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一百八十章 消息傳開,記者會,王浩:陳建林真不是凡人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章 消息傳開,記者會,王浩:陳建林真不是凡人啊!

第一百八十章 消息傳開,記者會,王浩:陳建林真不是凡人啊!


更新時間:2022年09月23日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不吃小南瓜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正文卷

正文卷

“《數學新進展》上王浩的證明是否是對的?”

“王浩是否用第二種方法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還發布到了《數學學報》上?”

這兩個問題成為了學者們的熱議。

于此同時。

國內輿論也漸漸出現了討論聲。

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絕對是大事件,是數學界的大事件,是學術圈的大事件,影響迅速蔓延到學術圈以外。

這主要還是因為知名度。

實際上,王浩證明角谷猜想的數學方法,在數學領域來說,成果并不比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來的小,但普通人并不會關心,因為他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很難造成多大影響。

好多人看了消息后,也就不在意的翻了過去,唯一的印象就是王浩完成了一個數學研究。

很厲害,僅此而已。

至于什么可能會以此獲得菲爾茲,那么就等獲得菲爾茲再來討論吧,總歸他們對于內容沒有多大興趣。

哥德巴赫猜想就不一樣了。

這是小學課本上都有的內容,陳景潤的‘12’證明被大力宣傳,他的研究走在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最前沿。

現在這個猜想被證明,還是被國內學者證明,自然會引起大量的討論。

當天晚上就已經有很多人注意到了,還是到了上班的時間,話題已經成為了輿論熱議。

早上七點二十九分。

楊海燕準時來到了政務樓的宣傳辦公室,正式上班時間是八點鐘,她來的早了半個小時,來了以后放下東西,就準備到學校餐廳吃個早飯。

這時候,辦公室的電話響了。

因為還沒有到上班時間,楊海燕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電話,就聽對面說道,“這里是首都電視臺,我是新聞記者張輝,請問能不能預約對王浩教授的專訪?”

“王浩教授?”

楊海燕一聽對面是首都電視臺記者,猶豫了一下說道,“行吧,我記下來,會幫你們問一下。”

她剛放下了電話,鈴聲又再次響了起來,“科學院數學所的孟教授?你想要王浩教授的聯系方式?”

“這個……我還是要問問他本人,放心吧,我會和他說的。”

楊海燕輕呼了口氣,才剛放下電話,鈴聲又響了起來。

她有點無奈的拿起電話。

“什么,東港大學的博士生,你說你是王浩的女粉絲。”

“抱歉,這位……同學?這個事,我不能幫你問。如果你想要王浩的聯系方式,可以自己去找……”

楊海燕用力揉了揉額頭,一個小女生,都已經讀到博士了,怎么還追星呢?

而且,追星就追星,還追到王浩身上了?

說起來,王浩長得也不差,但也沒有到明星的程度吧?

“鈴鈴鈴……”

電話又響了。

楊海燕很無奈的拿起了電話,他就聽對面說是中央教育頻道記者,也想對王浩進行專訪預約,她有點疑惑的問道,“你們怎么都趕上今天打電話過來?”

對面很驚訝的問道,“這位老師,您不知道嗎?”

“王浩教授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楊海燕都聽愣了,她扯著嗓子喊道,“你說什么?”

“王浩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啊,真不知道你們是怎么工作的,這么大的事情,竟然都不知道,還是你們學校的……”

楊海燕深吸了一口氣,被對方奚落了幾句,都根本沒放在心上。

她帶著深深的疑惑,走出門就聽到兩個學生說著,“你看新聞了嗎?王浩教授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不止是證明了,而且還是用兩種方法!”

“這太牛B了!”

“我早上看到的時候都驚呆了……神了啊!”

楊海燕頓時反應過來,飛速沖向了教五樓,直接跑進了科技處,氣喘吁吁的問向朱建華,“朱建榮,你知道王浩的事情嗎?”

“什么?”

“哥德巴赫猜想啊!?”

