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第七百一十四章:籌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 >>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一十四章:籌銀

第七百一十四章:籌銀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毓軒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毓軒 | 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 
第七百一十四章籌銀

:18恢復默認

作者:毓軒

“朝廷舊例,國庫稅銀每年撥出部分以作賑災之需,各地百姓可以工代賑解決寒冬生存之困。”

覽政殿里,次輔古蘊程不緊不慢的說道:“先帝時期少有旱澇暴雪洪水之憂,故而賑災銀兩儲蓄不少,既此時各地皆上報災情,不若戶部將用印撥出,緩解眼前之南為妙。”

戶部尚書聞言,為難的看了眼景和帝:“先帝在時,因為吞齊之策,前前后后數十載,所撥銀兩盡出此處,眼下各地暴雪,戶部能出之銀兩不少,然要支撐大楚各地,只怕力有不逮。”

景和帝聽眾人圍著錢財你來我往,頭疼之余又有些心虛。

國庫有海貿一項支撐,按說就不會出現困窘,然他用銀兩的地方很多,只說對阿戎和奴兒罕的防務就是用銀子堆起來的。

還有周邊小國每年都要來朝面圣,雖說清楚他們來大楚的目的就是要錢,可是為了安撫這些小國,以免讓阿戎和奴兒罕有可乘之機,這一來一去之間,又是多少銀兩。

自他登基以來,各地洪澇干旱暴雨暴雪情況激增,他為安百姓,不僅減免稅收,還要倒貼銀兩從國外高價購得糧食作物以賑災民。

所以戶部尚書安隨云的為難是實打實的,他不能將國庫的銀兩悉數動用,不然,待來年,大楚的社學怎么維持?各地官學怎么維護?朝廷官員的養廉銀子怎么發放,他計劃好的各項建設怎么執行?

可若不出銀子,各地的雪災怎樣度過?

景和帝越想越頭疼。

“臣以為,朝廷各季給各地的貼補只多不少,各地如何無有存銀?反倒是次次跟朝廷張手。”安隨云不同意動用應用于其他事宜的存銀。

作為戶部尚書,每次上朝下朝都要面對同僚們要錢的手,偏偏每個人都有他必須撥款的理由,縱使國庫再寬裕,也經不起這樣花費,故而,他早已歷練得鐵石心腸。

想要撥款可以,但是必須有目的性,換句話說,全方位大包大攬是不可能的。

“事有輕重緩急,撥款放糧為當今之緊要事宜,與賑災相比,其余不過小事。”三輔岑閩舟言,“只當是各地借的,待回暖之后再令各地還來就是。”

“岑閣老說的輕巧,可知各地向來有借無還,自先帝起就少有計較,而今若是依舊,陛下難不成還能計較?”安隨云的手擺出了殘影,緊張的搖著頭,“若是回暖之后,各處用錢,下官還能憑空變出來不成?其余許是小事,可阿戎和奴兒罕若起戰事,軍需糧草誰來保證?”

一國的財政大掌柜,安隨云有時只能冷酷。

“不若陛下暫借內帑與公,待各地還款,再還與陛下?”都察院右都御史忽然看向景和帝,這位新上任的官員秉性坦直,素有“二愣御史”之稱,景和帝升他做右都御史,本有展示自己善于用人、敢于用人,乃是知人善用的明君。誰想,他展示的成果還未出來,這個二愣子就就拿他當三把火的目標了。

“若非內帑不夠,朕何以令大家煩擾?”景和帝干咳兩聲,直接攤開了手。

“內帑亦不夠?”眾人驚詫。

雖說皇帝的內帑,外臣夠不著,可是大家會算啊!

只看海貿的繁盛,只看國庫的豐滿,就曉得內帑少不了。

明明皇上也不是大手大腳驕奢昏君,內帑怎就不夠?!

景和帝讓自家臣子看得有些臉紅。

“朕、朕略微改了下皇陵的設計圖。”吞吞吐吐跟臣子交代的景和帝也很郁悶,他平時生活并不驕奢,內帑的銀兩除了給皇子皇女開府所用,就是給宗室皇親補貼,再有給自家臣子的獎賞,亦是他自己出。

可饒是這樣,內帑還是能存下不少,故而他才對增修陵寢一事動心思。

要是早知道這樣子,他肯定要留銀子。

“既然國庫和內帑都無有余錢,不若讓各地府衙從鄉紳那里借吧!”次輔古蘊程可不想看見皇帝為難,他還有更高的抱負!

果不其然,景和帝見他給自己解圍,對他愈發和顏悅色。

“所以,京都這邊兒,就要順天府想辦法籌銀子賑災?!”盛苑聽到大哥抱怨,不由同情了他數個呼吸,“那你可有的籌了。”

京都不比外面,能夠借的起銀子的,大多是權貴皇戚,可他們的銀子,哪里是這般好借的?!

只可憐她哥哥,看樣子他又要動心眼咯!


上一章  |  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