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黑暗,仿若混沌,左右盡為虛無,便是散開的神識,也被黑暗與虛無吞沒。
腳下,卻是一道數尺寬的通道,像石梯,又似山脊,或懸空的石橋,橫展在虛無之間。就此往前,一道枯瘦的身影搖搖晃晃,那是帶路的山陰子,猶如招魂的鬼魅。
回頭看去,來時的洞口已消失無蹤。催動縱目神瞳,隱約可見陣法禁制與一道極其隱秘的門戶。
“于前輩……”
話語聲傳來,分明近在咫尺,卻飄忽不定,顯得頗為遙遠。
“……師兄道隕之后,黃泉谷封禁,莫說外人難以踏入半步,殘魂也休想越過神關……”
于野定了定神,便要循聲走過去,忽然發覺身子沉重,修為法力已難以離體。他不由得心頭一凜,盯著山陰子的身影,一步一步謹慎往前。
十余丈之后,落腳之處漸漸變窄。再去十余丈,僅剩下尺余寬,相對于無邊的黑暗與虛無,猶如行走在刀鋒之上。
而不僅如此,似有狂風從一側襲來,帶著熾灼的威勢,像是烈焰風暴,差點將他掀飛出去。他只得催動龍甲護體,力道下沉雙腳,而堪堪站穩之際,又有陰風從另外一側逼近,他的身子頓時一邊猶如火燒,一邊寒冷徹骨,即便有龍甲護體,依然令他氣機遲滯而步履艱難。
正當他步步驚魂之時,又聽飄忽的話語聲傳來——
“鬼火照幽川,天地一線懸,生死陰陽路,半步是黃泉;歲月蝕古碑,風霜刻舊顏,因果有輪回,殘魂入神關……”
這頭老鬼所言何意,黃泉何在,神關又在哪里?
“山陰子——”
于野喊了一聲。
喊聲“嗡嗡”炸響,竟然難以穿透陰氣遠去。而山陰子的身影微微晃動,眨眼之間失去了蹤影。
于野忍不住便要追趕,卻腳步沉重。
與此同時,一側火光閃現,兇猛的烈焰橫掃而來,一側風聲呼嘯,凌厲的陰寒之氣猶如風霜雪劍急襲而至,使他頓時陷入至陰至陽的攻勢之下,只得催動法力與龍甲抵御。
而他尚自左右搖晃,備受煎熬之時,烈焰與陰寒忽然消失,眼前呈現一片星空,星空下的山谷,以及寧靜的山村,還有村東頭的老樹與草屋。他不由得微微一怔,強斂的心神猛然松弛下來……
恍惚之間,他見到一個壯實的漢子與一位懵懂少年走向山野……隨著星落如雨,一頭兇猛的大蛇從天而降,壯漢與少年雙雙殞命,沒有奇跡發生,洞穴中的枯尸與蛟丹也無人問津,大澤的風雨如舊,卻與偏僻的山村無關,村東頭的草屋最終坍塌殆盡,野草掩蓋了孤單低矮的墳頭……
于野的雙目癡呆,已是魂不守舍。
幻境?
如此真實的幻境,莫非曾經存在?那位少年本該命喪靈蛟谷,之后的生死磨難,蛟影與青蘿,與所謂的仙道,不過是他虛幻的夢想……
于野頓時陷入過往與今日的撕裂之中,已分不清真假,也不知他是死是活,只覺得歲月如夢,不由得悲從心起、神魂欲散。
與此瞬間,肆虐的烈焰與陰風劍氣猛然襲來,他卻不再催動法力抵御,而是有種毀滅的迫切,只想分割他的肉身與魂魄,從此回歸他少年的夢想與永恒的沉寂……
不過,他漸漸閉上的雙眼,忽又猛然睜開,一黑一白兩道光芒奪眸而出,陰陽交錯的天地瞬即出現一條刀鋒般的狹窄路徑。他眉梢斜聳,神色堅定,穩穩邁開腳步,踏著生死與毀滅執著前往……
須臾之間,烈焰與陰風蕩然無存,眼前出現一塊高大的黑色石碑,上面刻著兩個古體大字,黃泉。
于野回頭一瞥。
身后,刀鋒般的路徑,已不見了,只有一堵布滿符文禁制的石壁。
他輕輕緩了口氣,依然余悸未消。
剛剛經歷的幻境,差點令他難以自拔。若有一念之差,或一步踏錯,或將陷入黃泉,步入陰陽末路。
山陰子呢?
那頭老鬼竟敢設計害他,殊不知他的縱目神瞳能夠看破陰陽幻境!
于野嘗試著運轉法力,雖有遲滯,卻已恢復了七八成的修為,沉重的身子與神識也漸漸自如。
“哼!”
有了修為與神識,便也有了底氣,于野暗哼了一聲,沖著石碑凝神打量。
石碑似為整塊的星石打造,烏黑而又堅硬,足有數丈大小,卻未見暗藏的禁制,或異常之處。
繞過石碑,眼前驟然開闊……
“于前輩!”
碑后冒出一位老者,面皮抽搐,雖然強作笑臉,卻掩不住他兩眼中的驚愕、失落與沮喪之色。
于野的眉梢一挑,目露殺機。
“哎呀……”
山陰子察覺不妙,忙道:“但凡踏入黃泉者,務必經受神魂淬煉,于前輩亦例外,何況本人已善意提醒……”
“善意?”
于野舉手掐訣,便要催動魂禁之術。
“鬼火照幽川,天地一線懸,生死陰陽路,半步是黃泉,便是淬煉神魂之法”
山陰子嚇得后退幾步,連聲辯解道:“于前輩回想一二,你方才遭遇的法陣幻境,有無幽川一線懸,左右陰陽路,半步是黃泉?”他又抬手一指,示意道:“踏破輪回路,見到黃泉碑,是否一步入神關,且看——”
石碑,矗立在山坡之上,意味著陰陽黃泉路,與踏破生死的一道神關。
山坡過去,竟是一巨大的地下峽谷,可見流水、草木、房舍與洞窟,還有法陣所化的明月閃閃生輝,儼如月色籠罩下的凈土而別有洞天,只是彌漫的陰氣與出沒的魂影,使得這方寧靜之地多了幾分陰森的詭異。
于野稍作遲疑,拂袖作罷。
山陰子,擺明了存心害人,而他的一番辯解,尚能自圓其說。關鍵他是此地的主人,殺了他固然解恨,卻置身異地,一時虛實不明,倒也不敢莽撞行事。
“黃泉谷?”
“嗯,這便是黃泉谷,即使鴻元仙帝,也難以尋至此處,于前輩盡管放心!”
“如何離去,能否原路返回?”
“這……于前輩初來乍到,且休整一段時日,待離去之時,另有去路!”
“哦……”
“于前輩!”
于野尚在忖思,山陰子已迫不及待舉手相邀——
“黃泉谷難得見到外人,我晚輩弟子已恭候多時,亟待目睹高人的風采,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