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四百二十八章 談判破裂,新的研究,那可是隱形護罩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八章 談判破裂,新的研究,那可是隱形護罩啊!

第四百二十八章 談判破裂,新的研究,那可是隱形護罩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不吃小南瓜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拜爾頓是帶著工作目標來的。

他有兩個直接目標,一個和一階鋰有關,是希望種花家放寬政策,讓湮滅科技公司能對外售賣鋰元素磁化材料。

鋰元素磁化材料影響力太大了。

其他國家的企業買不到磁化鋰材料,制造出的鋰電池性能自然就沒有提升。

種花家的鋰電池公司則是憑借磁化鋰材料,制造出了高性能的鋰電池,他們都已經快要壟斷了國際鋰電池市場。

在高端鋰電池產業方面,種花家的企業已經快要實現壟斷。

如果能談妥磁化鋰材料的問題,就能讓種花家外的鋰電池公司,重新進入高端鋰電池市場。

第二就是一階鐵材料了。

加莫夫沙普利體會到材料受限的尷尬,格魯姆湖計劃相關的機構、實驗組都非常需要一階鐵,否則很多研究就只能暫停。

到時候,格魯姆湖計劃就可以提前宣布破產。

其他和一階鐵有關的實驗組、科研機構自然也有類似的感覺,他們都希望能拿到更多的一階鐵。

可是,一階鐵的售價太昂貴了。

即便每千克售價已經壓到百萬美元,甚至是幾十萬美元,但相比鐵的龐大應用市場來說,也根本是不能接受的。

一階鐵價格昂貴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純鐵磁化材料的一階鐵含量低,拿到磁化材料再進行提取,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費用。

再有,就是湮滅科技公司的一階鐵磁化材料定價太高。

“如果湮滅科技公司肯出讓磁化材料的利潤,一階鐵的價格最少能降低十倍!”

這是阿邁瑞肯方面做出的判斷。

拜爾頓當然不指望湮滅科技公司讓出全部利潤,但讓出磁化材料一半兒的利潤,也足以讓一階鐵售價降低個一倍以上。

他所能拿出的籌碼,就是放松瓦爾森協定的禁售清單列表。

在談判中,拜爾頓很直白的說道,“禁售清單,可以很嚴格,但也可以很寬松。”

“那份清單,也到了修改的時候。”

“我們可以在高技術設備材料上談一談,想必你們在一些領域肯定希望買到高端設備吧?”

這就是科技強權。

高技術設備就是個賣家市場,連是否售賣產品都可以拿來做交易。

拜爾頓的語氣和表情讓杜老師感覺很不爽,但放寬禁售確實很有吸引力,國內在一些重要領域上,確實需要高技術設備。

比如,精工制造。

如果能買到高精度的車床以及其他設備,一些制造企業的精密制造技術肯定會獲得巨大的提升。

比如,芯片加工產業。

如果能買到最先進的光刻機,國內的芯片企業也可以制造出供給高端電子產品使用的高精度芯片,還能以此做技術研發,也許過不了太長時間,國內就能掌握相關的技術。

等等。

杜老師把消息報上去以后,一群專家學者進行討論,都認為相關的合作還是可以談的。

上級部門擬定了13個領域方向的高端設備材料。

杜老師拿著擬定的13條,重新和拜爾頓進行談判,13條快速被劃掉了9條,最后只剩下可憐的4條。

拜爾頓給出的答復是,“這些根本不可能。”

“即便我做出了承諾,和你們達成了協議,后續也根本不可能通過。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他也知道拒絕很可能導致談判破裂。

但是,沒辦法。

他根本沒有相關的權限,就不可能答應下來。

在被劃掉的9條內容中,有些領域的影響非常大,若是把高技術設備和材料賣給種花家的企業、機構,很可能會讓種花家掌握這些技術,相關領域的公司企業,技術水平也會大大提升,從而帶來巨大的影響。

最終,談判破裂了。

拜爾頓帶著氣憤和郁悶回去了,他沒有能達到出訪的預期目標,但是,阿邁瑞肯并沒有放棄。

一階材料,太重要了。

他們的目標是希望能掌握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也就是研發一階元素的制造技術,掌握湮滅力場方向最高端的科技。

