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五百二十四章 《相對論》的問題,報告擱置,論反物質技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四章 《相對論》的問題,報告擱置,論反物質技術?

第五百二十四章 《相對論》的問題,報告擱置,論反物質技術?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不吃小南瓜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科學就是要敢于質疑權威!”

“《相對論》不一定百分百正確,我同樣相信粒子波能超越光速……”

王浩的語調很平淡,就只是正常發表看法,其內容卻把研究組的所有人鎮住了。

科學,確實要質疑權威。

但是,愛因斯坦?

即便是已經完成了很多的研究,有些研究脫離了《相對論》覆蓋范圍,有些則和《相對論》的結果不符,但要說質疑《相對論》、打破《相對論》,還是讓人震撼不已。

那可是《相對論》,可是愛因斯坦啊!

從上個世紀一直到現在,誰敢去質疑愛因斯坦啊?物理學界有一句話說,過去百年的研究,都是圍繞愛因斯坦的理論進行的。

如果誰能證明愛因斯坦的理論,就能夠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

由此可見,愛因斯坦的影響力。

之前他們的一些研究,都有意‘避開愛因斯坦’,否則就很難被物理學界所接受。

當某項理論和愛因斯坦的研究沖突,物理學家們幾乎是用腳投票,“和愛因斯坦的研究不同,所以你是錯的!”

這也是《時間理論》被抵制的原因。

《時間理論》認為,強湮滅力場內粒子速度可以超越光速,即便是不同場力內超越光速,也依舊很難被物理學界接受。

王浩掃視著所有人,笑道,“也不用那么緊張,你們很清楚,你們的研究成果,已經和《相對論》直接沖突。”

“我只是說出來而已。”

海倫、保羅菲爾瓊斯等人,當然明白王浩的意思,他們的研究得出的結果是‘粒子波可以超越光速’。

《相對論》認為,光速就是宇宙中的最高速度,處在光速的物質或者能量,都可以用‘瞬間移動’來形容,也不可能比瞬間移動再快了(時間的相對性,光速內的時間相對外界是靜止的)。

海倫、保羅菲爾瓊斯等人得出‘粒子波速度可以超越光速’,就直接否定了‘光速是最高速度’的結論。

這就是沖突所在。

其中牽扯的問題很多,都必須要一一論證。

“我是支持伱們的。”

王浩先做了口頭上的支持,隨后表情也認真了很多,他說道,“《相對論》并非百分百正確,現在已經有很多不能解釋的問題。”

“首先就是粒子無法超越光速。這可只是我們的看法,國際上有的機構,已經發現了超越光速的粒子波,只不過因為發現相對較少,要么就被認為是檢測錯誤,要么就因為無法解釋被擱置。”

“這一點,你們應該清楚。”

其他人都認真的點了點頭,他們做理論物理的研究,當然會關心科學界的新聞。

國際上偶爾就能會爆出‘發現超越光速粒子波’,但即便是有解釋,也說是宇宙大爆炸的殘留,還會和‘宇宙膨脹現象’聯系在一起,說明為什么粒子波會超越光速。

但不管任何一個說明,都只能說是牽強附會,并不能做出完善的論證。

“第二,粒子達到光速的能量。”

王浩道,“《相對論》認為,接近光速會讓時間無限拉長,所以永遠無法制造出達到光速的帶質量物質。”

“根據《相對論》,我們知道,當物體加速到一定程度,就能明顯感覺到時間減緩帶來的阻礙,同時,物體達到光速的時候,所攜帶的能量接近于無限。”

他說著站了起來,“實際上,高能宇宙射線能達到光速的百分之99以上,甚至是99.9999……其實已經是光速了。”

“之所以沒有達到光速,不是因為它本身沒有達到光速,而是物理學界不允許它達到光速……”

這句話讓所有人愣了一下,旋即都笑了出來。

他們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宇宙射線的組成大部分都是質子,接近十分之一是α粒子,也就是氦原子核,百分之一是重元素。

換句話說,宇宙射線是高質量粒子束。

根據《相對論》,帶質量的粒子束自然無法達到光速。

有些物理機構檢測宇宙射線的速度,隨后發布成果是‘達到了光速的百分之99.999999……’,似乎差一點就達到了光速。

但是,他們如何計算的這么精準?

