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二百九十二章 《科學》雜志:竟然有兩篇結論完全沖突的投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二章 《科學》雜志:竟然有兩篇結論完全沖突的投稿?

第二百九十二章 《科學》雜志:竟然有兩篇結論完全沖突的投稿?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23日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不吃小南瓜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任務二’已經停滯了很長時間。

任務能建立本身,就說明增大空間擠壓的現象是存在的。

王浩一直希望能夠找到增大空間擠壓的現象,因為這種現象肯定是非常震撼的發現,最差也會對于人類了解宇宙非常的重要,也許還能夠大大提升科學理論以及技術的發展。

所以王浩一直都希望能夠在反重力實驗中找到靈感。

當持續做反重力實驗都沒有任何發現以后,他還重點關注了粒子對撞實驗,不只是查看粒子對撞實驗的成果,還去分析研究實驗過程中的數據。

既然空間擠壓現象,也就是湮滅力增強的現象存在,正常來說,存在于粒子對撞實驗中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粒子對撞實驗就是微觀粒子的反應,其中肯定會包含很多的奧秘。

很可惜。

從中并沒有任何的收獲。

后來王浩就干脆選擇暫時放棄,不去做針對性的研究,保持一顆隨遇而安的心態。

現在就有了發現……

天文學研究?

暗物質?

王浩甚至都沒有考慮過天文學,也沒有考慮過暗物質的問題,他一直都覺得暗物質、反物質,這些存在于理論中的內容,只需要基于湮滅理論去做論證就好了。

現在湮滅理論已經發展起來,很多理論物理方向的學者都會做湮滅理論的研究。

這種情況不止出現在國外,國內也是如此。

好多物理系的博士,只要從事理論研究,很大一部分都會去研究湮滅理論。

大量物理方向的學者參與到研究,也讓湮滅理論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正因為如此,每一個理論物理方向,都有不少人在研究。

暗物質,也是如此。

暗物質概念的提出,是在上個世紀30年代,當時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茨威基在研究星系團時發現了奇怪的現象

外圍星系相對于星系團中心的運動速度似乎太快了。

茨威基的同事史密斯用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望遠鏡收集了星系團中成員星系的速度。

利用引力理論,天文學家可以通過星系的運動速度推斷星系團的總質量,星系的運動速度越快,說明束縛它們的引力場越強大,也就意味著星系團的總質量越大。

茨威基通過星系速度推斷出星系團質量顯得太大了,要比星系的質量多出幾百倍。

茨威基很快將星系團中隱藏的物質命名為“暗物質”。

當時由于缺乏其它的獨立觀測證據,在之后的三十年里,暗物質的概念不時被人提起,卻又沒有人認真對待。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各種天文探測技術,也讓天文學有了更多的發現。

三十年后,阿邁瑞肯卡內基研究所的兩名研究員,一起研究一個漩渦星系,并詳細的調查了臨近星系的旋轉曲線。

他們所做的研究表明,臨近的漩渦星系中至少包含比可見物質多六倍的暗物質。

在這之后,好多天文學的研究都提到了暗物質的概念,最直接的證據就是通過光譜探測分析得到的星系質量,和通過研究萬有引力導致的星球、星系運動軌跡,計算后所得出的數據存在巨大的偏差。

到現在,物理學界對于暗物質的定義為

暗物質是不可見的物質,并不是由分子原子所組成,而是另外一種不存在于標準模型中的基本粒子。

這種暗物質不會發光,但卻可以通過引力效應觀測到。

雖然學界已經存在對于暗物的定義,但實際上,所有的證據依舊只是天文學的分析手段,其他手段研究并沒有任何發現。

比如,人類所存在的太陽系。

如果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質,并且暗物質所占據的比例遠遠高于所能見到的物質,為什么太陽系中沒有發現暗物質呢?

另外,大量天文學領域的暗物質研究,都是基于對于其他星系的解析,針對銀河系本身的研究非常稀少少。

針對其他星系暗物質的解析,所依靠的檢測計算手段,都僅僅是天文望遠鏡畫面所進行的‘光譜分析’。

“如果這種光譜分析,來計算質量的手段,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呢?”

