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華第六百四十五章 定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魏芳華 >>大魏芳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四十五章 定音

第六百四十五章 定音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西風緊  分類: 歷史 | 軍事 | 三國 | 歷史 | 權謀 | 穿越 | 西風緊 | 大魏芳華 
歷史軍事


這次姜維沒有跑,還在涪縣!

前鋒陳泰部、隔日便抵達了涪縣城東北,距離縣城約三四十里處。兩軍的斥候游兵已經交手,但未見有大規模的軍隊離開涪縣。

既然如此,此次伐蜀戰爭的最后一戰、正應是在涪縣附近爆發!

劍閣關之戰,實際是雙方前軍的角逐,都來沒得及調集大部主力;而涪縣之役,聚集主力會戰的條件已經成熟了,這場戰役的規模更大!不過規模越大的戰役,未見得持續時間就越長。因為越復雜的組織,越容易出意外,極有可能兵力沒有消耗完,整個局面就難以控制了。

當然也是一錘定音的決戰!

蜀軍若戰敗,很難再重新組織大規模的抵抗;魏軍亦如此,一旦這樣的會戰失敗、趕緊想辦法退兵才是正事!秦亮同樣難以接受失敗,眼看目標就在近前,如果再灰溜溜地回去,什么都踏馬的沒撈著、反而影響在魏國的威望,后續面臨的麻煩更多。

秦亮率軍繼續走金牛道,向涪縣方向挺進。這幾天是晴空驕陽,小暑已經過了,天氣很炎熱,幸好金牛道兩側種了不少松柏遮陰。

饒是如此,秦亮也沒讓各部走得太快,從臨近中午到下午、陽光最毒辣的時辰,他便讓將士們找陰涼處就地休息。

戰場上有一些不可控因素,譬如軍中爆發疫疾、大量減員!益州是開發很早的地盤、尤其是成都平原附近,環境早已適合人類居住,但夏季的氣候總是濕熱一些,對于北方將士來說、并不是很適應。

秦亮也在軍中頒發了一些律令,諸如下令各部輜重營、須準備放涼的開水,并配制一些清熱解毒的草藥水,夜晚陰燃艾草等物制煙驅蚊。有人風熱生病,則進行隔離居住。

魏軍的戰力、人數都有優勢,秦亮對此役是有信心的,就擔心出現什么意外。各***隊有強弱多寡之別,但戰陣上的不可控因素很多,勝負并非簡單的廟算決定。

當然他沒有說出心思。不管怎樣,再熬過幾日,一切都會明朗起來!

兩天之后,秦亮的中軍人馬便抵達了陳泰軍駐地。

此地離城池尚有數十里之遙,南邊有一處大湖泊,西邊就是芙蓉溪。周圍一大片丘陵地帶,散落的村莊、房屋隨處可見。地形低處都是稻田,丘陵山坡上也開墾過,除了種粟的旱地,還有菜地、柑橘樹。

當然百姓都跑光了,興許去了涪縣城,也許去山里躲了起來。由于蜀漢官府的言論,估計魏軍在益州的名聲、仍然不太好。

「懆阿,呸!」騎馬在后面的熊壽忽然罵了一聲,只見他手里拿著一個剝開的柑橘,酸得臉皮都皺了起來。

秦亮轉頭看了一眼,便聽見了楊威的聲音:「還沒熟、當然酸澀,這種柑橘要等果皮變黃。」

身邊的官員先后笑了幾聲。秦亮在洛陽吃過益州的柑橘,但在益州隨處可見的柑橘、要運輸到洛陽售賣,就變成了奢侈品,價格高得離譜。

沒一會,陳泰等人便迎接過來了,人們相互見禮寒暄。秦亮發現了西邊芙蓉溪上的浮橋,便不打算去中軍駐地,而要往芙蓉溪邊去。

「那片山里有我們的人?」秦亮遙指對岸遠處起伏的山勢。

陳泰道:「回大將軍,蜀軍主要在南邊活動、尚未大舉北上,我軍游騎已控制附近地方。」他轉頭又道,「因蜀軍主力在芙蓉溪西岸,仆便事先架好了浮橋,南側鎖河的鐵鏈、是原來在西漢水攔木筏的東西。」

秦亮點頭道:「玄伯不愧大將之才,做事很周全。」

他說罷、便要帶著護衛渡河。立刻有人勸阻,提醒大將軍注意安全,裴秀也當即獻上了新制的地圖。但秦亮說了一句:「還是要親眼看看。」

于是一群人騎

馬渡過了芙蓉溪、來到了西岸,循著一大片河灘平地繼續往西行。大伙在山脈西麓尋到了一處緩坡,徑直騎馬沖上了山脊!

