在了控制1萬攝氏度以上環境上,只有能實現1萬攝氏度的控制,再加上特殊的湮滅力場環境,才有可能實現制造出真正的光壓。

現階段還是只能進行設計論證。

他們認為應該把設計做的更完善一些,后續有實驗結果后才能投入到研究中。

這種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研究組的關注點很快放在了高能所的實驗上,高能所的‘超光速粒子’實驗已經建造一段時間了。

田桂林給王浩報告了進度。

湮滅力場實驗組完成了通道設備基礎制造,后續就是要添加一些高精度的場力裝置以及檢測裝置。

“改造已經基礎完成。”

“后續還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會在月中的時候確定具體的實驗時間。”

田桂林就是邀請王浩參與到實驗中,最好是提前一段時間過來,對于湮滅力場裝置、實驗基礎等進行一些指導。

這樣才能確保實驗有結果。

王浩當地就同意了。

本來研究就是兩個機構一起進行的,湮滅力場實驗組派出了一個小組,去指導進行設備的安裝。

現在改造工作已經快要完成,他們當然要過去參與到實驗中,畢竟實驗是對于理論的檢驗,而理論就是他們研究出來的。

很快。

王浩就帶著研究組的人,一起前往高能所的對撞機實驗基地,他們路上還在談論著相關問題。

“對于粒子最高速度的產生直接影響的是場力速度。”

“場力速度為光速,粒子最高速度自然不會達到光速。在強湮滅力場環境下,場力速度超過光速,就會讓粒子速度突破光速。”

“如果再穿出場力,慣性影響會讓粒子速度繼續維持超越光速的狀態,而《相對論》的時間論證,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粒子能夠長時間維持超越光速的狀態……”

“如果能夠檢測到超光速粒子,我們就證明了湮滅粒子理論,而不是實驗中制造出了反物質……”

最后一點非常重要。

所有湮滅粒子的實驗發現,都可以用‘制造出反物質’來解釋替代。

若是明確制造出了超光速粒子,對《相對論》一部分否定的同時,也能證明爆炸事件以及實驗中,確實是發現了湮滅粒子。

這會成為理論之爭的關鍵!

阿邁瑞肯,格魯姆湖項目組基地。

蘭加葛賓科拉納已經在項目組徹底站穩了腳跟,和他一起做反物質研究的人數也只占三分之一左右,但有了新決策人和能源部的支持,他已經能和恩波利庫博分庭抗利,甚至更勝一籌。

科拉納來到項目組以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實驗計劃,還連續在會議上展望起了研究前景,“如果我們能夠發現中子爆炸的關鍵證據,就是對于反物質存在的直接證明。”

“那會是重大的實驗發現!”

“我們可以明確的宣布制造出了反物質!”

“種花家進行的復刻爆炸實驗,也檢測到了爆炸能量,但他們的信號不明確,可信度甚至沒有達到兩個西馬格(95),而我們能達到五個西馬格(99.99994)。”

“當然,也有湮滅粒子論,但誰會相信呢?《相對論》是錯誤的,常態會出現超越光速的粒子?”

“真可笑……”

科拉納的話很有說服力,并且還有煽動性。

好多科研人員都覺得,跟著科拉納一起做研究有前途,他們有明確的目標,有復刻爆炸實驗的先例,就很有可能達成。

恩波利庫博就很郁悶了。

他對詹姆斯吐槽道,“我感覺,我們好像就是為他們提供資金、提供設備,是他們的后勤部門。”

“而且,更重要的是,科拉納設計的實驗,根本沒有什么新穎的東西,換做我們也可以……”

他有點后悔不支持反物質研究了。

詹姆斯好笑道,“當然,我相信換做是你,也可以做這個實驗,但即便你支持反物質研究,實驗也不可能由你來主導。”

“為什么?”

庫珀頓時就不明白了。

詹姆斯的語氣略帶諷刺,“已經不是原來的決策人了!”

原來的決策人已經下臺了,新決策人只會相信他提拔的‘自己人’,而恩波利庫博是打上‘上一任決策人’標簽的人,又怎么會得到信任呢?

別說是庫博,連詹姆斯也是。

庫博郁悶道,“科學研究怎么能夠摻雜這些因素呢?難道因為我們不被信任,爆炸實驗中,反物質就是存在的?”

他還是相信王浩。

一大堆的物理學家都認為,爆炸事件是正反物質抵消引起的,同時也否定王浩研究組的湮滅粒子理論。

但是,他們都是做反物質的研究,要么就是天文物理學家,想法自然帶有強烈的個人傾向性。

如果是問其他領域的學者,毫無疑問會支持王浩,他們甚至都不用思考,完全是用腳投票。

兩人都感覺很郁悶。

直流湮滅力場的研究已經暫停了,他們所訂購的管道、材料、設備,好多都‘被迫支持’了科拉納的實驗。

除非是在獲得新的支持,否則實驗已經無法繼續了。

大多數人也看好科拉納實驗,他們希望能夠通過實驗發現反物質,并以此做反物質相關的研究。

為此,新任的二號決策人,趁著都特別到基地轉了一圈,并表示出對于科拉納的支持,期間就只和詹姆斯握了下手,禮貌性的說了幾句話。

大家都知道,庫博已經是冷灶了。

科拉納距離擔任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的負責人,全權負責湮滅力場、反物質的項目工作,就只剩下時間問題而已。

庫博之所以還能尷尬的待在職位上,只是因為實驗還沒有進展。

如果有進展,庫博就會立刻被解職。

庫博也是這么說道,“我已經決定了。如果科拉納成功,我就離開!”他的話音很堅定,可惜迎來的不是贊賞或者支持。

而是,一句奚落。

“你不走也必須走。”

詹姆斯道,“到時候,他們會找個理由解除你的職務。但是我可以不走,因為我是科研人員,很重要的科研人員。”

“不過,你放心吧,恩波利!”

他很誠懇的拍著庫博的肩膀,道,“如果有一天你在街頭流浪,我一定會出十美元讓你吃一頓飽飯。”

“這是我們的約定!”

“男人的約定!”

“……滾!”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