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華第七百九十一章 相似的情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魏芳華 >>大魏芳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九十一章 相似的情景

第七百九十一章 相似的情景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西風緊  分類: 歷史 | 軍事 | 三國 | 歷史 | 權謀 | 穿越 | 西風緊 | 大魏芳華 
歷史軍事


數月之前,各地大將都已派人來過洛陽,議定好了方略。秦亮沒有改變計劃,于是從武初二年七月開始,各路軍隊便會陸續開始出動、前往既定位置。

此役晉朝動員總兵力,水陸步騎近二十六萬,雙方投入兵力、則會達到四五十萬人之眾!在這個時代,恐怕只有這里、大江流域,才會出現如此龐大規模的戰役!

因為兩國角逐的戰場在大江沿線、橫面戰線達到兩千里,所以各路人馬并不會擠在一起。且有賴于大江南北的水網運輸,否則晉吳兩國、恐怕都難以支撐這么多人投入戰場。

晉軍將以七路進發,分為三大戰區,重點戰區便是東西兩頭。

東線揚徐戰場,主要兵力是從揚州、青徐、淮北等地調集的中外軍和屯兵,幾路人馬共約十萬人,由王飛梟主持。西線三路,王濬、羅憲部水陸出巴東郡,循江突進;關中軍偏師出商縣武關的谷地,向南陽郡會合;主力自然是秦亮親率的洛陽中軍、以及荊州地區兵力。

另有中線傅嘏部過大別山西部,進逼武昌、夏口。

整個戰線的重點在西線荊州!但別的方向、同樣會牽制吳軍大量兵力,否則牽制就會變成突破。全線重兵壓境,都不是佯攻那么簡單;吳國在任何方向、水陸兩軍其中之一的失敗,都會使大江防線被撕開一個大口子!

三處戰區發動,本來有個先后順序。揚徐方向要最先出兵,以便給吳國都城、即建業形成足夠的壓力,迫使大江下游的吳軍無法輕舉妄動。

不過秦亮為了迷惑吳國人,準備了天子車駕儀仗、派往揚州。護衛皇帝儀仗的隊伍將在七月中旬離開洛陽,秦亮也打算先帶著儀仗出發;到了討虜渠之后,儀仗隊伍從潁水繼續前往揚州,他則不用儀仗、率軍徑直南下荊州方向。

皇帝究竟在哪里,朝廷內部、軍隊將領當然知道,幾乎沒有什么保密性可言;但若吳國奸細只在外圍打探,一時半會便很難搞不清楚情況。大張旗鼓的天子儀仗到了東關附近之時,前線的吳國斥候奸細、倒是很容易發現。反正兵不厭詐,虛虛實實、能忽悠一時是一時。

出征的時期將至,秦亮亦已做好了離京的準備。

在皇帝出行的期間,奏書將由平章政事堂處理、其中包括了三省的大臣。門下省有兩個符璽郎官員,諸印璽本來就保管在門下省,詔書用印之后仍表示皇帝名義;不過區別是不再用傳國玉璽大印,并以中書省二人用藍筆簽字。

中書省的王明山、陳安二人,只要有任何一人不同意處理方案,奏書便急送荊州讓皇帝裁決。另外平日里的奏書概要簡述、詔書內容,也要定期抄錄送到皇帝行轅。

此時邪馬臺來的幾個使節,已經在洛陽城南的四夷舍、住了半年多。最近臺輿上書,請求準許跟著大晉皇帝出征。

秦亮從諸葛誕那里聽說,做邪馬臺的宗主國、居然還有競爭!吳國人也去過邪馬臺,許諾能阻止狗奴國對邪馬臺的威脅。秦亮尋思這邪馬臺使者在大晉人生地不熟、影響不了戰局,倒可以讓他們親眼看看,晉吳之間到底哪國更強、誰才是進攻一方。他也沒怎么在意,隨口便答應了諸葛誕、允許臺輿隨軍。

到了臨行之前的幾天,每天下午秦亮便會早早地回到中宮、流連于昭陽殿或徽音殿。本來陸凝與令君比較熟悉,但昭陽殿皇后那邊已經有四個人,秦亮遂將陸凝叫到了羊徽瑜宮里。美人陪伴的溫柔鄉,著實有點消磨斗志,秦亮放松了幾天、好像都有點舍不得離開了!

不過所有事幾乎都已布置好,他不可能再改變計劃。

在洛陽的最后一晚,秦亮睡在昭陽殿,但天沒亮他就起來了。今天的事比較多,說好了的要去一趟西游園、與郭太后道別;另外因是皇帝出征,還有三場祭祀活動!