山上除了旱地、果樹林,偶爾能看到灌木竹林,夏季的雜草則到處都是,長得十分茂密。益州地區的植被,確非北方可比。

秦亮翻身下馬,步行尋到了一處高地南側。俯視下方,便能看到蜿蜒的芙蓉溪、正循著山谷流淌;山下隔著一道開闊的谷地,對面起伏的山勢、也映入了眼簾。

秦亮站在棕馬旁邊,有時眺望周圍的景象,有時埋頭細看裴秀制作的地圖、先找到了縣城在圖上的位置。

此時涪縣的城市規模應該很小,即便是益州重鎮、它也只是個縣城。涪水與芙蓉溪匯流之處,形成了個像是「丫」字的形狀,芙蓉溪在右側、自東北方向匯入涪水;而涪縣城靠近匯水口,便位于芙蓉溪的東岸,在一座叫富樂山的山里。

傳言當初劉備到了益州,益州還是劉璋的地盤。兩人在涪縣宴飲,劉備感慨了一句「富哉,今日之樂乎」,后來蜀漢立國,那座山便被人稱作富樂山。

城池雖在芙蓉溪東岸,但位居山間、有山脈拱衛;所以進出的主要地方,反而是西城外芙蓉溪上的一道石拱橋。金牛大道、涪關等也都在城西!涪水關則位于城南富樂山下的古渡口。.

秦亮等人站的地方,便在縣城以北、三四十里之外!

陳泰指著南邊的山勢,說道:「大將軍且看,那一片山、其勢一直延伸到涪水東岸。我軍斥候多方打探、審問俘虜得知,姜維軍主力,應在離此地約二十里外。一大片平坦的盆地里,蜀軍設立了許多營壘。」

秦亮點了點頭回應,繼續琢磨地形。

陳泰又道:「南邊的山、名曰白虎,從白虎山東麓過去、沿河畔道路南行,有一條開闊的谷地,可以通向蜀漢軍大營。」

秦亮忽然問道:「對面的白虎山上、沒看見營壘工事,山后面是什么情況?」

陳泰立刻答道:「山后邊還是山,近兩日來、唯有蜀軍游兵在那邊活動,并未設置營壘防御。」

秦亮道:「這里離姜維的大本營比較遠,或因姜維忌憚我軍騎兵機動,故先行收縮了兵力。」

不過收縮聚攏兵力,本來也是大規模會戰的前期跡象。正如秦亮以前便有的看法,主力會戰、沒有雙方的配合是打不起來的!十萬人級別的軍隊,要在戰場上展開就要很長時間,只要一方不愿意會戰、早就提前跑路了。

身邊的人陸續附和道:「大將軍所言極是。」

秦亮說道:「姜維不在城中,卻選了一處四面高地的圍城立營。我軍從各個方向進攻、都是仰攻,地勢上有些吃虧;沿山谷進軍,則會遭受兩面高地上的箭矢覆蓋!最好的突破方向,正是沿著此山后面的山脊。」

這時他轉頭環視周圍的屬官部將,目光停留在了潘忠臉上。潘忠麾下的中堅營左校,在劍閣關之役時沒趕上,基本沒經歷任何戰斗,兵員還是滿編!

此潘忠確實與傳說中的上將潘鳳、毫無關系,他的模樣長得不如楊威和熊壽兇悍、個人武力亦不甚出眾,但他跟著秦亮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對于中軍的戰術很嫻熟,帶兵經驗也很豐富,并不會壞事。

潘忠也留意到了秦亮的目光,微微拱手彎腰。

秦亮當即說道:「明日一早,志為率部先渡河,然后沿著下邊的山麓過來,要迅速占領對面的白虎山高地。」

潘忠片刻后才回過神,忙抱拳道:「仆謹遵將令!」

大伙這才明白,秦亮在安排最重要的部署了!

剛才沒吭聲的文欽,斜著眼睛、看了一眼個子矮一頭的潘忠,立刻向秦亮抱拳道:「大將軍,仆在涼州軍中

、選有一股勇悍之卒,請為先鋒陷陣之師!」

難怪文欽的人緣不好,有時候他的傲慢、簡直是不加掩飾!潘忠是廬江軍心腹部將出身、如今又是洛陽中軍大將,他文欽何必當面一副看不起人的神態?不過文欽這樣的性情,或許倒是優點。

潘忠沒有吭聲,并未與文欽爭吵。

秦亮不動聲色道:「涼州軍多騎兵,但無論在山脊上、還是山谷里,常規戰術不好迂回側擊。文將軍之精騎,我自有用處。」

文欽這才拱手道:「喏。」

秦亮轉頭,又看了一眼南面起伏的地形,能親眼觀望的地方、都清楚了;再往南走有點危險,他便不想再多逗留。秦亮轉身翻上馬背,遂帶著隨行的人、沿著來路下山,依舊馳馬通過河灘地、走浮橋返回軍營。

陳泰選的營地不錯,地方夠大,離敵軍大本營還有相當的距離、且有一條芙蓉溪阻隔。魏軍在這里、可以先把陸續到達的人馬聚集起來。

周圍到處都是房屋,秦亮便選了一個村莊作為中軍行轅。時辰尚早,他又陸續召見了一些斥候輕兵將領、當面詢問情況,進一步把涪縣周圍的情況搞清楚。

只等到了傍晚、他便打算開始部署明日的戰斗序列,先發起進攻再說!

秦亮知道,大軍對峙、往往會持續很長時間,雙方都不敢輕易決戰;干得最多的事,卻是小股人馬的多次試探、襲擾、挑戰。有時候若時機不好,僵持幾個月也并非不可能。

但是此役,他不愿絲毫耽擱,魏軍現在的狀態就很好、至少還沒有出什么問題!要是拖延時間、反而出現了非戰斗因素影響,豈不是叫一個夜長夢多?


上一章  |  大魏芳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