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華第六百五十一章 亡國之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魏芳華 >>大魏芳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一章 亡國之禮

第六百五十一章 亡國之禮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西風緊  分類: 歷史 | 軍事 | 三國 | 歷史 | 權謀 | 穿越 | 西風緊 | 大魏芳華 
歷史軍事


不到中午,從皇宮里出來的隊伍、便路過了費家宅邸大門外,要去城北。

費氏聽到奴仆侍女稟報,也跟著上了望樓,朝門外的大街上看。只見一行人不多,與平常皇帝偶爾出門的陣仗相差甚遠,總共只有二十余人;但是費家的人都覺得很稀奇,仔細觀望、想知道是何講究。

這是亡國禮!當然稀奇,建于成都的漢國只會出現這么一次,不識字的人們當然聞所未聞。

整個隊伍以一輛馬車為主體,白馬、不上漆的素車掛著白布,車上裝著一口棺材!馬車前面還趕著一只羊。隨行的文武大臣全部穿上了白麻喪服。費氏在人群里,看到了長兄、二哥的身影,同樣穿著粗麻孝服。

暫時沒看到皇帝,估計在城里不好露面、此時仍呆在馬車里。

但費氏在書上看到過記載,等皇帝見了敵軍大將軍,比大臣的形象還要狼狽!皇帝會光著上身、牽著羊,雙手反綁,玉璽也只能叼在嘴里,可謂恥辱至極!

費氏父兄都效忠于漢國皇帝,平時只要提到皇帝、都是態度恭敬,決不敢褻瀆半分!

但高高在上、臣民人主的皇帝陛下,竟然要遭受這樣的屈辱。費氏雖是婦人,此時也感到了十分震撼、心痛,仿佛從生下來就堅信的某些東西、轟然崩塌了!身在曝力殺戮之間,人們仿佛又變回了茹毛飲血的野獸!

那一行人出了城北之后,又走許久,終于來到了鳳凰水西岸。遠遠地、已能看到魏軍的游騎斥候,皇帝劉禪便從馬車上下來,赤膊、反綁,牽羊步行。

鳳凰水(沙河)又叫升仙水。乃因漢朝的張伯子在鳳凰水修仙,后來騎著紅色斑紋的老虎飛走了,所以鳳凰山在民間又被叫作升仙山、鳳凰水叫升仙水。而鳳凰山則是一座并不高大的山坡,山坡上下全是生竹與桃樹,因為在平原上、才聞名于此,若是換作山區,那樣一座山都不配有名字。

果然魏軍游騎從兩翼包抄過來,一隊人看了一會,便靠近上前、帶著劉禪的隊伍去軍營。

魏軍中軍軍營,便設在鳳凰山南麓的一個村子里。大抵是因剛到不久,什么工事也沒有,周圍全是軍旗、兵馬。

一群人垂頭喪氣,被帶到了一座瓦房宅子前面。劉禪光著膀子,已把玉璽袋子銜在了嘴里,等候敵人的發落!許多將士都在外面圍觀,漢國君臣也沒辦法。

很快有人搬著筵席出來了,鋪設在了門房中的屋檐下。起初大伙以為是魏國大將軍秦亮的位置,但鋪設席位的地方、并不在中間,而在側面。

等了不知多久,門房內終于有人喊道:「大將軍到!」

身披札甲的秦亮、從陳舊的門房里走了出來,目光立刻被眼前光溜溜的一身肥肉吸引,光著膀子的人、應該正是蜀漢皇帝劉禪!

劉禪看起來就是個中年胖子,皮膚是真的很白。但秦亮轉念一想,不缺飲食、還整天呆在宮里不出門的人,長胖實在太正常了,除非腸胃吸收有問題。

看著阿斗這么一副模樣,著實是挺屈辱。

但當權者失敗,就是這個下場!阿斗起碼是公然于天下的蜀國主,秦亮肯定不能殺他;如果換作秦亮、被人帶兵逼到了臉上,估計更慘,還不如阿斗!

從事中郎鐘會也出來了,拿著紙筆、便在檐臺上的筵席間跪坐下來,開始仔細地觀摩此時的場景。鐘會要作圖!鐘會主要是擅長書法,丹青好像只是略通。真正的工筆畫大師,還得是王濬的丈人、已經去世的徐邈。

鐘會提起筆,秦亮才忽然意識到、此乃歷史性的重要一幕!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日便是合的開始。

只不過這陳舊粗陋的地方,屋檐下還堆放著枯枝柴禾、沾滿干涸泥巴的竹筐,麻雀「嘰嘰喳喳」地在竹

林里叫喚。身在其間的人,似乎沒有多么莊嚴的感覺。

劉禪見到秦亮,愣了一下。秦亮走上前,先伸手取下了叼在阿斗嘴里的玉璽。

這時劉禪干脆地跪到了地上,身后的一群穿喪服的人、也隨之跪倒。劉禪道:「漢國主劉禪,自縛于軍前,向秦將軍……乞降!」

蜀漢大臣中立刻傳來了壓抑的嗚咽、哽咽,已經有人哭得淚流滿面。

秦亮觀望了一眼,心頭有點不悅,但是并未發火。不管怎樣,總比他們裹挾著阿斗跑路了好!

