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二百七十七章 反重力磁懸浮被公開以及王浩的新想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反重力磁懸浮被公開以及王浩的新想法

第二百七十七章 反重力磁懸浮被公開以及王浩的新想法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07日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不吃小南瓜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正文卷

正文卷

反重力被認為是未來科技,而且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自然會被全世界所關注。

菲利普羅雷爾公開接受采訪所說的話,被很多國家的媒體報道出來。

國外的大部分輿論都認可羅雷爾說的內容,因為羅雷爾是專業從事反重力研究,主方向就是增強反重力場的強度。

同行,才會了解同行。

不用說對于普通人群體,即便是對于一些物理學家來說,反重力依舊是神秘的技術,只有一些報道透露出來,知道和超導技術有關,但具體是如何制造的就不清楚了。

現在也只能找到一些公開的信息,牽扯到專業的制造技術,公開的信息實際上也并不多。

國際上從事反重力研究的實驗組不超過十個,其中五個以上都是在技術公開后,后續組建進行研究的。

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國內的研究團隊以及阿邁瑞肯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研究團隊,他們是一起公開相關技術的,能夠合作發布信息,就說明他們的技術水平應該是差不多的,最少某種程度上能夠進行互補,是處在同一技術研發階段的團隊。

一直到現在,其實也沒有太長時間。

中國的超導研究方向,似乎一直都撲在超導機制和材料研究上,并且拿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成果。

羅雷爾的團隊則是不斷的公開在反重力技術上的成功,上一次公開則是完成以高溫超導為基礎,實現反重力場強百分之五十的成果。

這個消息是非常重大的,因為以此反重力技術,一定程度上就達到了應用的基礎需求,自然也就開啟了反重力技術的競爭。

之后,中國團隊快速發布消息稱,他們實現了高溫超導材料支持的橫向力場以及百分之七十的超高場強。

現在羅雷爾的團隊爆料出成果造假,那么中國團隊的成果就是真的嗎?

“很可能,也是假的!”

“高溫超導實現反重力已經是假消息了,中國團隊發布的成果更離譜,百分之七十?橫向力場?”

“不可能的。”

“如果有這種技術,完全可以實現反重力的直接應用!”

“也不可能完全是假的吧?都是假的?什么都沒有?”

“也許橫向力場是真的?力場方向倒是有可能……”

“總之,研發成果的水分很大、很大!”

國際輿論不看好國內的反重力成果,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國內的研發一向都非常的神秘,涉及到關鍵的技術,好多都是保密性質的。

保密,也就是進度不公開,具體到了什么程度,也很難知道詳細的消息。

當消息轉到了國內,好多人也同樣表示了擔憂,他們也覺得羅雷爾說的有道理。

同行更了解同行,羅雷爾的團隊沒有實現高溫超導材料為基礎的反重力技術,其難度自然是可以想象的。

那么國內團隊就能夠實現嗎?

更何況,成果牽扯的還不止一個高溫超導材料基礎,還包括橫向力場以及百分之七十的超高場強。

“水分,肯定是有的,只是不知道具體有多少。”

“我相信,成果是有的,也許是在高溫超導的基礎上,也許是在橫向力場上。”

“這項技術是王浩院士研究的,我還是愿意相信王浩院士。”

“不一定,成果并沒有公開研究人員,王浩主要還是做超導機制的方向……”

在輿論沸沸揚揚的討論時,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卻是一片波瀾不驚,他們沒有發布任何消息,似乎對輿論并不關心。

當遲遲沒有消息的時候,好多人就認為反重力團隊是‘默認’了。

實際上,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完全是出于保密因素的考慮,他們也沒有權利,對外去透露研究的成果問題。

不管輿論上說什么,參與研究的人員都不會對外談論任何和成果有關的信息。

這是紀律。

其實研究中心內部也在談論這件事,但大多數都只是打趣的說,向乾生就說道,“我們還是少報了成果,結果竟然說是假的。”

“這誰能想到呢?阿邁瑞肯那邊竟然是假成果,他們連高溫超導的基礎都沒實現……”

“想想也正常,他們可沒有ca005。”