既然談判無法達成目標,他們就開始考慮其他辦法。

比如,科技手段。

比如,政治手段。

比如,延伸的軍事威懾手段。

又或者,其他手段。

等等。

空軍的反重力飛行器,也就是空艦團隊,拿到了以橫向反重力場激發強湮滅力場的技術。

他們拿到技術迅速投入到制造和實驗中。

同時,軍方和航空集團,也都關注到了雷達所沉會明團隊的研究。

在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王浩不止一次提到了沉會明的研究,軍方和航空集團也都知道了研究的重要性。

當真正關注到研究的時候,他們就發現沉會明確實很了不起。

在很短的時間里,沉會明的團隊已經有了好幾項技術突破,甚至都已經利用一階鐵的超導材料,發現了一階短頻波。

李明遠第一時間就去了雷達所。

沉會明對于李明遠的到來感到驚訝,他還是認真介紹道,“我們是利用王浩院士提供的一階鐵超導材料,激發制造出了一階短頻波。”

“這種一階短頻波能量強度很高,到現在還不能完全接收,我們正在研究接收技術。”

“如果能……”

一階短頻波,才剛有了發現。

即便只是有發現也非常了不起,沉會明介紹的時候都是滿臉自信。

李明遠聽的都非常驚訝,他問道,“所以說,再進一步,就可以利用這種技術實現簡單信息通訊了。”

“對。”

沉會明肯定的點頭。

他有些疑惑,不明白為什么李明遠會表現的如此激動。

若只是實現簡單的通訊,似乎也沒什么意義。

一階電波的最大優勢是強大的穿透力,以及不可攔截、吸收、干擾的效果,想達到應用的水平,最少也要制造出一階電波雷達。

以此,就能利用一階電波來進行探測,或是進行無干擾的交流、指揮,以目前的技術來看,而發展到那種程度還需要很長時間。

李明遠沒有解釋。

現在已經有了‘強湮滅力場隱形技術’,只有一階電波才能通過強湮滅力場,實現讓空艦系列飛行器和外界進行信息通訊。

在開啟‘隱形’狀態時,只是能進行簡單通訊也無比重要。

李明遠思考著馬上許諾道,“沉教授,集團對于這項研究非常重視,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出來。”

“不管是經費、材料、人員,能滿足的都會滿足!”

“希望能盡快達到預期目標……”

超導材料研究中心。

一間會議室里,好多專家學者聚在一起。

有來自東工精密的楊云和,有納微實驗室的夏國斌,還有十幾個其他領域的專家。

其中包括好幾個方向,比如,金屬材料、超導材料、納微材料以及精密加工、合金制造,等等。

最重量級的有兩位,一個是東工精密的楊云和院士,另一個是科學院超導實驗室的王進南院士。

王進南是超導磁力研究方向的學者,他被邀請參加會議有些不明所以,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內容。

“我只知道和金屬材料制造有關。”

王進南對楊云和說道,“但完全不明白,為什么會邀請我。”

楊云和道,“我知道的比你多一點,應該是顆粒性超導材料。我的實驗室幫王院士制造過,毫米級的顆粒性超導材料,很有意思。”

“哦?仔細說說。”

楊云和詳細說了起來。

夏國斌和杜建山也湊過來聽了幾耳朵,杜建山是創微科技附屬研究所的技術大老,也被邀請參加會議。

楊云和介紹了顆粒性超導材料。

王進南的臉上還是帶著迷茫,“我還是不知道為什么受到邀請,我的研究方向是磁力,總不能說,利用磁力來制造材料吧?”

