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華第七百八十三章 凜冬未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魏芳華 >>大魏芳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八十三章 凜冬未至

第七百八十三章 凜冬未至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西風緊  分類: 歷史 | 軍事 | 三國 | 歷史 | 權謀 | 穿越 | 西風緊 | 大魏芳華 
歷史軍事


太極殿東堂賜宴,并非元旦活動的尾聲。

秦亮早有經驗,只要在洛陽過年、從除夕到元旦會挺累,即位稱帝之后也不例外。大年初一便是元旦,早已有之、從漢武帝開始明確的節日;時間就是這天,稱謂倒是不少,叫正旦、正日、元日都可以。

不過宮宴之后,朝廷里的活動便到此為止了,接下來的事是宗族名義。皇室也是一個家族,秦亮率領家眷、秦家宗室老小,又去了太廟祭祀。

目前宗室并不多,無非是長兄秦勝一家、族兄秦朗家,他們全家都來了。秦亮最大的孩子是阿余,實歲七歲多的女孩,年紀更小的阿朝、阿子也一起去了太廟,給祖宗上貢祭品。祭祀用過的肉食、則拿回去在家宴上食用,吃不完的分給家人和執事官吏。

興許這些活動,在一些外國使者眼里、大概是在搞謎信。但晉朝人并不那么認為,大家都習慣于諸如此類的事,恐怕再過兩千年、人們依舊會覺得很熟悉。

一大家子人祭祀完離開太廟,便又到華林園那邊、景陽殿里聚會宴飲。家宴上喝椒柏酒,一種寓意長壽吉利的酒水,釀酒時用了香草和柏樹葉。

住在西游園的潘淑也來了,唯獨郭太后沒有到。

秦亮派人邀請過郭太后、但也情知她會婉拒,乃因她沒有名義參加秦家的家宴。她以前聽政了好多年、名氣很大,在宴會上必定特別受關注;況且魏朝之時,郭太后是名義上的皇帝母親、實際的國家首領,人們對她都跪習慣了,這會要是見面、大家可能都不知用什么禮儀,會顯得有點尷尬。

令君大概也想到了這一點,以前皇宮里熱鬧的宮宴、郭太后當然會參加,如今歡度佳節,她卻只能冷清地呆在后宮。于是在家宴結束之后,令君遂帶上一些椒柏酒,勸秦亮同去看望郭太后。

此時太陽西垂,快要到黃昏了。宗親離開華林園,玄姬等人也帶著兩個孩子回了中宮,秦亮令君唯獨帶上阿余、又去了靈芝殿。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阿余是令君生的長女,不過只有阿余是女孩,跟著去靈芝殿也很正常。

果然郭太后看到秦亮等人來了,顯得非常高興!郭太后顯然不是一個喜歡冷清的人,否則當初曹爽謀劃、欲把她趕去永寧宮,她也不會那么生氣;后來她的訴求,主要也是抗拒去永寧宮居住。

見到了阿余,郭太后的目光更是喜悅了幾分,見禮寒暄罷、她便專門對阿余說了一句:「公主都長這么高了。」

阿余有模有樣地揖禮,帶著稚氣的聲音道:「太后,阿父說我只有這幾年才長得快,往后就不會長個了!」

郭太后見狀,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她的臉蛋,「那卿不要挑食阿。」

阿余仰起頭說道:「我記住了。」

秦亮用不經意地眼神看著郭太后高挑的身材、蠶衣掩不住的大長腿,心道阿余長大了估計也會很高挑。

甄夫人也在旁邊,畢竟是郭家養大的人、元旦仍陪在郭太后身邊,她當即笑道:「皇后殿下把公主教養得真好。」

郭太后側目看了甄夫人一眼,回頭又道:「陛下、皇后請到正殿入座罷。」

秦亮道了一聲「請」,遂與令君阿余一道走進正殿。他們沒有入座,反倒帶上椒柏酒、順便去謁拜郭太后父母的靈牌。畢竟是節日里,不能忘記了與逝者同慶。

當阿余乖巧地向靈位彎腰揖拜之時,郭太后在旁邊忍不住輕微地點頭,欣慰的目光中反射著燭火的光彩、好像含著些許晶瑩的淚珠。

據說郭太后與她母親的感情很好,曹芳做皇帝的時候、因為祭祀她母親的事還發生過矛盾。她此時的神色里好像有一種意味,繼子還是比不上親生的女兒!