最后一句是王浩說的。

如果沒有制造出ca005,想要實現以高溫超導材料為基礎的反重力技術可不容易。

之前他們也實驗了其他高溫超導材料,比如臨界溫度為55k的鐵基超導,結果幾次實驗根本就沒有能制造出反重力場。

有一次勉強知道出來,場強也只在百分之一左右。

這個數字實在太慘澹了。

以此王浩也能肯定,大部分高溫超導材料,制造反重力的特性并不好,阿邁瑞肯沒有研發出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外面的輿論有好多質疑的聲音,真正了解研發進展的人,心態則都是非常的好。

現在他們確定了個好消息,阿邁瑞肯的團隊在反重力研發上,進展可以說是寥寥,依舊停留在以低溫超導為基礎的技術上,所制造的場強,也只剛超過百分之五十,自然就不可能實現應用。

國內的反重力研發,已經遠遠把阿邁瑞肯甩在身后。

兩天后。

科技部舉辦了超導工業公司相關的大型會議。

會議討論的焦點是,超導工業公司的發展方向,以及大批量制造材料的供給問題。

國家給予超導材料工業公司絕對支持,公司也慢慢進入到正式運營階段。

首先實現大批量生產的就是ca005。

ca005對于反重力研究非常重要,可用于反重力技術相關的研究和應用。

比如,反重力磁懸浮列車的研發,就會采夠一定量的ca005。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以及準備研究反重力技術應用的相關實驗組,也會進行大量的采購。

下一步,超導材料工業公司,就準備大批量制造cw001和cw002,兩種高溫超導材料,可用于一些大型超導項目,超導技術應用上具有很大的意義。

包括航空工業、航天局、軍方、船舶企業,軍事企業,就能夠提供大批量的訂單。

其中,超導技術的實驗項目肯定是優先供應的。

超導材料工業公司還沒有正式開始制造cw001和cw002,就已經有了大批量的訂單。

這個消息根本就捂不住。

很快。

有媒體曝光說,阿邁瑞肯和歐洲方向,也有意過來詢問和超導材料工業公司相關的消息,還有一個國家的領導,特別過來和中國討論超導材料的問題。

很顯然,其他國家也希望能采購到新型的高溫超導材料。

哪怕只是出于做研究的角度考慮,采購新型的高溫超導材料都是必須要做的。

這個消息傳出來以后,輿論倒是對超導材料放心了。

之前輿論談起反重力技術成果造假的時候,甚至有人認為超導材料的成果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造假,比如,根本沒有研制出轉變溫度超過120k的新型材料。

現在輿論放心下來。

之后又有個有些驚人的消息被曝出來,說是國內組建了‘反重力磁懸浮列車’研究組,帶隊做研究的正是的廖光元院士。

“反重力磁懸浮?不是開玩笑吧?”

“反重力磁懸浮,也就是應用反重力技術,降低列車的重量?這樣就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電力供應……”

“但是,反重力制造本身就是實現超導狀態,肯定會消耗很多電力吧?聽起來有些得不償失。”

“不過,反重力磁懸浮,聽起來就很有科技感……”

“廖光元,了不得啊!這個院士是磁懸浮專家,國內第一臺超導磁懸浮試驗列車就是他率領團隊制造出來的。”

“現在制造反重力列車……”

大眾輿論關注的是‘高科技’,學者們更加關注‘反重力磁懸浮列車’,展示出來的技術水平。

很簡單。

如果真能實現制造反重力磁懸浮列車,毫無疑問是可以制造出反重力的橫向力場。

另外,所制造出的橫向力場還必須達到一定程度。

無論怎么樣去做計算,百分之五十的橫向反重力場都是最基礎的要求,否則就像是輿論分析的那樣,反重力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能源,制造反重力磁懸浮列車根本是得不償失的。

這方面,還有專業的學者接受采訪進行了分析,“在磁懸浮列車的技術上,早在幾十年就已經有了超導磁懸浮技術,而且是以低溫超導為主要技術。”

“利用超導技術,可以制造出強磁場,來讓列車行駛到一定速度時漂浮起來。”

“現在已經有了臨界溫度超過120k的高溫超導材料,正常來說,制造以高溫超導材料為基礎的超導磁懸浮列車,比原來可以節省大量的費用,后續的實現、維護都更容易一些……”

“問題來了。”

“現在似乎是沒有選擇制造超導磁懸浮列車,而是準備研發反重力磁懸浮技術,就說明最少理論上,反重力磁懸浮實現的可能性更高、建造使用費用更低,也許性能還會更優越……”

“這是為什么呢?”