因為計算出就是光速,但光速粒子物理學界不認可,發布時就只能說‘無限接近光速’。

王浩繼續道,“即便,他們的計算準確,但無限接近光速的宇宙射線,所攜帶的能量必定也無限接近光速。”

“但實際上,宇宙射線抵達地球時,依舊只能產生二次粒子束穿透地球大氣層和表面,而不是直接發生大爆炸。”

“最后一點。”

王浩回到了座位上,敲擊鍵盤查找了一篇論文,“大家來看這個,很普通的一篇論文,和粒子加速有關。”

幾個人一起湊了過去。

這是一篇圍繞正負粒子對撞機實驗的研究,已經發布了有二十年時間,內容就是說‘實驗證明粒子的最高速和粒子質量、電荷量、加速電場強度、加速功率等參數均無關聯’。

論文是以實驗結構的論述,是一篇很普通的論文。

如果平時看到這樣的論文,他們根本不會有絲毫興趣,也根本不會點進去仔細看。

現在他們則是很認真的看。

這一篇論文是以幾次粒子加速實驗為基礎做的總結,研究發現粒子加速的過程中,越是接近光速,‘加速度’就會越慢,究其原因就在于,粒子加速到一定程度‘質量會不斷增加’。

依靠牛頓定律可知,給與物體同樣的力,物體的質量越高加速度就越低。

但實驗研究的是‘粒子最高速度’,并且發現其和粒子質量、電荷量、加速電場強度、加速功率等參數均無關聯。

直接關系的是……

電場的傳播速度!

因為電場的傳播速度是光速,所以粒子被加速最高速度是光速,論文最后還是補充了一句,“如果粒子速度達到光速,也就和施加力的電場速度一致,它就不會再有加速度。”

這篇論文的實驗數據以及分析都相對簡單。

所有人都快速看完了內容。

王浩道,“這是很普通的論文,粒子加速相關的研究有很多,結論也都是差不多的,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繞開了《相對論》!”

“很明顯,在粒子加速領域,《相對論》幾乎沒有效果,粒子的最高速度并不取決于質量,所謂‘時間的相對性’也沒有任何體現。”

“按照這一篇研究的結論,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理解‘加速度減慢’,不一定是‘質量增加’,也可以理解為‘加速度受到電場傳播速度影響’,在速度為零時,電場傳播速度就是光速,但如果速度接近光速,也就接近了電場傳播速度……”

“總之,受到的是電場傳播速度的影響。”

王浩連續說了很多。

實際上,他并不是完全的否定《相對論》,而是從質疑的角度給其他人帶來信心。

他們要做的研究,必定和《相對論》發生沖突。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自然心里會打鼓,他們非常需要信心來支持。

當連續說了很多《相對論》和現實存在的問題,其他人明顯增加了信心,對于和《相對論》的沖突也不那么在意。

研究組的主體核心就是‘論證粒子超越光速的運動以及時間問題’。

之前的研究中有過《時間理論》的論證,主體內容,強湮滅力場下光速更快、時間更快,也就表示力場之間存在‘時間差’。

現在則是粒子速度問題。

在《時間理論》的基礎上,一束粒子處在常規湮滅力場下的速度超越光速,內部和外部時間流速是什么樣的?

《相對論》的結論是‘穿越時空’。

但是王浩認為‘不會穿越時空’,他的論點也很明確,“我們一直都認為,時間能夠脫離運動而單獨存在。”

“穿越時空,是不可能發生的。”

“物理學界的所謂論據,不過就是以光子傳播的角度去看,但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時間,只會向前、不會后退。”

“這是我的觀點……”

研究正式開始了。

在圍繞零態能量理論、超越光速以及時間問題的研究上,其復雜程度可以想象,海倫、保羅菲爾瓊斯、陳蒙檬、丁志強,再包括王浩和黃振全部投入到研究中。

最開始,就是兩個星期。

兩個星期時間里,多數都是在整理資料,梳理研究的主體內容,定下基礎的數學構架。

之后細節性的論證才正式開始。

他們需要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圍繞一個個數學難關做討論、去解決,研究就這樣一直進行下去。

王浩對理論工作很投入。

如果不是特別重要的工作,他能推掉就推掉了,只關注理論的研究工作,其中甚至包括一次核聚變技術會議,他只是讓何毅代表反重力中心過去參加。

理論的研究仿佛有著無窮的吸引力,讓人不知不覺沉醉其中。

很快。

一個月過去了。

這一個月時間里,國內相對比較平靜,國外就相對比較熱鬧了,主核心就圍繞阿邁瑞肯馬上要進行的決策選舉。

每一次的決策選舉,都會是國際性的大事情。

在結果明確之前,多數國家、機構都不會表態,選舉結果確實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為現任決策人的支持率并不高。