“當然有可能。”

夏國斌忽然開口道,“王院士,您可能不知道,王浩院士非常重視磁力方向,也許他就有什么想法,和超導磁力方向有關。”

“也對……”

幾個人正說著的時候,王浩已經走了進來。

他和楊云和、王進南等人寒暄了一下,又和其他不熟悉的人介紹認識,隨后才坐在位置上,認真說道,“我是想和大家一起,討論一種全新的顆粒性材料制造技術。”

“所謂顆粒性材料……”

王浩對于顆粒性材料進行了簡單介紹,隨后說道,“現在的制造技術,精度最高只能得到毫米級,但實際應用需求更高。”

“我希望可以研究出一種,制造微米級顆粒性材料的技術……”

會議室頓時安靜了。

即便是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聽到‘微米級顆粒性材料’,來參會的人還是感覺很不可思議。

王浩介紹顆粒性材料的舉例,是個非常的復雜不規則多面體,類似的復雜形態,只是切割出毫米級材料都困難了。

微米級?

別開玩笑了!

王浩繼續道,“單純依靠精工技術,想要制造出微米級的顆粒性材料,當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針對金屬材料,我有個想法……”

“大家應該知道半拓撲理論,實際上,我舉例的復雜形狀并不是隨意畫出來的,而是和導電狀態內部形成的半拓撲結構有關。”

“微觀會影響到宏觀。”

“我希望能研究出一種,強電狀態下,快速分離出微小顆粒性材料的技術……”

他仔細說了起來。

當聽到王浩說起想法的時候,會議室里的人都認真起來,他們發現王浩的想法確實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導體在導電狀態下,內部會形成無數微小的半拓撲結構。

融化的金屬超導材料處在強電、強磁的特殊環境下,利用某種技術實現微觀到宏觀的影響,確實可能制造出極其微小的特殊形態顆粒。

這和微球分離技術很相似。

但研究肯定不是這么容易的,他們聚集在一起也只是討論可行性,至于技術……

“短時間,根本不可能!”

“這種技術,聽起來就像是未來科技,根本不是現在能實現的!”

“理論,是否可行還不知道,想掌握技術……太難了!”

好多人都是這么想的,但并不影響他們進行可行性論證。

王浩邀請這么多專家學者開會,也是讓大家一起進行可行性論證,他們都是專業領域的尖端人士,就可以得到大量正確的反饋。

當有充足基礎積累的時候,就可以建立任務進行研究。

某種程度上來講,研究已經開始了。

空艦飛行器,研發基地。

直徑超過三十米的空艦2飛行器,被運送到了超大型裝配間,好多工作人員在旁邊忙個不停。

他們正把十八個磁場發生裝置,分別安裝在飛行器的上下部分。

二樓的平臺上。

周老師正站在那里,他旁邊還有個穿著工服、帶著眼睛的中年人,正是沉城飛機研究所的許宏偉。

許宏偉是一個飛機設計師,他一直希望能進入反重力飛行器領域,還申請空艦3的設計項目

因為新技術的出現,許宏偉的申請被駁回了。

但他獲得了新工作。

周老師邀請許宏偉加入空艦團隊,他就能在空艦團隊中發揮所學,也能更加了解空艦飛行器相關的技術。

現在,許宏偉負責磁場發生裝置的安裝工作,他對于橫向反重力場激發的強湮滅力場技術有詳細的了解,再考慮到空艦2的外層構造,確定了安裝磁場發生裝置的十八個位置。

周老師問道,“許教授,安裝好這些裝置,空艦2就可以開啟隱形護罩了嗎?”

許宏偉抿了抿嘴,說道,“如果是分別單獨運行,當然可以。但空艦2是一個整體,磁場裝置也會成為其中一部分,后續還要把磁場裝置和空艦2內部的電路體系連接在一起。”

“不管是電力、磁場,還是電子系統以及控制系統,都必須保持一致,不能讓磁場干擾到設備運轉。”

“所以還要進行很多的實驗測試……。”

“不過。”

他說著話音一轉,“如果只是想看隱形護罩,等安裝結束以后,可以分別單獨運行試試。”

“什么時候?”

“等設備調試后,應該就可以了,大概后天吧……”許宏偉的話音有些不確定。

周老師已經非常期待了。

隱形護罩!

雖然在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見到過,但見到的只是實驗設備,而眼前的是真正的空艦2飛行器……

相關


上一章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