朱建榮也聽愣了。

楊海燕干脆打開了手機,找到一條最新的報道,然后給朱建榮遞了過去。

朱建榮看向了手機屏幕,只見上面有一行大標題

《國際數學界重大成果,王浩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學校變的很熱鬧。

有些新聞記者已經趕來了,他們早上去上班,第一件被告知的工作,就是來西海大學做采訪。

現在能趕來的都是西海市的記者,而且都是臨近周邊的,稀稀拉拉也只有十幾個,他們走在學校里也并不顯眼。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前來的記者人數越來越多。

王浩也來到了學校。

前一天睡得比較遲,他七點半才爬起來,到餐廳買了份早餐,還遇到了好幾個學生。

“看!是王浩教授!”

“是王老師!”

“恭喜你,王老師!你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是真的吧?”

王浩輕笑著點頭確認。

他來餐廳的時間比較晚,里面的學生并不多,簡單吃了早餐以后,他就去了梅森數實驗室。

在進了主任辦公室以后,沖了杯咖啡坐下來,才想起打開了手機。

手機馬上響了。

“恭喜你了,王浩,真是沒有想到,你這么快就完成了如此重大的研究!”打來電話的是邱成文。

邱成文的年紀大了,很早就起來工作,然后看到了新聞消息。

他的運氣不錯,打了兩次電話就接通了,“說實話,我真是感覺很意外,去年的這個時候,你證明了角谷猜想,而現在你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在解析數論領域,從今以后,再也沒人能和你相提并論了。”

邱成文感嘆著說完,又問道,“我還聽到一個消息,說你用兩種方法證明,還有一篇投稿給了《數學學報》?”

《獨步成仙》

“對,應該過兩天就發布了吧。”

邱成文沉默了許多,才說了句,“……恭喜了。”

王浩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已經很令人驚訝了,但考慮到王浩在解析數論上的天賦以及過去的成果。

其實某種程度上,還是可以接受的。

但聽到說用兩種方法完成了證明,就連邱成文,第一個華人菲爾茲得主,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都感到非常的震驚。

這是難以想象的。

他一直都覺得自己非常天才,也在數學上取得了足夠高的成就,已經很少有數學方面的成果能讓他驚訝了。

現在就發生了他無法理解的事情。

哥德巴赫猜想,一起發兩篇證明?

怎么做到的?

王浩放下了電話以后,又連續接到了好幾個電話,都是學校的人打來的。

包括朱建榮、欒海平、周清源,等等。

他們打來電話就是確認消息,然后說上一聲帶有驚嘆的恭喜,似乎好多人情緒很復雜?

王浩不理解這種情緒,也只能把其歸在驚訝里。

這時候,房門忽然被推開了。

張志強連門都沒敲,就直接走進來問道,“王浩,你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還用了兩種方法?”

“對啊,你不是早知道嗎?”王浩奇怪的看過去。

“我早知道?”

“我早就和你說過啊?”

張志強仔細回想一下,似乎是有這么一件事,當時他還以為王浩研究遇到了問題,根本沒想過是真用兩種方法去證明。

他愣在原地好半天,而后去了學生的工作間。

實驗室都在討論著這件事,幾個研究生、博士生也扎堆說著。

張志強走到門口問了句,“你們都是什么時候知道的?有人很早就知道嗎?”

其他人聽的有些疑惑。

海倫正抱著書本走進來,問道,“張老師,很早,具體指的是什么時間?”

“提前十天?半個月,或者更早?”

海倫聽的點點頭,“如果你指的是十五天前,我知道,那天王老師和我說了。”

一群人頓時看見了海倫。

張志強聽的非常驚訝,他滿是不理解的問道,“那你為什么不和別人說呢?”

海倫頓時滿臉迷茫,同樣滿是不解道,“別人,并沒有來問我啊?”

其他人聽罷面色古怪,仔細思考著其中的邏輯關系。

知道了,沒人問,就不說?

但是,其他人也不知道你知道啊?

