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華第六百三十章 重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魏芳華 >>大魏芳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三十章 重聚

第六百三十章 重聚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西風緊  分類: 歷史 | 軍事 | 三國 | 歷史 | 權謀 | 穿越 | 西風緊 | 大魏芳華 
歷史軍事


緊挨著漢中郡西南的地盤,便屬于梓潼郡了。以前姜維囤糧的據點之一關城,正是漢中與梓潼二郡的邊界。

洛陽中軍人馬于幾天前、便已過了關城,此時正循著西漢水的金牛道繼續南下。

剛下過一場大雨,西漢水看上去有點渾濁。道路上也很熱鬧,長龍般的隊伍里,人聲嘈雜、馬嘶、人馬腳步聲混成一片,好像市集上“嗡嗡嗡……”的噪音。人們只是正常行進,連鳥雀也沒有驚走,還在樹梢間“嘰嘰喳喳”的吵鬧,加入了這喧囂之中。

不過離道路稍遠的地方,空氣仍然很清新。道路兩側種著許多伯松,茂盛的枝葉、阻擋了無數人馬踏起的塵土。

此地屬于米倉山脈,周圍仍是崇山峻嶺,但這條沿著河谷地的大路、并不難走。金牛道開辟于先秦時期,至今已有數百年之久,屬于十分成熟的道路了。

有時候在路邊會出現、數人都無法抱住的百年古樹,只消看那些巨樹,人們便能直觀地感受到此道的歲月滄桑!

秦亮騎著馬跟著大隊慢行,此時倒仿佛漸漸適應了山區。

畢竟從離開洛陽之后,行軍已經持續將近兩個月了!亦或因為在魏國境內行軍,條件并不是多差。

好幾萬大軍先是從洛陽出發,分路到達關中平原;接著仍以幾路越過秦嶺、進入漢中西部。秦亮親率的這一路人馬最多,走的是西側的陳倉道。陳倉道最遠、卻也最平坦寬闊。

接著各路人馬分批沿著金牛道南下,進入米倉山山區。秦亮率領的中壘營各部,此時已走在了大軍前面。

然后大伙到了關城,那地方可能就是后世的陽平關。關城有一座大邸閣、乃姜維所建,現在成了魏軍的大倉庫,里面囤積了大量糧草。秦亮部在關城歇了一天,得到了充足的補給,遂繼續沿金牛道行軍。

前方就是葭萌縣地盤了,離劍閣關已經不遠。

蜀漢把葭萌縣改了名字、叫作漢壽縣,不過對于魏國人來說,漢朝已經壽終正寢,所以仍稱葭萌縣(葭萌關就是葭萌縣城的城門)。秦亮琢磨地圖方位,估計在廣元附近。

葭萌縣以南有一道巨大的橫斷山脈,山脈北面有一片狹長的、比較平坦的地帶。魏軍占據北面地區之后,修建了許多營壘倉庫,所以只要大軍到達葭萌縣,糧草亦不會缺乏。

自漢中之役后,秦亮已經派人經營了此地兩年多,耗費了關中、司州、河東等地大量的人力畜力糧食,就是為了今天!

就在這時,隊伍經過一段蜿蜒曲折的道路。人們沿著彎曲的大路、轉了個方向,一座山把背后的大隊長龍阻擋,天地間仿佛一下子便安靜了不少。

秦亮等人繼續繞山而行,寧靜的氣息沒有持續多久,喧囂聲再次出現在耳邊。不過此時最明顯的聲音,倒是“嘩啦”的水聲,河水流過一段稍高的地形,進入了俯沖的河段,河水變得湍急、噪音也隨之大作。

在那高地分界

的河段,河水變得比較淺,水中的亂石都已隱約可見。水流沖在亂石上濺起水花、形成亂流,乍一看仿佛河水在沸騰似的!

秦亮也注意到,周圍的山脈愈發高大了,倒有了幾分秦川中的氣勢。

后來眾軍陸續來到了一處預設的營地,歇了一晚。

第二天繼續趕路,仍舊是大山夾峙的路段。及至下午,眾人沿著河谷、走過一片巍峨的山脈,前方便忽地豁然開朗了!

雖然地勢仍然起伏不平,但前方至少十里地、大多都是低矮的山丘。南面遠處的大山,只能隱約看到山影,仿若是垂在天邊的黑云!

走了一會,遠處的山丘側面、有一大隊人馬旗幟出現在了視線內。這地方的人馬,自然是魏軍。

果然隨著人馬越來越近,前方人群里、便傳來了一聲中氣十足的喊聲:“大將軍!”

距離仍然挺遠,秦亮便只是抬起手臂揮了一下、沒有回應,接著回頭對身邊的鐘會等人道:“文欽的聲音,他們先到葭萌縣這邊了。”

此地還沒到葭萌縣城,但已屬于葭萌縣境內。而劍閣關還在西南邊近百里之外,那邊也有個縣,不叫劍閣縣、而叫漢德縣,位于劍閣關以南;劍閣關北面則是個亭,叫作劍閣亭。當然大多地名都是蜀漢人定的,畢竟蜀漢已經統治了益州幾十年。

眾人一陣附和,許多人都仿佛長松了口氣。人們直到現在,連一個敵兵都沒遇到,卻似已完成了一個階段的壯舉!

