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好小子,都抽上煙了!”秦相如笑瞇瞇的看著天心,見他坐在那里發愣,不由道:“怎么,不認識爺了?”
天心反應過來,大喜,快步沖過去,一把將秦相如抱了起來,“爺,您怎么來了!
這也太突然了吧!”
自打離京,他就沒見過任何家人,現在突然在千里之外的西部看到了最疼自己的阿祖,他怎么可能不高興?
而這時,秦秀英也過來了,天心這才放下秦相如,“姑奶,您也來啦,喲,還有高爺也來了!”
秦秀英道:“你爺一天念叨你八百遍,一天到晚就說我大孫如何如何爭氣,誰不讓他來,他就跟誰急!”
高士蓮也笑瞇瞇的道:“大皇孫,太上皇見您把中城治理的井井有條,一路上都在夸您呢!”
天心被說的有些不好意思,“小打小鬧,都是爺跟父親的策略好,要不然,就西部這荒涼的地方,想要建造一個幾十人居住的大城,簡直是天方夜譚!”
這里可是有城墻的,不過城墻不是用來抵御外敵,而是用來抵御風沙。
“怎么,爺千里迢迢過來,你就打算一直跟爺談公事?”秦相如道。
“哦,爺,您們還沒吃飯吧,跟我回家,熏兒跟沅沚肯定做了好吃的。”天心拉著秦相如的手,“再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沅沚有了,您又要做太爺了!”
“好事!”秦相如笑得臉上的褶子都湊一塊了,他都一把年紀了,再好的消息,都不如這個。
他現在所期望的就是子孫滿堂,希望自己這一脈,能夠開枝散葉。
好在這一塊,秦家孩子都比較爭氣,天心,風哥兒,火麟兒,牛犢子,都當爹了。
未來說不定他都叫不全下面孩子的名字。
一想起未來數以百計的孩子跪在眼前給自己拜年,老秦樂的冒煙了。
不過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活那么久。
一行人跟著天心來到了城內大院,這院子雖然大,但是很普通,跟普通的居民樓沒什么區別。
這大院的周邊,都是官員,也特別的簡譜,天心作風一貫樸素。
看到這一幕,秦相如則是不斷的點頭。
就是秦秀英有些擔心,一進門,就看到秦歌正在院子里挖沙子,跟鄉下的孩子似的,可怕她心疼壞了。
得知秦相如過來,唐熏兒和大著肚子的沅沚也是急忙放下手中的事情出來行禮。
“行了,你們倆別那么見外,都一家人。”秦相如擺了擺手,他對家中小輩一向和善,再加上這倆丫頭,跟著天心來這邊受苦,也是很不錯的。
秦秀英抱著孩子,隨后拉著兩女進去,秦相如則是跟天心還有高士蓮在院子里喝茶。
一番交談后,秦相如道:“來這里后悔嗎?”
“不后悔。”天心很是堅定的道:“不來這邊,就永遠不知道中部的問題,若是不開發這里,那么這一塊將成為無人區。
我若是把這里開發的好一些,等后來人過來接手治理起來也方便。
也許經過幾代人的治理,荒漠會變成綠洲,再加上這邊的資源,絕對會成為宜居的地方。”
“你小子有志氣,爺跟你爹,沒有白費心思。”秦相如道:“其他地方雖然繁華,可也不過是錦上添花,只要跟著朝廷的腳步走,肯定會越來越繁榮。
但是西部這邊只能依靠淘金者和開發者,人數始終是少的,而開采資源,是極為污染土地的。
不要害怕失敗,就算失敗了,也沒什么,只要是為朝廷,為百姓,就算錯了,也值得去嘗試!”
秦相如太知道西部的問題了,這里有很多荒漠,想要開發出來絕非易事。
當年修建中城的,可是足足用了二十萬的奴隸,累死了三萬人,才將中城修建好。
可這片綠洲能支持多久,誰也不知道,放眼整個西部,中城就像是黃沙地里的一點綠,誰也不知道,這一片綠會被吞噬掉。
而現在,他看到的中城比想象中的好,經過這些年的開發和造林,綠洲已經向外蔓延了一里多,將中城包圍起來,雖然有些樹苗還很小,但假以時日,這里若是有了百里樹林,誰還敢說中城不好?
“不過這邊問題也是有的,緊緊依靠這邊一個小湖,水是不夠的,百里外倒是有一條大河,除非把大河的水引過來,否則造林用水太多了。”秦相如道:“所以你若是有魄力,就開辟一條河道,有了河道,沿著這條河道造林,會省事很多!”
挖河道引水?
天心也不是沒想過這一塊,“爺,那條河距離這里大概有一百五十里,起碼要發動十萬人,工期最快,也要三年,耗費數千萬兩銀子。
中城的稅收,很難支持。”
“那靠你造林能造多久?”秦相如搖搖頭,“你就沒想過,把中城周邊的城市打通來,一起用力?”
說著,他手指沾了沾茶水,一個簡單的地圖就勾勒了出來,“打通南北,靠你一個中城是不行的,還需要朝廷用力。
所以,單單引一條河水是不夠的的。
所以還要南北通透,貫穿西部,這工程雖然很大,但是能夠最大程度的造福西部。
有活水,就意味著這邊能住人。
凈化河水,為城中百姓輸送干凈的水,然后造林,這可比你用蠻力要方便多了。
而且一旦朝廷確定了這個戰略,那么你可以用的上的力就更多了。
最重要的是,你終有一天,會離開西部,去更好的地方執政。
你若走了,那么你的下一任,會如何呢?
他還會如你一樣孜孜不倦的植樹造林嗎?
你現在定下的規矩,會不會改了呢?
所以,你要利用自己的身份,去促成這件事。”
天心愣住了,不過,他清楚,這是阿祖在教他做事,他急忙起身,“謝爺指教!”
秦相如捋了捋胡須,“實話告訴你,當初你爹,就打算修建一條南北透通的大運河,但是因為所需要的人力太多了,再加上那時候大明城池尚少,所以這計劃就擱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