不過大部分時候,名義的父母也很重

要。比如魏明帝,便給夭折的女兒配婚了、還從郭家弄來一個孩子給亡女做繼子;而繼子郭德改姓之后,還一直祭祀甄家、曹家父母。

拜謁靈位之后,秦亮等人登上閣樓說話。阿余則被留在了正殿中,讓甄夫人陪著玩。

三人到了樓上,令君便主動提起:「待太后受封為北宮皇后、有了名分,我們便把阿余過繼給太后。」

郭太后的眼神微微一變,卻完全沒有要推辭的意思,只是說道:「皇后養了阿余那么多年,舍得嗎?」

令君低聲道:「我還有阿朝阿子,再說阿余也會繼續叫我母后。太后當初生阿余顛沛流離,受了那么多罪,我怎忍奪走?」

郭太后輕輕嘆息了一聲,不置可否道:「阿余一出生,便由皇后撫養,我一直都挺放心的。」

大概因為在廬江郡時、她們有過同患難的經歷,彼此間的談話竟顯得挺親近!秦亮還是覺得場面有點奇怪、便不好插話,他猶自轉頭看向了窗外。

外面一片雪景,但天氣放晴之后,夕陽的陽光、倒讓人感受到了些許春季的氣息;或許只是心理作用而已,畢竟昨天還是冬季臘月,一夜之間又有多大的區別?

此刻令君想起了什么,稍顯異樣的聲音說道:「太后應該知道了,陛下今年便要親征伐吳。只要伐吳成功,冊封之時,定不會有多少人反對的。」

秦亮聽到這里,轉頭看了一下令君,又想說北宮皇后是令君之意,而提議夫人封號、則是郭太后說的;但他稍作權衡,仍然沒有明言。因為郭太后知道是什么情況,令君同樣很清楚;若是秦亮當著兩人的面說一遍,倒顯得有些刻意。反而讓她們感覺、對方只是默默地為自己著想,應該才最真誠!秦亮平時對后宮之事管不過來,這會的話也比較少,但他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

郭太后留意令君的神情,好言道:「陛下善于用兵,皇后不要太過擔憂。」她接著轉頭對秦亮道,「我的這點事,君也不必太上心。我住在西游園挺好、多過幾年也沒關系,陛下定要以朝政為重,可等待最好的伐吳時機。」

秦亮故意沒去看令君、只是從余光里留意了一下她秀美的臉,便簡單地說道:「我明白這些道理,但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

他沒再談論吳國國內的形勢,又轉頭看了一下窗外漸漸暗下去的光線。今日雪晴、還出了太陽,但是氣溫好像比昨日還低,尤其在太陽漸漸下山之后!好像是因為積雪蒸發會吸熱,所以反而會讓氣溫下降。

片刻后,秦亮又緩緩說道:「我從史籍中發現了一件事,每次物產豐富的盛世、其實都與總體氣溫上升相關。而近些年的冬天,卻越來越冷、越來越長,漢末以來就是這樣的趨勢。」

他稍作停頓,繼續說道:「但這還不是最冷的時候,一旦真正進入冰河期,還會伴隨著旱災、蝗災、瘟疫等災害,糧食大量減產,人民饑荒動亂。并有北方各族被迫南下,活不下去的人會拼命,軍事壓力只會愈來愈大!

最近這些年還算風調雨順,我們不能浪費了僅剩的好年景,正因趕緊解決東吳割據問題、邊患威脅,之后好大量建倉囤糧,為冰河期的凜冬、抓緊做好準備。待到頻發的天災來臨,我們才有東西賑濟災民,與民同甘共苦,只要渡過此劫,天下億兆、至少幾代人的民心將屬于我大晉!」

秦亮長身而立、迎著冷風說了一番話。他心里就是這么想的,不過小冰河期的說法來源、當然不局限于史冊上的蛛絲馬跡,而是憑借他的后世知識、通過觀察這些年的氣候,由此得到的判斷。

這時他轉過頭,便忽然發現,郭太后與令君都正看著自己。

她們的表情管理得很好,并沒有把仰慕之類的眼神、明顯地表露出來,畢竟兩人之間的關系

有點特別,并非那么親密熟悉。但是女子在人前、一般是不會這么輕易盯著別人看的,眼神還那么專注。

令君平素有點冷傲的樣子,而且她對夫君是否有雄心之類的事、不怎么在意,但此時看著秦亮的目光仍然很細致。

而臨朝聽政多年、經常受到百官伏拜的郭太后,她雖然身材高挑,此時卻也在抬頭仰視著他,眼神里帶著欽佩之色。所有的神情都很細微,不經意間、她好像還露出了一絲不是笑容的笑意,隱約有信賴、期待之色,并似乎松了口氣。

郭太后發覺秦亮看過來,忙避開目光,「陛下執政,心懷天下,當得起天子德行。」

秦亮沉吟道:「我最在乎的訴求,其實還是坐穩皇位,因為沒有退路。但在其位謀其政,有多大的權力、也應該承擔多大的責任,當時在受禪臺上,面對上天、我也想過這個問題。」

他說罷又看向外面若有所思,郭太后和令君都循著他的目光、觀望外面的雪景。

北側的靈芝湖依舊封凍著、湖邊有厚厚的積雪,湖面沒有了波光粼粼的靈動;唯有遠處的屋頂、樹梢上,積雪被風吹起了,一副圖畫似的場景,才因此有些鮮活了起來。


上一章  |  大魏芳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