果不出所料,待人馬靠近之后,下馬揖見的大將之中、便有文欽。

除了文欽,陳泰、鄧艾、馬隆、裴秀等人都來了,“仆等恭迎大將軍!”不過接應的人群中、未見城門校尉王濬。

秦亮也翻身下馬還禮,隨即走到幾個大將面前,一手握住一個人的手臂,一時間高興道:“哈!終于與諸位見面了。”

大將們也跟著笑了起來,各人又寒暄兩句,才又與秦亮身后的熊壽、鐘會、賈充、王渾等人見禮。秦亮引薦了馬茂,他去年才從東吳回來、出任大將軍從事中郎,諸大將都不認識。

久別的熟人好友、在這樣一個陌生的山區見面,秦亮竟有一種恍惚之感。

不過此番大家聚在一起,不是來敘舊的,戰事迫在眼前。秦亮沒有過多閑談,立刻便問陳泰,“中軍的營地,安排好了嗎?”

陳泰展開地圖,指著地圖示意,然后遙指河流東岸的那座山,“翻過此山,南面的河岸有大片開闊地,中軍將士可暫且駐扎于此。”

秦亮點頭道:“甚好。”他轉頭看一眼河流西岸的山,“先過去扎營。”

眾人重新上馬。鄧艾抖動韁繩,靠近秦亮抱拳道:“大將軍,胡奮……已奉命,從、從漢中出發,五天前……便已往米倉道而去。”

秦亮道:“知道了。”

胡奮是漢中郡守,加將軍號,其直屬上峰正是雍州刺史、漢中都督鄧艾。于是由鄧艾上

前稟報胡奮的動向。

這時馬隆也跟了上來,拱手道:“仆去年未能攻下宣漢縣,因糧草不足、只能倉促退兵,請大將軍降罪!”

秦亮回頭尋到鐘會,平靜地說道:“我還在洛陽時,便與士季(鐘會)談過了孝興的事。間道那條路,若是尋常將領帶兵,恐怕根本走不到地方。孝興的人馬,能穿過數百里山脈、出現在宣漢縣,已是不錯了。去年秋的目標本是襲擾,孝興既完成了軍令,何罪之有?”

鐘會道:“大將軍本身就是帶兵之人,馬將軍是否盡力,大將軍豈能不清楚?”

馬隆嘆了口氣,罵罵咧咧道:“帶兵守宣漢縣的人叫羅憲,從未聽說過的無名之輩,仆有點輕敵了。卻沒想到他嬢的十分狡詐!”

秦亮這時才回過神來,忽然明白了馬隆的心態。去年帶兵出擊的胡奮、此時又奉命去漢昌(巴中)了,而馬隆卻還沒有得到任用。他可能以為,大將軍對他去年的表現不滿?

秦亮遂開口道:“胡奮去年走過米倉道、路熟,這次又讓他攻米倉道一路,自然比較穩妥。間道那邊,道險且長,離蜀漢腹地也遠、難以調動蜀軍援并;而今年我軍的方略是在梓潼郡、巴西郡這個方向全面進攻,所以方略已經放棄間道。”

馬隆恍然道:“原來如此。”

秦亮看了一眼年輕的馬隆,“孝興另有大用,不要太急。”

馬隆忙抱拳道:“仆愿為大將軍前驅!”

一行人很快沿著山腳下的道路、翻過了前面的山坡。秦亮抬頭一看,果然河邊有一大片形似半島的地方,地勢甚是開闊。當然也有許多山丘,山丘間還能看到村莊房屋。

秦亮立刻想到,至少今晚不用住帳篷了。魏軍的帳篷很小,確實不舒服,哪怕是最簡陋的茅草、也比帳篷好。

中軍將領在西漢水之畔、選了一個小村莊作為中軍行轅。村子依山傍水,風景倒是不錯。

秦亮走進一處陳舊的瓦房宅子,立刻帶著大將們走進了堂屋。他先是聽取諸將的稟報,主要是想弄清楚、各軍具體部署在哪些地方。譬如其中關中調來的中外軍,此時便駐扎在劍閣亭周圍。

秦亮一邊聽諸將敘述軍情,一邊翻開了裴秀剛剛呈上的詳細圖紙,找到了包括了劍閣關的一張圖。

裴秀畫的圖、比起尋常人的圖紙,有一個明顯的優點,便是包含了“制圖六體”的要素,能讓人判斷出地形的高低起伏。

劍閣亭實際在兩道山脈的谷地里,南邊有一道非常平直的山脈、明顯是橫斷山脈的地形。

而劍閣關的選址十分刁鉆,并不在橫斷山脈中,而是位于橫斷山脈南面的梯次山脈間!

諸將簡潔地稟報了情況。秦亮無須與大伙商議,他轉頭看向陳泰、便直接下令道:“關中軍既然在劍閣亭附近,待陳都督回到軍營,可即刻調兵、進逼劍閣關!”

陳泰抱拳拜道:“奉大將軍令!”


上一章  |  大魏芳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