“很顯然,反重力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成果。”

“所以我個人傾向于,國內有關反重力成果消息都是真的……”

接受采訪的學者是有一定名氣的,報道發布出去以后,頓時引起了輿論熱議。

‘反重力磁懸浮列車’的研發是已經公開的信息,科技部正式進行了審批撥款,是有信息直接可以進行查閱的。

國內輿論對于反重力研究,頓時重拾了信心,好多人都參與到討論中。

國內輿論很快傳到了國外。

當確定了中國已經確立了‘反重力磁懸浮列車’項目后,壓力又給到了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反重力實驗組。

有些媒體還大聲的質疑,“羅雷爾說中國的成果是假的,他們為什么會確立反重力磁懸浮列車項目?”

“有項目,就證明反重力已經可以投入應用,再差也肯定能以高溫超導為基礎,制造出橫向力場。”

“以上兩種技術,都是羅雷爾團隊不具備的……”

菲利普羅雷爾知道消息后,頓時有些臉色發黑,不止是因為輿論的問題,他也感受到來自阿邁瑞肯能源部的壓力。

能源部的官員們,和普通民眾看法也差不多,他們自認為擁有很多人才,以及非常高的經費,為什么研發成果會被中國方面差?

這是不合理的!

既然中國團隊能有那么多成果,甚至已經準備把反重力技術投入到應用中,正常來講,羅雷爾的團隊也應該有一定的成果。

即便比不上中國團隊,也不能差太多。

現在明顯就是差了很多。

羅雷爾感受到了來自能源部的壓力,若是只有輿論的話,他也不會太在意,能源部就不一樣了,他們的經費都是能源部撥款的,能源部還有資格直接插手項目。

換句話說,只要能源部做出決定,他就能以‘能力不足’為由直接被辭退。

“如果離開阿拉莫斯實驗室會怎么樣?”

羅雷爾根本不用多想就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再找到好工作,就可以提前養老了。

但是,他還沒有到養老的時候,還能正常去混幾年。

羅雷爾當然知道中國發布的成果,不可能完全都是假消息,首先一點,橫向力場就很可能實現。

另外,高溫超導材料支持的反重力技術,很可能也是真的,因為中國方面,確實研發出了臨界溫度超過120k的超導材料。

至于百分之七十的高強度反重力場……

似乎也不重要了。

羅雷爾感到郁悶是,不管是輿論還是能源部,總是把他們和中國團隊放在一起比較,成果有些比不上,就馬上有一大堆的質疑。

但是,他的研究團隊怎么可能比的上中國團隊呢?

要知道,中國團隊可是有王浩啊!

“如果我能比的上王浩,也不會窩在實驗室了……”

羅雷爾反倒很郁悶,但他知道必須要堅持住,他仔細想了一下,忽然眼前一亮,馬上公開接受媒體采訪說道,“我不知道什么反重力磁懸浮項目,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

他當然知道反重力磁懸浮項目,只是不打算承認而已。

“他們只是放出了消息而已,反正我并沒有見到反重力磁懸浮列車。”

接下來才是話題的重點,“或許你們沒注意到,王浩最新的研究,他的研究組發布了一項成果,上面的結論是,百分之五十反重力強度下,光速會降低百分之十幾……”

“如果他們能制造出百分之七十的反重力場,為什么不去驗證王浩的理論成果呢?”

“而這個驗證項目,現在是我們在進行!”

羅雷爾的意思很明確,就是公開表示說,他們擁有制造場力百分之五十的反重力技術,并且還能以此對于理論進行驗證。

中國團隊有什么技術,則完全是口頭上說的,根本就沒看到真正的成果。

這段話還是有一定說服力的,頓時就有好多人,重新質疑起了中國團隊的成果。

于此同時。

王浩圍繞ca005材料特性研究,所申請的超導系統性工程項目,已經被提交到了科技部。

科技部早就知道消息,領導組對此非常重視,他們馬上針對召開了會議。

既然是王浩申請的項目,五十億的經費也完全不是問題,科技部的會議討論的內容,主要圍繞著經費撥款問題。

五十億資金,放在大型工程項目上,就只是個很普通的項目而已。

但是放在理論研究上,哪怕是超導的理論機制,也絕對是個龐大的數字。

會議很快拿出了方案。

科學基金會對超導領域的支持,有一半以上的經費,都會投入到新項目的支持中。

科技部也會拿出一部分資金。

剩余的經費則可以通過財政特殊撥款,以及相關企業籌資的形式進行。

企業籌資是完全可行的,因為超導的研究,目的本身就是應用,一些超導相關的企業,自然而然的收益于超導技術的發展。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超導材料公司公司。