即便是在物理學界,這個問題依舊存在很大爭議。

王浩思考的還是決定仔細研究一下暗物質,他當然不會去研究暗物質的定義報道之類,而是去看一些理論基礎。

有關暗物質的理論基礎,相對完善的就只有以弦理論的宇宙觀所做出的解析。

王浩只看了基本的概念,研究了一下就直接放棄了。

弦理論的基本解釋,是基于“宇宙膜理論”做的研究,并認為暗物質之所以觀測不到,并不是因為構成它的粒子比較特殊,而是暗物質根本不存在于人類所存在的三維宇宙空間中。

弦理論認為,宇宙由十一個維度組成,并存在許多的‘膜’,人類所存在的三維宇宙,只是膜的其中一個,而暗物質存在于十維空間中的另一張膜上。

所以人類所在的宇宙的膜,就可以通過引力的方式,和另一張膜上的暗物質聯系在一起。

王浩甚至都沒有看底層數學邏輯,就直接做出了兩個字的定義

“扯蛋!”

這種多維宇宙的解釋,很難說是錯誤的,因為你無法嚴謹的證明錯誤,同樣的,也不可能證明是正確的。

所以類似的研究根本沒有意義。

那么基礎問題,暗物質是否存在呢?

王浩仔細思考起來,“如果暗物質不存在,天文學分析星系和宇宙,多出來的質量怎么解釋?”

“難道是空間擠壓增強帶來的質量增加……”

“這個解釋倒是說的通,前提是就必須定義,湮滅力增強時物質會被壓縮,甚至粒子會被壓縮。”

“同時,被壓縮的物質性態產生的光譜效應會變弱……”

王浩思考著深吸了一口氣。

研究并不是想象,他可以這樣去想象,但絕不能這樣去做研究。

他需要思考湮滅力增強的情況下,會對于粒子、原子、分子結構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但首先,還是要針對暗物質進行研究,因為所獲得的靈感值,就和‘暗物質’直接存在關聯。

“以湮滅理論為基礎,研究暗物質……”

王浩確定了方向。

在確定了研究方向以后,他直接找來了海倫和陳蒙檬,開口道,“你們不是說,想完成更好的博士論文?”

“和我一起研究吧,我準備一湮滅理論為基礎研究暗物質。”

海倫和陳蒙檬聽的眼前一亮。

陳蒙檬馬上道,“是解析暗物質?”

海倫默不作聲。

王浩搖頭解釋道,“我準備以湮滅理論為基礎,論證暗物質的存在性。”

陳蒙檬頓時瞪大了眼。

海倫馬上問道,“所以說,王老師,你認為暗物質可能不存在?”

王浩聳了聳肩,說道,“所以我才會做論證。以湮滅理論為基礎做論證,不可能得出結論,只能論證暗物質是否存在于湮滅理論的體系中。”

陳蒙檬理解著說道,“如果不存在,就表示暗物質可能不會受到湮滅力的影響。”

“可以這么說。”

王浩贊賞的點點頭,忽然開口道,“對了,我剛才怎么沒看到保羅?”他是想和保羅菲爾瓊斯一起研究的。

保羅菲爾瓊斯是個理論物理天才,肯定能夠大大提升研究的速度和質量。

陳蒙檬抿嘴笑了笑,開口道,“王老師,我覺得最近還是不要找瓊斯老師了,他……”

“怎么了?”

“談戀愛了!”

“啊?”

王浩愣了一下,奇怪道,“他的年紀也不小了,談戀愛不是很正常嗎?”

“我也覺得很正常,只不過,我很難理解,像是瓊斯老師這么好的條件,會找那樣一個……”

海倫忽然道,“蒙檬,我依舊堅持我的觀點,人類的肉體只是軀殼,江老師肯定有其被保羅欣賞的內在美。”

“江老師?”王浩聽的一愣。

“對。”

陳蒙檬根本沒在意海倫的話,她馬上強調,“江金翠、江老師,地質學院的那個……您肯定見過。”

王浩的腦子里頓時出現了一個三十出頭,兩百多斤、滿臉橫肉、走路一顫一顫的大胖子。

再聯想一下保羅菲爾瓊斯,那副瘦的像是麻桿一樣的身材,王浩用力抿著嘴,好半天嚴肅對陳蒙檬說道,“海倫說的對!”

