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塔。
重天幻境。
在連綿起伏的丘陵之上,一位老者靜坐如鐘。
羅坤,天羅山之主,羅氏家族最后的幸存者,手中握著一枚圖簡,眉宇間透露出深深的思索。
不遠處,一位年輕男子靜立如松。
于野并未打擾羅坤,而是目光掃視四周,感受著這片荒涼之地的沉寂。
魔塔一重的宗動天,曾是眾多強者的囚籠,而今羅家主便是其中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天界修士。
青衣,雖未參透星圖的奧秘,卻與于野有著相同的疑惑:星圖所標注的七巧山,究竟位于何方?詢問天界修士,或許是一條解惑的途徑。然而,他曾詢問過鶴舞,那位被他挾持的鶴氏女修,她對七巧山一無所知。那么,這位羅家主能否為他揭開謎團?
羅坤忽然開口問道:“于道友,能否告知這星圖從何而來,又有何用途?”
于野沒有隱瞞,如實回答:“星圖來自天孤山的祁驊,據他所說,圖中藏有玄機,能夠找到通往神界的門戶。”
“天孤山的祁驊?”羅坤輕撫胡須,若有所思,“倒是聽說過此人,但相距甚遠,未曾謀面。既然星圖為他所有,為何不直接向他請教?”
“他已經死了。”
于野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
在星墟的祭神臺上,為了求生,他被迫反擊,雖然殺了祁驊,搶得一份殘缺的星圖,卻至今未能參透其中的玄機。
“哦……”
羅坤臉色微變,沉吟片刻,道,“天界有多位仙君被殺,看來傳言不虛。而那位橫行四方的地界余寇,便是你吧?如今,我也身陷囹圄,命懸一線。”
他默然片刻,接著說道:“我對天界星域頗為熟悉,卻從未聽說過七巧山……”他稍作遲疑,又道,“莫非字符標注有誤,并非‘七巧’,而是‘七竅’?”
于野轉過身來,目光銳利。
“七竅,與七魄有關。據典籍記載,七魄對應天罡北斗。星圖已標注天魁、天平、天陰,若能找到另外四星,便可湊齊七星之數。”
羅坤舉起手中的圖簡,示意道:“如此推測,雖有牽強附會之嫌,卻也印證了七巧之說,呵呵!”
突發奇想之下,他意外發現玄機,忍不住拈須一笑,滿臉振奮。
于野卻搖了搖頭。
他學識淺薄,分不清七巧、七竅、七魄與七星的關聯,但羅坤的推測似乎有幾分道理。
“依你所說,七巧山并非一地,而是北斗七星?”
“正是。”羅坤點頭,“星域浩瀚無邊,星象變幻莫測。天罡北斗與地煞南斗僅存于典籍之中。而我天界星辰眾多,必有北斗星象。若能找到星陣的陣眼,或許便是神界門戶!”
“恕我愚鈍,如何找尋其他四星?”
“倒也不難。”羅坤伸出手指,虛空一點。法力所至,七點光芒悠悠飛起,形如一只手掌,又如一把勺子,懸浮于他頭頂。
“這便是北斗七星,以瑤光、開陽、玉衡、天權、天璣、天璇、天樞命名,陣腳與陣眼分明。若天魁山為天樞星,參照天平山、天陰山,便可找到余下的四星!”
于野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或許是重天之別,星象也各有不同。星域的修士并未見過真正的北斗七星,而他來自遙遠的大澤,自幼便知曉相關傳說。譬如蘄州與燕州的仙門,便是以星宿命名。
無論羅坤的推測真假如何,不妨依此嘗試一二。
“受教了。”
于野拱手,誠心實意道了一聲謝。
“呵呵!”
羅坤竟朗聲一笑,“于道友若是不懂星象,羅某甘愿效力!”
“免了。”
于野雖然有些尷尬,卻不動聲色。他揮袖收回圖簡,轉身消失無蹤。
羅坤卻笑容漸漸僵硬,默默發出一聲嘆息。找到神界,是他目前脫困的唯一轉機……
夜幕降臨。
黑風谷的山頂,兩道身影悄然出現,正是于野與青衣。
“關于星象之術,我略有涉獵,但羅坤所說,是否屬實?”青衣問道。
“暫且不知。”
于野回答。
“七巧山竟是七星之名,著實令人意外。”
“嗯,隨我來——”
于野抓住青衣的手臂,一層法力籠罩彼此。他抬腳虛踏,兩人化作一道淡淡的光芒,沖天而去。
他身上有一篇星象典籍,為火澤城主所留,卻一直無暇研修,只得求助三位伙伴。至于羅坤,效力是假,企圖脫困是真,他又怎會輕易上當?而邛山與見淵,皆不通星象之術,所幸青衣略知一二,遂請她幫著尋找七巧山,也就是羅坤所說的七星。
是真是假,不妨拭目以待。
光芒穿過結界,轉瞬已抵達星空深處。
片刻之后,于野緩緩收住去勢,與青衣隱去身形,凝神遠眺。
數萬里之外,天平山猶如一顆巨大的圓球,靜靜懸于星空之中。沒有發現強大的神識,也未見有人追來。
已過去三個多月,想必鴻元、梅祖已返回天魁山。
如今已知天平山,而漫天繁星閃爍,哪一個是天魁山、天陰山,哪一個才是余下的四顆星斗?
青衣翻手拿出一枚圖簡,查看片刻,抬頭仰望,神有所思。
于野不敢驚擾,跟著昂首張望。
他身上的典籍不計其數,若能研修一二,也不至于如此蒙昧無知。然而,整日里不是逃亡,便是殺戮與算計,實在分身乏術。
“且看——”
青衣忽然舉手示意,“據星圖所示,再參照天平山,天界的三十六星方位,已悉數呈現!”
于野急忙抬頭看去,卻依舊兩眼茫然。
天平山之外,余下的星辰皆遠隔數百萬、上千萬里,若無數日之功,他一時半會兒難以分辨。
“那便是天魁山、天陰山,或與天慧、天牢、天壽、天損、天平,形成北斗七星之象,但需多方辨別,方能確保無誤。”
“依你所說,此番要逐一抵達上述六星?”
“天魁與天陰、天惠、天牢,若為陣眼所在,務必抵達其中之一。”
“與此地相距幾何?”
“近則數百萬里,遠則數千萬里之遙。”
“哼,想必羅坤在胡言亂語。”
“他闔族盡滅,又命不由己,為求活路,未必膽敢說謊。既然你我走投無路,何不嘗試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