超導材料實驗組的一部分歸屬超導材料工業公司,可以拿出一部分實驗室經費,去支持新的超導理論研究項目。

同時,會議也確定了項目的分分配問題。

五十億經費的系統性工程項目,肯定不是一個實驗室能完成的,申請上已經明確了實驗方案,有一大部分基礎的實驗,都可以由其他實驗室輔助完成。

所以一些實驗項目,就被放到了科學基金會,由科學基金會分配給其他相關的實驗組。

科學基金會拿到了一批基礎研究實驗項目,而且相關研究并不涉及到機密,自然就進行了相關的公示。

這些項目會由提前做報告,加入到項目中的實驗組、科研機構等來競爭。

所以加入項目中的實驗組、科研機構名稱也被公示出來。

西海大學,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

后排實驗基地正在進行著準備很久的研究,研究之所以要準備很長時間,主要是電力供應的問題。

為了能夠保證實驗順利進行,他們甚至讓三十公里外的發電廠,給實驗室進行特別的電力供應,原因就是這次的反重力實驗,進行的時間比較長。

他們要研究反重力場,對于生物會不會造成損害。

這方面是必須要研究的。

反重力場,準確的來說,是交流重力場,制造的環境和重力減輕的高空完全不同。

高空中的重力減小,是因為物理和地球距離變遠,根據萬有引力定律,距離變遠,受到的重力自然大大降低。

交流重力場的原理,則是制造降低湮滅力,也就是降低空間擠壓特性的場力。

當空間擠壓特性減小,變化的是所處空間本身,而不是去隔絕地球的引力,甚至一定程度上來說,就等于是降低了空間內物質的質量。

空間擠壓特性的降低,無法直接造成物質分解,但很可能讓物質內部產生一些變化。

如果反重力場強度低,還很難造成太大的影響,強度變得非常高時,影響就可能會很大了。

現在就是對于反重力場特性的研究。

如果證明反重力廠對于生物生存沒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首先說反重力技術,就能夠直接用于宇航員的訓練。

“現在是最高技術,制造的立場是百分之六十一。”

何毅看著設備上方,被關在籠子里躁動不按的動物們,說道,“向上的力場比上一次提升了百分之二,還是比不上橫向力場。”

“cw001,有效果了嗎?”王浩問的是所用的超導材料。

現在制造橫向力場用的是ca005,而制造向上或向下的力場,用的是ca002。

cw001和cw002兩種材料,超導臨界溫度都很高,但用在反重力研究上效果很不好。

何毅搖頭道,“cw001和cw002都不行,我們試驗過很多次了,最高也只能制造出百分之二的力場。”

王浩聽著點了點頭。

根據他們的理論研究,超導材料用于反重力實驗效果不好,就說明材料的半拓撲微觀形態太過于‘平滑’,形態確實接近球型構造,反重力的效果就越不好。

另一方面來說,平滑球面形態的材料,似乎超導臨界溫度會相對高一些。

當然。

這也不是明確的對比關系,像是ca005,反重力特性非常好,超導臨界溫度也可以接受了。

這時,何毅疑惑問道,“你看到輿論上的消息了嗎?你為什么不考慮用反重力技術,來驗證理論?”

“不需要。”

王浩搖頭道,“我的理論,我很確信。”

“而且,我的理論,我自己去驗證也沒有說服力。”

“也對。”

何毅想想也是如此。

即便是反重力團隊幫忙驗證了王浩的理論研究,可公布出去也根本不被信任。

而且反重力設備就這么大,想要在上面設計測算光速,也是具有很大挑戰的,肯定要找到專業的光學團隊,進行非常精細的設計,需要的時間和經費都是問題。

如果確信研究是正確的,自己去做‘不被接受’的驗證,怎么去想都得不償失。

王浩簡單解釋了一下,則繼續看著反重力設備,不由得抿了下嘴,他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交流重力,是制造降低空間擠壓的區域。

那么是否能制造增加空間擠壓的區域?

“如果能制造出增加空間擠壓的區域,重力會增加、光速會增加,內部粒子會變得活躍……”

“物質在其中會不會受到影響?”

“也許會被壓縮?”

“到時候,會產生什么特性嗎?”

新書、、、、


上一章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