“人類的外表只是軀殼,我們不能以外在形象去評價一個人。”

“江老師,肯定有值得被保羅欣賞的內在美,只是我們沒注意到而已。”

“既然保羅喜歡江老師,我們只能給予祝福。”

他很認真的說完,再想想保羅菲爾瓊斯和江金翠站在一起的畫面,趕緊用手捂住了嘴巴。

形象啊!

在學生面前,一定要保持形象!

他掃了一眼海倫,隨后給了陳蒙檬一個‘其實我們的觀點相同’的眼神。

陳蒙檬迅速收到,也肯定道,“海倫,你是對的。”

海倫翹起嘴角道,“我當然是對的。”

保羅菲爾瓊斯確實沒有精力參與王浩的研究。

一個是因為他正在談戀愛,而且正處在如膠似漆的階段。

另一個則是因為,他有自己的研究,他一直在做超對稱型問題的論證,相關研究還涵蓋了論證宇稱不守恒問題。

他希望能夠以湮滅理論,來論證粒子標準模型的基礎。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同樣也屬于天才的領域,一般的理論物理學家都不敢輕易嘗試這個方向。

毫無疑問。

萊德利帕森斯就屬于‘一般人’。

兩年前,帕森斯被認為是湮滅理論的‘三號人物’,但現在大量的學者加入到湮滅理論的研究領域,他的地位已經動搖了。

國際范圍內,談到湮滅理論相關領域,萊德利帕森斯依舊是響當當的人物,也被認為是阿邁瑞肯湮滅理論研究的領軍人物,但因為持續沒有新的成果,好多學者都開始質疑帕森斯的地位。

這也讓帕森斯的心里產生了危機感。

最近兩年,帕森斯的生活實在太好了,他根本就不愁經費問題,學校和一些機構,給了他足夠多的支持,他也享受著瀟灑的生活。

可當持續沒有新的研究成果,他就受到了學校以及學者層面的質疑。

帕森斯知道自己必須要有成果,才能夠保持現有的地位。

所以他開始認真研究了。

但帕森是同樣知道,他不是那種超級天才,和保羅菲爾瓊斯的差距非常大。

他只是有點小聰明的普通學者而已。

他的追求也不是理論,不是科學,而是經費和地位。

既然水平遠遠趕不上保羅菲爾瓊斯這種天才,就需要從其他方面來彌補。

所以他決定去研究暗物質和反物質。

不管是暗物質、還是反物質,都是物理學界存在,并被很多人知道的東西。

同樣的,都沒有在現實得到證明。

沒有機構檢測出暗物質,也沒有機構檢測出反物質。

這就和宇宙大爆炸的論證類似。

只要能夠做出論證,給出新的解釋,就沒有人能證明是錯誤的,而且說出去也是非常高端的研究。

帕森斯是真的很努力,但他很快發現想要依靠數學,依靠底層的湮滅理論論證,去研究暗物質、反物質,根本是不實際的,最少短時間不可能做的出來。

所以他發散了想象力。

“暗物質是檢測不出來的,那么就可以定義為介于物質和質量之間的粒子。”

“光子的構架存在二點五維構造,就可以定義暗物質的構造,介于二點五維和三維之間,或者是,以質數形式不斷進行跳轉。”

“量子論的定義,有時候轉變為物質,有時候,轉變為粒子,性態是不確定的。”

“正因為是物質和能量之間不確定的構造,所以才無法被觀測到。”

“延續大爆炸理論的解析,暗物質可以定義為大爆炸后,還沒有完全演化的部分……”

“后續還可以結合希格斯場論……”

帕森斯思考著眼前一亮,“這樣定義,就說宇宙中到處都充滿了暗物質,而暗物質為希格斯粒子的產生提供了基礎……”

這一套邏輯思考下來非常的驚人,帕森斯都開始覺得自己是超級天才。

當然,他知道自己的研究順序不正確。

理論物理研究的正常順序,是有一定數學基礎的情況下,做推導和分析再得出結論。

帕森斯則是先進行‘設定想象’,然后再去根據想象的結果做數學論證。

簡單來說,就是有了結果以后,再填充分析過程。

所以他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找到符合要求的數學邏輯,來對于想象出的結論做填充和描述工作。