王浩沒有在辦公室待太久。

上午十點鐘,欒海平和楊海燕就找了過來,和他說起了學校對外宣傳以及記者采訪的事情。

這件事來的太倉促。

學校方面沒有任何準備,他們都是早上才知道的消息。

但是,也不能怪王浩沒有說,他們仔細想一下,似乎王浩并沒有遮掩消息,他還特別去科技處問了一下朱建榮,只不過內容實在太驚人,朱建榮沒有相信而已。

其他人也不相信。

所以要怪還怪大家不相信。

現在討論這個已經沒有意義,學校快速發布了重大成果公告,前來的記者越來越多,他們就來找王浩商量一下。

王浩同意了。

新聞發布會就被安排在了下午兩點鐘,到時候會有更多記者的前來參加。

至于后續到來的記者,就只能說一聲對不起了。

他們不可能滿足所有記者的采訪要求,北疆省周邊的新聞媒體肯定是優先的。

其實后續來說,也不需要特別采訪,新聞方面主要是想知道具體消息。

這需要王浩本人出面來證實。

下午兩點。

政務樓的大會議室,新聞發布會正式開始。

王浩坐在了最中心的位置上。

旁邊還坐著什么院長,副校長之類,但根本吸引不了一個鏡頭。

所有的鏡頭都指向王浩。

宣傳辦公室主任楊海燕,先是證實了王浩對哥德巴赫猜想證明的消息,隨后就直接進入到采訪提問時間。

有記者立刻問道,“請問,王浩教授,你是什么時候完成的研究?”

王浩道,“《數學新進展》發表的這一篇證明,是在二十天前完成的;還有另一篇,投稿給了《數學學報》,是在半個月前完成的。”

記者問道,“能對兩種證明方法分別做一個簡單介紹嗎?”

王浩道,“那我就簡單說一下。《數學新進展》發布的這一篇,你們也能看到標題,是用覆蓋法做的證明。”

“這個方法,就是證明素數兩兩結合可以覆蓋所有偶數,相對于另一種方法,我認為,這個方法的難度更高一些……”

“另一個方法則是分析法,簡單直接,就是對偶數分成兩個素數進行分析,其中有一個是素數,分析另一個也肯定會存在素數……”

“如果你們想深入理解,可以去看我的原版論文,應該再過幾天就有了。”

王浩并沒有說太過深入的內容。

臺下記者也很耐心的在聽,即便是有些內容聽不懂,他們也必須要記下來,因為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新聞。

記者繼續提問,“像是這種重大的證明,一般來說,審稿速度是很慢的,為什么你的論文,只用了半個月就完成了審稿?”

王浩笑道,“我覺得,這個問題你可以去采訪《數學新進展》或是《數學學報》的編輯部。”

“不過我認為是正常的,因為論文的難度并不高。”

“你所說的審稿速度慢,對比的可能是那些重大的研究,比如,1994年,懷爾斯對費馬猜想的證明。”

“但是我的論文只有30幾頁,另外一篇則只有20幾頁,難度并沒有想象中的高,只要有足夠的知識基礎,還是能理解的……”

王浩很澹定的接受著采訪,從容不迫的回答提問。

但是,記者們聽的卻很別扭,因為他們總是能聽到諸如‘簡單’、‘難度不高’之類的修飾詞。

哥德巴赫猜想?

簡單?

那可是持續280年,都沒有人能證明的超級數學難題!

可是再換個角度去想,王浩用兩種方法做出了證明,似乎對他來說確實很簡單?

于此同時。

西海大學校門口,幾個中老年人正站在那里。

北風瑟瑟。

他們就是超導辦公室的專家,其中包括吳暉、鄧丙河等人,他們的感覺都很不好,今天是特別起了個大早,趕上飛機來了西海大學。

一路談著,到了校門口才發現了不對勁。

十幾個保安橫在門口,明確的表示非校內人員不允許進入。

等到了這里以后,他們才知道王浩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心情也頓時復雜起來。

來的一路上,他們都在談著物理實驗室可能存在什么問題,為什么不能在月初來考察,還分析了各種各樣的可能,結果到了以后,就聽到了這么一個震撼的消息。

“王浩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今天消息發布!”