這和科技層面存在很大關系。

現任決策人的其他工作還不錯,但過去幾年時間里,湮滅物理以及超導技術是主流,阿邁瑞肯的多項研究支持計劃可以說都是失敗的。

過去民眾根本不關心科技。

就像是科羅特詹姆斯的表述,“我們已經不是世界第一,環境不一樣了”,科技落后于人,民眾也開始關心科技,媒體也開始普及科技帶來的好處。

總結一句話,“高端科技,代表著高端經濟。”

高端經濟,自然帶來高端收入。

當科技關系到普通人的收入,普通人自然就會關心科技問題,所以選舉的話題就離不開科技研究。

現任決策人和其對手,做演講的時候,都不斷地談及科技支持以及未來發展問題,以此希望能帶來更多的支持。

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

項目組正在著手建造帶有‘隔離層’的新設備,基地內還是顯得很忙碌的,大量的材料、設備被運送過來,還有一大堆的工程師、工人不斷忙碌著。

恩波利庫博、科羅特詹姆斯等高層人員就比較清閑了。

新設備沒有‘新科技’,他們根本不需要插手建造工作,只關注一下就可以了。

恩波利庫博一直在為‘反物質研究’苦惱,已經不止一個反物質領域的頂尖學者,開口勸說他一起申請‘反物質科技研究’的大項目。

‘反物質科技研究’啊!

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高大上,但庫博已經想好不擔任負責人,更不會插手到項目申請上,同時,也不知道該怎么拒絕。

“那些都是頂尖學者!”

“布朗克、拉爾森、丁家明……上帝啊,他們真是瘋子,一群瘋子……”庫博滿是苦澀的說著。

詹姆斯根本沒聽他在說什么,而是表情凝重的思考著,忽然說道,“我有個想法……”

“我們已經研究直流反重力技術。”

這個話題轉的有點突然,讓庫博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什么?直流?直流能制造反重力場?”

“也許呢?”

詹姆斯的話語輕佻,但表情很認真,“我們能確定的是,王浩團隊的技術不同,他們制造的湮滅力場能用來生產磁化材料,而我們不行。”

“我相信,他們制造的不是薄層。”

“恩波利,你想想,上次的爆炸實驗,他們的設備也很高端,完全不比我們的差,但他們直接就用來做實驗,然后……炸掉了……”

“為什么呢?”

“我甚至不能在任何一個人的臉上看到惋惜,說明他們根本不在意。所以,我就在想,他們肯定有其他技術。”

“交流反重力場,然后疊加、再制造強湮滅力場,這太復雜了,真的是太復雜了。”

“如果從哪里突破最容易,我想到的就是改變電流方式,這是最容易、最直接的。”

詹姆斯連續說了一大堆,還得到一個明確的結論,“我認為,以現在的材料基礎,研究直流湮滅力場技術,是很好的方向。”

“你認為能有發現?”庫博疑惑問道。

“當然不是百分百,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詹姆斯可不會為一個想法負責,“但我們能以此申請科研經費,大筆的科研經費,到時候,也許就有發現了。”

“……你不會是為了經費吧?”

“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庫博用力抿嘴盯著詹姆斯,他不知道詹姆斯是在開玩笑還是認真的,但從他的話里找不到問題。

直流……

聽起來確實是個不錯的點子。

面對全新的物理研究,也許就能有發現也不一定?

庫博對待詹姆斯的建議還是很認真的,他找了項目組里幾個頂尖學者討論一下,給出的回復都是‘可能會有發現’。

然后他干脆寫了份報告。

這份報告不是申請經費,而是把想法上報上去,若是能通過上一級的審批,上一級就會派來調查官。

到時候,調查官肯定會被說服。

他們就可以投入一定的經費,用在直流反重力技術的研究上。

至于經費怎么使用、研究怎么進行,就是以后的事情了,把相關方向的研究敲定,使用權先拿下來,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庫博的想法確實不錯,但他沒考慮到大環境問題。

他的報告被擱置了。

現在的輿論焦點都在決策選舉上,兩位決策候選人正對‘科技研究方向’展開辯論,辯論核心并不是湮滅力場技術上。

而是……

更加高大上的反物質技術!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