這就像是寫小說安排劇情,先想到劇情結尾,再仔細斟酌事情發展的過程細節。

顯然。

這種方法用來做理論研究,是非常非常錯誤的。

同時,填充的過程也很可能存在一些邏輯不能自洽的情況,但帕森斯確實是個優秀的理論物理學家,最少擁有足夠多的基礎。

不管是弦理論、湮滅理論、傳統的量子物理,或者其他物理體系,他都有很多的了解。

他從弦理論、湮滅理論以及其他物理體系中,找出了很多‘符合要求’的數學內容,慢慢的填充到了自己的研究中。

研究,也就快速有了進展……

與此同時。

王浩、海倫以及陳蒙檬一起的研究也有了進展。

他們使用的就是常規研究方法了,先不急著下結論,而是以數學的方式進行分析論證。

研究是以湮滅理論為基礎的,他們依靠數學研究分析,發現暗物質存在的情況下,就一定會和希格斯玻色子的產生有關聯。

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上帝粒子’,可以理解為宇宙中到處存在的希格斯場內憑空產生的粒子,粒子出現短時間就會消亡。

希格斯玻色子,被認為是物質產生的根源,是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間的粒子。

“在湮滅理論的框架下,暗物質存在,就一定會關聯希格斯場論產生關聯。”

“另外,理論框架下,如果存在暗物質,受到湮滅力的影響,就肯定會大量存在于能量轉化為物質的過程中。”

“以上兩條,是完全沖突的!”

海倫做出了總結。

和希格斯場論產生關聯,也就是說,暗物質存在本身是物質產生的基礎。

希格斯粒子,可以理解為由場力震蕩產生的。

能量轉化為物質,則牽扯到湮滅力作用下,粒子組成的問題,符合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兩者是直接沖突的。

王浩最后總結道,“所以說,即便是暗物質存在,也不在會受到湮滅力的影響,不存在于湮滅體系構架中。”

暗物質的存在性研究,到此結束。

以湮滅理論為基礎,論證暗物質存在性的研究已經完成,但王浩最終的目標是,研究研究空間擠壓增強的問題。

所以研究也只是剛剛開始。

近一段時間的研究,收獲還是很大的,任務二的靈感值,已經提升到了‘60’點,就證明研究方向和結論是正確的。

王浩讓海倫、陳蒙檬,一起去總結了成果論文,并直接發給了《科學》期刊。

《科學物理》編輯部。

路易斯約翰遜正坐在電腦前,仔細的審閱著郵箱里的投稿內容。

他首先看到了一篇名為《湮滅理論:解析暗物質》的論文,副標題則是《暗物質萬物之源》。

論文作者是萊德利帕森斯。

路易斯約翰遜當然知道萊德利帕森斯,阿邁瑞肯的理論物理界,帕森斯可以說是鼎鼎大名,被認為是湮滅理論的三號人物。

同時,也是阿邁瑞肯湮滅理論的二號人物。

保羅菲爾瓊斯,當然也被認為是阿邁瑞肯的物理學家。

路易斯約翰遜正要下載論文查看,就又看到了一篇投稿,標題很直白的說明了內容,《暗物質不存在于湮滅理論體系的論證》。

“暗物質,不存在于湮滅理論的體系中?開什么玩笑?”

“這是弦理論頑固派的投稿吧?”

“直接駁……”

路易斯約翰遜正打算直接駁回論文,就注意到投稿論文的作者

王浩?

至于后面的海倫欣頓、陳蒙檬,就直接被忽略了。

王浩的論文?

路易斯約翰遜馬上放棄了駁回操作,而是直接給予了審核通過,提交上去還標注了一句話‘王浩的研究,可以直接發表’。

王浩的投稿當然不用多說,肯定是直接給通過,插隊進行發表操作的。

但是,另一篇呢?

路易斯約翰遜再讀了一遍標題,甚至都不用去看內容,就已經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湮滅理論:解析暗物質》?”

“王浩的論文內容是,論證暗物質不存在于湮滅理論體系中,而這一篇則是以湮滅理論解析暗物質,不是直接沖突嗎?”

“但是,作者帕森斯,也是鼎鼎大名!”

“兩篇完全沖突的研究論文,王浩可以直接通過,帕森斯也很有名氣……”

“這怎么辦?”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