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第三百九十四章:盛菡的計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 >>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四章:盛菡的計策

第三百九十四章:盛菡的計策


更新時間:2023年01月11日  作者:毓軒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毓軒 | 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 


何以笙簫默小說小說:、、、、、、、、、、、、

“桃李芙蓉最相知,霧里卜辭看前事;征辟疆土合一統,且待真鳳臨朝時。”

泰安宮側院書房內室之中,盛菡坐在桌案前,小心翼翼的將修改了幾十遍的卜辭正式寫好,放入小指寬的竹筒李,而后長吁口氣。

能不能從皇宮尷尬的處境脫身,就看這次了。

盛菡緊緊握著竹筒,望著燭淚緊抱的銅臺,心緒有些激動。

她在宮里數載,名義上撫養在溫太貴妃膝下,可實際,卻是這宮里的尷尬人。

溫太貴妃看著態度和善,對她吃穿用度無有虧待,可卻從不給她親近之機,讓她想要有意討好都無從而為。

意識到溫太貴妃的疏遠之后,她很后悔放棄了欽天監的實習名額。原以為能近水樓臺先得月,卻不想竹籃打水一場空。

幸好她想得開,知道失了先機,就安心蟄伏,等待后面的時機。

這幾年,她沉心看書、靜心習字、自學青詞,只待奮力一搏。

而今,就是她破繭重生的時機!

盛苑面無表情,可是緊握竹筒的手卻忍不住顫抖。

雖然自前齊賊子亂京之后,兩代帝王不再對她“預知前事”的能力有所詢問,可她從不懈怠,堅持不定期的將記憶里不容易出現變化的事挑揀出來。

雖說她的堅持不見回報,好像對著空氣自作多情,可從她的那些“匯報”準時失蹤看,她的努力沒白費,她最終定然能有所得!

這樣想著,盛菡的目光看向手里的竹筒,嘴角兒翹起一抹微不可見的弧度。

待到天明,有宮人傳信說溫太貴妃召見,梳洗打扮妥當的盛菡目光看向空蕩蕩的桌角,那里原先放著藏有辭文的竹筒。

“你說你要去哪兒?”溫太貴妃跟盛菡說了自己出宮的時間,想問問她的打算,若是她樂意在宮里待選,自己就安排宮里姐妹對她多加照應;若是她想回家待選,自己就跟皇上太后請求說項。

不管怎么說,這孩子在她名下教養數載,總不好真的不管不問扔到一邊兒。

可是她才說完,就讓這女郎的回答給驚到了。

“太貴妃,臣女想做女冠。”盛菡低眸垂首復道。

溫太貴妃倒吸口氣:“你這孩子才多大啊,碧玉妙齡的小女郎,你都還未入世,如何選擇出世?”

“太貴妃,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李冶,十一歲就出家,和她相比,臣女選擇也是尋常。”

“李冶?就是那個寫了《八至》詩的李季蘭?”

溫太貴妃腦海里立刻浮現出四行二十八個字: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她選擇出家乃是遵從雙親之令,而你卻不同,你生于公府,受教于宮廷,前程一片光明,何必自苦耶?”溫太貴妃想到這位才女的結局,唏噓之余,不由感覺盛菡這樣自比不好。只是,她這想法不好講出,故而只能婉轉勸說。

可盛菡卻好像打定主意一般,堅持:“臣女雖出身公府,可是父親不過五品官員,怎及唐朝宰相李林甫之女李騰空?她能拋卻身份出家,臣女如何不能?”

“……”溫太貴妃無奈的笑了笑,“對于古人,吾不好妄言,可是你要清楚,今時女子之前程、之未來,是前朝歷代無法企及的。你這女郎看著聰慧,即使不想于科舉一路蹉跎,亦有其他辦法作為,何必在懵懂之時從前人所選呢?”

盛菡沒想到這位平時不多管她的溫太貴妃,今時卻不停的阻撓她,不由有些不耐。

只是她這幾年面子功夫練得極好,等閑不會表露情緒。

“太貴妃,若說前程地位……臣女還能超過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不成?她能拋卻紅塵繁華,臣女如何不能?”

“你這孩子啊!”溫太貴妃沒想到自己提示這許多,這給女郎竟然全然聽不進去。

她以為這孩子數載如一日苦讀練字,是有野心有追求的,卻不想自己看錯了人。

“罷罷罷。”她好言勸過了,這女郎既然堅持己見,她亦不好阻攔,“你既然決意已定,吾不好多言,只能尊重你的選擇……只不過,你清楚,當初是先帝將你送到吾宮之中,故而你要出家,吾須如實報給當今,至于皇上是不是答應,吾不好保證,你若堅持,回去等消息就是。”

盛菡聞言,登時心里一喜,連忙叩頭道謝。

溫太貴妃有些心累,隨意的揮揮手讓她下去,轉頭將消息送到了秦太后跟前兒。

“哦?!”秦太后放下書冊,斟酌片刻笑了笑,“莫不是真是個淡泊名利的女郎?”

剛從宮外回來的齊姑姑笑說:“許是如此呢。”

“不。”秦太后搖搖頭,略作沉吟之后,很是篤定的說,“其中定有吾等不知之處。”

齊姑姑坐到跟前兒給她捶核桃:“若讓奴說呢,不管所為何事,只要那女郎離開皇宮就是好事。”

“先帝將她留在宮里,其間定有隱情!若是吾沒猜錯,只怕皇帝即使允許也要讓她于這宮里出家。”

秦太后說完,令內侍到泰安宮傳話,只說此事由她告訴皇帝,溫太貴妃不用為此多慮。

“只要不出個楊太真,哀家也不想多管。”

秦太后說完,就將此事撂到一旁,跟齊姑姑問起盛苑的近況。

她這邊兒說得熱鬧,景和帝在清源宮聽到消息,不禁有些詫異。

“著欽天監博士陳聞聲覲見。”

他喚的這位欽天監博士最善卜辭,既然剛好收到盛菡“預知”的詩詞,那不如現在就讓陳聞聲過來解解看。

“臣陳聞聲叩見陛下。”

“愛卿不必多禮,趕緊過來解詞!”景和帝不等對方行完禮,就忙不迭將其叫到跟前兒。

“陛下,那位女郎又有所得?”陳聞聲時常讓景和帝拽著解詞,因此知曉宮里有個能預知未來的女郎。

“是矣。”景和帝將謄抄過的內容遞了過去。

因為父皇曾經告誡他不可過于沉于溺盛菡的“預知”本事,故而一直以來,他都強忍著一探究竟的好奇,只是將其扣在宮中,卻不曾接見一回。

只是那女郎頗有些乖覺,但凡有所得,就將其書于紙上。

她之所得,五六回能對上四五次,這讓他嘆服于父皇的告誡之余,更加想要將她的所得盡掌于手。

于是他令人將特制的竹筒送到盛菡那里,權當傳遞消息所用。

(本章完)

相關、、、、、、、、、

__都市小說


上一章  |  從科舉開始的首輔之路目錄  |  下一章