分別是太廟、太社,以及到洛陽城南祭天。這種儀式、具有提升士氣的現實作用,總有人相信天子的軍隊祭祀之后、能得到祖宗神靈以及上天的庇佑!所以不能省略。

寢宮外的天色依舊一片漆黑,秦亮起床之后、便隔著一道屏風開始沐浴。參加祭祀不說齋戒,他至少要洗掉身上已經干了的、幾個人的躰液殘留,表示一下心誠。

秦亮換上干凈的衣裳出來,只見令君等人、又在給他收拾行李。雖然現在服侍秦亮的人更多,但令君還是會給他準備換洗衣物等隨身用品。

寬敞的房間里點著蠟燭,借著微微晃動的燭火,秦亮倒忽然有種似曾相識的感受,他感慨道:“這么多年過去了,每次離開洛陽,好像都是這樣的場景。”

令君轉頭輕聲道:“這次有姑和吳心照顧陛下,我能稍微放心一些。”

在這凌晨時分,除了地方不同、確實還有點不一樣。這會玄姬沒什么傷感之色,因為她也要跟著去!上次玄姬說想要隨駕,秦亮后來同意了。

秦亮又看了一眼在旁邊幫忙放東西的玄姬,不禁想起了以前的凌晨情形。當時玄姬不方便送別,天沒亮就要把她送出溫暖的臥房。那幽暗冰涼的空氣中、流淌的離愁別緒,秦亮至今還記得很清楚。

此刻只見玄姬輕快的動作,秦亮頓時覺得、帶上她出征也挺好。況且玄姬畢竟是王家人,皇帝連出征都帶著她、也不是什么壞事,東線徐揚那邊,王飛梟還是此役主將。

令君跪坐在筵席上,俯身把地板上的布包系好。秦亮看著她腰殿間的內弧線,忍不住又伸手沿著那美妙的后腰輪廓輕撫。她立刻轉頭與秦亮對視了一眼。

“陛下是去打仗,帶那么多后妃不太好,有玄姬和吳心就夠了。”這時令君說的話、卻好像不是對秦亮說的,因為費氏也在旁邊,

費氏果然輕聲道:“君不必掛念妾等,出征之后可安心于大事,妾等在洛陽,將等候陛下早傳捷報。”

令君也說道:“陛下既然決定伐吳,如此大事,妾也不該勸阻,妾便守在宮城,使陛下少一些后顧之憂。君此番用兵,定能戰勝朱績陸抗、孫峻等人。”

之前秦亮在閱門西廳的里屋處理政務,身邊常有后妃,令君也知道了吳國那邊有些什么人。

秦亮頷首道:“外舅、四叔,以及吾長兄、族兄等人都在朝中,卿等可在東柏殿召見他們。”

令君道:“我知道的。還有姑婆,因為揚州起兵救了她,一直都向著我們。她住在宮城外,到中宮又比較方便,妾亦會不時與她見面。”

秦亮聽到這里不好說什么,只得“嗯”地應了一聲。

費氏柔聲說道:“妾不久前給長兄寫過信,讓二哥派人送到蜀地去了。長兄在益州做刺史,在這樣的時候、他必定會盡力幫助陛下穩定蜀地。”

秦亮點了點頭,尋思目前朝廷的問題并不大,只要前線的形勢占優、后方應該不會出什么事!

一家人又相互叮囑了一番,秦亮便隨意穿了一件褐色大袖衫、頭戴小冠,準備先去一趟后宮,然后回來換衣裳。到時候還要祭祀、得穿那種冕服,如果現在就穿禮服、很不方便。

幾個人提著燈籠、送他到了昭陽殿外的臺基上,秦亮見她們依依不舍的樣子,便說了一句:“凌晨外面太冷,卿等先回殿內罷,我一會便回來。”

令君等行揖禮,秦亮很快走下了臺基,乘坐羊車出發。他專程去一趟靈芝殿道別,乃因阿鳳的身份還是魏太后、不好來宮門當眾送別。

一行人從昭陽殿西閤出宮院,沿著夾道北行,很快出中宮區域、來到了永巷。昭陽殿的宮院便挨著永巷,不過北面沒有直接出去的門、被宮墻圍住了,因此秦亮等人要從宮院外面的夾道繞行。

東邊的天空已經隱約泛白、但光線還很黑,永巷門也沒開門。秦亮借著燈籠的燈光探出頭,宦官立刻開了永巷門。大伙越過宣光殿宮院,便到了西游園。

時辰還很早,不過靈芝殿已是燈火通明,郭太后等人果然已經等候在正殿門口。

郭太后穿的雖然不是禮服、沒有大手結假發等裝飾,但她穿著青紅色的華麗蠶衣,一頭烏黑的青絲挽起、佩戴金珠首飾,可見對送別秦亮之事十分上心。

除了郭太后,甄夫人、甄瑤,還有潘淑也都來了。

秦亮下羊車,走進正殿,幾個漂亮的女人便跪伏在地、頓首拜見。秦亮還以揖禮,請她們起身。郭太后遂請上閣樓,為秦亮準備了美酒。

大伙一邊噓寒問暖,一邊從木梯上去。秦亮這次出京、是去攻打吳國,而潘淑的親兒子就是吳國皇帝!他也不知道、潘淑此時究竟作何感受。

秦亮轉頭看向潘淑:“王不殺王,想想漢獻帝、魏帝、安樂公之事,至少吳國主沒事,必會得到善待。而且我若滅吳,王后母子反而能團聚了,這也是唯一的法子。”

潘淑沉默片刻,只得柔聲道:“妾誠愿陛下平安無事,早日順利回京。”


上一章  |  大魏芳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