他一時沒有回應,先把玉璽從袋子里倒出來、對著陽光看了一下。

這塊玉璽當然不是傳國玉璽,傳國玉璽在洛陽皇宮里,缺了一角用黃金補的、而且璽肩上還被曹丕刻了一行字

了一行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但秦亮手里這一塊,此刻的作用也非常大!它是蜀漢政權的標志性物品,仍然可以暫時用來號令益州別的地方。

秦亮看清楚了玉璽,收了起來,這才開口道:「魏大將軍,接受蜀漢國君臣投降!」

說罷秦亮伸手將阿斗扶了起來,然后「唰」地一聲拔出寶劍,嚇了阿斗一跳!但秦亮并不是要傷害他,而是親手將阿斗綁在后面的繩子割斷了,然后拉了一下阿斗掛在腰間的上衣、表示遮掩的意思。.五

秦亮再次打量著做過皇帝的阿斗,阿斗的臉有點紅,仍帶著難堪與畏懼,但眼睛是干的,既沒有哭、也沒有太多悲傷的樣子。

阿斗站起來之后,應已察覺到了秦亮善待之意、好像隱約松了口氣,也在時不時看秦亮。兩人偶然對視了一眼。

此時的人們明確表達了態度、還是比較可信的。蜀漢君臣以亡國之禮迎出,帶著棺材就是任殺任剮之態;而秦亮接受投降、親手給阿斗松綁,便是寬待之意。

秦亮的視線離開阿斗,朝后面說道:「爾等都起來罷。來人,把車上的棺材燒了,羊收了充作軍資。」

事到如今,秦亮也是暗自長長地松了口氣!風險極大、實為不易的伐蜀戰爭,今日總算是順利收場了。后續還有不少收尾工作要做,不過關鍵性的事件已經過去。

秦亮也沒有多少廢話,又立刻對阿斗說了一句:「卿到了洛陽,受封公侯問題不大。」

雖然阿斗帶著棺材來,但投降不就是為了活命、爭取生活下去的機會嗎?不然為何不跑路,或者干脆自殺、免受一次屈辱?

秦亮直接給他許諾,正是為了讓阿斗明白、不要想著再搞事了!

便如同那些干綁票歹事的罪犯,有經驗的罪犯一般會安撫肉票、許諾拿到錢肯定放人,絕不會有危險。只有腦子有問題的人,才會急著瘧待威脅,生怕肉票不想辦法拼命反抗、甚至殊死一搏。

鐘會抬起頭道:「大將軍說的話,在魏國朝廷最管用。」

阿斗應該聽明白了,當即向秦亮揖拜了一下。

這時人群里一個聲音道:「仆費承言,敬望秦將軍善待益州百姓。」

秦亮立刻側目,循著聲音看去,問道:「費文偉乃汝父?」

穿著麻衣、面目平整的年輕人道:「正是先父。」

許多喪服官員都紛紛轉頭,看向費承。阿斗身邊最近的人、應該是蜀漢太子,也專程扭頭看了費承一眼。

秦亮以前對費祎挺有好感的,關鍵是此時的費家、在益州仍然很特別。

費祎掌權時、實行懷柔益州人的政策,在益州本地人中的威望很高;同時又屬荊州派、在荊州人東州人那里也是領袖人物。要想快速穩定益州、穩住蜀漢降臣,拉攏費家應該是一條捷徑!

不過秦亮沒有急著回應費承,只是看向費承輕輕點頭示意。

畢竟一兩句話說不清楚,善待是什么樣的善待、百姓又是指哪些人?魏軍這么多兵馬,讓益州豪族出點酒肉犒軍,搬一些存糧出來、補充調運不足的糧草,以及賑濟受戰事影響的黔首,應該不過分罷?

至于屠城,秦亮當然不可能下令干!益州人說到底又不是外人,魏國朝廷用兵攻滅蜀漢割據政權、是要占領治理這個地方的,不是殖民、不是搶劫,而是要消化此地!將來的人力物力,都要為朝廷所用。進行毫無必要的屠戮、制造仇恨,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涪縣之役后,有人提議把蜀軍尸首筑為京觀,以彰顯武功、震懾益州。秦亮也是幾乎想也沒想、便立刻拒絕了,還叫輜重營掩埋尸首入土為安,并盡量救治蜀漢軍傷卒。

這也是因為秦亮一向認為,魏吳蜀三國之間的戰爭、屬于自相殘殺的內戰。

要宣揚武功、也得先回洛陽,可以在洛陽朝廷中、借軍功增添征治資本與威望。而在受到兵禍波及的當地,這種宣揚對于治理善后、只有副作用!

受降儀式可以結束了。秦亮這才想起了一件最急迫的事,便問道:「此時守備巴東郡白帝城的人是誰?」

阿斗轉頭向一個中年人確認。那中年人拱手道:「仆董厥言,羅憲剛調任巴東郡守,白帝城守將是羅憲。」

秦亮道:「立刻以蜀漢朝廷的名義、給羅憲寫詔令,叫他不得放任吳軍通過,須原地駐軍等待,向趕到巴東的魏軍將領歸降!

「感謝書友「憶昔情」的又一個盟主!明天加更哈。」


上一章  |  大魏芳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