“這就是他們說月初很忙的原因?”

一群人都看向了鄧丙河,眼神中透露著一個意思這就是你說的‘肯定有問題’?

鄧丙河有些羞臊,但又感覺很委屈。

這種事,誰能想到?

那可是哥德巴赫猜想,結果就被王浩證明出來了?他們還正趕上論文發布這一天來。早一天、晚一天都好啊!

他干脆過去和保安交涉,最后還是被放行了。

這本來是一次突然襲擊。

他們最初的想法是,進了學校就直奔物理實驗室,來一個突然的行動,有什么問題自然就發現了。

但最后,在學校門口停了一段時間,物理實驗的人早就知道了,何毅帶著幾個實驗室的人就等在門口。

這時候,專家組就很尷尬了。

他們只能錯開不談‘突襲’的事情,就直接問起了實驗成果相關的問題。

何毅耐心的做著解釋,也說起了一些報告上的問題。

他是真正全程參與實驗的,即便不像是王浩了解一些理論上的內容,但針對實驗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見不到王浩本人,專家組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實驗基本沒有問題。

接下來怎么辦?

他們過來一次,還想和王浩談一下項目研究方向的問題,結果根本見不到王浩。

即便是見到了本人,也不可能花大量時間去討論。

這一趟白來了?

“最少,我們確定了實驗沒有問題。”吳暉也稍稍有點郁悶,同時,心里也感到非常震撼,他還是安慰其他人道,“實驗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收獲,其他還是等后續討論再談吧!”

專家組一行人的旅程到此結束。

他們沒有時間去等專門等王浩,也不知道具體要等多久,只不過想想,來一趟沒有見到王浩還是很郁悶。

另一邊,王浩確實非常忙碌,他倒不是有什么工作要做,而是接受著各種各樣的采訪、恭喜。

現在網絡輿論已經火熱起來。

當走在學校的路上,都會引起一大堆的圍觀。

所以王浩干脆躲到了主任辦公室里,悶在里面才終于清凈了一下。

手機響了。

王浩有些郁悶的看向手機,發現是彭輝還是按下接聽鍵。

彭輝打來電話也一樣說了恭喜,“我今天聽到這個消息太驚訝了,不過,想想是你,也很正常啊!”

他的嗓門還是很大,說話口氣很敞亮。

“謝謝,你們那邊的項目怎么樣了?”

王浩指的是金屬實驗室最新爭取的項目,是武鋼集團公示的橫向項目。

去年后半年到現在,金屬實驗室都一直在爭取這個項目,武鋼集團的橫向項目,規模還是比較大的,保守估計贊助金額超過五千萬。

這種級別的項目,可以說是高校實驗室,所能爭取的最大項目了。

彭輝嘆了口氣,說道,“失敗了?可能吧,估計機會不大。”他的語調明顯有些落寞。

“失敗了?”王浩頓時感到很驚訝。

在科學基金會的時候,彭輝還很有信心的說,爭取項目完全沒有問題。

因為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東港大學合金實驗室出了問題,等于就沒有了競爭對手。

彭輝嘆氣的說道,“我還是輸了啊!陳建林,了不起!研發水平了不起,手段也很了不起。”

王浩皺眉問道,“最后項目還是給了合金實驗室?”

“現在還沒確定,但我知道的消息說,那邊機會更大。”彭輝道,“他們提交的申請報告,做的太好了,我知道一點,自愧不如啊!”

“只是報告嗎?”

“還有基礎研究!”彭輝道,“去年他們和武鋼合作進行的項目做的也很好,只是中途突然被叫停了,而且他們還有其他底牌,包括一些以前的研究……”

“總之,我們的機會不大。”

“好吧,你也別太難過了,沒了這個,還可以爭取其他項目。”

王浩安慰了彭輝一句,他對結果還是感到很驚訝,本來以為彭輝的團隊肯定能爭取到,結果項目還是被陳建林搶走了?

陳建林,可真不是凡人啊!


上一章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